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3-01 23:00      字數:4375
  看見對麵的郡守府的人馬過來了,唐希林表情輕鬆,一揮手:“繼續前進!”

  敵軍暫時過來的也就百來人而已,先不說這點能不不能對自己造成威脅,就說自己的任務,也得需要吸引更多的敵軍才行。

  營部有了明確的命令,自己這個第四連出擊,說是什麽前出迂回為主力部隊開辟通道,但如果真的隻是為了開辟前出通道的話,就不會隻有自己一個連,而應該是兩個連甚至三個連一起行動了。

  隻派遣自己一個連出擊,目的非常的明確,那就是示敵以弱,讓敵人看到可乘之機,然後派遣部隊過來攔截。

  隻要他們敢殺過來,那麽團部那邊就會進行相應的調動,隨即集中兵力殲滅他們。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吸引敵軍的注意力,讓他們派遣更多的兵力過來,當然了,同時也要正麵擋住他們的進攻,如果己方不能在一開始就擋住他們的前期進攻,那麽後續自然也就談不上包圍殲滅了。

  如果敵軍不主動出擊,那麽也沒有什麽,大不了自己就繼續前出,開辟通道後,等營部的其他幾個連上來。

  當第四連開始行動的時候,後方的小山坡上,徐中書等第一步兵團的幾個軍官們也是拿著望遠觀察著前方的戰線。

  透過望遠鏡,可以看見對方之前發起進攻的大約兩千人的兵力已經是盡數退了回來,哪怕是他們最前頭的獵兵們,距離己方也有大約五六百米的範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們能夠逃回去的並不是全部,實際上有至少有三四百人躺在了第一步兵團的防禦陣線前方。

  他們大多都是被後裝步槍的密集火力所殺傷的,現在還有不少他們的傷兵正在哀嚎呢。

  剛才的戰鬥,給予了徐中書更大的信心。

  徐中書也是個老職業軍官了,從軍多年的他打過很多勝仗,但是卻是從來沒有和最近幾次戰鬥那樣贏的幹淨利落的。

  在平丹城外,他率領的第一步兵團在第一次的試探性進攻中,就密集殺傷了敵軍數百人,後來第六師全軍南下反攻的時候,他的第一步兵團承擔了迂回進攻的重任,在進攻之中,采用的散兵隊列借助地形,有效的躲避了敵軍火炮的反擊,同時在進入是數百米內通過密集的步槍火力直接擊潰了對方。

  後續的石岩鎮站一起裏,他的第一步兵團同樣是主攻部隊,同樣戰果不少,並直接迫使了敵軍的大崩潰。

  剛剛發生的攔擊戰鬥,同樣如此,敵軍將近兩千人的密集隊列進攻,但是己方卻是輕輕鬆鬆就擊潰了他們,並且戰果豐厚。

  這幾場戰鬥,在徐中書看來,每一次都是打的輕鬆無比。

  這從第一步兵團的傷亡就可以看的出來了,從殺入平丹縣開始,第一步兵團經曆數戰,包括剛才的傷亡在內,總傷亡人數也就一百多人而已。

  這可是曆次戰鬥加起來的總傷亡人數,其中很多還是受傷,經過治療後能夠重返部隊的。

  但是他們獲得的戰果呢,少說也有一千五人了,而這一千多敵軍可不是什麽民團或者二三流的部隊,可都是老牌藩鎮的主力部隊。

  然而打這樣的藩鎮主力部隊,交還比竟然超過十五比一!

  這種恐怖的比例,饒是他徐中書自己也是感覺到很怪異的,如果不是輕身經曆,他根本就無法想象自己帶領的一步兵團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戰果。

  他哪怕是很早就帶著第一步兵團接受後裝步槍,並按照參謀處提出的輕步兵戰術進行訓練,但是真正和敵軍作戰之前,實際上他徐中書也沒有想到兩者相互結合起來竟然讓自己在戰場上擁有這麽大的優勢。

  這數場戰鬥,已經給了徐中書巨大的自信!

  在他看來,自己率領的第一步兵團如果單純的對抗敵軍步兵,那麽甚至都可以輕鬆對陣兩倍之敵。

  唯一對己方有比較大威脅的也就隻敵軍的火炮部隊,實際上第一步兵團百人傷亡裏,幾乎都是敵軍的火炮所造成,至於敵軍的步兵火力,不好意思,過去的數次戰鬥裏,包括剛才的,第一步兵團從來就沒有暴露在敵軍步兵火力的有效射程之內。

  不過己方的陣型是散兵陣型,也可以有效降低敵軍火炮的殺傷,同時己方作戰也有火炮支援。

  第六師的炮兵力量,可是不比任何一家藩鎮差多少,甚至更強!

  有了信心,這指揮起來也就更加放得開了!

  通過剛才的攔截作戰,已經是給敵軍造成了巨大的士氣打擊,而後續他要做的就是趁勢擴大戰果,徹底的重創對麵敵軍。

  如果有機會在雙方主力部隊抵達之前,就重創對麵的敵軍,那麽等後續雙方主力部隊抵達後,敵軍就相當於少了幾千主力部隊。

  到那個時候,第六師就能夠占據更大的兵力優勢,進而獲得更大的戰略優勢。

  如今第六師並在這一方向的兵力其實是占據了優勢的。

  林子然領軍從石岩鎮殺出來的時候,隻是在石岩鎮留下了區區一個營的兵力駐防而已,而且這個營的任務也不是堅守石岩鎮,實際上是配合留住當地的河防炮台封鎖南紫河而已。

  除了留守石岩鎮的區區一千多人外,其他的第六師兵力都是被林子然一股腦帶來了。

  包括第六師本部直轄的六個步兵團,其中兩個是戰俘整編的第五步兵團、第六步兵團。

  第六師本部直轄的第一騎兵團、第二騎兵團。

  第一騎兵旅乃是接受了大批李坤原部騎兵,所以名為騎兵團,但實際上有一千多名騎兵,這個第二騎兵團原本就是第八師的騎兵團。

  第六師本部直轄的第一炮兵團、第二炮兵團、直屬重炮團,直屬重炮營,同樣的,第二炮兵團以及直屬重炮營也是用繳獲的火炮以及投誠炮兵組建的。

  第六師本部直轄的兩個輜重團、一個工程營等其他部隊。

  除第六師本部外,還有兩個混成旅,也就是李坤原部的第五混成旅,也就是蕭翔宇所部。第八師投誠將士為主,呂三振擔任旅長的第六混成旅。

  上述部隊裏,除了李軒從連關縣老巢帶過來的人馬,剩下的清一色都是李坤舊部或第八師投誠將士!

  而這麽多部隊,除了留下了一千多人在石岩鎮,留下了兩千多人鎮壓平丹城,另外有兩個輜重團在路上控衛、運輸輜重外。

  剩下的作戰部隊全都是在西進的路上。

  第一步兵團以及第一騎兵團一共三四千人馬,隻不過是前鋒部隊而已!

  林子然在後頭親自帶領著總兵力兩萬八千多人的主力趕來呢。

  從兵力上來說,林子然此時率領的第六師各部其實比對麵的郡守府第五師、第七師兩個師加起來還要多。

  畢竟第五師和第七師在過去的一個月裏連續征戰,盡管不斷補充,但是兵力依舊在持續下降,總兵力估計都沒有三萬人。

  但是第六師內的降兵太多,關鍵時刻怕是不頂用,參謀處內製定的作戰計劃,實際上依舊以第六師本部的老部隊為主

  所以必須在戰略決戰之前,進一步的擴大己方兵力優勢!

  這也是徐中書在攔截戰鬥剛結束,就是迫不及待的主動發起反攻,試圖擴大戰果的緣故。

  他要爭取盡可能的殺傷眼前的這支敵軍前鋒部隊,最好是幹掉他們兩三千人,這樣才能夠為後續師長大人親自率領的主力部隊抵達後看,進一步的擴大己方的兵力優勢,為戰略大決戰的最終勝利爭取更大的機會。

  在徐中書的注視下,第四連持續向前,他們借助地形的掩護,沿著左前方向不斷的突進,他們的行軍隊列和當代其他藩鎮的部隊,乃至和第六師內部的其他部隊都不一樣。

  他們沒有列隊前進,而是散開來,士兵和士兵之間並不密集,彼此間隔達到了五六米,同時借助著地形前進,這樣看似隊形散亂,但實際上在吳冠林搞出來的新型輕步兵戰術的標準戰鬥突擊姿態。

  該戰術在進攻的時候,追求的是在運動中以火力消滅對方,並借助地形保護自己,以散開的隊形躲避敵軍炮擊。

  在防守作戰的時候,則是迅速集中兵力,通過挖掘戰壕或者直接利用地形作為掩體,並以密集火力進行攔截作戰,必要時候直接發起反衝鋒!

  吳冠林自己說,他的這種新型輕步兵戰術是把‘運動、火力、突擊’三者結合了起來,能夠在短時間內集中或展開兵力,在行軍隊形和戰鬥隊形中迅速轉換,攻防一體。

  早先的時候徐中書當吳冠林吹牛,但是現在,徐中書卻是真覺得這個吳冠林不愧是羅海軍事學院步科頭名,這肚子裏還算有點墨水。

  有了戰術,還得有體係,很不巧,第六師特有的連排班三級指揮體係,在線列時代裏作用一般般,甚至以前不少人覺得這樣指揮體係過於繁瑣,軍官太多了。

  但是現在在輕步兵戰術之下,卻是可以讓部隊有效的串聯起來,讓上級軍官順利指揮部隊。

  所以別看第四連現在的隊形似乎很散亂,但實際上連長唐希林卻是牢牢指揮著他的部隊呢。

  後裝步槍、散兵線戰術、連排班指揮體係,當這三者結合起來後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戰爭模式的徹底改變!

  這一點第一步兵團的很多軍官們已經深有體會,不管是基層的唐希林還是高層的徐中書,他們都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戰鬥模式,和其他藩鎮的軍隊都不一樣。

  他們都知道,但是不代表著對麵的郡守府前鋒部隊也知道啊!

  甄長東看著前方的敵軍一連,不斷的借助地形進行快速躍進,己方的幾門騎兵炮也試過開火攔截,但是效果幾乎沒有。

  對方的陣型散的太開了,士兵和士兵之間的間隔達到了五六米,而且還借助地形突進,己方的五斤騎兵炮的炮彈打出去落在他們之間,根本沒發揮出來應該有的效果。

  用後裝步槍的敵軍他見過,卻是沒有見過用這種散兵隊形發起衝擊的。

  他剿滅過的南海新軍的耗子們,用的也是後裝步槍啊,在雙方的攻防作戰裏,雙方依舊是以密集線列隊形作戰的。

  當然了,每當這個時候,甄長東就會下令己方的炮兵部隊狠狠的把他們的隊列打到徹底崩潰為止!

  但是今天,對方的隊形卻是散的太開了!

  此時,他略微轉頭道:“騎兵部隊能出動嗎?”

  既然炮兵不行,那麽就用騎兵了!

  但是一旁的騎兵軍官卻是略微猶豫道:“這出擊是可以出擊,但是敵軍的一千多騎兵就在一側虎視眈眈,我們這要是出動的話,恐怕是正中他們的下懷啊!”

  可不是嘛,他們的騎兵部隊如果敢現在殺出去衝擊第一步兵團的步兵,一邊的第六師第一騎兵團直接就能殺出去衝擊他們騎兵部隊的側翼,甚至攔腰截斷!

  到時候騎兵部隊慘敗是必然的,一旦騎兵部隊都完蛋了,隻剩下騎炮兵和步兵可是沒辦法作戰的。

  這種野外遭遇戰鬥,騎兵的作用是巨大的。

  而能抗衡、牽製敵軍騎兵的,永遠都是己方的騎兵!

  一旦己方的騎兵被幹掉,那麽等待這四五千人的下場估計不會太好,全軍覆滅都有可能。

  所以甄長東很快就是收回了目光。

  騎兵不能輕動,騎炮兵又是作用有限。

  那麽接下來該怎麽做?

  甄長東稍微思索過後,直接道:“傳令全軍,就地構防禦工事!”

  誰說自己兵力多就一定要主動進攻的,難道自己就不能挖好戰壕,坐等敵軍傻乎乎衝上來嗎?

  自己不過是前鋒部隊而言,而看對方這點兵力,估計也是前鋒部隊,前鋒部隊之間的交戰嘛。

  能贏最好,實在不行把他們牽製住,等待後方主力部隊抵達也行。

  他率領本部出發之前,上頭可是親自交代過他,此番東進,首要任務就是牽製住對方。

  所以他這支前鋒部隊的任務,是牽製住對手。

  而後頭的兩師主力部隊,他們的戰略任務依舊是牽製住對手。

  牽製住對手後,等待南邊的第一師主力部隊抵達。

  然後雙方回師來一個前後夾擊,如此,大勝可期!

  在如此的戰略目的下,甄長東根本就不著急,他直接下令部隊開始就地構築防禦工事。

  這一幕讓對麵的唐希林看了,都是有些無語了!

  麵對自己區區一個步兵連的進攻,對方竟然連反攻的意圖都沒有,竟然直接轉身就跑,然後回去開始躲在山坡後麵挖戰壕。

  現在怎麽辦?

  唐希林有些拿不定注意了。

  他的任務是開辟通道,吸引敵軍反撲。

  但是現在看來,人家都主動放棄攔截了,通道都不用開辟,敵軍更加不反撲!

  這讓唐希林不由自主的看向後方,他希望自己的營長能夠給自己更加明確的命令。

  繼續衝上去還是說先退回去!

  很快他就接到了營部的命令:繼續前進,發起試探性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