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建設平江新城的爭論ii.
作者:做翻身夢鹹魚      更新:2021-08-17 05:44      字數:4131
  隨著工匠們的不斷努力,織布機逐漸被改良,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少。

  蕭琦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蒸汽動力係統和織布機之類的機械係統,會越來越完善,現在的織布機已經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了。

  於是蕭琦畫出了最新型的織布機圖紙,並且將其命名為大宋興盛一號。

  與此同時他下令大宋鑄造局,分出大部分高級鐵匠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取名大宋機械製造廠。

  至此蕭琦實現工業時代的藍圖正式展開。

  趙眘對於蕭琦在鑄造局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無條件支持的,很快同意成立大宋機械製造廠的聖旨就到達了大宋鑄造局,並且全權交由蕭琦去做。

  接到聖旨之後,蕭琦馬上開始進行建廠選址工作。

  他非常明白,這個大宋機械製造廠將會是,集如今大宋最高工業水平於一身的存在。

  這個機械製造廠,將會是整個大宋最好的煉鋼、機械設計、最好的機械工人的集中地,將會成為當今世上科技水平金字塔的塔尖。

  出於方便運輸和取水的要求,蕭琦將這個大宋機械製造廠建在了水陸交通都很方便的平江府(也就是現在的蘇州)。

  這樣不但原材料運輸方便,機械廠生產出來的那些笨重的機械設備,也方便運輸出去。

  當然,如今的運輸能力和裝卸能力都還很原始,那些機械產品還需要以零部件的方式進行運輸,到了地方再由技術人員組裝起來才行。

  對於這些蕭琦也知道急不得,需要一步一步的來,想一口就吃成個胖子人,都是會被噎死的。

  既然這個大宋機械製造廠,是當今世上最尖端科技的存在,那麽安全問題就非常重要。

  為此蕭琦給這個機械製造廠製定了嚴格的保密條令,派駐了一支萬人的常勝營軍隊,接替了平江府地方治安軍的工作。

  並且將軍營安置在大宋機械製造廠的外圍,而且每天二十四小時在廠區外圍巡邏。

  這架勢直接把平江刺史嚇壞了,任誰突然自己手下的軍兵被調走,來了一支戰力強大卻又人數眾多的其他軍隊,任何地方長官都會被嚇壞。

  這位蘇州刺史非常清楚,常勝營不可能聽他的,所以識相的給趙眘上書,說因為平江府已經成為朝廷非常重要的地方。

  為了能使地方官員與常勝營良好溝通,希望朝廷將他調往別處,任命一位跟常勝營軍兵熟悉的官員來平江府做刺史。

  趙眘得到這人的奏報,一問才知道蕭琦竟然在他選址建立大宋機械製造廠的平江府,才搞出這麽大的動靜。

  不過趙眘也明白原來的平江刺史擔心什麽,常勝營一直以來都凶名在外。

  這幫家夥除了被軍令嚴格要求不許招惹百姓,對於他們與官員發生衝突,鎮北王蕭琦從來就不怎麽約束,更不要說有什麽嚴厲處罰了。

  這也是當今大宋的一個奇觀,就是那些文官在其他任何一支大宋軍隊麵前,都能指手畫腳耀武揚威,但是碰上常勝營一個比一個躲的快。

  皇帝趙眘馬上將原來的平江刺史調任別處,至於新的平江刺史,直接交給蕭琦去任命他覺得合適的人好了。

  蕭琦這時候根本沒工夫理會朝堂上大臣們的議論,一門心思的在平江府親自監督大宋機械製造廠的興建。

  朝中大臣都不知道這個大宋機械製造廠是怎麽回事,得知又是蕭琦弄出來的之後,這些大臣們都私下裏議論,這鎮北王又要搞什麽大事情。

  這些大臣根本對機械製造廠是幹什麽的一點不清楚,這些人雖然疑惑,但是卻沒有人跳出來反對。

  對於趙眘不跟他們商量,就直接下旨把建設大宋機械製造廠交給鎮北王的事情,也都裝作不知道隻字不提。

  他們一個比一個清楚,這些年蕭琦在大宋鑄造局搞出來的玩意,一個比一個嚇人,別說以前沒見過,想都沒有人想到過。

  而且鎮北王這個人,一心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爭權不奪利,但誰要是敢幹擾他正在做的事情,那蕭琦絕對會一巴掌拍死他。

  對於朝中大臣們的反應,蕭琦根本沒工夫去管,他現在正在忙著規劃平江新城。

  這個大宋機械製造廠建設好之後,兩三年之內就會聚集大量的工匠和學徒前來工作。

  想想前世那些工業城市,哪一個不是段時間裏就急速發展,使得當地圍繞著龍頭企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圈。

  對於眼前這座平江城,蕭琦覺得還是太小了。

  於是蕭琦將新建的大宋機械製造廠和之前的平江城重新規劃,重新設計出了一座比原來大了十倍的新平江城圖紙。

  不僅如此,蕭琦還專門設計了這個時代最發達的底下排水係統,他可不想自己規劃的大宋第一座工業城市,因為一場大雨被毀掉。

  因為考慮到這座機械加工廠建成之後,他還要在這裏建立一座布匹和絲綢生產的工業基地。

  平江一直以來就是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對於建立紡織廠有著很好的基礎,這裏的人有紡織和刺繡的基礎。

  自己將來要大規模進行紡織業的生產,這裏是最合適的地方。

  隨著蕭琦將複製的新平江城的圖紙上報到朝廷,趙眘和眾大臣全都嚇了一跳。

  這新平江城竟然比原來大了十倍!

  而且隨著新城規劃圖,還送來了一張地下汙水管網圖。

  整個朝堂上徹底炸鍋了,這個耗費也太大了,不說你把平江城建設的比京城臨安還大大少,就是底下排水係統的花費也能建設一座新城了吧!

  這次大臣們再也忍不了了,紛紛怒斥蕭琦這是勞民傷財,全都要求趙眘拒絕蕭琦興建新城的計劃。

  趙眘沒有辦法,隻要下旨召蕭琦回京城解釋平江新城的事情。

  蕭琦送出規劃圖的時候,就知道這件事情必定會在朝堂上掀起不小的波瀾,所以早有準備。

  接到聖旨的當天,蕭琦就帶著親兵趕回了京城。

  第二天朝堂上,皇帝趙眘詢問蕭琦為什麽要把平江城建這麽大,而且連同地下排水管網加在一起,耗費之大甚至可以建設十個臨安城了。

  蕭琦跟趙眘解釋,之所以耗費大,是因為這座新城內的建築都將使用水泥建造,包括地下排水管網也都需要用水泥管道。

  這樣建造的城市雖然初時耗費龐大,但是幾百年內這座大城將依然是大宋最好的城市之一,長遠來看還是非常合算的。

  眾大臣這時候也顧不得蕭琦的凶名了,全都站出來反對,就連一向比較支持蕭琦的虞允文,都對蕭琦這次提出耗費這麽巨大的建新城計劃表示不滿。

  蕭琦這一看,我去這是一致反對啊,這下麻煩了,這幫大臣全都反對,你總不能把刀架到人家脖子上讓人同意。

  在心中算了一下這座新城建設需要多少銀子,這一算把他自己也給嚇了一跳,確實花費的銀子是個天文數字。

  蕭琦心說完了,這花費把自己都給嚇一跳,這些大臣們死都不會同意這個花費的。

  很快一個新的想法在蕭琦的腦中閃過,這個想法頓時使得蕭琦覺得這個平江新城建設,就算花費再高也不會有問題。

  可是就在他說有一個辦法可以實施在建城計劃中的時候,那幫大臣根本就不給他說下去的機會,全都嗷嗷叫著表示反對。

  而且這幫家夥拿出了絕招,直言這座新平江城他們是不會同意動用國庫的銀子去建的。

  這下把蕭琦也給弄火了,特麽的!

  你們總得讓我把想法說出來,大家討論過行不行再說吧?

  話都不讓我說就說不行,你們這是要噶哈?

  這幫大臣好不容易占到了家國和道德的製高點上,那還不一次把蕭琦馬個痛快,以前可是一直在找這樣的機會都找不到呢!

  很快朝堂上就變成了蕭琦的批鬥會,一幫大臣全都指責蕭琦,說他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這樣的耗費簡直就是要把大宋的國庫掏空。

  把蕭琦給氣的。

  這些年老子打下了多少地方,僅是打下那裏弄回大宋國庫的金銀就夠修建兩個平江新城了吧?

  更何況這些地方每年還會運回大宋大量的錢財和礦產,你們特麽的現在竟然跟老子哭窮?

  不說老子送到大宋國庫的錢,就是送給我老丈人的內帑也夠修建半個新平江城了吧!

  想到這裏,蕭琦忽然靈機一動,對啊!

  為什麽要跟這幫大臣在這扯皮,讓自己老丈人出大頭,自己出小頭,這件事情不就解決了麽!

  更何況加上自己之前想起的前世那些斂錢的手段,這錢絕對會翻著倍的回來,根本就是賺多少倍的問題,根本就沒有賠錢的可能!

  於是蕭琦馬上向趙眘行禮:“父皇,兒臣有個提議。”

  趙眘一聽就愣了,心說:自己這個女婿這是怎麽了?我剛才還擔心他被大臣們逼得暴起傷人呢,現在居然和顏悅色!

  大殿上的眾大臣也都疑惑的停了下來,不再吵吵著說什麽蕭琦不懂百姓疾苦,建新城就是勞民傷財,會被百姓罵死的雲雲。

  這些大臣看到蕭琦一點生氣的意思都沒有,反而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全都疑惑了,不知道這蕭琦要玩什麽花招。

  全都不做聲,等著蕭琦說他的提議是什麽。

  蕭琦看到這幫大臣不再吵吵,這才再次向趙眘行禮:

  “父皇,眾位大臣都反對建設新平江城,說什麽耗費巨大,勞民傷財不願動用國庫的銀兩。

  兒臣倒是想到了一個主意,既不用動用國庫的銀兩就能建設新平江城。

  還能使得大家都有好處。”

  趙眘說道:“鎮北王說說看,到底是什麽樣的好計策。”

  蕭琦知道這次必須要把眾大臣帶上,雖然明知道他們肯定都不願意和自己一起幹,但是先把他們放裏麵,他們自己非要跳出去,將來得不到好處那就怪不了別人了。

  “父皇,眾位大臣都覺得動用國庫的銀錢不妥,兒臣想與父皇還有各位大人一起同入股建城。”

  聽了蕭琦的話不光趙眘愣了,就連一幹大臣們也都傻了!

  這國庫的錢都覺得拿去建城花的冤,你竟然還想讓我們自己掏腰包扔水裏聽響?

  趙眘也非常無語,心說自己這些年倒是被這個好女婿送來了花不完的金銀,可是你哪個建城計劃太費錢了,我把內帑花光都建不起來啊!

  蕭琦馬上趁熱打鐵:

  “父皇,兒臣想這麽辦,父皇出一半的銀子兒臣出三成,剩下的兩成就由眾位大人們一同出。

  待得新城建好之後,新城中的各種收入,每年按照大家的出資比例返還大家。

  新城除了農業稅賦之外的稅收,留下三層繳國庫,剩下全都算是大家合力建成的分紅。”

  趙眘聽了嚇一跳,不說這需要拿的銀子是個天文數字,這現在大宋的稅賦還是以農業稅賦為主。

  除了農業稅其他的稅賦也就商業稅不錯,可是你一座新城,哪裏來的商業稅啊!

  可是說不行吧,眼看自己這個女婿要被這幫大臣給逼瘋了。

  最後一咬牙,反正那些內帑是這個乖女婿給弄來的,這次就當扔水裏聽響了,再說下每年從海外各地送來的內帑都花不完。

  “好!既然鎮北王都敢拚盡全部身家拿出那三成,朕就出那五成了!眾位愛卿,剩下的兩成,就由你們籌集吧!”

  趙眘的話音剛落,那幫大臣全都跳出來反對。

  這個說家裏根本就沒有銀錢了,本來想著下了早朝去誰家借點糧呢。

  那個說自己倒是比他強,但是剛買了糧食,銀子沒了銅錢倒是還剩幾貫。

  蕭琦一看正好,你們一個都不願意才好呢,老子常勝營的那些兵將一個個都富的流油,這兩成給他們一點問題沒有。

  這時候虞允文突然說道:“陛下,臣這勤儉了一輩子,倒是攢下了些銀錢,大概有萬兩銀子。

  臣願參股其中為國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