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10-03 20:47      字數:2407
  在大恒帝國裏,曲平海軍基地的保密措施是最嚴格的,同時也是最有效的,這也是為什麽大恒帝國會把很多需要保密的戰艦都選擇在這裏建造,並在這裏停泊的緣故。

  同時保密因素,也是讓大恒帝國選擇在此地大力發展曲平海軍造船廠,搞出來了這個帝國第一大戰艦製造工廠的原因。

  如今曲平海軍基地裏,可是有一堆大恒帝國的先進戰艦呢,寧禹號隻能算是其中之一。

  同時曲平海軍造船廠的眾多船塢裏,還有大量的新型戰艦正在施工當中,包括寧禹級二號艦曲陽號,中洛級戰列艦的一號艦中洛號、二號艦寧武號,齊平級戰列巡洋艦一號艦齊平號、二號艦南平。

  此外還有多艘河川級重型巡洋艦,受到經費限製,同時海軍的第四期發展計劃裏的前期核心,是盡快打造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為核心的主力艦隊,海軍經費是朝著這兩種主力艦傾斜的。

  而河川級重巡別看隻有萬噸,但是這可是能跑二十六節的重巡,並且同樣采用統一火控,擁有八門兩百毫米主炮的戰艦,技術難度也不低,造價相對於戰列艦,戰列巡洋艦是低了不少,但是相對於其他輕型船隻而言也不便宜。

  因此改型重型巡洋艦的建造計劃也就有所推遲,該型艦的開工時間要晚一些,在乾聖十三年才開工第一艘。

  倒是五千多噸的平西級輕巡洋艦以及一千五百噸級的廣林級驅逐艦,建造施工難度要低,也不算貴,所以乾聖十四年的時候就已經有多艘平西級輕巡和廣林級驅逐艦服役了。

  今年的時候更是進入了服役高峰時期,平西級已經是累及服役了四艘之多,還有四艘也已經完成了船體施工,估計今年也能服役,目前海軍方麵已經是開始論證輕型巡洋艦的後續建造計劃了。

  廣林級驅逐艦更快,十二艘的建造計劃已經全部完成,目前已經開始建造第二批次的廣林級驅逐艦改進型了,預計還會建造好幾艘。

  這些輕型戰艦,大恒帝國建造起來沒什麽壓力,所以建造起來都是一打一打的建造。

  沒辦法,大恒帝國海軍規模龐大,主力艦眾多,這些主力艦可都是需要輕巡,驅逐艦輔助作戰打下手的。

  一支隻有四艘戰列艦的戰列艦編隊出海作戰,你得給它配上至少好幾艘的戰列巡洋艦或萬噸重巡,以充當前衛艦隊。

  然後還得帶上好幾艘火力猛一點的輕巡,用來攔截敵軍的驅逐艦或魚雷艇。

  然後還得帶上至少一打的驅逐艦,用來外圍偵查,警戒,打雜,同時還得用來進行雷擊作戰,配合輕巡艦隊攔截敵軍輕型編隊。

  如果是遠洋作戰還得帶上一堆的補給艦,比如之前大恒帝國派遣艦隊前往博瓦軍事基地,以應對肯恩油田危機的時候,主力艦隊的包頭,還跟著一支規模同樣龐大的補給艦隊,裏頭光是能夠跑十五節的萬噸快速補給艦就有六艘之多,至於十二三節的慢速補給艦還有十幾艘呢。

  這些補給艦你得保護吧,這需要一些二線的主力艦,比如舊式主力艦,裝甲巡洋艦,然後還得有一些輕型戰艦配合。

  所以,海軍建設是一個體係,不是說有個戰列艦就行了,你還得有戰巡,重巡,輕巡和驅逐艦以及一大堆的補給艦以及其他輔助戰艦。

  為了讓寧禹號戰列艦的十門主炮發揮出來戰鬥力,它需要一整個艦隊的配合!

  不過很多輕型船隻以及輔助軍艦,其保密性要求不用這麽嚴格,比如廣林級驅逐艦外觀上其實和以前的巡驅逐艦沒什麽區別。

  火力布局也還是傳統的單裝艦炮布局。

  最大的改變就是航速更快,但是這一點很好保密。

  就算是采用側舷裝甲,被大恒帝國海軍內部稱之為‘輕型裝甲巡洋艦’的平西級巡洋艦,其外觀也和原來的巡洋艦沒有太大的區別,想要從外觀就看出來平西級輕型巡洋艦的獨特性能可不容易。

  所以這兩級戰艦,都是放在南豐港以及羅海港的造船廠以及其他一些中等造船廠裏建造的。

  南風港和羅海港兩地的造船廠,保密問題比較麻煩一些,這兩地都是屬於軍民兩用港口,為了保密,大恒帝國海軍很早就是在南豐造船廠、羅海造船廠裏的幾個專門建造主力艦的船塢進行了保密改建。

  這種保密改建是直接在船塢周邊搭建隔離高牆。

  至於連頂部都遮擋起來的完全封閉式船塢,暫時還用不著,畢竟這年頭飛機還沒影呢,飛艇也不咋地,可沒辦法從天空偵查大恒帝國的造船基地。

  這兩地新建造的主力戰艦,建成後出海也會選擇夜間出航,並提前封鎖航道。

  除非跑到天上向下看,不然的話,還真無法直接看到大恒帝國正在施工,或停泊在保密泊位上的帝國新主力戰艦的模樣。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保密!

  而這種保密措施還算合格,至少大恒帝國在乾聖十二年的時候就已經是開始統一全重炮戰艦計劃了,雖然這幾年裏各國或多或少都知道了大恒帝國的新戰艦計劃的內容,甚至有些國家都聽到了風聲,知道大恒帝國在搞一種擁有大量大口徑主炮的戰艦。

  但是這戰艦長什麽樣,具體設計理念如何,這些外國卻是不知道的。

  有些人甚至認為,大恒帝國有可能是建造全二級主炮戰列艦,也就是鏡河號戰列艦的後續型號,鏡河號戰列艦雖然早期也是秘密,不過最近幾年早就被曝光的一幹二淨了,上麵的十二門二級主炮一開始也嚇了不少人!

  畢竟十二門兩百五十毫米的速射炮,在五六千米的距離上,也就是目前各國公認的最佳交戰距離上,這火力可是相當的生猛,對上沒有硬化裝甲的老舊戰艦,直接打穿裝甲帶爆船,就算是對上有硬化裝甲的新型主力艦,也能把你的上層建築,副炮炮位以及次要防禦部分打的稀巴爛,直接糊你一臉。

  但是吧!

  隨著各國的主力戰列艦都開始堆八門,十門,甚至十二門二級主炮,並且這些二級主炮都是四十倍口徑,甚至四十五倍口徑的時候,同時各國的戰列艦普遍采用一體化炮塔,硬化裝甲采取全麵防護理念的時候,也就沒人搭理這鏡河號了。

  畢竟當代頂級的混合主炮戰列艦,四門主炮剛剛的,可以一錘定盈,而大量二級主炮也是火力十足,同等噸位下,戰鬥力比鏡河號這種半吊子強多了。

  大恒人搞全二級主炮戰列艦是有前科的,所以大恒人如果再搞個全二級主炮戰列艦也不奇怪。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大恒人的鏡河號,已經是經過了改裝,朝著遠距離作戰的路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