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穿越後第一次失誤(求收藏)
作者:做翻身夢鹹魚      更新:2021-08-17 05:43      字數:2593
  很快那些金兵就知道,下麵那些準備攻城的宋軍為什麽那麽悠閑了。

  因為那些步卒身後的那一排,近兩百架投石機已經安裝完畢,奇怪的是投石機上麵不是石塊,而是一個個陶罐。

  不等他們看清楚,就見已經準備完畢的宋軍在令旗揮下後,有人拿著火把點燃了陶罐上的一個個細麻繩一樣的東西。

  接著就是漫天冒著絲絲火光的陶罐朝著城頭飛來,這些金兵還是像以前一樣,壓低身形,覺得躲在垛口之下就沒事了。

  結果他們這次錯的離譜。

  在家經過無數次演練,又在前麵一些小城池練過手的這些‘大宋火神軍’,現在對陶罐引信燃燒時間把握的已經非常精準。

  那些陶罐大部分都在飛到城牆之上,到了那些低伏在城牆垛口下的金兵頭上的時候炸響!

  蕭琦可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陶罐中放了不少的鐵釘和碎鐵塊的。

  一時間四處迸射的陶罐碎片夾雜著鐵釘碎鐵塊,把城牆上的金兵打的死傷無數。

  就連開始還一直在叫囂的那幾個金軍將領,都被炸死了一個,其餘的也都受傷不輕。

  這些城牆上的金兵被這一波土炸彈給炸懵了!

  不等他們回過神來,又是漫天的陶罐飛了過來,這下那些金兵炸鍋了,紛紛跳起來就向城下跑。

  這玩意太恐怖了,像無數炸雷在自己頭上炸響,而且那些四處飛濺的陶罐碎片和鐵釘成片的飛來。

  隻要處在那陶罐下方的軍兵,沒有一個是完好的,就連附近一丈之內的人都非死即傷!

  太特麽嚇人了,這宋軍有人會妖術麽?

  不過這些城頭上的金人,注定是跑不掉的,那些陶罐已經飛過來了你才想起來跑,太晚了。

  又是一陣“轟”“轟”“轟”的炸雷之聲,那些站立起來逃命的金兵最淒慘,因為站起來後距離那些陶罐就更近了!

  甚至有倒黴蛋被炸的半邊臉都血肉模糊。

  下麵的宋軍早就知道了,初次碰到這土炸彈的金人會在什麽時候崩潰。

  那些前麵準備攻城的步軍,在看到第三波陶罐飛向城牆之後,馬上一聲發喊,抬著雲梯就向城牆跑去。

  攻城異乎尋常的順利。

  因為城頭上的金人能動的早就跑光了,這些爬上城頭的宋軍隻要跑下城頭打開城門就好。

  當然,驍勇軍的那些騎軍並沒有從這裏進城,而是繞著城牆跑到了對麵的城門,把正在逃跑的金兵堵了個正著。

  堵著這些金兵一通砍殺,開始這些金人為了逃命,還組織了幾次衝鋒,但是等到宋軍步卒從城中殺過來之後,他們就崩潰了。

  隨著極少數不願投降的被殺光,其他的金軍全都扔掉兵器跪地投降。

  這次北伐蕭琦專門告訴這些部將,那些投降的金兵不能再隨便殺了。

  因為再殺俘會讓其他的金兵死戰不降,到時候攻城略地就會變得非常困難,所以這次隻要那些降卒不再反抗就不許在隨便殺俘。

  當然為了以後他們不會對留下看押他們的軍卒構成威脅,把他們全都捆成一串是必須的。

  怎麽安置這些戰俘蕭琦早就有了決定,宋朝目前有三個重要的大礦需要開采。

  這些戰俘可是好勞力,到時候隻要給他們製定下為大宋挖礦多久,或者挖出多少礦石就能獲得自由就行了。

  蕭琦不擔心他們回去之後接著參加金軍,反過來繼續和宋人打仗。

  不說他們從礦山出來後,還能不能打仗,那時候金國是不是還繼續存在都還兩說。

  他覺得或許因為自己這次北伐,改變了曆史車輪的走向,金國會很快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這次兵分兩路的北伐,林正和馬守城統領的右路軍進展非常順利,一路攻城掠地向北推進的很快。

  可是蕭琦做帶領的走通濟渠的左路軍,就不行了,推進的很是緩慢。

  這也讓後知後覺的蕭琦非常尷尬。

  倒不是他帶領的這一半人遇到了金人強有力的抵抗,那些金軍依然是跟他的常勝營一觸即潰,根本擋不住蕭琦前進的腳步。

  阻擋他快速推進的,就是他選擇的這條通濟渠。

  就在蕭琦領著四千騎軍,正在前麵驅趕金人軍隊進入大城中躲避的時候,後麵有斥候追上來,向他報告了個讓他沮喪的消息。

  原來通濟渠現在河中淤泥阻塞嚴重,很多時候船上的人或貨物需要下船,岸上的人拉纖把空船拖過去。

  那些貨物,也得從岸上拉過阻塞的河道,來到可以同行的河道中重新裝船再走,行進非常緩慢。

  這個時候蕭琦才零星想起一些前世看到的曆史知識。

  原來在宋高祖趙構那老犢子向南逃跑的時候,為了阻擋金兵繼續南侵。

  命令東京留守使杜充挖開黃河大堤,讓黃河水沿汴河向東南衝過來。

  可是這次人為的決口並沒能阻止住金人的南進,卻使汴河長期流淌著黃河水,泥沙逐年沉積,河床越來越高。

  加上這裏成了金兵的地盤,金國人並沒有利用汴水從南方搞漕運的需求,因此也就不加治理。

  這就變成了如今尷尬的局麵,想起這些,蕭琦就忍不住想給自己兩個嘴巴子。

  還是這些日子覺得自己有前世的記憶優勢,太得意了啊!

  如果不是自己太狂妄了,怎麽不會先派斥候打探自己大軍的行進路線,就這麽拍腦袋決定了呢!

  這次的事情,也給蕭琦提了個醒,以後無論如何也要小心謹慎,穿越者的腦袋不是鈦合金,也是能被人砍下來的。

  沒辦法,蕭琦隻好派出一萬步卒,押著之前俘獲的一萬多金兵降卒一邊疏通河道一邊前行。

  左想右想氣不過的蕭琦還專門給趙眘寫了個奏本,在奏本上大書特書這汴河被堵塞嚴重。

  不僅阻礙了自己北上收複大宋皇陵的腳步,以後收複東京後的南北漕運也會非常困難。

  讓趙眘趕緊派工匠來疏通河道,不然自己這前麵打的挺痛快,後邊輜重跟不上怎麽行。

  雖然蕭琦隻是心中把趙構那老犢子罵了個痛快,可是奏本上隻字未提。

  趙眘雖然沒想著讓趙構看,但是這個膽小卻又好大喜功的老家夥,最近總喜歡看那些捷報,被他自己拿去看到了。

  雖然蕭琦奏本中一個字沒提,但是趙構這老家夥還是尷尬的不行,哀歎一聲:朕錯了啊!給我寶貝孫女婿惹了大麻煩!

  趙眘怕說錯話在一旁不吭聲,趙構又不樂意了:“還不快召集工匠去疏通汴河,千萬不能耽誤了前方的糧草啊!”

  趙眘趕緊說:“父皇且安心,兒皇早已下旨派工匠去了。”

  趙構這才悻悻的回了後宮,不再總跑前麵撩騷。

  蕭琦雖然因為汴河淤塞,無法快速的北進,不過他也有自己的辦法。

  他帶著四千騎軍,兩萬步軍,開始在通濟渠兩邊瘋狂掃蕩,方圓三五百裏的大城小城,全都被他過篩子一樣橫推了一遍。

  這倒是使得他雖然北進的速度不快,但是隻要他經過的地方,已經變成了大宋的真正地盤,再也沒有任何金人占據的城池。

  而且因為他穩紮穩打,後麵的運輸部隊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金軍的騷擾。

  反倒使得他這一路的宋軍損失最小。

  而右路林正和馬守城帶領的那四萬五千人,因為北進的速度太快,雖然那些漏網的金軍無法切斷他們的後方補給。

  但是經常被小股的金軍騷擾京杭運河中的補給船,使得他們遭受了不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