第一百二十章 八月的kasumi(下)
作者:神行漢堡      更新:2020-03-23 00:52      字數:2393
  第一百二十章八月的kasui(下)

  僅從這個id以及這兩個答案的語言風格,向坤腦海構建出來的,是個逗比少女的形象。

  他繼續看“八月的kasui”的動態,除了那兩個回答外,她還關注了“生肉好吃嗎?”、“血液裏有哪些寄生蟲?”、“人血的成分和其他動物有什麽區別?”、“嗜血症是怎麽回事?”等幾個問題。

  但這些動態,全部是發生在兩天前的。

  不過這帳號也並不是一個新號,再往前,還有五年前的動態,不過當時動態都是給一些有關動漫和os的回答點讚,和現在完全是兩個風格。

  單從這些動態,能看出的信息太少了。

  向坤將這答主的id複製到幾個搜索引擎下搜尋,除了知乎外,並沒有在其他平台找到相同的id。

  每個人在網上創建id的習慣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固定用一個id,有些人就是心血來潮隨便取一個能用的。

  但不管是哪種方式,除非是刻意而為,不然所取的id,多多少少都是會和本人的主觀意願有一定的關聯。

  “kasui”這個詞是個日語的羅馬字,向坤搜索後知道,作為姓名它有多種翻譯,比如霞、香住、香澄、加住、佳澄、佳壽美、佳須美、佳寸美、華澄等等,應該說是比較常見的名字。像有個向坤都知道的日本女演員有村架村,名字羅馬字也是kasui。

  以這個答主五年前剛上知乎關注的問題種類來看,這個kasui應該大概率是某個日漫人物的名字。

  從搜尋結果來看,叫做kasui的動漫或遊戲人物同樣非常多,像口袋妖怪的霞,死或生係列的霞,亂馬1/2裏的天道霞,都可以叫kasui。

  但那答主五年前關注的那些相關回答的動漫裏,都沒有叫kasui的角色,所以很難確定這個kasui到底是如何而來。

  或者她的中文名就叫霞之類。

  至於八月,可能是她的生日是八月,也可能當時注冊時是八月。

  將答主的頭像進行識圖辨別,得到的結果是《科學超電磁炮》裏的禦阪美琴。

  而這個角色的名字,也在她五年前關注的話題裏。

  向坤已經在一個表格裏列下了“八月的kasui”有關注過的回答裏、問題裏涉及到,以及頭像相關的動漫和動漫角色,但光憑這些,條件依然不夠。

  “信息還是太少了啊……”向坤有點撓頭。

  要是能直接進入知乎的後台,看到她注冊時的電子郵箱、手機號碼和其他實名信息,就簡單多了。

  不過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去黑了知乎的後台?向坤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他的目光繼續在知乎的頁麵上梭巡著,點進那6個關注的人裏,檢查了一番發現就是擅長動漫方向的答主,而且其中兩個是已重置。而她的兩個關注者,全都是已經被封禁的帳號,顯然都是廣告之類的。

  向坤繼續看動態裏關注的問題、點讚的回答。

  然後去那些她點過讚的回答評論裏一個個梭巡,在五年前一個點讚的回答裏,找到了她的一個評論。

  那個回答裏的答主發了一張女性動漫人物的os照片,而“八月的kasui”在評論裏回複:“哇!ヾ(????)?好棒!我也有這套衣服,為什麽穿起來就沒這個效果!!!555555!!!”

  這是“八月的kasui”這個帳號,在兩天前的那兩個回答外,唯一留下的文字了。

  這條回複可以說明,她也有在玩os,至少五年前有,而且也有這套衣服。

  從那幾個相關動漫、動漫角色的貼吧、豆瓣討論組、相關論壇裏搜索相同頭像的用戶,或者提到同一個人物os的帖子?

  向坤一邊思索著查找規則,一邊把她回複的那個回答裏答主的os照片保存了下來,進行識圖搜索。

  對出來的結果一條條檢索,向坤忽然發現了一個小眾動漫論壇裏的貼子,那樓主在主樓po出同一張照片後,又發了一張擋住了臉的照片,然後是一個哭泣的表情:

  “555555!!!來看看什麽叫賣家秀和買家秀!人家的os和我的os!!同樣是os,同一個人物,同一套衣服,怎麽差距那麽大!”

  那一排的5和感歎號,一下子就引起了向坤的注意。

  然後他開始尋找這個名叫“全職魔法少女l”的所有主貼和回複,發現了許多的顏文字表情,包括“ヾ(????)?”這個在知乎的評論也使用過的表情,多次重複出現。

  雖然還沒有非常直接的證據,但向坤憑直覺已經認定這就是“八月的kasui”了。

  她在那個論壇發的貼可就比在知乎多太多了,不僅找到了她發出來的求資源的qq郵箱,還知道了她的生日是八月十一日——她自己在某年的八月十一說今天是她生日。

  繼續搜索,知道了她所在的城市,知道了她在五年前在上初二。

  然後依靠這些資料,找到了她的微博,從微博上一張幾年前的照片上“kasuiiii”的水印,知道她曾經用過的id名含有“kasui”這個關鍵字,更加確認了她就是“八月的kasui”。

  再翻找她的微博,從她的微博上找到了她的自拍照片,是個看起來挺青春陽光的少女。

  從一些圖片上找到了她的學校名,再從她與其他人的互動中,知道了她的真名叫呂曉霞,知道了她所在的班級。

  而後向坤還找到了她的貼吧帳號,她的b站帳號,她的豆瓣帳號,甚至她的另外一個知乎帳號。

  更重要的是,雖然她自己發微博不是很勤,最新一條已經是一周前,但和她互相關注、經常互的同學的微博上,卻發了前天她們國慶長假一群女生一起去吃甜品的照片。

  在照片上,笑容燦爛的“呂曉霞”麵前,同樣擺著一份甜品。

  如果那個時候她已經是吸血鬼了的話,要如何在甜品店裏和同學們談笑風生地吃完?她也找到了和向坤類似的,讓正常食物在胃裏待更長時間的方法?但以她們吃的那些液體占大多數的甜品,就是向坤吞了兩顆建立了聯係的石子,也根本鎮不住。

  向坤看著屏幕上被他一左一右擺放的兩個知乎帳號的動態頁麵,“八月的kasui”和“拂曉霞光”,它們都是真名為呂曉霞的高三少女的帳號,前者是五年前的,後者則是這幾年經常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