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作者:霜縱九州      更新:2020-03-23 00:16      字數:2181
  無極對於林朝風自然是極為認可,也極為看好的。

  但是因為林朝風本身的一些特殊的原因,也因為無極自身的一些看法,所以在以往他對於林朝風還有過一些其他方麵的建議。

  他也有想過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幫助林朝風,但是也誠如他們所說的玩笑一樣,他也僅僅隻是偶爾會有那個想法,始終是沒有具體的思路,或者說始終是沒有仔細去想過這個問題。

  原因,自然就是那個原因。

  在無極這,可以肯定的事情非常的多。

  單單針對林朝風而言,他就可以肯定自己的能力。

  可以說,隻要他願意,林朝風其實並不用為未來所迷茫。

  他完全可以為林朝風提供相較於許多人,許多他們這裏的人而言非常不錯的職位,生活什麽的,自然不用太擔心。

  當然了,這個主要還是看林朝風自己,看他有沒有其他的,一些別致的想法。

  如果一切都是正常的話,他林朝風想要平凡,那麽很簡單,也很容易。

  如果他還有一些正常的,出於個人的一些想法的話,他所提供的也完全可以當做一個擠出點,甚至他還可以在這些事情上給予一些幫助。

  這些,都是她可以肯定的。

  但是有一點,是他無法肯定的。

  就是他自身身體的原因,家族的遺傳病在他身上完全就是一個不確定的點。

  同時他可以肯定的是自己肯定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什麽時候離開,那就看老天的意思了。

  這個時間,便是他無極無法肯定的事情。

  也因為這個無法肯定,導致他對於林朝風的事情其實並不能有太多的想法。

  主要還是年紀問題,如果林朝風終於走向外邊的世界,那會他還健在的話,那麽一切都不成問題。

  但如果林朝風走向外邊的世界的時候,他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的話,那麽提前的應允與承諾,便成了一個謊言了。

  無極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失信的人。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在這件事情上,自己隻需要擁有相應的能力跟條件即可,畢竟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隻考驗這個,自己在於不在關係並不大,隻要是自己的意思到了就好。

  這些事情,無極同樣有著自己的觀念。

  他如果哪一天走了,他留在這世界上的一切自然都會由方言來繼承。

  在他看來方言可以繼承他的很多東西,但唯獨承諾這種類似的東西她不應該繼承,或者說他無極不想讓方言去繼承這些事情。

  本身因為家族身份的關係,在他的估計當中,到了方言當家之後,他們家算是脫離了跟家族的關係。

  這種傳承,或者說是都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邊擁有的這份牽連,本身讓無極就有些不舒服。

  承諾這個東西,同樣如此。

  承諾永遠是雙方的,無論結果,如果這個雙方發生了變化,那麽就感覺性質上變了。

  這可不是什麽電視電影情節,而且哪怕是電視電影的情節,大多數遵循先輩遺言的後輩,似乎都吃盡了苦果。

  當然了,哪怕他無極承諾了,最終方言也繼承了,這事情本身就不會為方言帶來什麽困擾。

  但是人始終是不一樣的,方言跟林朝風之間有自己跟林朝風之間這份感情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自己離開之後,方言跟林朝風是否會有聯係,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或許他們不會有所聯係,又或許他們有著自己的交集。

  可無論是哪種結果,自己在其中扮演的始終不是什麽主要的角色。

  他覺得人跟人之間就得這樣,一切看自己。

  所以,在他麵對那份無法肯定的時候,他就不會輕易的去留下一些並不是無法避免的一些事情,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事情。

  見著無極的神情,林朝風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

  對於他來說,無極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其實要說到未來什麽的,用很多人的態度來看待他跟無極之間,其實他完全是可以在這個問題上嚐試跟無極求助的。

  朋友嘛,互幫互助,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莫不說他們本來關係就十分要好,就他這麽多年,所見到的那些長輩們的一些舉動,所聽到的一些聽起來讓人覺得有些無語,甚至會讓人覺得有些好笑的事情當中,就有著許許多多的這樣的事情。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這話本身沒有什麽問題,不過是形容了一個人處世該遵循或者說該有的具體表現而已。

  但是很多人就拿這話當箴言,這但凡聽說某某某可能能夠幫助到自己的時候,不都一個個削尖了腦袋去攀關係嗎?

  這種其實是有些那個什麽的事情,似乎在世人看來是人之常情。

  能夠把這件事情做好的人,還能夠受到很多人的讚揚。

  同時大人們也經常拿著這些事情當中的一些成功的例子拿來當做教育他們這些後輩的素材,林朝風自己雖然沒主動接受過,但是被動接受到的,可不要太多。

  一直以來,林朝風對於這些事情就沒有什麽具體的看法。

  不肯定,也不否定,說不上對或是值得提倡,也說不上是錯或是不屑什麽的。

  但是就他個人而言,他始終覺得這種事情,始終得建立在一個尊重的前提之下。

  求援朋友,並沒有什麽問題。

  前提是這個行為得需要相應的情況支持,畢竟相較於對方來說,是朋友,開了口便是一個呆著情義成分的請求,是一個不好拒絕的請求。

  但是在很多時候,其實一個人並沒有那麽多的空間與能力再來答應這個請求,這就會讓人陷入兩難的境地。

  同樣的例子同樣又很多,隻是這些例子大多都帶著一些消極的色彩在內,多數人是不願意看到,哪怕看到了也不願意多想多提罷了。。

  問題是,它存在嗎?

  答案是肯定的,這些事情一直就存在,也一直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甚至可以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遇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