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幹脆綁幾個回來算了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3-01 22:59      字數:2536
  青山鎮油田區軍營內的一棟營房內,吳冠林正在講台上滔滔不絕的講著,而下方上百名穿著軍服,佩戴著準士或下士、中士不等軍爵的隨營學堂的速成班第三期的學生們,一個個都是老老實實坐著,手中的鋼筆也是在不斷的記錄著。

  最後方,則是林子然帶著羅麻子幾個人旁聽。

  此時講台上的吳冠林,正在給低下的一群鮮嫩軍官們講步炮協同戰術。

  他講的非常的仔細,而且也不僅僅是隻說單純的理論,還會集合諸多的戰例進行講解。

  隻聽吳冠林道:“恒奧戰爭裏,我大恒軍的第八軍團在坎德戰役裏,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步炮協同作戰,第八軍團在步兵部隊發起正麵進攻之前,由六十三個炮兵連,一共三百多門各型號火炮組成的炮兵部隊發起了持續二十分鍾的炮火準備!”

  “通過突然的大規模密集炮擊,奧軍前置的兩個師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後續我大恒軍的步兵突擊部隊發起正麵進攻後,遭到的阻力大大降低!”

  “這個時候,炮兵部隊裏的主力野戰火炮開始延伸炮火,阻攔了奧軍部隊的增援,為後續步兵部隊的穩固陣地,重新整理隊列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此戰裏的步兵和炮兵之間的協同作戰卻是一次經典戰役!”

  坎德戰役,這一場戰役是恒奧戰爭裏的關鍵在戰役,當初恒軍的第八軍團以十五萬兵力,數百門火炮試圖從左翼發動大範圍迂回進攻,以徹底獲得戰爭的勝利。

  隨後遭到奧軍的拚死攔截,坎德戰役就是第八軍團和奧軍攔截部隊之間的遭遇作戰。

  雙方激戰數天,戰役過程裏恒軍的炮兵和步兵發揮堪稱完美,其步炮協同戰術幾乎徹底摧毀了奧軍主力步炮部隊。

  但是可惜的是,當時奧軍眼看左翼要完蛋了,不顧正麵的危險,直接調集正麵部隊進行機動攔截,而恒軍的正麵進攻部隊行動緩慢,沒能及時牽製。

  最後第八軍團打贏了坎德戰役,但是最後依舊沒能完成大範圍迂回突破的戰略任務,導致整個會戰功虧一簣。

  但是不管怎麽樣,坎德戰役裏恒軍所表現出來的步炮協同戰術,卻是幾乎成為了後續幾十年裏全球陸軍搞步炮協同戰術的樣板戰役。

  諸多國家的陸軍們,但凡講步炮協同的時候,都會把坎德戰役搬出來講一遍。

  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各國的炮兵部隊幾乎全麵轉向了大口徑,遠射程的方向發展,火炮的射程不夠可是很難玩步炮協同的。

  以往各國陸軍部隊雖然也裝備火炮,但還是以中小口徑為主,普遍裝備五斤火炮或三斤火炮,如果是七斤火炮,那都算是大口徑遠程火炮了,這些火炮射程很近,有效射程普遍不足五百米。

  至於九斤的野戰加農炮,當初除了大恒陸軍外,其他陸軍部隊並沒有大規模裝備。

  畢竟這玩意太過沉重,機動困難。

  但是後續的這幾十年裏,各國都是陸續裝備九斤的野戰加農炮了。

  其他各國都如此,大恒這邊就更是如此了,各藩鎮裏的炮兵部隊都會裝備九斤野戰炮和五斤火炮搭配使用。

  恒奧戰爭,作為藍星上最近數十年裏最大規模,影響最大的一次大規模戰役,其所造成的影響是重大的,很多軍事革新都是出現在恒奧戰爭裏,比如蒸汽船隻、鐵甲艦等等。

  如今的大恒內部的諸多藩鎮,他們的建軍策略自然也是受到了恒奧戰爭裏的極大影響。

  比如說步兵進行近距離齊射,打完一輪齊射就直接刺刀衝鋒,這種戰鬥習慣其實是以前奧軍所擅長的,就和奧軍的後坡戰術一樣,讓恒軍吃了很多次大虧。

  搞的現在大恒裏諸多藩鎮的部隊,都是受到了當年奧軍的影響,極度注重近距離齊射加刺刀衝鋒戰術,更注重後坡戰術等等。

  至於步炮協同乃至步炮騎協同戰術,那都是各藩鎮的部隊們是必須研究的。

  因為大部分上了規模的藩鎮,手底下都是步炮騎齊全的,因為大恒不缺火炮和戰馬,他們自然也不缺。

  哪怕是手底下隻有兩千多人的林子然,手底下也是各兵種齊全的,步兵、炮兵、騎兵、輜重等兵種一應俱全,而且炮兵和騎兵的比例還不小。

  其他藩鎮們的兵種協同戰術怎麽搞,林子然不太清楚,但是他卻是知道自家部隊的兵種協同戰術不能和其他藩鎮一樣。

  因為雙方使用的武器都不一樣。

  林子然的補充旅使用的火槍乃是米尼步槍,有效射程幾乎是滑膛槍的三四倍。

  甚至在火炮上,估計也能占據一定的優勢,羅安軍裏的其他部隊使用的火炮,都還是傳統的五斤、九斤火炮,有效射程普遍在千米以內,但是他們用的九斤新型野戰炮,有效射程卻能夠達到一千五百米甚至更高。

  武器不一樣,戰術的細節也會不一樣。

  多兵種協同作戰裏,如何更好的發揮出新型火炮以及線膛槍的威力來,一直都是林子然麾下參謀處的這些軍官們研究的重點。

  尤其是步炮協同戰術更是重中之重。

  這年頭,別說職業軍官了,就算是普通士兵也知道打仗的時候最好先用火炮炸一遍,然後步兵開始推進,火炮則是向前延伸炮擊,等步兵衝上去後,火炮繼續延伸,阻攔敵軍的反擊部隊,鞏固進攻戰果。

  大體就是炮兵轟完步兵衝,步兵衝完炮兵轟,如此反複!

  而騎兵呢,如果己方的步炮部隊夠牛逼,能夠正麵擊潰對方,那麽騎兵就是用來攔截敵軍的騎,保護己方正麵部隊的側翼,等敵軍崩潰後,則是用來追擊敵軍搶人頭。

  如果己方的步炮不夠牛逼,無法直接正麵把敵軍的步炮打崩,那麽就反過來,需要己方的騎兵迂回側翼發起攻擊了,通過戰場上的快速機動,尤其是要躲過或者幹掉敵軍的攔截騎兵,找到敵人的側翼薄弱點殺進去,迅速分割敵軍,造成敵軍正麵部隊的的動搖,給己方炮兵和步兵的正麵進攻創造機會。

  這幾乎是恒奧戰爭以後,藍星各國陸軍,同樣也包括大恒內各藩鎮陸軍的標準戰術了。

  盡管彼此的部隊編製、武器性能不一樣,但是核心的東西卻是都差不多的,多兵種協同更是必須的。

  對於林子然他們來說,如今關鍵的就是怎麽讓裝備了新型武器的部隊,進行有效的兵種協同作戰,以發揮更大的威力。

  這個問題,吳冠林一直都是帶著參謀處的參謀們進行研究,今天的講課,算是首次向軍內的軍官們講述他們的新式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理論。

  課程結束後,吳冠林到了林子然身邊:“大人,今天說的戰術理論還不算太完善,後續的話我們可能還需要演習甚至實戰來檢驗效果,以便後續的改進!”

  林子然麵帶微笑:“吳兄的才華,我還是信得過的,放心大膽的做!”

  這話是真心話,和吳冠林接觸久了,林子然就是覺得這個人的帶兵打仗的本事,自己暫時不知道,但是此人的軍事理論本事,卻是紮實的很。

  就連徐中書那樣前廣安軍裏的精英軍官,對吳冠林一套一套的戰術理論都是佩服不已。

  看到吳冠林的表現,林子然就是更想要多挖幾個精英人才來了。

  可惜,那些真正的精英們大多看不上自己這樣的小藩鎮。

  這些人的態度都讓林子然開始考慮,要不然幹脆綁幾個回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