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訂單爆炸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7-19 11:08      字數:3223
  大恒帝國和克魯爾王國、瓦利亞帝國這些先進國家的貿易關係比較穩定和諧,但是和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就不怎麽友好了。

  迦菲亞帝國這種存在貿易衝突的都隻是普通的,和帝國有更大衝突的是奧利薩帝國。

  兩國之間圍繞著無盡海峽有著延續了幾百年的矛盾,六十年前的一場恒奧戰爭更是讓兩國至今都沒能忘記仇恨。

  現在奧利薩帝國依舊控製著無盡海峽,這可是連接中部大陸以及南部大陸中部的天然水道,戰略極高,大恒的船隻往來本國的東西海岸,都需要繞道無盡海峽。

  同樣的,奧利薩帝國自己的船隻聯係東西海岸,同樣要經過這一條海峽。

  這一條海峽,對兩國都擁有著巨大的戰略價值。

  和平時期還好,無盡海峽的寬度卻是也挺寬的,哪怕是兩邊的海域是屬於他國領海,但是中間的航道部分依舊屬於公海,再加上這地方本來就是極為重要的海峽,奧利薩帝國也沒膽子封鎖,因此和平時期大恒帝國的船隻都是能夠通過,軍艦也不例外。

  但是一旦爆發了戰爭,那麽帝國的船隻就無法通過了,這意味著帝國的東西海岸失去了便捷的海上通道,隻能是一路南下,繞行南大陸的最南端,航程遙遠不說,而且戰爭時期裏也是風險巨大。

  一條無盡海峽,注定了讓兩國之間無法和平相處。

  拋開無盡海海峽導致的兩國曆史恩怨,現在兩國在國際貿易裏也是存在著巨大的衝突。

  奧利薩帝國和迦菲亞帝國以及大恒帝國其實差不多,都是世界第一梯隊的強國,但是工業實力,尤其是技術能力對比克魯爾王國、瓦利亞帝國、可凱爾帝國還是有著較大的差距。

  克魯爾、瓦利亞、可凱爾三大國,是屬於當代藍星上的第一等工業強國,技術先進,實力雄厚。

  而大恒帝國、奧利薩帝國、迦菲亞帝國、伊伯安帝國、奧蘭王國這五個國家則是屬於後進工業國,工業規模都不錯,但是技術不咋地!

  因此這五個國家之間的工業產品的重合度是比較高,在國際貿易上除了依賴自身的若幹特色產品外,基本上就是依賴低端製造業了。

  彼此間的競爭非常大。

  其中的奧利薩帝國以為曆史恩怨,再加上最近幾年雙方矛盾劇烈,這天天都喊著打仗,所以貿易衝突也是巨大,兩國之間基本不開放貿易市場,少數幾種開放的也都是采取針對性的懲罰性關稅。

  這種衝突,除了用戰爭來平息外,基本上是沒有其他平息的可能性了。

  拋開幾乎不可能進入的奧利薩帝國市場,其他國家的市場大恒帝國還是能爭取就爭取的。

  但是其他國家也不傻,想要讓他們開放市場,帝國也得付出一定的代價,除非是通過戰爭手段強行迫使他們答應。

  而很不幸,目前大恒帝國的遠距離投送能力還差了點,海軍雖然實力已經算可以了,自詡進入世界前十了,但是依舊遠遠無法和克魯爾王國、瓦利亞帝國這些傳統海上大國相比,而且沒有海外基地,導致海軍無法遠距離部署。

  這也是為啥大恒帝國這些年來,也隻是進行了少數幾次炮艦外交的緣故,不是大恒人不想這麽幹,實際上以大恒人的性格,如果能夠把戰艦開到別人家門口,逼著對手開放市場,是絕對不會和對手進行談判,以利益交換的方式獲得市場的。

  基於諸多因素,這就導致了大恒帝國最近兩年開始在外交場合上頻繁喊出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的口號。

  不過暫時沒幾個國家搭理大恒人的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的口號!

  因此,想要擴大國際貿易,出口份額,還是需要繼續努力。

  也好在大恒帝國的內部市場足夠龐大,其內部需求已經足以讓大恒帝國的工業體係完成技術升級。

  如果是和其他幾個國家一樣國內市場不夠大,無法維持自身工業發展的話,以大恒人的性格怕是早就對外宣戰了。

  內部市場足夠大,同時大恒地方大各種資源基本都有,這樣的大恒帝國的工業發展過程早期,其實對外部市場的依賴並不算大。

  早幾年的時候,大恒帝國的普通工業商品基本沒有什麽出口,但是依舊內部市場就能夠發展起來一整套成體係的工業的緣故。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大恒帝國的第二產業規模逐漸增大,從業人口越來越多,雖然大部分工業產品依舊對內銷售為主,但是國際貿易的比重也逐漸增加了。

  乾聖七年的時候,各類工業產品,包括煤油、武器等,大恒帝國出口的工業產品價值大約七億恒元,這個數字已經不低了,基本上已經是能夠和農畜產品相當了。

  為了維持以及擴大工業產品的出口,大恒帝國現在的外交活動是非常頻繁的,大量的代表團,駐紮各國的外交官們的基本核心任務,就是維持和開拓當地的國際市場,為大恒的商品開路。

  並由此形成了大恒帝國的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理念!

  但是其他大國們對大恒帝國的這種做法普遍不太滿意,這世界的市場就這麽大,被大恒人搶走了更多市場,也就代表著他們的市場小了,這就是為什麽大恒帝國和迦菲亞帝國最近兩年矛盾重重的緣故。

  也是和奧利薩帝國矛盾進一步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乾聖八年九月份,奧爾戰爭依舊還在繼續,大恒帝國和蒙戈爾汗國簽訂了正式的軍艦采購合同後,在鏡宮內,林子然主持召開了一場工商發展會議。

  會議中林子然強調了各部門要繼續推動工商業發展。

  進一步推動機械化農業的,並引導企業加大投資農畜產品加工業。

  對於大恒帝國這樣的農畜業大國而言,農畜產品加工業是非常重要的,再怎麽重視都不為過!

  此外要還進一步擴大內需,如今國際市場雖然大了,但是大恒帝國的大部分行業還是需要國內市場來養活的,國內市場大了,才能夠讓工業實現產業升級,帶動經濟發展,不然就不要和迦菲亞帝國那樣,因為本國市場不夠大,需要在國際市場上殺的頭破血流,即便這樣也很難擴大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利潤,沒有利潤就無法實現產業升級,由此陷入了惡性循環裏。

  大恒帝國也在積極擴大外部市場,但是內部市場更重要,更值得帝國重視。

  在會議的最後,林子然又是重點強調了要繼續推動扶持國防工業的發展,而國防工業的發展也不要和以往一樣重視規模,更要重視技術。

  當代藍星上的陸海軍武器更新換代的太快了,帝國的國防工業必須緊跟先進技術發展潮流,積極創新開創自己的新技術,打造一流的先進武器裝備部隊,保家衛國之餘,還要承擔起來積積極出口為帝國創匯的重擔來。

  在工商發展會議裏重點強調國防工業的發展,這放在其他國家裏估計是非常特殊的事情,但是在大恒帝國裏,這卻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自從大恒帝國統一之後,大恒帝國的國防產品出口額一直都是非常大的,往年的時候,一般都能維持在幾千萬恒元的出口額度,而在今年,國防產品出口額直接爆炸!

  先是奧爾王國的緊急軍事采購,奧爾戰爭爆發之前的短短幾個月裏,奧爾王國就從大恒帝國采購了價值超過一億恒元的各類戰略武器,包括現貨軍艦、岸防炮、陸軍火炮、槍支以及數額龐大的各類彈藥。

  除了槍炮彈藥外,還有軍用的各類被服軍鞋、帳篷、佩刀、銅哨、觀瞄氣球、望遠鏡、罐頭等各類軍需物資。

  僅僅是各類軍需罐頭,奧爾人就采購了六百多萬恒元。

  隨後奧爾人又是和帝國達成了一批訂單協議,雖然後續的生產訂單收到了戰爭的影響,一部分無法繼續執行或者延後,但是依舊數額不小。

  今年僅僅是奧爾人,就像帝國采購了至少一點三億恒元的各類軍需物資!

  戰爭的另外一方,克魯爾人也是累計向帝國采購了價值千萬恒元的彈藥以及各類物資了。

  同時受到奧爾戰爭的刺激,大恒帝國的巡洋艦以及魚雷艇名聲大漲,其甲係列魚雷艇更是一戰成名,迎來了眾多國家的訂單,趁著這個東風,帝國東海岸四國簽訂了價值一千五百恒元的武器訂單,包括魚雷艇、兩艘裝甲巡洋艦以及四艘二等巡洋艦。

  隨後又和蒙戈爾汗國簽訂了總額達到五千萬恒元的訂單。

  再加上零零碎碎的幾百萬。

  僅僅是今年的前九個月,帝國就已經是和各國簽訂了價值兩點一億恒元的各類國防軍需物資的訂單!

  對此,林子然想要加把勁,趁著奧爾戰爭的風頭再狠狠的撈一波!

  畢竟現在還有不少國家正在和帝國商談軍艦訂單,雖然來采購魚雷艇的比較多,但是其中也是有幾個國家是打算采購巡洋艦的。

  要盡可能的抓住機會再簽幾筆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