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要就要全球第一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6-20 11:13      字數:2326
  除了三大港口外,海軍準備擴充的四個中等港口就是北州港、東海港、西河港、雷伊港。

  北州港位於高慶州,是高慶州北安河的入海口,該港口也是帝國東北部地區最重要的軍民兩用港口。

  東海港,位於京州半島最東端,這個港口並不是入海口港口,不過也是軍民兩用港口,乃是帝國向東部無盡海深處進行延伸的重要戰略支撐點。

  西河港位於中洛州,屬於海岸港,沒有內陸河流,但是港口條件優越,一向來都是帝國在西部地區的重要港口,也是預定的東西大鐵路貫穿線的西部終點站。

  雷伊港,位於西北州,乃是西鬆河的入海口,同樣的這個港口城市還是西北州的州城所在地。

  三大四中,遍布帝國東西兩海岸,其中有河流入海口港口,有純海岸港口,有軍民兩用,也有純軍事港口。

  海軍是打算把這七座港口都進行擴展和設施升級,以求讓這七座港口都具備停泊維護補給多艘萬噸鐵甲艦的能力。

  除了港口擴張和設施升級外,海軍還計劃對各造船廠進行升級擴張,同時希望帝國相關部門出台一係列的對造船廠進行扶持的政策,比如規定隻能購買訂購本國造船廠的商船等,以扶持帝國各造船廠的發展。

  同時還有一係列各種新技術的研發計劃,比如更先進的火控係統研發,尤其是更先進的測距儀,再有就是先進艦炮研發,如三百毫米口徑的後裝艦炮,甚至更大口徑,達到三百五十毫米甚至四百毫米的口徑的後裝艦炮研發,這些大口徑先進艦炮的研發,是需要各大相關工廠提前進行設計升級研發的,沒有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根本做不到,所以海軍認為需要提前對相關計劃進行研發。

  還有最重要的人才培養,海軍希望對帝國海軍軍官學校進行擴張,招募更多年輕有為的學子進入海軍軍校,因為海軍軍官的培養可沒辦法速成,需要持續多年的培養,最後才能夠成才,因此相關的人才培養也必須提前進行準備。

  而上述一係列港口設施、造船廠發展、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的眾多措施,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建設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

  有多龐大?

  在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裏,海軍提出,帝國海軍應當保持同時應對東海岸和西海岸威脅的能力。

  這句話該怎麽理解?當你明白海軍那些家夥,連近海船隻都是奔著近海進攻去的時候,就會知道,帝國海軍所說的同時應對東西海岸威脅,那就不是防守,而是指進攻!

  但是帝國由於東西海岸不相連,要互通的話還得通過無盡海峽,而現在無盡海峽被奧利薩人掌控著,戰爭時期很容易被封鎖,一旦無盡海峽被封鎖,那麽東西兩海岸的艦隊就隻能各自為戰了。

  因此,海軍希望不管是東海岸艦隊還是西海岸艦隊,都擁有能獨當一麵的實力。

  而想要讓東西兩海岸的艦隊都能獨當一麵,那麽這匯總起來帝國艦隊的總實力基本都是奔著全球第一去了。

  而這,也是海軍的真實目標。

  帝國陸軍不管是數量還是實力,那都是全球第一的規模,哪怕現在帝國還沒能完成實際統一,但依舊是全球第一。

  帝國海軍同樣也要如此,要麽不擴張海軍,要麽就奔著全球第一去。

  而這也是大恒人的一貫傳統,其他方麵不管,但是數量優勢必須保證!

  大恒人打仗一向來都是用比別人更多的兵力欺負人,什麽以少勝多之類的事大恒人基本不幹。

  陸軍如此,海軍也不例外!

  海軍的野心是龐大的,不過人家也說了,這隻是遠期規劃,沒指望十年八年就完成,而是希望通過持續二十年的海軍擴張計劃來實現這一目標。

  前期計劃嘛,先小打小鬧,建造一小批戰艦以應對眼前的威脅,同時積累造艦經驗,為後續打造更大噸位,更先進的戰艦奠定基礎。

  同時考慮到克魯爾王國以及奧利薩帝國等國海軍的實力,也是考慮到了帝國自身的工業基礎以及軍費壓力。

  帝國海軍製定了未來計劃,認為前期帝國應當擁有主力戰列艦八艘,用於本國海域的岸防裝甲艦四艘,偵查用的大型以及小型巡洋艦一共十二艘,用於海外護航、巡弋的大型、小型巡洋艦六艘。

  上述隻是前期計劃,海軍還有中期計劃和後期計劃呢。

  而海軍製定中期計劃和後期計劃的時候,不知道是不走心還是怎麽滴,都是采取直接翻倍的模式。

  所謂的中期計劃就是把前期計劃翻一倍,讓主力戰列艦的數量達到十六艘,岸防裝甲艦達到八艘,偵查巡洋艦達到二十四艘,海外巡洋艦達到十二艘。

  後期計劃就是在中期計劃的基礎上再翻一倍,讓主力戰列艦的數量達到三十二艘……

  三十二艘主力戰列艦,人家克魯爾王國海軍現役的主力戰列艦一共也就二十來艘而已。

  但這就是大恒人的風格,要麽不打,打起來那就是用數量堆死對手!

  海軍製定的計劃是龐大的,龐大到能嚇死外頭一群人。

  如果讓克魯爾王國知道大恒帝國海軍正在醞釀這麽龐大的海軍擴充計劃,恐怕要睡不著了。

  林子然也是被海軍的雄心壯誌給嚇著了,規模如此龐大的艦隊擴充計劃那是需要海量的資金支撐的。

  現在帝國統一戰爭都還沒結束呢,就算戰爭結束之後也是百廢待興,需要用錢的地方多了去,很難拿出去這麽多錢去搞大規模的海軍擴充。

  再說了,實際上帝國目前並沒有什麽海外利益需要維護,帝國在海外沒有什麽殖民地,甚至連海外貿易都沒多少,僅有的就是糧食出口貿易以及武器出口貿易了,根本不值得帝國大動幹戈,搞一支龐大無比的海軍去維持。

  但是海軍的積極性這麽高,同時海軍也沒說非得現在就搞幾十艘戰列艦,而是分了前中後三期,前期的海軍規劃還是比較小的。

  哪怕海軍方麵不主動提出來,後續林子然也會持續推動海軍建設,發展一支能維護帝國海疆的主力艦隊出來。

  所以慎重考慮後,林子然還是批準了海軍的第二期發展計劃,並讓海軍開始著手第二期發展計劃裏的前期規劃。

  準備在未來數年內,把主力艦隊規模擴充到八艘主力戰列艦、四艘岸防裝甲艦、十二艘大型、小型偵查巡洋艦、六艘海外大型、小型巡洋艦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