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亡國第一百二十七天(捉蟲)
作者:團子來襲      更新:2022-02-11 23:30      字數:5521
  雨夜的空氣總是潮濕得厲害, 這濕意在室內則變得有些黏糊。

  秦箏看到楚承稷拿出了兩支嶄新的紅燭在燭台上點著,內室變得更亮了些,愈顯紗窗外雨夜黑沉。

  他清俊的臉龐被燭火鍍上一層柔光, 抬起頭時, 眼底映著燭光和她:“聽說洞房花燭夜的燭, 得燃一夜才吉利。”

  窗外的雨聲劈裏啪啦,似鼓點落在人心上。

  秦箏原本不在意這些,看他鄭重其事的樣子,覺得好笑之餘,心口還有些自己也說不清的別樣情緒,她開玩笑一般問:“那是不是還得喝合巹酒?”

  楚承稷望著她淺淺牽動唇角, 和他平日裏溫和卻讓人覺著有距離感的的笑不一樣,這笑似從心底透著愉悅。

  “合巹酒, 紅酥手,執子與共誓言久。合巹酒自是少不了的。”

  音色清淺又溫雅, 倒是比合巹酒更醉人些。

  杯子是怎麽滾落到床角的秦箏記不太清了, 從前也安撫過跟前這人, 知道他披著層溫雅和氣的皮囊,在那方麵卻有些蠻橫,但不至於不能招架。

  等嗚咽得嗓子都啞了,她才知道他從前真是隔靴搔癢憐惜著她的。

  最後一次被楚承稷從淨房的溫泉裏抱出來時,秦箏兩腿顫得幾乎站不住。

  床上的褥子已經不能看了, 楚承稷盡數扯了下去,扔進髒衣簍子裏, 鋪上新的, 才把她抱了回去。

  秦箏精疲力盡窩在他懷裏, 纖長的眼睫被淚水沾濕後黏在一起, 臉上的坨紅還未散去,像是被人欺負了的小動物。

  楚承稷憐愛在她眼皮上吻了吻,終於良心發現說了句:“睡吧。”

  燭台上的兩支紅燭燃得隻剩一小截,底下堆著斑駁的燭淚,院子裏都能聽見早起的下人走動的輕微聲響了。

  秦箏迷迷糊糊看了他一眼,又惱又恨地在他肩膀上用力咬了一口。

  楚承稷極致隱忍地悶哼了一聲,察覺到他身體的變化,秦箏嚇得瞬間縮成了個鵪鶉,閉上眼一動不動,就差把“我睡著了”幾個字寫在腦門上。

  一隻大手輕輕撫了撫她鬢發,含著笑意的低醇嗓音響起:“不鬧你了,快睡。”

  秦箏安心了,側過身想把腦袋埋枕頭裏,猛然想起他之前把這個枕頭墊到她腰後,那顆困得不行的腦袋還是瞬間抬了起來,控訴一般地道:“我不睡這個枕頭。”

  秦箏聽見幾聲悶笑,窸窸窣窣一陣響,楚承稷把他的枕頭換了過來,那隻鐵鉗一樣攬在她腰間的手卻沒鬆過。

  在這類小事上,他對她似乎越來越霸道。

  ……

  秦箏醒來時屋外依然下著雨,天色有些暗沉,她一時間分不清這是清晨還是暮時。

  身側的被褥是冷的,楚承稷顯然早就起了。

  秦箏撐著床榻神色微妙地爬起來,隻覺自己渾身的骨頭都似被人拆了重組過一般。

  趿著鞋下床,一雙腿軟得跟麵條似的,若不住她及時扶住了床柱子,可能真站不住。

  回想起昨夜的種種,惱怒直接蓋過了所有羞怯。

  還三天?他睡書房去吧三天!

  秦箏坐到桌前給自己倒了杯冷茶咕嚕嚕喝下解了渴,梳妝時見自己頸上沒有半點印記,不會幾天見不得人心底的火氣才消了一點。

  更衣時看到頸下印花一樣的青紫時,臉瞬間又綠了。

  敢情他這不是學會了收斂,而是專門挑了地方!

  秦箏咬著牙,顫顫巍巍更完衣,才推開門讓人送吃食過來。

  她坐到書案前本想辦公務,但再次提筆於這地方寫東西,心底總有點別扭,正打算搬個蒲團去矮幾上辦公,抬眼就瞧見了書案角落放著的一摞文本,卷首用遒勁方正的字跡寫了“軍規”二字。

  秦箏翻開一瞧,發現正是楚承稷按照現有的軍規法令,結合娘子軍的特性改良後的軍規。

  她自己翻閱典籍整理數日也不一定能融會貫通的東西,他不到半日就幫她理好了,秦箏不合時宜地想到了“才色交易”幾個字,整個人都愣了愣。

  她細致看了一遍,見裏麵連練兵的規劃都做出來了,嘴角還是往上翹了翹。

  白鷺和樓燕送飯過來時,秦箏不意外地得知楚承稷下午就又去和臣子們議事了。

  秦箏瞥了一眼一旁的軍規提案,心中腹誹,那人跟她一樣天快亮了才入睡的,何時起來擬的提案?

  秦箏問:“淮陽王那邊可有什麽動作?”

  嗓音一反常態地有些嘶啞。

  白鷺和樓燕都是娘子軍的人,同府上的普通下人不一樣,對軍情知曉得自然也多些。

  白鷺回話道:“淮陽王那邊暫時倒是沒什麽動靜,從徐州以東的各大城池,都封鎖了要道,淮陽王軍中瘟疫肆虐,不少將士都身染惡疾,軍心渙散,目前是無力攻城的。”

  秦箏點頭表示知曉,又問:“青州和塢城呢?”

  白鷺呈上一封信:“這是宋大人寄來的。”

  秦箏已經吃得差不多了,用巾帕擦了擦嘴角,拆開信封後,裏邊是宋鶴卿的折子。

  先前秦箏要親自前去鎮壓清溪縣的暴亂,宋鶴卿就極力反對,後來得知淮陽王軍隊同清溪縣的流民交了手,更是擔憂得不得了,猜到她若撤軍,肯定撤往閔州,當即把信件往閔州寄了過來。

  秦箏一目三行看完,青州災棚和塢城的瘟疫目前是控製住了的,從各地前來的郎中們,雖還沒找到救治疫症患者的法子,但配出的湯藥,已能阻止患者從紅疹惡化到惡瘡。

  哪怕還不能根治,能找到暫時抑製病症惡化的法子也是好的。

  青州和塢城無恙,秦箏便寬了心,她對二人道:“兩日後你們隨我去鳳郡百姓暫居處征兵,閔州多布莊,你們去問問價錢,訂做一批娘子軍的軍服。”

  白鷺和樓燕聞言,神色都有些激動:“婢子遵命。”

  秦箏微微頷首:“退下吧。”

  樓燕是個耿直的,聽秦箏嗓音有些啞,想到這連日的秋雨,以為她著了涼,關心道:“深秋寒涼,太子妃娘娘當珍重貴體才是,奴婢聽娘娘音色嘶啞,要不要請個大夫看看?”

  方才的飯菜油葷有些重,秦箏正喝著茶解膩,猝不及防聽到這麽一句,險些嗆到,勉強維持著臉上的淡然道:“無礙。”

  樓燕還想說什麽,白鷺不動聲色踩了她一腳。

  樓燕茫然看了看白鷺,白鷺拉著她衝秦箏行禮:“娘娘好生休養,奴婢二人這就退下了。”

  等白鷺和樓燕退出房門,秦箏看著桌角那摞軍規提案,才又緩緩磨了磨牙。

  當晚楚承稷披星戴月回來,推門時就發現房門被人從裏邊閂上了。

  自己昨晚做了些什麽,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倒也不是不想憐惜她,隻是她在那種時候哭,反讓他腦子裏最後一根理智的弦都崩斷了。

  不怪她會有這麽大氣性。

  楚承稷抬手輕輕扣了扣門,嗓音平靜又溫和:“阿箏?”

  裏邊黑漆漆的,沒人應聲。

  他又扣了扣,好脾氣地繼續喚她:“睡下了?”

  白鷺和樓燕在耳房聽見聲響,硬著頭皮出來回話:“稟殿下,太子妃娘娘說昨夜秋雨寒涼,感染了風寒,已經喝藥睡下了。娘娘說為免把病氣過給了殿下,殿下這幾日都去書房歇吧。”

  說完空氣裏就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

  白鷺和樓燕低頭看著自己腳尖兒,大氣不敢喘一聲。

  屋簷下的燈籠在地麵拉出一道斜長的身影,許久,白鷺和樓燕才聽見極淺的一聲:“退下吧。”

  再無平日裏的溫和。

  白鷺和樓燕如芒在背,卻也隻能行禮後退下。

  二人回到耳房後沒敢直接躺下,外邊靜了良久,才響起轉步離開的腳步聲。

  白鷺微不可見地鬆了一口氣,卻又隱隱有些擔憂,太子妃娘娘和殿下鬧了脾氣,轉頭真把太子殿下給氣走了可如何是好。

  房間裏,秦箏躺在床上,也是豎著耳朵在聽外邊的動靜。

  她睡了整整一個白日,這會兒壓根沒什麽睡意,楚承稷第一次敲門的時候,她就是醒著的。

  聽見楚承稷在外邊站了一會兒,腳步聲果然遠了,心中頗有點小解氣。

  她躺了一會兒,實在是睡不著,爬起來點了內室的燈,打算找本書看。

  內室的燭火剛亮起來,窗欞那邊就似被夜風吹動,發出了一聲輕響。

  秦箏瞬間繃緊了神經,拿起燭台去窗欞處看,卻什麽也沒有。

  她還不死心地推開窗欞往外瞅了瞅,除了花圃裏黑漆漆的樹影,什麽都瞧不見。

  夜風灌進屋裏有些涼,秦箏顧不上攏衣襟,用手擋住了燭火才避免被風吹熄。

  可當她空出手去關窗葉時,蠟燭還是被一陣冷風給吹滅了。

  四周陡然陷入黑暗,秦箏總覺得有雙眼睛似在暗處看著自己,渾身的雞皮疙瘩都快起來了。

  “哢噠”一聲,她強自鎮定關好窗戶,轉身看向屋內時,壯著膽子道:“楚承稷,我知道是你。”

  沒人應她。

  秦箏在原地僵立了一會兒,豎著耳朵沒聽見屋內有什麽聲響,視線也重新適應了黑暗能辨出屋內器具的一個輪廓,才輕輕呼出一口氣。

  猜錯了?

  她剛邁出一步,一隻冰冷的大手就從身後攬住了她的腰,下巴輕擱在她肩窩,不發一言。

  秦箏被他嚇了一跳,壓低了嗓音咬牙切齒開口:“楚承稷!”

  “不是睡了?”

  他應她,嗓音清淺平靜,似乎又壓抑著什麽。

  秦箏汗毛直豎,一把揮開他退出幾步遠:“你想都不要想,三天不可能的!”

  “回來給你上藥的。”他把人撈起,同樣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他抱著個人都還走得四平八穩,把秦箏放回床榻上了,才轉身點了燈。

  秦箏坐在床尾,雖然努力維持著一臉淡然,不過那戒備的眼神,怎麽看都像是一隻被擼到炸毛的貓。

  楚承稷從懷裏取出一個刻著精美花紋又上了彩釉的橢圓形盒子。

  秦箏有種不好的預感,警惕道:“上……上什麽藥?”

  “不是腫了?”

  “……”

  “上藥了好得快些。”

  “……”

  秦箏不願在他跟前示弱,繃著臉努力維持著一臉淡然道:“我自己來。”

  楚承稷原本是想幫忙的,但真幫忙了,會不會變成幫倒忙還不好說,便由著她自己去淨房了。

  等秦箏從淨房回來,見他拿著她傍晚看的遊記在看,不由道:“你還不走?”

  楚承稷看了她一會兒,放下書,把炸毛的貓咪重新抱回懷裏,下巴抵在她發頂,緩聲道:“昨晚是我過分了。”

  秦箏的怒焰降了一降。

  他在她鬢角親了親,聲音裏透著疲憊:“今晨隻合眼了半個時辰,阿箏陪我躺會兒。”

  秦箏想到他已經理完的娘子軍軍規提案,怒焰又降了降。

  這人忙起來,好幾宿不睡都是常有的事,惱歸惱,看他下巴上冒出來的淡青色胡茬兒,秦箏也是真心疼。

  她在青州時隻忙政務都時常腳不沾地,他得處理各大州府的軍務和政務,每日要看的折子都比她多了一倍,肩上擔子有多重可想而知。

  她沒應聲,卻窩在他懷裏沒再動彈,還伸手環住了他的腰。

  楚承稷抱著她躺了一會兒,卻又問:“真有那麽難受?昨晚你一直哭。”

  秦箏:“……”

  楚承稷垂下眼,語氣認真:“若真難受,往後還是像從前那般好了。”

  真到了那一步,他不太能控製得住自己。

  從前她也那般哭過,昨夜他才沒分清她哭究竟是疼還是因為其他的。

  不過她都腫了,今日又這般生氣,想來是疼的。

  思及此處,楚承稷眼底有了幾分自厭的情緒。

  欲望果然是令人生厭的。

  秦箏閉著眼,還是能感受到他落在自己臉上的視線,手在被衾底下都快把床單揪出朵花來。

  為什麽要一本正經地問她這種問題?

  “不要怕我,以後不會了。”楚承稷摩挲她臉頰,嗓音極低地說了句。

  他喜歡同她親近,隻是不知從何時起,靠近她,心底升起的就是那些世俗又汙濁的惡念。

  先前他以為她也喜歡,現在這些惡念讓她懼怕他了,他便扔掉。

  秦箏不知他心中所想,驟然聽他說出這麽一句話來,也察覺到他可能是誤會了什麽,隻得忍著羞恥心道:“也沒那麽難受……”

  “我不怕你。”

  秦箏感覺自己快成為一隻油燜大蝦了,“有些事情也不是我能控製的。”

  她也覺著哭很丟臉來著,但這就和眼角被人揍了一拳,會生理性的流淚一樣,不是她能左右的。

  楚承稷看著她,黑眸深沉,不知在想些什麽,隻撫著她的後背輕“嗯”了一聲。

  秦箏覺得自己解釋得夠清楚了,也沒再糾結這個問題。

  接連半月裏,她忙完了娘子軍的征軍,又把安置鳳郡百姓的差事也接了下來。

  家中有人會織布的,便留在閔州,由官府幫忙建造房屋,並分配織機田地,讓這部分百姓能自己織布耕種謀生。

  不會織布的,願意留在閔州務農的,官府也幫忙建造房屋分配耕地,隻不過能留下來的人員有限,剩下的人口務農得往旁的州府遷移,采取的策略依然是官府配給房屋田地。

  其中有手工匠人的,則落戶匠籍,可去鋪子裏為佃主做事,也可自己做些手工器具在集市上賣。

  光是重新為鳳郡百姓編製戶籍,秦箏就和底下官員們忙活了將近大半月。

  這期間淮陽王大軍前來騷擾過幾次,因著瘟疫在淮陽王軍中被發現得太遲,等他們反應過來時,哪怕隔離了當初和清溪縣流民交手的那支軍隊,軍中還是有大批大批的將士病倒,淮陽王世子也身染疫症。

  眼瞧著淮陽王這股勢力的氣數已盡,淮陽王心中恨極,謊稱江淮的大夫已經研製出了治療疫病的方子,隻要打下江淮,所有將士都有救。

  原本在絕境中等死的淮陽王大軍,瞬間又燃起了鬥誌,攻城架勢前所未有的猛。

  閔州若不是楚承稷親自坐鎮,隻怕守不住。

  楚承稷麾下的謀士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破局之法,隻能保守地先加固城牆。

  先前青州的城牆就是秦箏加固的,這次的工程自然還是由她負責。

  秦箏看了閔州城牆的建造圖紙,卻有些頭疼。

  城牆並非是能在原有基礎上隨心所欲亂做改動的,和修房子要打的地基一樣,房屋建得越高,底下的地基就得打得越牢。

  先前青州的城牆她能直接加固外牆,並且在原有的基礎上築高半丈,是因為青州城牆地底的溝槽挖得足夠深,地基足以支撐加固後的上部牆體。

  閔州的城牆雖然是用堅石砌成的,地底穩固牆體的溝槽卻不深。

  她拿著圖紙去找楚承稷,同他說明情況後道:“閔州的城牆可以從外牆加固,但不能再築高了。”

  楚承稷思索片刻後開口:“先加固外牆,我會讓人繼續想法子。”

  加固城牆隻是保守之策。

  秦箏點了頭,拿起工圖離開前又看了楚承稷一眼,他瘦長的手指握著毫筆,長眸半垂,依然在批閱折子,似乎沒發現她要離開了。

  又或者,是發現了,但沒什麽可多說的。

  秦箏不知是這些日子以來事情太多了,他太累了,還是別的什麽原因,但楚承稷顯而易見地對她冷淡了。

  他從前隻在外人麵前清心寡欲,如今在她跟前也是這般。

  他對她依然很好,一如從前周到體貼,但除了晚間躺在同一張床上他還會比從前更甚地緊擁著她,他不再對她做任何出格的事。

  被諸多事務纏身的時候,秦箏累得幾乎是一沾枕頭就睡,等她意識到這個問題,便是現在了。

  一個剛開葷的男人,突然成了性冷淡?

  秦箏沒覺得她和楚承稷的感情出現了問題,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他手上事情太多太累了。

  可能是她盯著看得有些久了,視線一直落在折子上的男人抬起頭朝她看來,溫聲問:“怎麽了?”

  書房裏沒有旁人,若是從前,他大概會哄著她讓她幫忙捏捏肩頸,或者以教她處理政務為由,厚臉皮抱著她不肯撒手。

  一旦發現了苗頭,再回想這大半月他們二人間的相處,就總覺得哪哪都不對。

  他好像在刻意規避和她的親密。

  秦箏有許多疑惑充斥在心頭,她正想把心底的疑惑問出來,門外就有侍者來報:“殿下,岑先生從徐州趕來了。”

  楚承稷道:“宣。”

  秦箏故意到一旁的兀凳上坐下,絲毫沒有回避的意思,就是想看楚承稷的反應。

  但楚承稷似乎壓根也沒想讓她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