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主公,開始造福一村(一)
作者:桑家靜      更新:2020-03-23 00:38      字數:3971
  陳白起獨自一人於清晨在青葭村內遊顧閑逛著,她穿著一件交領粗麻衣夾棉,腰束紳帶,下身著裳,頭束戴棗色幘,十分精神而溫暖,似青柳落木碧玉妝成,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她腿瘸著需拄著白皮桃木杖而行,因此步履蹣跚,但神態瀉意,似遠遊歸來的士子。

  不遠處村口那種軟砂石小徑,不時有人挑著木桶來回挑水,水灑一地浸濕幽墨,枝枒梢花初鮑蕾,與天青湖色般初晨相映相襯。

  陳白起知道青葭村除了東村井口處有一口淺井之外,這青葭村內便再無其它水源,西、北、南幾方的村戶想用水便得早起去遠處挑,而東村頭井口的井水並不充裕且早已被東村幾戶橫富人家霸占,一般情況下其它人都不能夠指染,隻能如此一般苦哈哈地跑幾裏遠的路去挑水回來吃。

  陳白起靜看了一會兒,便噙著親和的笑,上接攔住一位高挑黑瘦的農家漢,詢問道:“這位大哥,請問可是每日這般時候前往溪野挑水?每日這般來回挑水,怕是甚是勞累辛苦吧。”

  這挑水的黑漢在這大冬天的,穿是極少,卻也熱得滿頭是汗,他提了提壓在肩上的水桶,順利取過木桶櫞上的麻布帕子擦了一把汗,便奇怪地打量了陳白起幾眼,心想不認識,並不是村中之人,卻又覺得眼前這少年風度翩翩儀態佳鸞並不似尋常莊榢漢一樣可輕視,因地位階級與容貌氣度的差距差生的壓力感,令黑漢略不自在。

  他擠出一絲笑,如同向上位者稟告一般道:“的確,這一趟倒也還好,可家中人吃水的多用水的多,這一來一往數趟確也費事費力。”

  陳白起知道這黑漢對於她的恭謹是出於她的談吞與氣度,這年代難怪人人都渴望讀書成就自身,隻因為普通人眼中士人的位置永遠夠高。

  她聽了黑漢的話,眸色轉深,若有所思,見黑漢臉皮僵硬拘束著一時不知道該走還是該留,便抬頭,朝他微笑道:“多謝大哥之言,請且隨意吧。”

  等那黑漢挑著水離開後,陳白起便坐在村頭的土石碑旁邊的黃桷樹下的石墩處,托腮遠目:“或許,比起藏頭露尾,她幹出一番盛名之事,方更好地擺脫這盤死局。”

  陳白起眼眸逐漸變亮。

  自古以來,“挖井”與“開路”都是屬於能夠令人世世代代銘記傳頌的大功德。

  有句俗話不是說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

  “開路”以她目前的能力自是無法實現,但“挖井”卻還是有法可施。

  陳白起站起來,立即返家詢問了牧兒。

  為何這青葭村中隻有東村一口井,便再無其它井?

  牧兒對這件事情倒是知道一些,畢竟當初他也是一個闊少爺變成一個窮孩子,他初來乍到,以為這青葭村與縣鄉一般該戶戶有井水,但事實上他卻失望了,諾大個青葭村卻隻有東村口有井水可取,而且平日裏他們不允許西南北村的人共用。

  便是有人起賊心想夜裏趁人不備偷水亦無用,這東村口的井水基本上亦隻夠東村十幾戶人白日裏用,晚上基本井水便暫時枯竭了,得慢慢蓄到第二日才可再行取水。

  原鄉縣近年遭遇幹旱,野溪大麵積幹涸了,水自是不夠用,自然曾經亦有人想過去要挖井,不過說來也是奇怪,這井要麽是坍塌了,壓死了挖井的人,要麽便是挖出的井水水質渾濁難聞,便找人給填上了,更多的時候是挖到厚實岩層再也鑿不出水,或者出水少,薄薄一片,難以汲取。

  久而久之,村裏人便對在青葭村內挖井一事絕望了,不再提及此事,而是涉遠挑水,按莊稼人的話來說,力氣是使不完的,辛苦一些照樣能過。

  可到底若村子裏有水可汲,誰願意不辭辛苦外出挑水,而不是將這些時間用於更重要的事情上。

  針對這些說法,其實陳白起心中已有腹案。

  既然東村有井,便能肯定青葭村有地下水流過,她隻要把握地下水分布的一般規律和特點便定能找到泉眼。

  另外一些地方廢井多、不出水或出水少,不消說主要原因之一自是井址不準,深淺不適等等問題,因而話回前題,這把握地形水係的一般規律十分重要。

  至於井中遭遇塌荒之事,這便是挖井時的技術問題與土層上挖基的問題。

  當然更重要的是,在山坡上開挖基坑,當地質不良時,應防止滑坍,牧兒所說有人被埋了,便是此處安全意識或者本身對於挖井危險意味認識不夠。

  關於這一點,老實陳白起雖說不全然精通,卻曾看過相關書籍介紹,多少能回憶起一些來。

  簡單來說,當基坑底處於地下水位以上,土的濕度接近最佳含水量、土層構造均勻時,則基坑坑壁坡自可按照規範選定。

  隻是當基坑深度大於5米或有其他不利條件時,應將坑壁坡度適當放緩。如土的濕度過大,能引起坑壁坍塌時,坑壁坡度應采用該濕度下土的天然坡度,此為其一。

  其二挖基通過不同的土層時,邊坡可分層選定,並酌留平台。

  當然陳白起認為運氣好的話,選井址精準的話,五米以上可挖出水,這樣一來工程便相對簡單許多。

  腦中想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但一切都必須付之於行動方可見成效,亦可實地操作效應她那一套是否可行。

  畢竟,她一個留洋求學的大學教授,可還真不曾下過基層親自監督挖井這種事。

  陳白起想著,基坑宜在枯水或少雨季節開挖,這初冬卻正是時候的季節。

  事不宜遲,陳白起計劃一下需要的多少人手、能籌備的資金與花費的時間後,便讓牧兒去村裏找來一些閑散人員過來,別的不作要求,隻需力氣夠,還得聽話即可。

  牧兒雖不知道陳白起想幹什麽,而這人亦不是想叫便能夠叫來的,在這村子裏他們兄弟倆是外來人,本來就沒有多少人與他們有交情,再來他人小力薄,沒有威嚴氣勢,誰肯聽他的。

  陳白起一想亦是,哪怕她付薪資,可這“陳煥仙”的名聲如此之臭,亦不見得有人樂意來給她打工。

  當然若她高薪求職,或許會有人為財而來,可惜她目前可開不起這種價位。

  她想了想,還是得找人幫忙才行,她正已拄杖準備還是去找莫荊來幫忙,可轉念一想到他那副冷漠的模樣,心意便由濃轉淡,最後,她卻是去找了季老漢。

  季老漢,便是贈送她一袋雞卵的人。

  來到東村,季老漢正在院中撒著菜葉子喂雞崽,一見到先前仗義相助的少年來找他時,他心中自是高興的,立即擱下下手上活,立即迎上去。

  陳白起亦笑容滿麵,並不先提自己的難處,反而關切地問道:“老漢可有去衙門處理減免稅收與補貼?”

  季老漢原本高興的神色因聞這話而萎靡了下來,陳白起不知,他此時正為此事犯愁呢。

  他將陳白起迎進屋內,便向她大吐苦水,說這衙門的人說他的事情還得核實、還要讓他在一份契文上畫押,他麵對竹木簡上一堆黑鴉鴉的字完全瞧不懂,心中遲疑,而縣衙差便不耐煩,說公務繁心,便將他攆趕了走,讓他改日再去。

  可等他改日再去吧,卻又被人阻三推四,心中著實苦悶難受。

  季老漢雖已年邁,但人卻不糊塗,這擺明是在欺負他老兒背後無勢又目不識丁啊!

  陳白起立即溫聲寬慰,令他莫急,隻道下次若他再入縣衙,可叫她一同陪伴而去,她自會替他處理。

  季老漢本就希冀陳白起能夠幫忙,但話卻不好開口,如今聽她主動提出,頓時眼眶泛紅,心中自是感激不盡,起身再三道謝。

  陳白起卻是搖頭,自是謙遜一番,一事一了,見季老漢心情舒暢時,她便言道,她此番除了來看望季老漢之外,其實另有一事相托。

  她道:“近日家中需動土築基,需請一些勞力來家中相助,可我剛來青葭村舉目無親,一切皆摸不著頭腦,不知老漢可有人?”

  季老漢聽聞陳白起便住在青葭村,麵露意外,趕緊問她如今家住何處。

  陳白起詳細地說了一下位置,季老漢細細一定位,頓時便震驚了:“那不是陳懶漢的家嗎?莫非他已死他兄弟將屋賣了,而小郎君則賣下了那破房?”

  老實說,陳白起被人當麵這樣一番說法,心中自然有異,但她麵上卻不尷尬,反而坦然向老漢承認自己的身份:“不瞞老漢,足下正是陳煥仙。”

  季老漢一聽,先是愣了一下,接著便跟吞了一隻青蛙一樣,目瞪口呆地看著陳白起。

  “你……陳……這……不……”你是那陳懶漢?!這不可能!因太吃驚,季老漢連話都說不連貫了。

  老實說,陳煥仙兄弟搬來這青葭村不過半年,這半年來陳煥仙甚少從家中踏出去過,即便偶爾出去一趟,亦是一副蓬頭垢麵衣裳落拓的模樣,如今經陳白起這番規規矩矩地收拾起來,哪怕此刻因病容而稍減幾分本身的容色,卻仍是一位翩翩麵如冠玉的少年郎君啊。

  “老漢,可曾聽聞——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煥仙以往因心有鬱結而曾頹廢度日許久,但終一日如醍醐灌頂,明白了水往低入流人卻是往高處走,煥仙如今已幡然醒悟自身過錯了,隻望以後不再重蹈複撤。”

  季老漢本在知道陳白起便是那陳懶漢時,心中便起了一番變化,但一聽陳白起一番“浪子回頭金不換”“水往低入流人卻是往高處走”的話時,心神一震,隻覺這句句皆如暮鼓朝鍾,發人深省。

  季老漢不由得有幾分羞愧了。

  能說出此番金玉良言之人,哪怕曾經不成器,將來的成就亦是不凡的,他豈可小看輕視了他去。

  “諾!此事老兒定幫小朗君辦妥!”

  “如此,便多謝老漢了。”

  “何需此般諸多客氣,小郎君方是幫了老兒許多,老兒都無從報答。”

  陳白起得了季老漢的承諾,聲稱明日便能找齊人手上她家,陳白起聲稱不急,她還有些事情需要準備,最遲明後日才會開工。

  緊接著,陳白起又去了一趟村中的老木工的家中,這個人她是找季老漢打聽的,她問老木匠可會造“轆轤”,老木匠卻是不明白,陳白起簡單地在地麵畫了一下構造圖,可惜老木匠哪怕在村中木工活技術還行,卻如今已是老眼昏花,看不仔細了,亦不願費神搞創造,於是陳白起隻能無奈放棄了。

  她必須找人做“轆轤”,因為挖井需將“轆轤”架在井口再用鐵器挖下去,挖到一定深度後,再用“轆轤”把下麵的泥土或人扯上來。

  這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亦是前期準備首要的。

  思來想去,雖說心中不願意,可陳白起還是去了一趟莫荊那裏。

  如今她認識懂木工活的隻剩一個莫荊了,若要成大事,個人恩怨之事她一向可以放得很輕。

  ------題外話------

  莫名斷網,一直傳不上去,所幸還是給我最終等到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