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藍星第一艦夏林號(又加更)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7-15 12:42      字數:3494
  甚至連具體的設計指標都差不多,克魯爾王國海軍希望新的魚雷艇驅逐艦至少擁有四門一百毫米口徑以上火炮以及多門小口徑機關炮,配屬多座魚雷發射架,超過二十五節甚至更高的航速,而考慮到現在的很多魚雷艇的實際航速已經超過二十五節,他們更希望魚雷艇驅逐艦的航速能夠達到二十七節以上。

  同時希望驅逐艦擁有較大的續航能力以及遠洋作戰適航性。

  上述的驅護艦的設計指標,和大恒帝國海軍對李江級二等驅逐艦的設計指標要求極為的類似,這是因為兩國海軍的戰略都差不多,都是以遠洋作戰為核心的進攻性海軍,更要求遠洋作戰性能。

  相對來說,其他國家對於大型魚雷艇類似的戰艦需求就不太一樣了,他們一般不要求太大的續航能力,而更重視航速、火力,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進行遠洋作戰,執行的大多是防禦任務。

  克魯爾王國海軍基於新時代海戰的需求,內部已經提出來了相關的設計方案,準備設計並建造多種不同的驅逐艦,包括三百噸級、五百噸級的驅逐艦。

  其五百噸級驅逐艦和大恒帝國海軍去年秋天設計開工李江級二等驅逐艦非常類似,該艦標準排水量達到了五百噸,配屬兩座雙聯裝魚雷發射管,航速達到二十七節,續航力很不錯!

  除了李江級二等驅逐艦外,大恒帝國海軍還有一等驅逐艦元林級。

  該艦就和其他各國的魚雷艇、魚雷艇驅逐艦有極大的不同了,反而更類似於各國的三等巡洋艦。

  這主要是因為大恒帝國海軍並沒有太多的新銳三等巡洋艦,而老舊的三等巡洋艦已經不堪用。

  所以海軍就發展了元林級驅逐艦,用來承擔三等巡洋艦的諸多作戰任務,同時也是肩負驅逐艦本身的作戰任務,包括雷擊。

  所以該艦其實也有兩個型號,一個是側重外圍預警、反雷擊作戰的艦隊元林級甲型,另外一個則是側重於雷擊作戰的乙型。

  一艦兩型,這是為了提高船隻的通用性,降低建造成本,畢竟他們的船體都一樣,隻是火力以及動力布局上有所不同,艦隊性更側重火炮火力,雷擊型更側重航速以及魚雷火力。

  因為元林級一等驅逐艦甲型的存在,也是直接導致了大恒帝國海軍徹底停止了三等巡洋艦的發展,又或者說是這元林級一等驅逐艦,就是大恒帝國海軍裏的三等巡洋艦的後繼型號。

  大恒帝國海軍第三期發展計劃裏,一開始還是有兩艘三等巡洋艦的建造計劃的,但是很快就被取消,轉為了元林級一等驅逐艦的訂單。

  海軍覺得如其建造專門的兩千多噸級的無防護巡洋艦,還不如幹脆用元林級一等驅逐艦呢,該艦適用性更廣,造價更便宜,日常使用成本也低,同時還能兼顧各類打雜任務,比如作為通報艦、要員運輸艦等等。

  總之三等巡洋艦能夠幹的事,它都能幹,而且還能進行雷擊作戰,價格更便宜。

  從這也是可以看的出來,大恒帝國海軍裏不僅僅是戰列艦大型化、巡洋艦大型化,驅逐艦也是開始大型化。

  而且這還帶著一種妥協和無奈!

  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導致戰列艦越來越大,越來越昂貴,這迫使大恒海軍嚐試發展小一些,更便宜一些的戰艦來取代部分戰列艦艦的作戰任務,這也是大恒帝國海軍開始搞裝甲巡洋艦的緣故。

  理由很簡單的!

  戰列艦一年一個價,十年前大概三百萬恒元就能造一艘戰列艦,但是很快這個價格就上漲到了四百萬恒元,五百萬恒元了,至於現在的京州級戰列艦,那價格都七百多萬恒元了。

  如此昂貴的價格,除了克魯爾王國海軍還能繼續一打一打的建造外,其他國家大多已經是尋找代替辦法了。

  建造裝甲巡洋艦作為主力艦使用就已經是成為了最近幾年很多國家海軍的選擇。

  大恒帝國海軍也不例外,大恒帝國雖然經濟發展的不錯,但是還是缺乏了底蘊,人均收入比克魯爾王國差遠了。

  再加上國內到處用錢的地方多,不可能說把太多的錢投入到軍隊裏,同時海軍又在進行大規模擴張當中,所以海軍的軍費其實也是很緊張的。

  京州級戰列艦造價達到七百多萬恒元,這都還不算之前砸進去的研發費用,如此昂貴的價格讓大恒帝國感到吃力了!

  為了節省成本,同時也是兼顧其他戰術考慮,大恒帝國海軍這才會先後兩次增加了裝甲巡洋艦的建造數量。

  豐陽級裝甲巡洋艦已經是從之前的兩艘建造計劃,增加到現在的四艘了,而且還有次級艦計劃。

  大恒帝國海軍都這樣了,其他國家海軍更不用說!

  為了在有限的經費裏保持艦隊規模,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建造裝甲巡洋艦,有的是為了破交,有的是為了代替主力艦進行艦隊決戰,目的不太一樣,但是結果卻是都差不多。

  但是,隨著裝甲巡洋艦的噸位越來越大,價格也是越來越昂貴,各國海軍也是不得不又開始尋找其他方案降低成本了,豐陽級裝甲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一萬兩千多噸,造價超過六百萬恒元的時候。

  裝甲巡洋艦就已經不是什麽戰列艦的廉價代替品了!

  這玩意的標準排水量,都足以比肩克魯爾王國最大的一等戰列艦哈羅德戰列艦了。

  為此,大恒帝國海軍又是開始把二等巡洋艦大型化……

  以前兩三千噸的就是很不錯的二等巡洋艦了,但是現在帝國海軍在建的夏林級二等巡洋艦,那可是四千多噸了……

  當二等巡洋艦也越來越貴,必然也帶動三等巡洋艦越來越貴。

  這個時候,大恒海軍幹脆是直接砍掉了越來越貴的三等巡洋艦,開始用一等驅逐艦來代替三等巡洋艦。

  戰艦大型化,這是最近十年來技術變革所帶來的一種顯著變化,不僅僅大恒帝國海軍如此,其他國家的海軍也差不多經曆著同樣的曆程。

  但是這一次,大恒帝國海軍比所有國家都走在更前麵!

  當其他國家因為伊安海戰,還在爭論著未來該建造什麽樣的戰艦,采用什麽樣的海軍戰略的時候,大恒帝國海軍的京州號巡洋艦的船體都已經是完成了大半施工了,此外還有三艘京州級戰列艦正在施工當中,兩艘擬建。

  豐陽級裝甲巡洋艦有兩艘在建當中,兩艘擬建。

  不過上述主力艦是沒那麽快建成服役的了,預計最早能夠服役的還是夏林級二等巡洋艦的首艦夏林號。

  該艦比京州級主力艦還要更早施工,同時該艦的建造工作也是帶有更多的試驗性質,因此施工給予了優先保障,因此施工進度非常快。

  僅僅是用了一年時間,該艦就建成下水,舾裝也僅僅是用了兩個月!

  乾聖八年七月,奧爾戰爭還在繼續,世界各國海軍還在震驚於伊安海戰,對未來的海戰發展還有些迷糊的時候,夏林號二等巡洋艦已經是悄然完成了所有施工,並進行了海試!

  簡單海試後,該艦就準備正式加入海軍現役,並展開一係列的試驗、測試!

  雖然這隻是一艘巡洋艦,但這卻是大恒帝國海軍,甚至是全球範圍內第一艘完全按照新時代遠距離封鎖戰略需求而建造的戰艦,並采用了諸多全球領先,其他國家還沒有的技術。

  包括鎳鉻硬化裝甲、中小口徑管退速射炮、無煙火藥、鎳鉻合金穿甲彈、被冒穿甲彈、強壓通風加水管鍋爐技術等一係列新技術。

  以往的時候大恒帝國雖然也在不同的試驗船隻秘密試驗過上述各類技術,但是還從來沒有把上述所有的新技術都集中在同一艘戰艦上。

  夏林號巡洋艦,是第一艘集成了上述眾多新技術的戰艦,更是藍星第一艦!

  可謂是意義重大!

  該艦在乾聖八年八月份正式服役的時候,林子然也是在鏡宮內主持召開了一次海軍會議,這一次的會議,根據伊安海戰的情況以及經驗,再一次強調了第三次海軍發展計劃裏的核心海軍戰略發展內容,也就是強調遠洋作戰,遠距離封鎖。

  同時為了反製其他國家對帝國進行遠距離封鎖,準備在帝國東部海域的東海群島建設一座大型海軍基地,作為艦隊的前出基地,同時也是第一道海上防線。

  東海群島,位於帝國東北部海域,一共有十五個較大型島嶼、一百多個小島嶼組成,屬於帝國領土。

  而在東海群島東部數百海裏外,就是東極島。

  這個東極島的麵積非常大,足足有數十萬平方公裏,不過非常貧瘠,內陸更是很少見的島嶼荒漠地形,隻有沿海有少量的適合人類生存居住。

  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古時候在東極島上,就沒有太多的人定局,隻有若幹小型港口,為過往商船提供補給,後來克魯爾王國在上麵建立了殖民點並大規模移民,如今被克魯爾王國所掌控,乃是屬於克魯爾王國的直屬領土。

  大恒帝國早些年一直都是向內陸擴張,沒來得及關注大海上的這些荒島,當大恒帝國反應過來的時候,陸續搶占了東海群島的大片島嶼時,東極島已經是被克魯爾王國徹底掌控了。

  再加上傳統上大恒帝國和克魯爾王國關係其實還不錯,兩國之間也從來沒有爆發過戰爭,所以這東極島一直都是處於克魯爾王國控製當中。

  但是如今,這個東極島已經是成為了大恒帝國東部的直接威脅,為此,大恒海軍也是準備在東海群島林建設海軍基地,設立巡邏艦隊。

  海軍會議結束之後,林子然也是稍微空閑了下來,很難得的回到了後宮和蒙雨淩皇後以及一雙女兒一起用了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