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奧爾人的糾結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8-27 18:11      字數:2417
  大恒京師,霍利巴特王儲看著大恒帝國方麵轉交的最新的戰艦設計方案,心中卻是依舊猶豫不定。

  這一次的戰列艦方案是大恒人根據奧爾王國方麵的要求,最新設計出來的混合主炮戰列艦。

  霍利巴特王儲也不是不懂海軍的人,實際上霍利巴特王朝在奧爾王國裏,可不是沒有實權的王儲,實際上他已經是奧爾王國裏的實際軍事統帥,負責陸海軍的建設事務。

  畢竟奧爾國王已經年邁,霍利巴特王儲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是接過了奧爾王國裏的大部分權力,等到奧爾戰爭之後就更是如此了。

  在他的主導下,奧爾王國的外交政策以及陸海軍建設全麵向大恒帝國靠攏,雙方甚至達成了軍事基地交換協議,雖然這個軍事基地交換協議,實際上還是大恒帝國在奧爾王國萊恩基地駐軍為主,奧爾王國隻是象征著的在大恒交換給他們的一個沿海小港口裏駐紮了一支小規模的艦隊。

  然而哪怕是這種象征性,也意味著雙方的實際軍事同盟合作。

  這一點,和列季王國那邊被迫單方麵租借給大恒帝國博瓦軍事基地是完全不一樣是性質。

  大恒帝國和奧爾王國的外交關係,經過十多年的持續加深往來,已經是逐漸演變為實際性的軍事同盟關係,隻差一紙軍事同盟合約而已。

  這種雙方外交關係上,奧爾王國的軍事建設也是全麵向大恒靠攏,其陸軍部隊清一色的大恒裝備,海軍也同樣如此。

  早些年的時候,奧爾王國還會從可凱爾帝國等國家采購部分戰艦,但是自從奧爾戰爭之後,奧爾王國的軍艦采購已經是全麵轉向到大恒帝國這邊。

  奧爾戰爭之後,奧爾王國就和大恒帝國簽訂了總額達到數億恒元的軍事采購合同。

  其中包括一大批的戰艦采購。

  兩艘已經完工的高幹舷露炮台戰列艦以及兩艘裝甲巡洋艦,已經成為了奧爾王國海軍目前的核心主力戰艦。

  從去年開始,雙方繼續針對2+2計劃裏的後兩艘戰列艦的采購進行談判,那個時候也是大恒帝國首次放開硬化裝甲和中口徑速射炮出口的時候。

  基於此,去年秋天的時候簽訂了一艘戰列艦的采購,根據京州級戰列艦為原型改進設計之後新一代戰列艦,也就是2+2計劃裏的三號艦。

  不過第二艘戰列艦計劃則是略有推遲,原本是今年上半年敲定計劃的,但是因為列季事變爆發,兩次博瓦海戰的影響過大,所以很快該艦的采購計劃就出現了變化,奧爾王國方麵要求根據博瓦海戰的經驗,同時也是因為克魯爾王國和大恒帝國海軍都有混合主炮戰列艦出現並服役,其他國家也是先後跟進,為此奧爾王國方麵提出把2+2計劃裏的四號艦變更為混合主炮戰列艦。

  對此大恒帝國方麵自然是滿足了其要求,以高慶號混合主炮戰列艦為原型,設計出來了一款混合主炮戰列艦。

  增強了火力,把二級主炮從四門單裝兩百五十毫米速射炮,變更為四座雙聯裝,一共八門的兩百三十毫米速射炮。

  霍利巴特王儲對這個設計方案還是很滿意的,各方麵都達到了奧爾王國方麵的要求,甚至還有所超過。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玩意太貴了!

  僅僅是上門配屬的四門三百毫米四十五倍口徑主炮以及八門兩百三十毫米四十五倍口徑主炮,就得好幾百萬恒元呢。

  再加上全麵覆蓋的最新型羅京硬化裝甲,這裝甲價格比羅海裝甲性能有所提升,但也就二三十個百分點而已,但是價格卻是直接翻倍。

  再有就是動力係統,為了讓這艘排水量已經達到一萬七千噸的戰列艦跑上二十節,塞進去了不少的混燃動力蒸汽機組。

  當火力、裝甲、動力都是按照當代最頂級的標準去設計的時候,這價格也是快速飆漲。

  並且因為這是屬於外貿戰艦,價格隻能是奧爾王國和武器貿易公司方麵自行談,這價格可比大恒帝國自己采購貴多了。

  最後雙方初步談判的價格是,這艘四號艦船體加武備以及其他零碎設備,價格預計是八百五十萬恒元!

  這還不包括配套采購的彈藥、備用炮管等附帶費用。

  同時采購了這種新戰艦後,他們奧爾王國還得派遣人員來接受訓練,同時國內也需要增設專門的維護設施、人員等等。

  到時候這花的錢,隨隨便便都是得上千萬。

  這價格太貴了!

  而這並不是大恒帝國故意坑他們,那是因為現在的新一代戰艦就是這麽的貴,以往的時候一艘主力戰列艦兩三百萬就可以拿下來,但是前幾年開始這個價格已經攀升到了五六百萬,至於現在,已經是百了。

  麵對如此昂貴的價格,奧爾王國方麵自然是嚐試過砍價,但是大恒帝國武器貿易公司的人卻是直接拒絕了,並且表示,這現在這價格,都是看在雙方的良好合作關係上,要不然分分鍾上千萬。

  此外,奧爾王國還通過特殊渠道,打聽到了高慶號當年的造價,雖然並不知道準確數字,但是大概也知道了這船大概花了七百多萬。

  然而這可是三年前開工的主力艦了,而且高慶號的噸位更小,火力更差,同時最重要的是,這還是大恒帝方自己的內部采購價,船廠根本沒有什麽利潤可言。

  如此霍利巴特王儲也就知道,新戰艦的價格恐怕沒什麽談價的空間,除非降低火力,降低防護,那樣價格倒是瞬間就能夠降低一大截,七百萬以內拿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降低了標準之後,新戰艦還是最新銳的戰艦嗎?

  再說了,他們為了獲得新型艦炮以及頂級硬化裝甲可是付出了不少外交努力的,背後可是有著不少的利益交換。

  如果沒有這麽外交上的努力,利益上的交換,大恒帝國可不會對他們放開羅京裝甲以及三百毫米四十五倍口徑的頂級艦炮的出口,尤其是三百毫米四十五倍口徑主炮,這玩意大恒帝國自己都還沒有完成量產呢,乃是屬於當代最頂級的艦炮。

  不付出一定的特殊代價,單純的外貿采購那是給多少錢也不賣的。

  至少目前除了奧爾王國外,其他國家是別指望能夠短時間內得到大恒帝國的這種頂級艦炮了,這種情況下,你讓奧爾王國為了節省成本就放棄新型艦炮和頂級的羅京硬化裝甲,他們就更不樂意了。

  付出了這麽大代價才獲得大恒帝國的出口批準,因為價錢貴就不買了,這不是本末倒置嘛!

  隻是這新戰艦,是真的貴啊,貴到奧爾王國這個土豪都得再三猶豫,要不然四號艦的訂單也不會談了這麽久還沒有確定下來了。

  地主家也沒餘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