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下力氣提高工業製造水平
作者:做翻身夢鹹魚      更新:2021-08-31 23:16      字數:4141
  這次‘龍威號’上動力係統引發整船震顫的問題,雖然經過大家幾個月的努力,被很好地解決。

  蕭琦也如願所償的得到了,他非常想得到的螺旋槳製造方法,及水下傳動係統防水結構圖紙。

  不過這次事情也給蕭琦敲響了警鍾,現在無論是工業基礎,還是各種工匠們的技術水平,跟自己想要達到的那種工業技術程度,還是有著巨大的差距。

  蕭琦也明白,這種差距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消除的。

  這需要漫長的過程,即便是自己把能想到的一些技術告訴這些工匠,這些工匠也隻能學會這些技術,最多也就是能熟練應用而已。

  最好的辦法還是要想辦法,讓這些工匠進行係統的學習,使他們明白很多機器的工作原理。

  當大多數高級工匠都了解了機器的工作原理,他們之中一些聰明人,才有可能隨著他們對技術的更深一步了解,進行新技術的探索和革新。

  如今這個階段的高級工匠們,大多數都是之前跟著他們的師傅學的手藝。

  這些人隻能算是某方麵技術手藝的繼承者,而不是能將技術進行改進革新的開拓者。

  沒辦法,蕭琦隻要把希望寄托在了剛剛建好,並且招收了第一批學員的大宋高級技術學院上。

  隻有這個高級技術學院經過若幹年的教育,教出了大量的了解機器工作原理的新型技術人才,這些人中出類拔萃的學員,才有可能出現能夠進行新技術探索和革新的人才。

  雖然蕭琦心中很著急,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畢竟他前世是學醫而不是學機械的,對機器這東西他懂得並不多。

  如果不是係統不時的發布些任務,獎勵了幾張圖紙,估計現在他還在為怎麽打造出來蒸汽機發愁呢,更不要說什麽技術創新的事情了。

  想到自己這時候因為在平江新城搞房地產,賺到了大量的銀錢,現在他倉庫中存放的銀錢多的,他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

  這玩意老在倉庫放著根本就用不著,對於蕭琦來說,錢多的花不完的話,那些一直放著的銀錢跟沒有其實是一樣的。

  他從倉庫弄出來一萬兩銀子,裝了兩輛四輪馬車拉著,帶著親兵趕到了剛招收了第一批學員的大宋高級技術學院。

  他在家的時候就想好了要怎麽做,他打算引導這些進入高級技術學院的學員們,去開動腦筋進行機器的研究革新。

  當然最好的引導辦法就是獎勵了。

  這人呐,都是無利不早起,沒好處的事情,不能說沒人願意幹,但願幹的寥寥幾個人絕對不會有什麽積極性。

  為此蕭琦想到了前世的獎學金製度,還有那個叫科研經費的玩意。

  他把大宋高級技術學院的老師和學員全都召集起來,給他們開了一個動員大會。

  在大會上蕭琦宣布,在學院中學習好的學員,隻要對蒸汽機、動力傳輸係統、還有織布機和初級工業機床的了解程度,達到了高級工匠的程度。

  那這些學員就能每月領到三兩銀子的獎勵,在此基礎上,無論是教師還是學員,誰能有提出這些機器上有什麽改進的建議。

  經過大家論證,發現確實這個建議是對的,那麽這名教師或學員將會一次性得到一百兩銀子的獎勵。

  並且學院出場地和機器,由提出建議的人自己挑選助手成立一個研究小組,鎮北王府每年給一千兩銀子的經費,讓他們按照他的想法進行改進實驗。

  一旦他們研究出成果,並且證實這次的研究成果,使得原來的機器的效率得到顯著的提高。

  那麽這個科研小組的領頭人,也就是提出建議的那個人,如果是已經有官職的教師,那就提升一級官職,若是沒有官職的學生,馬上任命八品官職,並且小組的其他成員全都任命九品官職。

  不但如此,研究小組的帶頭人直接獎勵一千兩銀子,小組成員每人獎勵一百兩銀子。

  這個辦法一經宣布,再加上蕭琦當著全體師生的麵,命自己的親兵將那一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在大家麵前展示過後送進了學院中的金庫。

  在場的老師和學生們全都炸了。

  還有這種好事!

  成為高級工匠本身就是他們來這裏學習的目的,現在成了高級工匠竟然還有銀子拿!

  更讓他們激動的,是隻要自己有真才實學,找出那些機器上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旦改進成功了,那一下子就成了有官職的高級工匠不說,還能得到一千兩銀子的獎勵。

  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啊!

  這年月可是沒有專利一說的,工匠們的思想還都是處在我看到你做出來的東西,結果我研究出來這玩意怎麽打造,我能做出來了那就是我的本事。

  蕭琦也沒有這時候就把專利什麽的弄出來,現在的各種機器還都是初級的,隻要研究透了很容易就能更新改造。

  這個時候如果弄出專利這玩意來,要不了多久,不光自己的銀子不夠買這些專利的,那些機器也會被發明改造最多的工匠給把持在自己手中。

  這中情況反而不利於實現蕭琦希望加快各種機器的改進,提高目前工業製造水平的初衷。

  在蕭琦帶著親兵離開大宋高級技術學院後,整個學院之中馬上掀起了研究各種機器,認真學習這些機器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狂潮。

  蕭琦這一步無疑是走對了,回到鎮北王府之後,聽到從大宋高級技術學院反饋來的情況,讓他非常滿意。

  相信最多過個一年半載,就會有某個機器被改進成功的消息傳來。

  鎮北王在大宋高級技術學院搞的這個獎勵製度,很快就被大宋鑄造局的那些工匠們知道了,他們推選出代表跑去找蕭琦。

  請求鎮北王能一碗水端平,高級工匠能領銀子他們不會和那些學生爭,畢竟隻要是鑄造局的高級工匠,他們現在的薪水可是很高的,每個月十兩銀子不在話下。

  他們是希望蕭琦能讓他們也和學員那邊的高級工匠一樣,誰發現機器上有那些地方可以進行改進,經過大家論證確實可行的話。

  就能和學院那裏一樣,自己可以找人手成立一個科研小組,得到每年一千兩的科研經費,如果改進成功也能晉升一級官職,並且得到一千兩銀子的獎勵。

  蕭琦當然願意了,對他來說越多工匠參與越好,隻要能讓現在的工業製造水平得到快速提高,拿出再多銀子都行啊。

  沒過多久,蕭琦就在大宋鑄造局宣布了經過一些改動的獎勵製度。

  說是改動,其實隻是改了科研小組普通成員獎勵那一條。

  因為鑄造局中的高級工匠,經過這些年之後每個人都有了官職,所以獎勵一百兩銀子,給九品官職就不合適了。

  蕭琦把獎勵官職這一項給去掉,將獎勵銀子的數額翻了一倍,變成科研小組的普通成員全都獎勵二百兩銀子。

  現在整個大宋的工匠們,都開始專心研究這幾種新型機器,全都想著自己能有什麽發現,使得自己能名利雙收。

  對此蕭琦倒是沒有在意,自古以來喜歡名利是人的本性。

  隻要這些工匠中能出現一批科研型的技術人才,那就給他們名利,隻要你有本事一直不斷地改進機器。

  就算讓這些人一輩子大富大貴也是值得的,能不斷改良機器,並且使得那些機器逐步更新換代的高級工匠,那就是大宋的國寶級人才。

  別說讓他們大富大貴,還要給他們派護衛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

  對於蕭琦在外邊搞出這麽大的動靜,皇帝趙眘和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也很快知道了。

  這幫大臣心中很是不滿。

  說好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呢?

  現在鎮北王弄得那些工匠的待遇飛一樣的上漲,而他們這些讀書人,特別是那些以前沒有考中進士,但還能因為是書生而受人尊敬的人,如今地位直線下降。

  考中進士還好,前途一片光明,仕途的大門已經打開,以後不能說榮華富貴,可也是人人敬畏的官老爺了。

  但能考中進士的畢竟少之又少啊。

  絕大多數書生苦讀十多年,最後錢沒少花,卻啥也沒落著。

  家中富裕的還好,那些家世一般的,甚至家中為供其讀書,結果開銷太大導致家道中落的都有。

  現在可好,鎮北王不但一直提高工匠的待遇,還弄了初級和中級的學堂。

  雖然這些學堂中是以培養識字的工匠為主,並不跟他們爭搶仕途,即便是做出不小成績的工匠,最多也就封賞個有名無實的官職。

  可那些工匠賺的銀子可是實實在在的啊!

  一邊是賭博一樣,把錢全押在家中讀聖賢書的孩子身上,十幾二十年後弄得家徒四壁,結果隻培養出個教私塾的先生或是賬房先生。

  另一邊花不多的錢,經過幾年的時間,家中的孩子成了初級工匠後,不但不用再花錢,那孩子就能大把的給家裏賺錢了。

  這兩種結果對比之下,除了家中富裕,隻盼著給自己家裏培養出一個官老爺的富戶,其他的那些家世一般的人家,幾乎都送孩子去上鎮北王所辦的那些學堂去了。

  這讓那些儒家一派,從官員到下麵的那些書生,全都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

  可是他們卻不敢再搞什麽小動作,這鎮北王真不是他們這些儒生能招惹的起的。

  前些日子那些搞事情的激進書生,都已經被永嘉公主給堆了京觀,就連儒家的根基的孔府都趕緊服軟。

  他們就更不敢再搞七搞八,誰不想好好的活著,白白送死的事情傻子都不願意幹。

  不過他們不敢找鎮北王蕭琦的麻煩,但是他們能在朝堂上跟皇帝嘮嘮這事啊!

  這段時間可把趙眘給鬱悶壞了,那些大臣天天在朝堂上跟趙眘提意見,說現在鎮北王弄得那些工匠的學堂太不像話了。

  把大部分未開蒙的孩童都弄到他們那裏去了,這樣長久下去可不行,讀聖賢書的越來越少,以後我們大宋將會缺少治國人才啊。

  趙眘心中非常清楚是怎麽回事,這事情還真怪不到人家鎮北王蕭琦頭上,人家的學堂每次招新生,全都是孩子的父母自願送孩子去的。

  別說跑去跟你們搶學生,人家學堂的教書先生連大門都不用出,學生就自己找來了。

  可架不住這幫大臣們天天在他耳邊吵吵,趙眘隻好說一會兒召蕭琦進宮問問怎麽回事。

  這幫大臣聽了馬上閉嘴不再言語。

  他們都清楚,再說下去皇帝一著急,直接把鎮北王現在就找來,那鎮北王知道他們在背後鼓搗學堂的事情。

  若是發飆揍人,那誰挨揍都是白挨。

  畢竟人家的學堂,每年也就是在外張貼個招生啟事,學堂中的教書先生根本連門都不用出,那些孩子的父母就把孩子給送到學堂了。

  這讀聖賢書的人原來越少,還真不能說是人家鎮北王故意和他們搶生源。

  蕭琦得到自己老丈人派人傳話,說讓他進宮,有事情要問他。

  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蕭琦也不敢耽擱,趕緊騎馬趕去皇宮問發生了什麽事。

  知道是那幫大臣說他的那些學堂,搶走了大批未開蒙的孩童,天天在朝堂上訴苦,說以後大宋能治國的人才會少很多。

  蕭琦不屑的呸了一聲,說道:“那幫腐儒真是兩天飽飯吃的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

  父皇有所不知,孩兒一直叮囑那些學堂,不許外出招生,每次招生隻需貼出招生告示即可。

  那些學生都是被父母自願送去的,何來與他們爭搶學生之說。”

  想到這具身體之前也是讀私塾出身,長歎一聲:

  “孩兒當初也是在私塾讀過所謂聖賢書,可讀聖賢書的人就能變成聖賢麽?

  那些書生讀一輩子書,真正學到治國安邦的有幾人,大多都是聚在一起吟詩作對。

  更有甚者還相約一起去淮河聽曲兒,哼!治國良才豈是他們這些人當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