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張秀永嘉要揍人
作者:做翻身夢鹹魚      更新:2021-08-17 05:44      字數:4163
  先是吏部的幾位官員,在朝堂上反對鎮北王這次上奏要大力封賞工匠的事情,然後大殿上的大臣們差不多全都出言反對。

  趙眘一看,這是捅了馬蜂窩了啊,以前就提醒過自己這個女婿,要他盡量避開儒家,不要鬧出事情。

  現在可好,自己這女婿直接戳人家的命門上了,你說你還像以前一樣每次就上奏封賞幾個十幾個多好,那些人不可能為了封賞幾個虛職就跟你對上。

  這次你一下就要封賞幾萬人,這些儒家官員怎麽可能同意!

  眼看滿朝大臣都反對蕭琦的這次奏書,趙眘隻好駁回了蕭琦這次的上奏,下旨讓他從新上奏要封賞的人數,說不要把大宋官職當兒戲。

  蕭琦得知自己的奏書被自己老丈人駁回了,先是一愣,後來聽了傳旨太監轉告自己老丈人讓他重新再上奏封賞人數,是因為幾乎全體大臣都竭力反對。

  蕭琦這才明白過來這怎麽回事,心中暗歎:這次太大意了,這些天事情太多,把自己忙活暈了,竟然直接捅到了儒家的命門上。

  這些儒家官員一定覺得自己這次太過分了,這是估計在朝堂上給自己老丈人施加了不小的壓力吧。

  雖然蕭琦知道自己這次因為大意,使得那些儒家官員覺得自己觸碰了他們的根基,才會這麽大反應,堅決反對自己這次的上奏。

  但是蕭琦覺得這次不能退讓,儒家那些人他太知道了,這次看似因為他的疏忽觸碰了儒家把控仕途的根基,引起了所有大臣的反彈。

  但是自己這次退讓了之後,這些所謂的儒家門生,以後會經常以這個借口出來阻攔自己大力提拔人才。

  蕭琦給老丈人趙眘寫了一封信,坦白告訴自己老丈人,這次是自己的疏忽,但是儒家把持仕途太久,進入仕途的途經應該改動一下了。

  以後選仕可以儒家優先,但是不能隻選儒家,這樣一家獨大已經千多年,使得儒家門生變相的變成各朝各帶雷打不動無形貴族。

  這情形隻能讓儒家變得越來越膨脹,更加目中無人。

  長時間的一家獨大,已經使得儒家如今已經變的腐朽,為排除異己不擇手段。

  罷齪百家獨尊儒術,遠不及儒家做老大,然後百家爭鳴對社會進步的幫助更大。

  信中蕭琦讓皇帝趙眘放心,為了不讓自己皇帝老丈人頭疼,他決定自己想辦法。

  把信交給傳旨的太監帶回皇宮之後,蕭琦馬上以鎮北王的名義對大宋鑄造局的工匠封賞到了自己的封地,不就是俸祿自己出麽,這點小錢自己有。

  並且他把自己封地官員的選拔多加了一個選項,就是他自己創辦的高級學堂學員,也可以直接被選為自己封地的官員。

  那些儒家百官做夢都沒有想到,鎮北王蕭琦的反擊竟然這麽犀利。

  這次雖然他們聯手擋住了蕭琦任命工匠的事情,可是他們忘記了人家鎮北王有自己堪比一國的龐大封地,封地中官員的任免,那就是人家鎮北王一句話的事情。

  而且大家看似阻擋了這次工匠官職的晉升,使得鎮北王蕭琦隻能把這些工匠封賞到他的封地中。

  可是鎮北王在他封地中選拔官員,多出一個從他創辦的高級學堂中選拔是幾個意思?

  這簡直就是要跟我們儒家徹底撕破臉的節奏啊!

  可是這些家夥一點辦法都沒有,那是人家自己的封地,怎麽任命官員人家自己說了算,說不定你這邊再囉嗦,人家那邊就能把儒家官員都趕走,全換成軍中將領和他那所高級學堂中的學生!

  雖然他的學堂剛創辦沒幾年,那高級學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生,隻有一些從軍中抽掉去的軍中人才,在那裏進行蕭琦所謂的重點培養計劃。

  但是這完全不耽誤鎮北王蕭琦做出這樣的決定,現在沒有學員不代表過幾年沒有,不管怎麽樣我這裏已經變成了可以入仕的高級學府!

  那些先前還覺得大家聯手,終於阻擋了鎮北王的囂張氣焰,前一刻還一起舉杯慶祝的儒家官員,得知鎮北王在自己屬地下的這個命令全都驚呆了!

  這是要跟儒家開戰的節奏啊!

  我們不是一定要反對你提拔官員,是因為你這次一次提拔的人太多了,你隻要一次少幾個人,多幾次不就得了麽?

  幹嘛非要把小衝突變成戰爭呢!

  儒家官員再次開始了大串聯,開始商議這次的事情怎麽辦。

  這些儒家門生也都明白,戰鬥的號角已經吹響,這時候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一旦他們認慫,那麽儒家就會一蹶不振,再也不複往日榮光。

  一時間京城臨安表麵上看似波瀾不驚,暗地裏早已暗潮洶湧,那些儒家官員不光互相串聯,還開始聯絡各地學子,大有搞一次學生運動逼迫朝廷站隊的意思。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趙構和趙眘知道了,這便宜父子二人都看過了蕭琦寫的那封信,雖然對蕭琦信中所說很是讚同。

  可是現在儒家在大宋那是如日中天,連他們老趙家立國之時老祖宗趙匡胤立下的祖訓,都是他們老趙家跟儒家的士大夫共治天下。

  不然怎麽可能他們老趙家每位皇帝,都隔三差五的在朝堂上被那些大臣用唾沫星子洗臉呢。

  這儒家也是,蕭琦為了不和你們衝突,封賞的工匠官員都是有官無職的吉祥物,辦的學堂也不和你們爭搶仕途。

  你們何苦要跟他作對呢,真鬧起來,你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家夥,脖子真比常勝營的刀硬麽?

  趙構跟趙眘二皇心中非常著急,這蕭琦早對儒家長久以來,不擇手段排除異己心中不滿,你們也不看看人家師門的手段,會不敢對你們這些整天隻會子曰之乎者也的書生下殺手麽?

  二皇生怕蕭琦年輕氣盛,一時性起真的對儒家下殺手,到時候大宋的官員很可能十不存一。

  這便宜父子一商量,覺得把張秀和永嘉找來,這二女怎麽說一個是趙眘親閨女一個是趙眘幹閨女,讓他們幫著勸勸蕭琦,忍一忍不要太衝動。

  但是二皇怎麽都沒想到,他們如果把蕭琦找來,跟蕭琦直說讓他忍一忍不要鬧的太厲害,可能真有效果,但是找來這二女可真錯的離譜了。

  張秀永嘉二女聽說皇爺爺趙構想她們這倆孫女了,讓她們帶著蕭勤進宮聊天。

  二女高興的帶著孩子,拉著一大車禮物進了皇宮。

  結果拉呱了不多大會兒,趙構就讓她們二人去勸勸蕭琦,不要讓蕭琦沉不住氣跟那些大臣們鬧得太厲害。

  張秀永嘉二人不知道怎麽回事,蕭琦根本就沒有在家說過這事,問過之後,才從趙構那裏得知事情的始末。

  趙構說那些大臣也不是非要跟蕭琦作對,而是儒家一直把持著仕途,蕭琦之前提拔任命那些工匠官職,他們也都處於對鎮北王的尊敬沒有反對。

  這次提拔的人數實在太多了,一下次要封賞幾萬工匠,主要是因為這些工匠中還有幾百八品以上官職的,要一下子升一級或二級,這才把那些儒家官員給惹怒了。

  張秀這幾個月,看著自己男人忙得腳不沾地,連陪自己和永嘉跟兒子蕭勤的時間都很少,原本就心疼自己孩子他爹太勞累。

  現在聽說那些朝中大臣竟然跟自己男人作對,頓時心中大怒!

  不過這些年過去,張秀也不再是之前的黃毛小丫頭,雖然心中怒火中燒,但是表麵上並沒有太明顯的流露出來。

  同永嘉回到王府,二人等蕭琦回家吃晚飯的時候,張秀就說了她們二人被招進皇宮,皇爺爺趙構讓她們二人勸蕭琦不要跟那些儒家百官鬧得太厲害。

  然後張秀問蕭琦到底是怎麽回事。

  這麽多年的夫妻,蕭琦也經常跟張秀和永嘉講一些曆朝曆代官場上的事情,以前講這些是擔心二女一不小心中了別人的圈套。

  加上蕭琦頗有講故事的天分,把那些故事講得跟評書一樣,二女都非常愛聽,各種問題也提過不少,蕭琦也更深一步的剖析了那些曆史事件的起因和結果。

  經過後世非常多曆史學家各種研究分析,那些事情有的沒的說法眾多,不過這些都成了蕭琦告誡自己倆媳婦避免犯錯的警示,講給了她們聽。

  對於張秀這次追問這次跟儒家百官的衝突,蕭琦也沒有太在意,依然當成故事給倆媳婦講了。

  蕭琦講的非常細致,從自己忙得頭暈眼花,一時沒有想得太周全,觸碰了儒家的根基,使得儒家百官在朝堂上聯手反對,最終自己的奏書被打回。

  原本這件事情沒什麽大不了的,但是蕭琦擔心以前那些百官因為顧忌他鎮北王和常勝營的威名,不會輕易出手反對自己的大部分提議。

  但是經過這次他們阻攔自己成功,那以後這些百官會經常以此反對自己的借口,更加變本加厲的阻攔自己以後封賞那些工匠,甚至和自己創辦學堂的學子。

  最後他為了不和這些人鬧得太僵,同時也給對方一個警告,就把這些工匠全都封賞到了自己鎮北王的封地,

  並且更加上一條,自己封地以後選仕多出一個選項,就是自己創辦學堂中最高級別的學堂,將會是自己封地另外一個入仕的選項。

  以此來警告那些儒家百官,不要得寸進尺,不然自己會從自己封地開始收拾他們儒家。

  經過這些年蕭琦講故事一樣,給二女灌輸各個朝代各種派係互相傾軋,你死我活的爭鬥的曆史事件的熏陶。

  張秀和永嘉二人早就變成了,對朝中各種派係爭鬥深惡痛絕的憤青。

  她們非常鄙視那些挑起派係爭鬥的官員,因為這些派係爭鬥的結果,基本都是搞得朝中雞犬不寧國家內耗嚴重。

  更有甚者,不少朝代還出現了一些重臣為了顯示自己的重要,勾結外夷,把國中秘密透漏給敵人,用以達成跟外敵的合作。

  讓那些外敵配合他在朝中的舉動,起兵犯邊劫掠自己國家的邊民,到時他再給朝廷出主意說如何退兵,結果敵人果然退了。

  以此彰顯這些人是真正的國家棟梁,結果就是養肥了外患,壯大了外夷,使得這些外夷變成本國的真正大患,而這大臣也從當初的操縱者變成了被操控者。

  最終成為裏通外國的大奸大惡之人,使得原本強大的國家分崩離析。

  如今這些大臣雖然並沒有做出什麽出賣國家秘密的事情,但是對於張秀來說,給自己男人添麻煩就是該死的混蛋!

  第二天蕭琦去大宋鑄造局走了之後,張秀就把永嘉找來,非常霸氣的要永嘉跟自己一起去揍人。

  永嘉雖然也覺得那些大臣合夥欺負自己男人,讓自己很是生氣,但是因此就去揍那些大臣,她還是覺得有些過份了,反倒勸張秀不要做那麽出格的事情。

  張秀見永嘉不但不同意跟自己去,反而還想阻攔自己,頓時火了。

  警告永嘉:“看看咱們夫君整天為國操勞,不是領兵出征為我大宋平定外敵,就是天天忙著為大宋朝廷和百姓謀福利,整日忙得腳不沾地。”

  瞪著永嘉,張秀插著腰訓道:“你若不跟我去教訓那幫給夫君找麻煩的混蛋,明年你十五歲我就不許你跟夫君圓房!哼,你可要知道在這王府中我說了算,夫君也得聽我的!”

  永嘉嚇壞了,沒想到平日對自己當親妹妹一樣的張秀姐姐,這次竟然發這麽大火。

  趕緊跟張秀賠不是,說自己一定聽姐姐的話,不就是揍人麽,自己正好檢驗一下跟秀兒姐姐學習這幾年的身手如何。

  張秀見這丫頭完全是迫於,自己不讓她將來跟夫君的壓力才答應的,也是非常無語。

  柔聲跟永嘉解釋:

  “咱們現在是蕭家媳婦,男人現在被那些混蛋聯手欺負了,咱們怎麽能不做點什麽。

  你想想夫君回來這麽久了,整天忙活的人都瘦了一圈,連你最喜歡聽的故事都沒給你講幾回。

  就這樣那些混蛋還要找夫君的麻煩,不揍那幫混蛋還是夫君的妻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