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製定工業發展計劃
作者:做翻身夢鹹魚      更新:2021-08-17 05:44      字數:4202
  如今的大宋鑄造局,儼然已經是大宋最戒備森嚴的地方。

  占地極廣的大宋鑄造局,外圍被軍營拱衛,軍營裏麵是各種生產作坊。

  最危險的火藥製作作坊,被單獨安置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外圍更是有重兵把守,就連各個作坊之間的距離,也按照蕭琦的命令,間距都在十丈以上。

  蕭琦非常明白現在的科技手段儲存火藥非常危險,各個火藥儲備倉庫全都建設的很高大,並且牆體和屋頂都是雙層的,避免因為日常高溫引起火藥自燃自爆。

  各倉庫建設的全都通風良好,間距更是在百丈以上。

  當然這百丈的空檔中也不是什麽都不建,十丈之外開始建設一些,諸如鐵製品倉庫等,一些其他不易損壞物品的倉庫。

  蕭琦大概在這裏巡視了一圈,對這裏嚴格按照自己當初製定的安全防衛措施執行非常滿意。

  來到鑄造局的核心辦公區域,蕭琦命人把這裏常勝營的負責人,還有鑄造局所有頂級工匠都找了來。

  等這些人都到齊,蕭琦讓這些人簽署了新的更嚴格的保密協議。

  當然這個協議是自願簽定。

  不過這些人沒有一個不願簽的,他們現在早就心中清楚,雖然簽署了保密協議,自己的人身自由會受一些影響。

  但是一旦簽署了保密協議,那他們的待遇也會相應的得到提升,保密協議越嚴格受到的待遇越好。

  所以這些人聽蕭琦說,要讓他們簽署更加嚴格的保密協議,根本就不待考慮,爭先恐後的就把協議簽了。

  這些高級工匠不傻,以前他們地位低下,自從被挑選進了大宋鑄造局,那社會地位直線飆升,至於那些限製,那玩意算個毛線啊!

  不就是不許透漏出去麽!

  本來他們對自己吃飯的手藝就不外傳,至於不許私自離開跑出鑄造局百裏之外。

  這裏待遇這麽好,誰腦子進水了跑出這裏去別的地方,做猶如乞丐一樣地位低下的底層匠人。

  還有他們每年都可以申請一次探訪遠親,被批準了會有十名以上的常勝營軍兵跟隨。

  這些匠人可不覺得這些常勝營軍兵,是監視他們的,他們又不打算逃跑,這些常勝營的軍兵妥妥就是保護他們安全的!

  那出行的是時候絕對比七品官牛叉,七品官最多身邊的人把你抓了送官,自己身邊的這些常勝營軍兵,那可是會直接拔刀砍人的!

  對於這樣的待遇,這些大宋鑄造局的高級工匠是非常滿意。

  工錢高不說,隻要他們不去故意作死,那小日子過得比縣太爺都舒坦,如今在外邊隻要一說他們是大宋鑄造局的工匠,別說那些小地痞,連有官職的人都不敢輕易招惹他們。

  果然等他們全都簽署了更嚴格的保密協議之後,蕭琦就宣布提高他們的工錢,並且給了他們新的圖紙,並講述了需要怎麽做。

  最後告訴他們,隻要他們將這個東西製作出來,鎮北王會上報朝廷為每人請功,讓他們都會得到更好的朝廷俸祿和待遇。

  接下來蕭琦還下令,常勝營給這些簽署了保密協議的高級工匠,每人都派三名軍兵保護,保證他們日常的安全。

  這些工匠看到鎮北王這麽重視這個東西,頓時明白這玩意雖然他們不知道是幹什麽用的,但是如果出了紕漏,絕對不是自己掉腦袋那麽簡單。

  他們一個個都用心記住了保密協議上的保密要求,發誓絕對不能因為疏忽給泄露出去,那自己一家就全完了。

  蕭琦接連往大宋鑄造局跑了三天,把圖紙上東西如何鑄造,還有鑄造尺寸和各項標準全都給這些工匠講解清楚後,才讓他們開始研製。

  回到王府之後,蕭琦覺得這些工匠大部分不識字是個很大的問題。

  以後蒸汽機研製成功之後,生產力會有一個大的跨越,對工匠的要求會非常高。

  於是蕭琦再次來到了皇宮,跟趙眘和趙構商量建立一個專門培養工匠的學府。

  趙眘和趙構對這事很是為難。

  因為從古至今原本的各家學說都被儒家掃除,如今儒家學說一家獨大,其他的學說都被儒家定為異端。

  這要是在朝堂上說朝廷打算另立一個新學,那些大臣還不得把大殿房頂給掀了!

  趙眘對自己這個女婿也沒隱瞞,直接把這事給蕭琦說了,並且勸蕭琦不要弄這個什麽破學府了,不然隻是那些各地的儒學學子就會把大宋鬧得雞犬不寧。

  蕭琦倒是覺得自己老丈人說的沒錯,這儒學確實幫助各個朝代統禦百姓做了不小的貢獻,但是也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要說蕭琦對儒家有多不待見,那倒也沒有,不過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要做的事情,被那些打著儒家旗號排除異己的家夥阻攔,他是堅決不願意的。

  蕭琦跟自己老丈人說,那就不在各州府辦學了吧,就以教常勝營子弟識字為幌子,在常勝營中辦個識字班,然後教授一些工匠和常勝營軍兵子弟學習這些東西吧。

  趙眘對蕭琦這個提議倒是挺滿意,識字班麽,隻是初級教學,不會對儒家把持入仕通道的事情有什麽衝擊,應該不會受到什麽強烈反彈。

  趙構還有些擔心,說道:“如若將來那些儒家覺得你們這學說,對他們形成了威脅,要鬧起來可如何是好?”

  蕭琦冷笑一聲:“那就要看看是他儒家那些貪心的家夥嘴快,還是我常勝營的刀快了!”

  趙眘和趙構嚇了一跳,他們誰都沒有想到蕭琦竟然會為了這件事,要跟儒家分個生死。

  他們倒是不會擔心常勝營,他們擔心蕭琦一怒之下把儒家的人全都滅了,那自己可就沒有人治理國家了。

  父子兩人趕緊勸說蕭琦不要殺氣太重。

  蕭琦笑著說道:“兩位聖上不要擔心,蕭某對儒家並無惡感,隻會將那些借機鬧事的除掉。

  那些容得下我這新學,願意並存的,蕭某自然不會趕盡殺絕!”

  趙眘心說:真要動起手來,那些儒學還不會被你殺的屍橫遍野啊!

  連忙勸說蕭琦不要動粗,最好能征得儒家同意再說。

  蕭琦請二皇放心:“如今這新學沒辦,父皇與皇爺爺不必擔心,而且那些儒家未必就非要與這新學你死我活!”

  身為皇帝的趙構和趙眘二人,那是比任何人都知道儒家屬於任何朝代都是巨無霸的存在,每個朝代都離不開儒家的輔佐。

  跟蕭琦說了皇家必須倚重儒家的事情。

  蕭琦沒了辦法,隻好跟二皇說道:“儒家並非不懂變通,隻要用對辦法他們還是會變通的。”

  看二皇有些懵,蕭琦說了每次朝廷更迭的事情,說每次改朝換代,那些儒家哪個不是一開始都反對新朝,後來怎麽樣了?

  最後不都是哭喊著去新朝做官了麽?

  所以這些儒家口號喊得響亮,隻要你實力強大,他們也是會變通的。

  而且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為了我大宋越發強大,所有阻礙我大宋強大的人,那就絕對不能留著,把刀懸在他們頭上的時候,自然這幫家夥就會變通弄。

  趙眘和趙構頓時無語,這蕭琦說的一點不錯,可是他們又不想大宋亂起來。

  蕭琦也知道二皇擔心什麽,安慰二皇道:“兩位聖上放心,大宋有常勝營在,絕對亂不起來。

  那些儒家隻要安穩的走他們的仕途,治理國家即可,這新學不去爭搶他們把持的入仕門路。

  他們也不要橫加幹涉新學的事情,這樣兩不相幹就是了。”

  趙眘跟趙構兩人很擔心這兩邊鬧起來,很想借著長輩的身份壓住蕭琦。

  可是人家蕭琦做作的全是為了大宋更強大,可以說蕭琦到現在做過的都是堆大宋有益的事情。

  這父子兩人還真不好就這麽硬壓著蕭琦。

  最後兩人對視一眼,心說這些年這些儒家把咱們老趙家折騰的也夠夠的了,讓蕭琦跟他們折騰一下也好,反正這女婿手握重兵,百姓支持。

  那些儒家就算再怎麽折騰,也不可能把自己老趙家這女婿怎麽樣,也就不再勸蕭琦,隻是讓他小心行事不要太魯莽,打發蕭琦回家去了。

  從皇宮出來回到家裏,二皇的擔憂也讓蕭琦警醒了起來,這儒家可以說在任何朝代都是龐然大物。

  不得不說,因為儒家的存在,使得各朝各代都出現過盛世,可是也是因為儒家不容其他學說的霸道,使得工商等行業備受壓迫,嚴重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

  就連蕭琦穿越的前世還流行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所有人都想考個好大學,夢想著坐在辦公室吹空調,那些藍領技術工人普遍被人看不起,每年招工的時候,白領一個空缺能有幾百上千人應聘。

  技術工人卻嚴重稀缺。

  因為社會的歧視,根本沒人願意去學去做那些工作,就算有些大學畢業生想明白,自己不去找個工作就要餓死了,應聘之後還得像一張白紙一樣,重新培養這種奇葩的事情。

  還好蕭琦臨穿越那幾年國家發現了這個苗頭,開始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

  不然那些坐在辦公室吹著空調,做小學生都能做的工作的人,拿的工資比辛苦工作的技術工人工資還高,那些有本事的技術工人還得跑。

  蕭琦拿出圖紙暗下決心,從自己這時候開始,要慢慢扭轉這種不合理的情況。

  堅決不能讓那種頂尖人才設計出好東西之後,下麵全是喝著茶吹空調的,會幹活的特麽一個沒有的事情還在以後出現!

  蕭琦除了吃飯睡覺,再次把自己關在書房,用了五天時間,製定出了對技術人才的培養計劃。

  這個計劃是為將來爆發的工業生產力,提前做的準備。

  蕭琦製定了常勝營和工匠子弟,免費進入常勝營識字班的計劃,然後就是為各種技術工人製定合理的工錢。

  這個識字班雖然是以掃盲為主,那些孩子的主要任務是識字,各種文章不要求會背,隻要能讀懂知道意思就好。

  等這些孩子識字之後,在讓他們學習各種度量衡,以及一些淺顯的製圖。

  這些人中成績優秀的,經過考核在進入更高級的大宋鑄造局工匠班,讓他們學習更高級的幾何、物理、還有化學知識。

  當然,這些知識都是蕭琦努力回想著自己小學、初中、和高中的知識編纂的,雖然大部分都還給老師了。

  好在他穿越的時候還是學生,還剩下了不少,這些東西就足夠教授這個時代的任何人。

  蕭琦還命人製作了很多本子,自己隨身帶著想起一些就記錄下來,以便日後整理成新的教材,教授給那些孩子。

  小學的那些知識,蕭琦編纂的很快,這玩意非常簡單,正好趕到了好時代,唐詩宋詞嘛。

  語文類的隻要用那些唐詩,加上已經出現的宋朝大儒的宋詞,另加一些歌賦之類的玩意就好了。

  數學就更簡單了,算數好辦,基礎的加減法就夠這些孩子學幾年了。

  以後再學個乘法口訣,加減乘除學會了,絕對是這個時代的高級人才。

  當然學習這些隻屬於識字班的範疇,至於這些識字班的學生出來,比那些私塾出來的童生強多少,蕭琦表示關我鳥事。

  接下來就是找教書先生的事情了。

  蕭琦在這點上還是非常清醒的,這第一批教書先生,必須是自己人,教啟蒙學生隻要識字就行,雖然水平不高教學效果不好。

  蕭琦還是不敢請那些所謂的老學究來教授,那樣無疑是一開始,就把刀遞給了那些喜歡搞事情的儒家。

  教算術的先生是最讓蕭琦頭疼的,好在蕭琦之前就在常勝營中開設了不少掃盲班,教那些軍兵識字,也粗略的編寫了算術的教材。

  蕭琦一狠心,從軍營中的教員和學員中,挑選了不少算術好的,把他們召集到臨安,給他們專門做為期兩個月的培訓。

  這下那些被挑出來的軍兵一點怨言都沒有了,雖然離開了自己最愛的常勝營,但是現在卻成了蕭大帥的門生,這可是祖墳冒青煙的好事啊!

  蕭琦做這些準備的同時,那邊蒸汽機的研製工作也已經開始一步步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