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打造全國運輸網絡
作者:做翻身夢鹹魚      更新:2021-08-17 05:44      字數:4110
  那些後悔的商人,全都跑去鑄造局請求改成二等馬車。

  蕭琦早就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製定下了條件,說因為已經下單,這玩意不能輕易更改,如果非要更改必須交十兩銀子的違約金。

  這幫家夥一千兩的馬車都要換成兩千兩的了,哪裏會在乎十兩銀子,全都交了十兩的違約金改要二等馬車。

  對於那些已經開始生產又被退了單的低價馬車,蕭琦也沒有讓停下,他讓鑄造局繼續全力打造這樣的馬車。

  他非常清楚,過不了多久,自己把常勝營快速反應改造計劃完成之後,水泥的製造方法就會到手。

  屆時隨著道路的改造,每座大城之間的商運和客運都會變得非常便捷,這個運輸行業肯定是要興起的。

  既然現在的百姓還沒人敢嚐試,那常勝營給你們帶個頭就好了。

  為此蕭琦下令尋找全國各地的退役傷兵,隻要你的傷殘不耽誤你完美的駕駛馬車就行。

  哇哢哢,又是一條安置傷兵的好出路有了。

  當然蕭琦也知道,百姓和那些商人不是沒人想到過這種賺錢門路,隻是路途上會有很多困難,比如住宿安全等等。

  為此蕭琦從常勝營之前的運輸部隊調集了幾萬軍兵,命他們在整個大宋按照自己的部署,建立起眾多的行商驛站。

  這些驛站可不是隻管食宿這麽簡單,每個驛站哪怕最小的,也要有可以停靠上百輛馬車的大院子,和可以提供上百人食宿的房間。

  這樣的驛站駐守一百名軍兵,每隔三百裏就會有一個駐紮五百名軍兵的大型驛站。

  大型驛站不但有可以停放近四百輛大車的大院子,提供近千人食宿,還配有近百匹戰馬負責方圓三百裏內行商的安全。

  蕭琦很清楚,如今的百姓出行,還是習慣靠自己的兩條腿走路,想要百姓一下子轉變想法是不可能的,這玩意隻能一點點的來。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百分之九十的馬車都是拉貨的,隻有少數是帶有車廂的客運馬車,為了製定出合理的貨運和客運價格。

  他命人做了大量的走訪研究工作,特別是貨運價格不能定的太低了,因為現在的大宋百姓有很多有雙輪馬車幫人運貨的。

  價格定的太低了,會搶了那些百姓的飯碗,最起碼要給那些百姓一個緩衝時間,讓他們有時間把馬車換成載貨更多的四輪馬車,提高競爭力。

  想到將來水泥路修好了之後,那些四輪馬車因為本身的穩定性更好,更加平穩,車速會變的很快。

  屆時另一個問題就會出現,那就是交通事故,馬車撞人或者馬車撞馬車的事情會出現。

  想解決這個前世那麽多交規出台,都很難控製的問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蕭琦在家寫了很多條,關於將來有了水泥路之後,需要遵守的交通規則。

  不僅如此,蕭琦還規劃了各種水泥路的建設規格,參照前世的辦法,一些重要的長距離運輸線被設計的很寬闊,被命名為大宋國道。

  一些運輸壓力不大,僅是用於幾個州府之間運輸用的道路,被稱之為府道。

  當然蕭琦沒有忘記前世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些掛在馬匹脖子上的馬鈴鐺,這玩意被蕭琦定為馬車必須要有的東西。

  因為馬鈴鐺發出的聲響,可以讓遠處背對馬車的人,遠遠的就知道後麵有馬車來了,提早閃避到一旁,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生。

  這馬鈴鐺是馬車的必須配置,沒有馬鈴鐺的馬車不許出行。

  至於將行人和馬車分隔開的辦法,蕭琦想到了前世那種把波靈蓋卡禿嚕皮的馬路牙子。

  他準備用這玩意把馬車道和人行道隔開,這樣馬車即便失控一旦衝向人行道,那些馬路牙子就能把馬車幹翻。

  至於行人隨意橫穿馬路被馬車撞到,這個蕭琦還真沒辦法防治,前世這玩意都是世界難題,自己又不是神仙,他還真對這事沒轍。

  蕭琦知道現在這時代,要修建水泥路這樣的大事情得提前做準備,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到眼前再準備那可就有的等了。

  他要求整個大宋有采石場的地方,開始大量開采石板,這些石板三寸厚一尺寬三尺長。

  當然鑒於這個時代沒有機器,全憑石匠開采出來手工鑿製,尺寸要求不能太嚴格,大概是那個意思就行。

  而且石子也是蕭琦大量需要的,還有顆粒大的河沙,這兩樣東西都是鋪水泥路必不可少的東西。

  看著自己寫的需要準備和注意的事情,僅紙張就堆了足足一尺多厚,蕭琦頭疼不已,這些玩意說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那需要的人力物力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好在如今大宋已經沒有了外患,想做什麽隻要出的工錢合理,百姓做事情的熱情還是很高的。

  接到蕭琦的命令,大宋境內適合開采石料的地方還是非常多的,能夠挖取大顆粒河沙的地方也不少。

  這些工作開始有條不紊的開展了起來,不過如今的大宋,已經少有地方的人會餓肚子,加上石料廠開采石材非常辛苦,且危險性又高,很多百姓不願意去采石場做工。

  這讓蕭琦更加頭疼,這玩意你總不能強迫百姓去做,現在給的工錢已經很高了,真提高到能讓那些百姓自願去做的話,即便招到足夠的人,朝廷也給不起這些人的工錢。

  蕭琦一時間被各種問題愁的快抑鬱了。

  好在這時候東瀛那邊的守將發回來公文中,有一件事情引起了蕭琦的主意,原來東瀛那邊有人召集了一些人想要造反,已經被快速平息了。

  這樣的事情隔不了就會出現個一兩次,以前蕭琦並不在意,這玩意很正常,現在他可不這麽看了,這些人可都是好勞力啊!

  蕭琦趕緊給半島、東瀛還有南海的手下寫了書信,告訴他們現在他這裏非常缺幹活的人,再有鬧亂子被俘虜的,可不要隨意殺了,給我送來,越多越好。

  張建功林正還有秦屠幾人,收到蕭琦的書信全都納悶,這駙馬爺又要幹什麽大事了麽,這些年運去大宋的俘虜可是不少了,竟然還說沒人幹活。

  不過這幾人看了書信,誰都沒耽誤,不就是缺幹活的人麽,那些暗中搞事情的人可不少,以前是覺得隻要你不扛旗造反就不搭理你。

  現在既然駙馬爺那裏那麽缺少勞力,那就開抓吧。

  要說常勝營的斥候,那絕對是這世上最好的特種兵,沒有之一。

  沒了戰事之後,這些斥候就變成了在各地監視不穩定因素的存在,那些想要搞事情的人,一舉一動都被記錄了下來。

  現在想要抓人太簡單了,罪名都是現成的,而且證據確鑿。

  蕭琦給這幾位手下寫了書信沒幾天他就忘了,當時他也是因為發愁,再加上看了東瀛那邊的公文,才給這幾個人寫了書信。

  讓他沒想到的是,剛過去一個月,這三處地方全都給他送來了大批的俘虜勞力。

  秦屠他們三個擔心蕭琦罵他們胡亂抓人,還給蕭琦寫了書信,請蕭琦放心,說這些人都是暗中搞事情的。

  以前因為他們沒有明著反抗,他們幾個也就沒有動他們,現在既然大宋急需勞力,正好給抓來,既能解決大宋勞力的問題,也能使得他們那邊安穩不少。

  看了這幾人的書信,蕭琦樂了,真是剛瞌睡就有人送枕頭,這些人搞事情還真會挑時候啊。

  想到不光如今挖礦開采石料需要人,以後有了水泥,在整個大宋鋪路,那更是需要大量的勞力。

  蕭琦馬上給手下這幾個大將寫信,跟他們說自己這邊需要大批的勞力,以後隻要是搞事情的人,全都給我抓來幹活,我這裏不是一般的缺人,是非常缺人。

  信送走之後,蕭琦馬上命人將這些剛押送來的七八萬俘虜,每個采石場幾千人,把他們撒到了大宋幾十個人手奇缺的采石場中。

  還別說,那些石板和石子的采集速度驟然提升,很快就儲備了大量的石板和石子,並且還在快速的增加著。

  當然,這些人都不是安分的主,為了防止這些家夥在大宋搞出事情,蕭琦往各個采石場調配了足夠的常勝營軍兵,防止這些人暴動。

  這個時候,按照蕭琦的規劃,整個大宋所有的海港碼頭和重要河道碼頭,還有各大州府要地,已經全都設下了大型的馬車驛站。

  每個驛站都已經有馬車進駐,因為剛開始用車的人不是很多,加上馬車製造需要時間,這些原本可以容納幾百兩馬車的驛站,都隻有幾十輛馬車。

  有些馬車少的驛站隻有十幾輛進駐。

  對於這個龐大的運輸網絡叫什麽名字,蕭琦很是費了一番腦筋,叫大宋運輸吧,這時候的百姓對這名字不是很明白,不好。

  叫鏢局更不行了,他們是搞運輸的跟鏢局是有些像,但是鏢局一般都是運送稍微貴重些的東西的,而且收費不低。

  這時候大部分的商人都是自己雇車拉貨物的,叫鏢局會嚇跑不少商人。

  最後蕭琦決定就叫大宋貨運與客運驛站,驛站百姓都明白是怎麽回事,貨運和客運也好理解。

  蕭琦直接采用了前世長途客運站的形式,隻不過他這裏是貨運客運混雜在一起的。

  定好了名字,蕭琦把自己之前寫的那些條款拿出來,讓人抄寫給各個驛站,命那裏的負責人找人雕刻在木板上,懸掛在驛站中。

  這些條款是蕭琦想到的一些,雇主和驛站之間的定價和責任劃分,比如不宜損毀的貨物運輸是什麽價格,易損毀的物品運輸是什麽價格。

  隻要雙方經過檢驗,都同意按照什麽樣的價格進行運輸,那麽一旦貨主付了款,那麽驛站方麵就得對貨物從接取到運送到目的地負責。

  路上丟了和損壞了,驛站是要照價賠償貨主的。

  當然驛站也有免責的條款,這是蕭琦參照前世的一些條款製定的。

  規定不可抗力原因導致的損毀,驛站是不用賠償的,比如地震,洪水,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貨物損毀。

  在製定這些條款的時候,還讓蕭琦想到了那些易損毀物品的運輸,比如瓷器之類的,這讓他想到貨運馬車也需要造一些好的。

  比如造出一些加裝了減震彈簧,車輪用上橡膠輪胎,這樣的馬車用來運送諸如易損毀的瓷器之類的東西,不但價格提高的更有道理,還能切實避免貨物損毀。

  想到就做,蕭琦給鑄造局下達了不少這樣的馬車訂單,他知道以後肯定會有人需要這樣的馬車為他們運輸貨物。

  他也非常明白,當今時代運輸的主力還是水運,加上大宋地處南方水網眾多,他們的馬車運輸剛開始隻能先彌補貨物下船後,和沒有水路地方的貨物運輸。

  但是客運就不一樣了,船運還是很慢的,特別是逆水上行的時候時間更久,在陸地上馬車更加快捷,這就使得客運馬車會是一個真正可以跟水運爭奪客源的項目。

  那些趕時間,水運卻是逆水的人,肯定會選擇乘坐馬車,因為乘坐馬車比逆水行舟的速度快很多。

  目前的馬車還無法跟順水的舟船比速度,除非水泥路全都修好才行。

  大宋鑄造局如今在整個大宋,很多地方都設有分局和大型的工匠聚集地,隻需要將四輪馬車的尺寸交給那裏的工匠,那些貨運和客運的車廂就能在各地被造出來。

  隻要運去車軸車輪還有軸承以及刹車係統等物件,隻需派去個熟悉裝配的工匠,兩天時間就能教會所有工匠將車廂組裝起來。

  這些在大宋各地的工匠們,基本都在忙活他們附近所需的馬車打造,臨安城附近以及蕭琦屬地的工匠,主要為常勝營打造運輸馬車。

  常勝營裝備馬車的速度一點都沒有被耽誤,打造好的新型的四輪運輸馬車,源源不斷的被送到常勝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