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9-18 11:07      字數:2360
  一場列季事變,博瓦要塞攻防戰,兩次的博瓦海戰,讓全世界都是看到了迦菲亞帝國的虛弱!

  更何況當年因為這一場戰爭,直接導致了迦菲亞帝國的劇烈動蕩,當年的首相都是被反對派下獄繼而殺死,說起來此人應該是最近十多年來,八大強國裏第一個因為動蕩下台繼而身死的首相級別的人物了。

  不過迦菲亞帝國內的動蕩,並沒有因為前任首相的身死而結束。

  當年是軍方支持的派係上台,但是沒有多久,就因為簽訂屈服的列季條約而導致眾多人的反對,在巨大的壓力下,新一屆內閣僅僅是在半年後就是被迫下台。

  隨後迦菲亞帝**方內部也是發生了動蕩,海軍和陸軍分歧嚴重,而哪怕是陸軍或海軍內部,激進派和保守派也是發生了嚴重的衝突。

  總之這兩年裏,迦菲亞帝國內的局勢動蕩無比。

  唯一還能夠高高在上,沒有被波及到的就隻剩下迦菲亞帝國皇室了。

  這是因為迦菲亞帝國雖然不是虛君製國家,皇帝雖然還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擁有所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實際上,但實際上早四十多年前迦菲亞帝國掀起第一次改革,並施行‘推選製度’後就已經開始退居幕後。

  他們的推選製度比較有意思,和克魯爾王國的比較普及的選舉,形成黨派,由獲勝黨派的領袖擔任首相並組閣不一樣。

  也和可凱爾帝國的君主立憲實君製度不一樣,可凱爾帝國雖然有著帝國會議,但帝國會議隻是個擺設,實際大權依舊是被帝國皇帝所掌控。

  至於奧利薩帝國和大恒帝國、奧蘭王國以及瓦利亞帝國,這四個國家乃是傳統的君主集權製國家。

  迦菲亞帝國的推選製度比較特殊,他們沒有議會,更沒有什麽普及選舉,但是皇帝又不直接掌控實權。

  他們有一個所謂的推選會議,其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推選出來新任的首相或罷免現任首相。

  而推選會議裏人員構成也不是經過選舉而出現,而是直接以軍方、內閣現任高官、大貴族所構成。

  這些人,其實也就是迦菲亞帝國的權力核心群體,他們自己爭論,然後推選出來的一個首相,隨後經過皇帝的正式任命而上任,最後掌管大權。

  這個過程裏,皇帝本身無法幹涉,哪怕是皇帝任命的這個過程,都不用皇帝本身出麵,因為掌管玉璽的官員直接就代表皇帝在任命書上蓋印了……

  盡管失去了實際權力,不過迦菲亞帝國皇室在他們國內卻是獲得了更加龐大的威望,被認為充分放權,才讓迦菲亞帝國一舉完成了工業化,躋身八大強國之列。

  數十年來,任憑他們國內怎麽變動,但是皇室的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過。

  不過,這種方式也是導致了迦菲亞帝國的內部爭鬥是非常激烈的,平日裏沒啥事還好,一旦有啥事發生了,立馬就會於反對派跳出來搞事。

  這一點,在列季事變以及後續兩年裏表現的非常明顯。

  盡管戰爭結束後,迦菲亞帝國上下都掀起了重整軍備,建設新海軍和陸軍的浪潮,但是內部紛爭不斷,以至於效果無幾。

  其陸軍主導的所謂陸軍現代化建設,推動無煙火藥小口徑武器,大口徑重炮,以建設一支現代化陸軍,但是兩年了,也隻是搭建起來了一個師的框架而已,他們到現在,連小口徑步槍都還沒有完成研發並定型呢,在這八大國裏是獨一份。

  其他國家,哪怕是奧利薩帝國,人家都已經是在乾聖十四年完成了小口徑新式步槍、小口徑重機槍的列裝,雖然裝備的數量不多,匆匆研發出來的性能也不咋地,但是好歹已經是開始列裝了。

  至於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克魯爾王國列裝小口徑步槍的時間是乾聖十一年,是世界第二個列裝小口徑槍械的國家,可凱爾和瓦利亞兩國也不是在乾聖十二年左右完成小口徑槍械的研發以及列裝。

  陸軍如此,耗資更加龐大的海軍重建計劃就更不用說了。

  也就是戰爭剛結束的半年裏日子好過了不少,軍方支持上台的內閣還在任的時候,通過了四艘戰列艦在內的一批新式戰艦的建造計劃,但是隨後的一年半以上的時間裏,因為各種扯皮,竟然隻通過了兩艘戰列艦的建造計劃。

  咋一聽,好歹也有六艘混合主炮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了,但是因為不斷的扯皮,經費無法保障,以至於最早開工的兩艘現在都還沒有完成船體施工,至於舾裝,還不知道要到啥時候去呢。

  這也意味著,列季事變兩年後的今天,他們依舊沒有獲得哪怕一艘采用硬化裝甲、全麵防護設計理念,搭配二級主炮的全新戰列艦。

  內部的不斷動蕩,陸軍現代化建設以及海軍的重建工作延遲,這些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在其他大國的眼中,迦菲亞帝國已經徒有其表了。

  如果是列季事變之前,他們就發現了肯恩共和國的石油,其他國家是不會輕舉妄動的,哪怕是大恒帝國也不會如此果斷而迅速的出兵。

  但是現在,他們卻是動了。

  不說四大強國,就算是奧利薩帝國都是琢磨著能不能從中分一杯羹,竟然都派人和大恒帝國聯係,看看能不能搭個順風車弄點石油供應,大恒人對找上門來的奧利薩人也沒有一口拒絕,而是也派人去談,如果有機會的話,大恒高層並不介意暗中和奧利薩帝國合作一把。

  那個啥,雖然他們奧利薩和大恒人自己也是打著代理人戰爭,但是並不意味著不能在麵對迦菲亞帝國上合作一把。

  畢竟,大恒帝國、奧利薩帝國、迦菲亞帝國都是中低端工業體係的代表國家,彼此間競爭巨大。

  列季事變的時候,奧利薩帝國可就是暗中支持大恒帝國,為了讓大恒帝國放心南下,他們當時甚至主動收縮了兵力,把自己的艦隊調回港口呢。

  當然了,這種合作隻能是雙方高層的暗中合作,至於公開出來就不太好了,畢竟兩國民間輿論都是不太融洽,普通人恐怕很難接受雙方一邊相互打著代理人戰爭,爭奪丹拿王國,另外一邊卻聯手打迦菲亞!

  別說奧利薩帝國心動了,就算是一直被迦菲亞帝國欺負的列季王國,看見如今各大國正在磨刀要開宰迦菲亞帝國的架勢,也是暗中聯係各大國,想要跟在各大國的屁股後頭,趁機把肯恩地區收複回來……

  並且是賣別人家的土地不心痛,空口許諾,直接把整個肯恩大油田的幾乎所有利益都給拋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