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作者:西瓜尼姑      更新:2022-05-04 17:30      字數:3863
  第三章

  元若枝的馬車半路改道去了昭光寺。

  兩個丫鬟滿臉驚訝,這時候去昭光寺幹什麽!

  元若枝同她們二人說:“去昭光寺給我母親供一盞長明燈。”

  她的外祖父去世前乃是帝師,外祖父和外祖母去世後,牽掛母親的人很少,好像連父親都不怎麽惦記母親。

  她是母親的女兒,她不能把母親給忘了。

  而且重活回來之後,可能是血脈相連的緣故,她十分地思念母親,她時常地想起小時候趴在母親膝蓋上,看著母親溫柔眉眼的畫麵。

  皇帝不急太監急。

  玉璧急得像熱鍋的螞蟻,卻見元若枝不驕不躁的,也隻得作罷。

  她內心裏卻已經想好了,去昭光寺拜菩薩的時候求些什麽,好的要求一求,不好的事情也要求一求——自然是求霍氏那對母女的不好。

  元若枝乘坐的馬車行駛到昭光寺。

  霍氏和元若嫻的馬車也疾馳到了廣濟寺,母女兩人下車的時候才發現,元若枝的馬車跟丟了!

  霍氏心驚,人是她帶出來的,如果丟了她要負最大的責任。

  元若嫻去問車夫怎麽回事。

  車夫說:“方才枝姑娘叫王二改道去昭光寺了。”

  兩輛馬車並排走的,路上顛簸,坐車內的人聽不清楚外麵的人說話,他卻聽得很清楚。

  霍氏安心下來,但卻十分狐疑,元若枝突然要去昭光寺幹什麽?

  元若嫻也想不明白,按照元若枝爭強好勝喜歡耍手段的性子,這會兒不該避而不來,而是該搶在她們前麵才是。

  眼看時候不早了,霍氏拉著元若嫻往寺廟裏去,邊走邊說:“不管她去幹什麽了,總之今日約定的是在廣濟寺相看沒錯。她今日不來,正好小侯爺隻瞧見你一個,你容貌清秀動人,小侯爺隻見你,便隻認定你,到時候我在你父親麵前就好說了……侯爺指定要的,誰也改變不了他的主意不是?”

  理是這麽個道理。

  元若嫻隻隱隱覺得奇怪。

  母女倆一想到一會兒要和魏鋒程相看,那起子疑心便也拋到九霄雲外了。

  二人進了寺廟,魏鋒程人還沒來,她們便在寶殿裏拜了拜菩薩。

  沒多久魏鋒程來了,他一個人帶著隨從來的。

  林氏今日原本也要一同來,早上的時候突然鬧肚子,事到臨頭又不好毀約,便讓魏鋒程一個人前往。

  魏鋒程足夠獨當一麵,他一個人過來見元家人,綽綽有餘。

  魏鋒程隨著知客師父往廟內去,知客師傅說:“……元家兩位女施主正在寶殿裏上香,令尊原是約了侯爺與她們在小禪院裏一敘,貧僧現在先帶侯爺去禪院歇息,一會兒再帶兩位女施主來見您。”

  魏鋒程今日本就是不情願來的,一聽到還要等,心裏有些不大耐煩。

  原因無他,元若枝名聲不好。

  聽說除了長了一張絕色的臉,一無是處。

  他昌平侯府要娶的是當家主母,而不是空有一張好看臉皮的花架子。

  若不是為應長輩舊約,今日他便是來都不會來看一眼。

  魏鋒程便問:“她們在哪個寶殿?現在引我過去。”

  做和尚的也要懂人情往來,才能保住寺廟的鼎盛香火。

  元家跟昌平侯府哪個得罪不得,知客師父心裏清楚得很。

  雖然於理不合,知客師父隻猶豫了一下便說:“侯爺請隨我來。”

  魏鋒程大步走往寶殿。

  他遠遠地便看見兩個女人,跪在蒲團上朝著菩薩的寶相跪拜,再走得近些,便足以看清年輕小娘子的容貌,清秀有餘,至於絕色……委實算不上。

  魏鋒程已經沒有好奇心走近去看,他原地駐足,皺起了眉頭。

  這便是所謂的京城第一美人?

  不過爾爾。

  隨從忽從院外奔進來找魏鋒程,在他耳邊飛快地低語了幾句,魏鋒程露出詫異的神情,很快便同知客師父說:“我有急事在身,勞煩知客師父與元家二位解釋一聲。”

  說罷,他便帶著隨從頭也不回地離開,竟絲毫沒有與霍氏和元若嫻搭話的意思。

  霍氏與元若嫻恍然不覺池魚溜走,等到上完了香,才知道魏鋒程來過,卻又急匆匆地走了。

  霍氏聯想到元若枝改道去昭光寺,急得跺腳:“不好,侯爺定然是見她去了。”

  直待上了馬車,她才切齒道:“我就知道她是個心思深重的,也不知道她什麽時候耍的手段把侯爺引去了昭光寺,我竟一點兒也沒察覺。”

  元若嫻深深擰眉。

  連她也沒有察覺一絲一毫。

  .

  昭光寺。

  元若枝入了寺廟之後,便帶著兩個丫鬟去了供奉長明燈的佛塔下。

  寺廟與寺廟也與普通宅院一樣,有奢華與簡樸之別。

  昭光寺不比廣濟寺香火鼎盛和寶殿華麗,這裏依山而建,清幽雅致,種了許多種類的竹子和淡雅的綠植。

  元若枝一路走來,白牆灰瓦,各處翠竹掩映,厚厚的箭竹像柳條一樣被壓彎了竹身,隨著春風拂過地麵,沙沙作響,十分幽靜。

  小的時候,母親郞氏不喜歡去廣濟寺,而喜歡來昭光寺。

  那時候的昭光寺還有一位高僧,很會講經,一些真正喜歡讀佛經的人,便喜歡來這幽僻之處,而不愛去那繁華的廣濟寺。

  元若枝想起來總覺得母親那個年紀就愛佛經,實在是有些老氣橫秋了。

  但是現在她也有些喜歡這裏的氣氛,也很遺憾她長大之後,原先那位很會講經的住持已經圓寂了。

  到了佛塔底下,小沙彌將長明燈遞給元若枝。

  她接過長明燈說:“我自己上去就好。”

  玉璧和玉勾二人,便在外麵等。

  元若枝提著長明燈,往二層的佛塔裏走。

  一層已經供奉滿了長明燈,她便直接去了第二層。

  塔內燈火通明,有三個沙彌在為這些亡者誦經,也同時看顧這裏的長明燈。

  元若枝仰頭看去,高高的塔頂上懸掛著明黃色的佛帆,繡著赤紅的經文,佛帆底下綴著鈴鐺,她在塔內輕輕挪動步子,佛帆輕動,鈴鐺作響。

  而僧人卻充耳不聞,仍舊敲著木魚,默念經文。

  元若枝將郞氏的長明燈供奉在空餘的位置,且朝長明燈拜了拜。

  等到起身的時候,她注意到,母親隔壁的長明燈很亮,似乎是剛換過燭芯,撥過燈芯。

  應該是在她來之前,隔壁長明燈燈主的家人正好剛剛來過。

  元若枝也沒多看,默默地站在長明燈前,想了想與郞氏在一起的畫麵,便離開了佛塔。

  來了寺廟,是一定要捐香油錢的。

  元若枝的例銀不多,也大方撥出一些聊表心意。

  玉璧又扯著她去拜菩薩,她便去了離佛塔最近的一處偏殿,裏麵供奉的是一座睡著的觀音像。

  玉璧仿佛積攢了一肚子的心願要和觀音說,噗通一聲跪下去,朝著觀音跪拜叩首,跪念了許久。

  元若枝覺得觀音多半不會實現玉璧的願望。

  她望著觀音像,心中也緩緩地冒出一些無人可說的話。

  元若枝虔誠地跪下,雙手合十。

  她剛閉上雙眼,便聽得身後霍氏幾乎失態地質問道:“侯爺呢?侯爺在哪裏?”

  元若枝回過頭,很意外地看著霍氏,霍氏怎麽跟來了這裏?

  聽她的話,魏鋒程難道沒去廣濟寺嗎?

  不應該啊,前一世魏鋒程去了廣濟寺,親眼見了她,雖然他很快就離開了,但他回去之後,就與她定下了婚事。

  何況就算魏鋒程沒去廣濟寺,霍氏也不該追到她這裏來吧!

  元若枝繼續拜下去,也不搭理霍氏。

  直等到上完了三炷香,才徐徐起身,說道:“我怎麽知道他在哪裏。”

  霍氏此時已經恢複了表麵冷靜,她很善解人意地說:“若枝,今日你父親讓我帶你來相看,你怎麽能自己偷偷跑來跟侯爺見麵?這對你的名聲很不好。侯爺和昌平侯府老夫人在哪裏?快讓母親出麵給他們賠禮道歉,免得魏家誤會了你。若因此與你婚事不成,你父親定要怪罪於我。”

  霍氏向來很會說漂亮話。

  不愧是生過一兒一女,還能再嫁官宦之家的女人。

  起初元若枝也被霍氏的“好心”給迷惑過。

  直到她明明順從著霍氏,卻被父親罰跪得膝蓋都有了舊疾,在霍氏手裏摔跟頭都摔傻了,才學了乖,便懂得了怎麽忍氣吞聲做一個“賢惠懂事”的姑娘,從而獲得長輩們的讚賞。

  現在,她才懶得去博什麽賢惠的名聲。

  元若枝淡著臉道:“你若真想我婚事成,為什麽明明是我相看的日子,還要帶著你精心打扮過的女兒一同前往?我若相看不成,你十分高興吧?你也不用擔心回去了之後父親會責怪你——因為父親今日肯定會責怪你的。”

  霍氏臉微僵,這繼女怎麽回事。

  從前她可是從來不敢這樣直接地跟她頂白!

  元若嫻上前一步道:“妹妹,你怎麽能這樣說母親?你相不相得成,又不是母親說了算。那不是全看昌平侯府的主意嗎?”

  霍氏順勢道:“你姐姐說得對。若我能拿定你婚事的主意,我自然將你嫁給天下最好的男子。”

  元若枝笑道:“是麽,不過不用您操那份心了,我剛求了菩薩將我許嫁給天下最好的男子,菩薩已經答應了。”

  元若嫻心口一緊。

  霍氏也驚道:“你和侯爺相看成功了?昌平侯夫人已經點頭了?”

  元若枝糾正她:“我是說,天底下‘最好’的男子。”

  霍氏嗤笑一聲:“那不正是昌平小侯——”

  元若枝忽變得笑容明媚:“不是他。”她稍頓片刻,篤定而大聲地道:“是太子殿下。”

  頃刻間,霍氏與元若嫻的笑意生生凝固在臉上,隨即便如同開裂的牆麵,一點點剝落似的,顯得有些猙獰。

  母女二人不由自主渾身發抖。

  連玉璧和玉勾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雙眼。

  “瘋了!瘋了!”

  “元若枝你簡直瘋了!”

  霍氏驚恐地連連後退,元若嫻也嚇得不輕。

  太子聶延璋,莫說止小兒夜啼,便是朝廷重臣見了他,也未有敢近身喧嘩者。

  隻因他嗜血殘暴,陰晴不定,喜怒無常,幾乎沒有人性,乃是佛祖都度化不了額鼻地獄惡鬼。

  便是在這寶相莊嚴的佛殿之中,念及他的名字都覺得寒意徹骨。

  霍氏少有聽說過太子的一樁“軼事”,做了足足三天的噩夢。

  整個京城裏,誰敢嫁給這樣的一個人?

  且那太子母族覆滅,其人墮落不堪,隻知道走貓遛狗。再怎麽風光,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人人都知道……他是遲早要被廢了的啊!

  太子已到婚齡。

  待嫁少女無不對太子唯恐避之不及,元若枝竟然說要嫁給太子,霍氏險些暈倒過去。

  寶殿側廊,微露一襲華貴的玄色暗紋衣角,邊緣處乃是龍紋織金滾邊,華貴而氣勢攝人,令人望而生畏。

  一旁白淨麵皮兒的太監,聽到元若枝“大言不慚”,額頭汗涔涔的。

  而跟隨而來的知客師父,哪怕伺候過聶延璋數次,也還是瑟瑟發抖,不停地默念心經,卻仍舊唇色發白。

  ※※※※※※※※※※※※※※※※※※※※

  元若枝:我趁著你不在的時候告白了。

  聶延璋:不巧了,孤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