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千百年來的思想被改變
作者:做翻身夢鹹魚      更新:2021-08-17 05:44      字數:4216
  得知這個所謂大宋高級技術學院的學生,一進校門就能以天子門生自居。

  一時間那些書生私下裏大罵這學院的學生走了狗屎運,碰上了鎮北王這樣一個熱衷於給工匠建學堂的怪胎,才讓他們有了出頭之日。

  雖然這些書生依然在內心鄙視工匠社會地位低下,但是經過這些年蕭琦慢慢提升工匠的地位。

  他們也都知道,這些工匠將會是他們這些讀書人之下,最受人們尊敬的行業,與他們的差別也就隻是不能直接進入仕途而已。

  漸漸的,一些號稱書香門第的大家族,都開始想辦法送自己家不是讀書的材料的子弟,或者旁係不受家族重視的子弟進入這個學院學習。

  不去不知道,去了他們才發現,原來人家不是什麽人都收的,想要進入這所學院,必須在各種學科中達到一定的造詣才行。

  他們那些子弟怎麽可能會那些玩意,讓他們去蕭琦原來建立的那些初等和中等學堂中去學習工匠,他們又拉不下這個麵子。

  事情最後也就這麽不了了之。

  也有些覺得自己家在整個大宋都是有名望的存在,覺得我送自己家孩子來你們這裏學習,是給你們麵子。

  有些家族的人,在聽說學院嫌自己家孩子不合格拒收之後,在學院大鬧。

  但是這些人的下場都很慘,不光被派駐在那裏守衛的常勝營軍兵暴揍一頓,還被聽到消息的趙眘把這幾家為官的人降級了幾個。

  這回整個大宋無論官員還是百姓算是徹底明白,這個新建的學院真不得了,不光是鎮北王重視,就連大宋皇帝都非常重視。

  最快做出轉變的是一些商人。

  在大宋商業很發達,所以商人都比較富裕。

  但是他們再有錢,依然被讀書人看不起,即便是他們巴結那些書生,不時花錢邀請讀書人來自己家開什麽詩會,搞聯誼。

  在那些儒生的眼中,他們依舊是渾身散發著銅臭的一群俗不可耐的家夥。

  雖說有人花了大價錢給自己家孩子請先生,最後考上了進士,算是翻身成了書香門第。

  可絕大多數的商人是沒有那樣好運氣的。

  如今好了,先是鎮北王建立了初級學堂,說白了就是掃盲班。

  然後又是中級學堂,中級學堂的建立之後,其實就已經吸引那些商人的眼球了。

  自古以來商人的嗅覺都是非常靈敏的。

  中級學堂就開始教授一些工匠知識,對於那些商人來講,學習這玩意就是讓他們在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

  特別是在做那些工匠生產物品相關生意的商人,在學習了這些知識技能之後,能讓他們對自己這個行業更加精通。

  所以之前就有那些生意做得並不大,但對上了這些學堂會有什麽樣的好處,做出了精準判斷的商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些學堂學習。

  雖然那些學堂中,常勝營軍兵和工匠子弟是免費上學,他們的子弟是要花錢才能上學,但是那些錢相對於請私塾少太多了。

  這些年因為在初級學堂畢業,又在中級學堂中學的不錯的學生,都被內定為新成立學院的學生。

  特別是這次新學員開學,為使第一批學生能有良好的基礎。

  新學員直接從中級學堂破格選拔出了近三百人,直接進入新學員學習,並且學費全免!

  這讓那些自己家孩子被選中的商人揚眉吐氣。

  特別是在幾個名門大族,因為孩子沒被選上大鬧學院。

  結果不但被常勝營軍兵暴揍,還被皇帝治罪的消息傳出後。

  這些商人們更是得意,走在路上脖子仰得像鵝一樣,碰到個熟人就說自己兒子已經被新學院破格錄取。

  且因為自己孩子努力,學院看中自己孩子的勤奮,學雜費一律全免!

  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能供得起家中孩子讀書,直到考取功名做官改變全家命運的少之又少。

  絕大部分都是家裏花了大價錢,最後什麽都沒考中,隻得給別人做了賬房,投入與產出一比簡直就是血虧。

  能考上舉人的書生還好些,雖然沒有考中進士做官。

  但是曾經考中過舉人,也相當受人追捧,被大戶人家高薪聘請做私塾先生,或被請去做一些大家族在外負責人的幕僚。

  畢竟這些中過舉人的,與那些中進士做官的一起參加過考試,有所謂的同年之誼,在外麵碰到麻煩或許就能跟當地的官員攀上了關係,這樣多少就會得到一些照顧。

  畢竟靠讀書考功名,最後做官改變一家命運的,是極少數人。

  大部分人都是家中省吃儉用,供其讀了十幾年書,結果連個舉人都沒考中,隻得去給別人做賬房等活計養家糊口。

  看似工作體麵,其實那些少的可憐的月例錢,比種地多不了多少。

  雖然不用辛苦勞作,但也極不穩定,東家判斷錯誤破產後,賬房就會失業,如果不能盡快找到下家,日子過得還不如給別人種地。

  近幾年來,在蕭琦有意無意的操作下,工匠的地位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不但工匠做到了行業頂級水平也能做官,而且平日裏這些工匠的收入都非常穩定。

  隻要手藝還行,人又勤勞願意吃苦,那麽養活自己一家老小還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若是手藝公認的不錯,那就不得了了,隻要不惜力願吃苦,幾年把自己家經營成個富戶簡直不要太容易!

  有了這些工匠做榜樣,現在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花錢送自己的孩子去那些初級學堂和中級學堂學習。

  這樣一來,原本蕭琦開設的那些學堂根本就不夠用。

  加上那些四處行商的商人們四處宣揚,整個大宋的百姓都希望這樣的學堂能在他們那裏也有。

  蕭琦得到消息也沒客氣,直接下令開始大量招收教人認字的啟蒙老師。

  並且從工匠中挑選技術雖馬馬虎虎,但是能說會道的去做中級學堂,傳授工匠知識的老師。

  以前蕭琦弄的這些初級與中級學堂,主要是在他的封地大量普及,京城臨安附近僅是為了那些軍兵和工匠子弟才建的。

  這次的動靜可就太大了,直接在全大宋都建立這樣的學堂,最低也要在每個縣都設立初級和中級學堂。

  一時間整個大宋都被震動,百姓全都歡呼雀躍。

  那些儒家學說的死忠們全都懵了,對於他們來說,這個世上隻能有儒家才能開堂辦學,新辦的學堂簡直就是對他們這些人的挑釁。

  很多州府的儒生開始討伐這些新學堂,都跑去縣衙有的甚至跑到州府去告狀,要求製止這些正在籌備的學堂開辦。

  那些偏遠府縣的儒生不知道厲害,但是府縣的官員可是早就知道,之前那些儒生挑釁鎮北王的後果有多嚴重。

  這些府縣的官員趕緊用雷霆手段,將這些鬧事的儒生給壓了下去。

  隨著各地府縣的強力壓製,那些儒生也明白了事不可為,隨之朝廷與鎮北王都非常重視這些學堂的事情也在那些書生中傳開。

  逐漸沒有人再敢明目張膽的去找這些學堂的麻煩。

  不過這些儒生想出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建立這麽多的初級學堂,那教授孩子們識字的啟蒙老師將會非常緊缺。

  於是這些人開始悄悄串聯,暗中立下攻守同盟,不許去給那些初級學堂做教授孩子識字的啟蒙先生。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派去各地建學堂的人發現,並且快速報給了蕭琦知道。

  蕭琦看到這個消息心中對那些腐儒真是看不起,你們這些久考不中的書生腦子都特麽有坑麽?

  本來生計都是問題了,現在有個做老師的機會,這工作比作賬房受尊敬多了,不光工作穩定不會失業。

  有編製的公辦教師你不要,還擺譜?

  蕭琦直接下令,對這些傻貨不必慣著,直接建立一個黑名單,誰敢跳出來跟咱們的學堂作對。

  那就把這個人列入黑名單,終生不再允許這人進入大宋所有與工匠相關的行業,他的孩子也不允許進入這些學堂學習。

  你不是覺得隻有你學的才是正統,別的都是歪門邪道麽?

  那你們就去走你們的陽關道,想走我的獨木橋?

  一個字“滾!”

  蕭琦之前所辦的那些學堂,最早的老師都是什麽人?

  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常勝營首批掃盲班挑選出來的,雖然這些年給那些孩子做啟蒙先生有了些書生氣,但是依舊虎虎生風。

  接到蕭琦命令之後,這些人很快就摸清了當地挑頭搞事情的那些儒生名單。

  很快各府縣就貼出了告示,將這些人的名字全都寫上,並將他們所做的事情也都寫了出來。

  並且一點也不遮掩的宣布,因為這些人對新學堂的敵視,新學堂將終身將這些人排除在所有與學堂相關行業之外,且他的子女後代也不許入學新學堂。

  那些能夠挑頭做出這些事情的人,都是在當地有些人脈的所謂名門望族,他們得知那些學堂的公告,頓時大怒,覺得自己家族被掃了顏麵。

  紛紛糾結一幫人,要給那幾個來這裏籌備學堂的外地人一個教訓。

  結果一群跑去虛張聲勢的家夥,被人家能動手堅決不吵吵的幾個外鄉人打的屁滾尿流。

  倒是有一個縣城的人比較生猛,看打不過直接動了家夥,結果這邊剛憑借著人多,把人家一人打成重傷,那邊幾名外地人已經抽出兵器殺了過來。

  後果就是他們去的幾十人,當場被人砍殺了十來個,剩下的人全都嚇得一哄而散。

  原本以為官府會將那些動手殺人的綁起來治罪,結果縣衙直接派人將這些鬧事的人全都抓了起來,連州府得知消息都派兵前來抓他們。

  那些府兵來了之後,他們才知道為什麽那幾個來辦學的人為什麽那麽猛,原來人家都是常勝營的軍兵,現在雖然在這些學堂任教,但依然有著常勝營的官職。

  這下就熱鬧了,這些鬧事的罪名是襲擊常勝營將士,不但死的白死,那些跑回家的也都被抓了起來等候處置。

  這些偏遠地區的儒生之所以會跳出來找麻煩,也怪那些儒家官員把當初上百官員和幾千書生被堆京觀的事情給壓下有關。

  他們覺得這事太丟人,反正孔府已經把那些鬧事的書生給開除了,這些人已經不屬於儒生,所以全力壓製這個消息,不許傳播。

  這才有了這些消息閉塞的偏遠地區,冒出些腐儒跳出來蹦躂的事情。

  事情出了之後,才有一些零星的消息,就是當初那些鬧事的書生被堆成京觀的傳聞,傳到他們當地。

  這還是因為這裏出了書生挑釁新學堂的事情,才被人有意傳播到他們這裏來。

  隨著這些傳聞逐漸多起來,那些腐儒才知道這次他們錯的離譜,以前他們憑借著在當地的影響力,縣官都要照顧幾分顏麵。

  現在可好,別說縣官,就是那些州府的官員,都恨不得馬上把他們這些搞事情的人全都弄死,省得他們自己被牽連。

  隨著一些出頭鳥被槍打。

  大宋各地學堂的建設,在受到了一些阻力之後,突然快速的建立起來,而且各種教學的老師也都很快配齊。

  這些學堂就不能不收費了,因為學堂太多,全都不收費即便蕭琦這樣的身家也供不了多久就得破產。

  隨後蕭琦製定了這些學堂的收費標準,工匠和軍兵家的孩子半價收費,立過軍功的軍兵家的孩子學費全免。

  其他的學生全都正常收費,當然這些費用依然是普通百姓負擔得起的。

  經過這次在整個大宋全麵建立學堂的風波,不但使得普通百姓知道讀書的出路不止做官一條。

  還可以通過讀書學習工匠等眾多的技藝,將來成為自己的賺錢養家糊口的門路,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

  更重要的是不隻是百姓明白了這一點,很多書生也明白了這一點。

  畢竟認為獨尊儒術,其他學術都是旁門左道的腐儒屬於少數。

  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比較看重養家糊口過日子的正常人。

  也許蕭琦都沒有察覺,此時大宋各個階層的人群,思想都已經發生了變化。

  他們開始接受,並且承認除了儒家學說外,別的學術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