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亡國第九十二天
作者:團子來襲      更新:2022-02-11 23:19      字數:4460
  因為弄髒了她的賬簿, 某人不僅幫忙謄抄,還提出要幫她算後麵的,秦箏倒也樂得使喚他。

  動筆前, 卻還是不放心地問了一句:“你珠算如何?”

  楚承稷睨她一眼:“怕我給你算錯了?”

  秦箏倒沒敢直說,道:“我算完一項都得重算一遍核對的,這樣也好, 你算一遍,我也算一遍, 咱們算出來的要是對得上, 那就不用再重算核對了。”

  楚承稷沒作聲, 秦箏報出來的那些數字,他幾乎都沒撥一旁的算盤珠子,在心中過了一遍, 就寫出了數字。

  秦箏另拿了一支筆在白紙上演算, 還沒算出結果就見他直接寫賬簿上了, 還怕他算錯,等算出結果後一瞅,發現跟她算出來的數字是完全吻合的。

  秦箏不信邪, 飛快地開始算第二項,算出來的依然跟楚承稷心算出來的數字吻合。

  一連算了五六筆賬目全都對得上的,秦箏忍不住道:“你這算賬的能力,不去當個賬房先生可惜了。”

  楚承稷筆鋒未停,垂著眼道:“這不正當著?”

  秦箏被他撩了個猝不及防,佯裝鎮定捧本書看。

  楚承稷挑起眼皮掃她一眼, 唇邊帶了抹淡淡的笑意。

  做好一切工程預算後,秦箏就開始挖暗河的工程,動員附近村民去開挖時, 隻說是挖灌溉農田的河渠,村民們心知是為了自己田地裏的莊稼,去上工一天還能賺銅板,帶著全家去挖河渠的都有。

  因為勞動力參差不齊,又怕有人渾水摸魚,工錢就不是按人頭和天數算的,而是按挖了多少背簍泥土來算。

  負責背運泥土的也是一樣,背走多少簍泥土,就算多少工錢。

  采取了這樣多做多得的薪酬方案後,都不用監工的官兵盯得多嚴,參與挖河渠的百姓個個幹勁兒十足,為了方便運開挖的泥土,靠人力背一天背不了多少簍子,村民們把自己的牛馬騾子都紛紛拉來了。

  秦箏一個人畢竟精力有限,盯泄洪暗河的挖掘進度,又管著各處灌溉溝渠的開挖,還得防著走漏風聲,元江下遊的泥沙打撈實在是顧不上,隻得交給宋鶴卿。

  宋鶴卿一把老骨頭,天天往江上跑,身體不免有些吃不消。

  秦箏想讓岑道溪頂上去,可岑道溪資曆尚淺,又怕其他人不服。

  她無意間和楚承稷提了一嘴,楚承稷道:“讓陸則去。”

  秦箏不免疑惑:“陸則不是在徐州麽?”

  楚承稷將手中書卷翻了一頁:“大戰在即,以防萬一,把他調回來了。”

  陸則突然被從徐州換了回來,秦箏敏銳地察覺到了局勢的變化。

  徐州是兵家要地,又接壤淮陽王的地盤,郢州陸家那邊遲遲沒有表態,陸則雖表明了誌向願追隨楚承稷,但在楚承稷的位置,也不得不防著,萬一陸則反水,將徐州拱手送與淮陽王,那可真是得不償失。

  徐州缺了名軍師,隻有趙逵看守,不是長久之計。

  秦箏問:“那徐州軍師一職,你打算給誰?”

  楚承稷合上書冊問她:“岑道溪,你認為如何?”

  秦箏沉吟道:“岑先生博學多才,精通兵法,讓他替陸大人,應該是出不了什麽問題。隻是……這樣會不會讓陸大人那邊多想?”

  楚承稷道:“若隻是調任便能讓陸則生二心,那此人也用不得了,讓他去負責治理元江下遊泥沙淤積的的江道,也不算是降職。”

  而且把陸則放在旁的的位置上不放心,讓他去修葺河道以防水患再合適不過。

  一來這並非是閑差,相反在當下算是一項重任,不會讓陸則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了。二來青州往下是淮陽王的地盤,淮陽王也不願自己的地盤被水淹,讓陸則去負責打撈元江下遊泥沙,不管他最終會不會受郢州陸家指使,倒戈淮陽王,都不會影響打撈泥沙的進度。

  解決了這二人的人事變動,還有一人讓秦箏傷腦筋了許久,“先前來投奔的董達將軍之子,我至今沒想好把他安排到何處去。”

  按理說,董成乃董達之子,讓他管理他父親的舊部們未嚐不可,但董達舊部們都被收編於孟郡,董成若是受奸人挑撥,認定他父親是死於楚承稷之手,讓董成接手他父親的舊部,無異於是將孟郡拱手送人。

  可若是安排到別的地方,青州已有林堯、楊毅一眾虎將,董成的資曆和功績都還排不上號。徐州地勢險要,怕出意外不敢讓他過去。

  扈州隻有王彪看守,讓他過去倒是可行,但以董成的資曆也還當不上副將,叫他當個中郎將,又顯得輕慢了他。

  楚承稷道:“改日我親自見此子一麵,若真如傳言中是個可塑之才,我親自帶他也未嚐不可。”

  跟在楚承稷身邊,那就是未來的天子近臣,哪怕沒官職,隻是個親兵,都沒人會覺著官職低。

  這些事姑且商定了,但讓岑道溪去徐州,還得問問他自己的意願。

  次日,楚承稷便召來岑道溪,問他自己的意向。

  以徐州地勢的重要,這絕對是升遷,岑道溪沒有推拒之理:“岑某謝殿下抬愛,定不辱命。”

  楚承稷道:“徐州之地,就托付給先生了。”

  岑道溪看著楚承稷鄭重的神色,心中感懷,深深一揖:“但凡岑某還有一息,便不會叫徐州城破。”

  當天下午,岑道溪便收拾行囊動身前往徐州。

  隻是臨走前,塞給林堯一個信封,讓林堯轉交給林昭。

  林堯捏著那張薄薄的信封,瞪著岑道溪遠去的背影,一下午整張臉都陰沉得能滴水,揪著不少人問那姓岑的是怎麽和他妹妹勾搭上的,都沒問出個所以然來,聽聞秦箏或許知曉些什麽,幾番猶豫,還是問到秦箏跟前來了。

  秦箏這些日子手上事情多如牛毛,林堯不說,她都快忘了林昭把岑道溪扔荷花池那事兒了。

  “阿昭和岑先生起了什麽爭執,本宮委實也不清楚,隻是岑先生說他誤會了阿昭,幾番登門賠罪,阿昭都沒見。”秦箏簡要把那日的事說了一遍。

  得知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林堯鬆了一口氣,隨即又憤憤道:“阿昭今年才十五,他岑道溪二十有六,一大把年紀了,同一個小姑娘起爭執,也不怕被人笑話!”

  剛剛走進廳房隻聽見後半句的楚承稷:“……”

  林堯見楚承稷回來了,倒是麻溜起身見禮:“殿下。”

  楚承稷輕點了下頭,問:“林將軍怎在此處?”

  不知為何,林堯總覺得這會兒的太子殿下,說話似乎帶著一股涼氣,他琢磨著莫不是自己在這裏太礙事了?當即就道:“向太子妃娘娘詢問了舍妹的一些事,已經問完了,末將告退。”

  眼看林堯走遠,秦箏才好笑道:“今兒是怎了?板著個臉作甚?”

  楚承稷走過去在秦箏身旁坐下,再自然不過地擁住了她,將下巴埋在她頸窩處:“沒什麽,下午見董家那小子時,同他過了幾招,折斷了兵器,打算尋把趁手的。”

  眼簾卻低垂了下來。

  二十有六,就一大把年紀了?

  秦箏半點沒察覺到他的異樣,聽說他同董成過招折斷了兵器,立馬拉開他上下打量:“可有受傷?”

  “未曾。”

  秦箏不免念叨:“演武都是點到即止,你們怎地還打得兵器都斷了?”

  楚承稷回想起演武場上的情形,隻搖了搖頭:“董家那小子,是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

  對方主動說想請教他幾招,他總不能不應戰,董家那小子瞧著一身少年氣,麵相又乖巧,比武過招時,卻收不住身上的戾氣。

  楚承稷麵上不顯,心中卻明了,這董成,要麽是心中對他有恨,要麽就是骨子裏帶著戾氣。

  不管那種情況,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總歸是翻不出花來的。

  秦箏以為他當真為沒把好兵器不快,還幫忙出謀劃策:“好兵刃的確難尋,你從前擅使什麽兵器?命人再打一把?”

  楚承稷搖頭:“玄鐵難尋,玄鐵打造的方天戟,世間僅那一柄。”

  他這麽一說,秦箏就意識到再打一把不可能了,玄鐵比普通鐵沉,也更硬,若是打造成兵刃,得是把傳世的神兵利器。

  他從前使的那柄方天戟雖一同放入了皇陵裏,但既是武嘉帝生前使過的武器,必然也有許多史料記載,若是貿然拿出來,肯定會叫人認出,偷偷從皇陵取出來是不可能的了。

  秦箏伸手憐愛摸了摸他頭:“慢慢尋,指不定以後就得到柄趁手的兵器了。”

  心裏想著其他事的楚承稷看著秦箏,微不可聞地歎了口氣。

  楚軍戰意一天比一天高漲,盤踞於江淮對岸的陳國反賊也加快了運糧進度,從汴京而來的五萬兵馬加上沈彥之手中的兩萬兵馬,像是蟄伏於對岸的兩頭野獸,在夜幕裏齜著森白的獠牙,時刻準備殺過江來。

  楚承稷和李信之間,早晚有一場大戰,此戰過後,中原腹地,盡歸誰手,便明了了。

  李信那邊為了給自己造勢,什麽魚肚藏書,雷劈山間、天降帝王石碑,鉚足了勁兒在民間宣揚自己才是天命所歸。

  他次子掘了武帝陵已在天下百姓口中傳得沸沸揚揚,麵對天下人的口誅筆伐,李信深知這個汙名是摘不去了,重罰了自己次子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後,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命一些方士在民間散布謠言,說武帝陵毀,大楚是當真氣數已盡。

  古人大多迷信,還真有不少百姓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在得知武帝陵被毀,經曆了一開始的憤怒後,就隻剩惶然了。

  楚軍的軍心明顯也被影響到了。

  這口鍋甩給李信,雖說把李信的名聲搞得更臭了些,還讓李信兩個兒子窩裏鬥,但對方來這麽一出,也算是反擊得漂亮。

  得知此事後,氣得最厲害的莫過於宋鶴卿等一幹老臣。

  “李賊簡直欺人太甚!毀我武帝陛下陵墓,盜取錢財,如今還敢說我大楚國運已斷,亂我軍心?小人!無恥小人!”宋鶴卿氣得心窩子疼,偏偏想不出幾個罵人的詞兒,隻得對一旁的秦簡道:“賢侄,你來罵幾句!”

  秦簡那一身脾性,一肚子墨水,放在從前,最適合在禦史台當差,來青州後,和宋鶴卿這個前禦史台官員也算是臭味相投。

  此刻被點名,他本身也對李信一黨深惡痛絕,當即就道:“李氏狗賊,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屠害百姓,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相鼠尚有體,人而無禮?胡不遄死!”1

  一幹謀臣都對秦簡投去欽佩又歎服的目光,在罵人這塊兒,的確隻有岑道溪能與之媲美了。

  宋鶴卿聽到秦簡這番罵詞,明顯也解氣了許多。

  秦箏先前隻看到秦簡所作的罵人的詩詞文章,本以為他罵得那般感慨激憤,又駢散結合,還朗朗上口,當是冥思苦想出來的句子,此番看他臨場發揮,才算是見識到了什麽叫出口成章。

  但罵完了,還是得想法子解決眼下的難題。

  秦箏思索片刻道:“李信散播謠言亂我們軍心,又厚顏無恥偽造魚肚藏書,帝王石碑,咱們要不也采用這樣的法子為自己造勢?”

  宋鶴卿眼中陡然升起亮光:“娘娘的意思是?”

  秦箏道:“殿下自出生起就被欽天監批出同武帝陛下一樣的命格,咱們不妨在殿下的命格上大做文章。”

  “據聞武嘉帝生前擅使的兵刃乃一柄玄鐵所鑄的方天戟,後隨武嘉帝一道葬入了皇陵。我們於皇陵外大擺祭台,就說武帝陛下托夢於殿下,讓殿下入陵取方天戟,誅殺反賊,蕩平四海,以安天下。諸位覺著此計如何?”

  秦箏說完掃視下方眾人。

  謀臣們個個麵露喜色,一番交頭接耳後,紛紛拱手道:“娘娘大智,此計妙哉!”

  秦箏心說,隻是某人前幾天懨懨同她說沒把趁手的兵器,她想到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名正言順地進皇陵取回他前世所用的兵器罷了。

  其中一名老臣卻有些猶豫:“據聞那柄玄鐵所鑄的方天戟,沉一百八十餘斤,當年也隻有武嘉帝使得動……”

  言外之意很明顯,若是太子殿下拿不動,豈不貽笑大方。

  秦箏聽到那個重量,也遲疑了一下,雖然知道是楚承稷以前用過的兵器,可現在這具身體,能不能比得上他從前那具,還真不好說。

  宋鶴卿獻計道:“這有何難,秘密叫人再打造一把跟武帝陛下那柄一樣的方天戟,屆時讓殿下取用假的那把也成,此舉隻是為了穩軍心。”

  眾人再無疑議,此事也就這麽定下了。

  此事傳入董成耳中,他當即大笑:“好啊,等到當日,我非得在三軍陣前向太子殿下討要那柄方天戟演練上幾招不可!待三軍將士皆知他們取出的方天戟不過一塊假冒的破銅爛鐵,我倒要看看他楚氏還有何顏麵麵對天下人!”

  作者有話要說:  1出自《討武氏檄》《鄘風·相鼠》。

  作者菌查資料時,看到古人罵人的詩詞,覺得古人罵人是真狠,貼給寶寶們看看!

  《鄘風·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