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悄然緊張的恒克關係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8-03 11:08      字數:3418
  迪肯森在報告裏,以一個資深大恒通的身份,詳細描述了大恒人的千年擴張曆史,大恒人的傳統文化習慣,分析大恒人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

  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大恒人自古好戰並且極度的貪婪,一旦讓他們擁有強大而先進的工業體係,那麽就能夠發展出來龐大無比的陸軍以及海軍艦隊,進而試圖獲得更多的利益。

  而這些利益是誰的

  是克魯爾王國的

  大恒人以後試圖獲得更多的全球利益,也意味著將會從克魯爾王國的飯碗裏爭奪利益。

  而基於兩國未來的重大利益衝突,大恒人極有可能提前布局,那就是大恒帝國一旦和瓦利亞帝國、可凱爾帝國結盟。

  一旦如此的話,克魯爾王國將會陷入兩麵受敵的尷尬境地。

  到時候王國島的對外商貿路線將會被徹底切斷,這對於克魯爾王國而言不亞於滅頂之災

  最後他大膽的在報告中建議,無論如何也要避免大恒人和瓦利亞帝國、可凱爾帝國結成軍事同盟。

  一旦發現大恒人和瓦利亞帝國或可凱爾帝國結盟,就應當毫不猶豫的,迅速而果斷的先發製人,利用王國的海軍優勢先幹掉其中一方,避免王國陷入兩線對敵的不利局麵。

  並且是宜早不宜遲,否則的話,等大恒帝國利用龐大的人口資源和工業規模優勢,把艦隊規模擴充到極大規模的時候,到時候王國就算是想要先發製人都是不可能了。

  這份報告,由熟悉並了解大恒的迪肯森寫出來,再加上迪肯森本人也是克魯爾王國最為重要的外交決策者,對王國內部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因此這份報告也是受到了王國極大的重視。

  然後

  然後克魯爾王國就開始拒絕對帝國出口高端設備了

  而這還隻是公開狀況,普通人並不知道的是,克魯爾王國海軍部署在南大陸的艦隊,已經是迅速撤離奧爾王國一帶海域,進駐克魯爾王國駐無盡海峽東岸基地。

  同時一部分駐防西南大陸的戰艦也是被陸續抽調進駐到無盡海峽東岸基地。

  這個克魯爾王國在中大陸、南大陸最為重要的科林海軍基地裏,雲集大量戰艦。

  同時克魯爾王國海軍也是悄然加大了西部的幾個島嶼港口建設,這是用來幹嘛的擺明了是要對付帝國。

  克魯爾王國海軍的異動,讓帝國海軍方麵大為緊張

  丁權坤出訪之前,海軍內部就已經是提升了戒備等級,並提前對各艦進行維護,甚至都還暫停了多艘外貿戰艦的交付。

  就是預防這些克魯爾人玩偷襲

  雖然從各種理智角度去看,克魯爾人應該都不會對大恒帝國海軍進行偷襲,並大恒帝國可不是奧爾王國那樣除了黃金啥也沒有的小國。

  大恒帝國可是傳統強國,哪怕是當年還處於分裂的時候,都沒幾個國家有膽子派遣陸軍來進行武裝幹涉,現在統一了之後,大恒帝國的實力就更強大了。

  天下陸軍,大恒帝國說自己是第二,就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了。

  全球海軍,經過數年積累後的大恒帝國海軍也可以自傲的說,如今大恒帝國海軍的實力已經是僅次於克魯爾、瓦盧亞、可凱爾這三大傳統海軍強國,名列世界第四。

  而且大恒帝國海軍的戰艦,基本都是統一後建造的新銳戰艦,更不要說很多國家都知道大恒帝國最近兩年大量建造了一係列的新型高幹舷戰艦。

  京州級戰列艦剛服役沒多久,該級艦的情報實際上就已經出現在了各國海軍的案頭上,僅僅是看一眼就知道這戰艦是屬於高幹舷加露炮台設計,而這種設計也是奧爾戰爭伊安海戰後各國廣泛認同的設計,最近兩年各國開工新建的戰列艦大多都是這種模式,當然了也有少數是屬於高幹舷加炮塔設計,不過重心非常不穩,並不為各海軍大國所喜。

  高幹舷加上一萬四五千噸的排水量,上麵的主炮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是屬於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左右的主炮。

  京州級戰列艦加上豐陽級裝甲巡洋艦的先後服役,並且船台上海有多艘該類主力艦,再加上之前大恒帝國海軍建造服役的無盡海級主力艦、崇克級裝甲巡洋艦,這就使得各國對大恒帝國海軍的實力判斷再上了一個層次。

  大恒帝國擁有世界第一陸軍,世界至少也是前四,甚至在新銳戰艦上並不比可凱爾、瓦利亞帝國差多少的海軍,最多的本土人口,規模不小的工業。

  再加上大恒帝國傳統的對外擴張、好戰的傳統

  這樣的大恒帝國,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輕易與之爆發戰爭的。

  但是

  克魯爾王國海軍玩偷襲,那可是有傳統的,萬一他們的激進派認為,可以通過偷襲一舉癱瘓大恒帝國海軍的話,他們可是真的有可能玩偷襲的。

  因此,必要的防備是不能少的。

  不防著點說不準人家明兒真來偷襲了。

  克魯爾王國的高技術設備限製出口再加上海軍異動,讓大恒帝國的高層不得不慎重對待。

  而大恒帝國這邊的高度緊張,甚至直接取消海軍休假,一副備戰模樣的反應,也是讓克魯爾王國的高層有些緊張。

  雙方高層都很清楚,如果局勢持續緊張的話,難保不會出現差槍走火的事情,但時候如果被曝光引起公眾輿論的話,想要善了都是不可能的。

  但問題是,兩國高層其實都不想要在這種時候開戰之類的,這並不符合兩國的利益。

  克魯爾王國在奧爾戰爭裏剛折騰了兩年,耗費了不少軍費,同時在戰爭裏也是暴露出來了眾多問題,克魯爾王國正在根據奧爾戰爭的經驗改進裝備以及戰術,現在都還沒有成型呢。

  現在克魯爾王國海軍裏的高幹舷主力艦,數量都還沒有大恒帝國海軍多呢,他們的高幹舷戰艦計劃啟動要比大恒帝國海軍晚了一年,一大票的新型戰艦都還在船台上呢。

  現在真來一場海軍決戰,他們縱然有一大堆的低幹舷戰艦,但是結果依舊充滿了未知的風險。

  而大恒帝國這邊,國內的發展依舊是以經濟發展為主,現在的國際商業利益以及地緣政治利益還遠遠不到需要發動戰爭的地步。

  大恒帝國需要繼續發展經濟,同時完成海軍的第三期發展計劃。

  雙方高層都沒心思打仗,這才會有了雙方之前的秘密溝通,進而促成了兩國高級別的工商談判,這才於了丁權坤一行的尼達姆之旅。

  乾聖十年八月初,丁權坤為首的使團和克魯爾王國方麵進行了數天的會談,雙方就兩國雙邊貿易,多國國際貿易充分交換了意見,並在大多數領域上達成了共識。

  不過大恒帝國方麵再一次提出來了進口高端技術設備請求,克魯爾王國方麵借口大恒帝國多次破壞專利權,仿製克魯爾王國企業的獨有專利產品為由拒絕了,除非大恒帝國不再仿製生產眾多專利產品,或者繳納高昂的專利費,否則的話,企業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選擇拒絕出口也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至於關稅問題,雙方其實也沒達成什麽實際性的協議,因為克魯爾王國希望大恒帝國放開諸多產品的高額進口關稅,但是這又關乎保護本國工業問題,大恒帝國自然是不能答應的。

  所以,大恒帝國這邊是別指望能夠進口到克魯爾王國的高端設備了,當然了,克魯爾王國也別指望大恒帝國放開中端機械產品的市場了。

  但是在其他領域,大恒帝國還是和克魯爾王國方麵達成了不少的協議。

  在糧食供應,石油供應方麵,克魯爾王國和大恒帝國方麵簽訂一項幾乎是排他性的優先協議,帝國的糧食以及石油產品出口上,其出口額將會在同等價格的前提下,優先供應克魯爾王國方麵。

  此外雙方還在其他領域達成了合作。

  總體上來說,這一次的商貿談判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

  雙方用這一場商貿談判,向外界表達了兩國友好合作的態度,免的外界都要誤會兩國關係緊張了。

  雖然說兩國關係的確是開始緊張了,要不然也不會有這一場談判,但是雙方高層知道就行了,外界的普通人就沒必要知道了。

  會談結束後,丁權坤還受邀參觀了克魯爾王國的多個地方,參觀他們的企業工廠,克魯爾人的工廠讓大恒帝國代表團裏的技術專家們大開眼界。

  尤其是參觀克魯爾王國的尼達姆鋼鐵廠的時候,甚至是多次要求提出延長參觀時間,幾乎是把工廠的每個允許進去的參觀的角落都看了遍,看也就算了,還經常逮住人家工廠的技術人員問東問西,然後就讚歎克魯爾王國的工業之發達,技術之先進。

  各種恭維話說的不停,這讓丁權坤等帝國高官們都是表示出來一份尷尬神情,多次裝模作樣的訓斥那些專家們,要體麵,不能丟了帝國的臉麵之類的話,還故意讓克魯爾人聽見。

  那些克魯爾人聽見後,往往也是會心一笑,但是背後裏卻是對大恒帝國內的代表團多有不屑。

  “一群土包子”

  但是參觀完該鋼鐵廠後,大恒帝國的代表團裏的一群技術專家待在房間裏。

  一群人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不斷的討論、對比,同時還在記錄著什麽

  國防工業部裏的一個中年男子道:“他們的鎳鋼生產線和我們的區別極大,效率至少比我們的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成本更低,李教授,您是這方麵的專家,看出什麽門道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