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機槍初登場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5-11 19:06      字數:2182
  永恒五十三年二月六日,羅海城郊外的福元軍械廠的武器試驗場內,林子然和一群軍方和高層進入其中。

  陸軍統帥部軍械部輕武器司的司長正在一邊引著林子然等人進入,一邊介紹著:“自從去年開始,我們槍械司就設立了機槍科,並組織了福元廠,羅安廠、羅海理工大學、南州高等師範等不同機構的專家們,共同組建了機槍實驗室,試驗探討了三十多種不同機槍設計方案”

  “我們針對不同設計方案的性能,工業生產難度,成本等進行了綜合性的研究評估!”

  “去年十月份的時候,我們完成了初步研究,確定了最後兩種不同結構的設計方案進行下一步的研究,分別設立氣冷機槍組,水冷機槍組,開始下一步的樣槍製造,實彈試驗等!”

  “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個月,在試驗中我們得知了大量的問題,並對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改進,進一步完善了兩個項目的設計方案!”

  “最後,這兩個項目組的研究已經是到了最後階段,三天前我們軍械部門組織的內部測試中,兩款試驗樣槍都順利完成了各項測試!”

  “雖然這兩款不同的樣槍依舊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堅定認為,自動速射武器將會是戰爭的未來!”

  “相信各位長官,同僚們看過後,也會和我有著同樣的感受!”

  聽著軍械部槍械司的司長信誓旦旦的說這些話,一票大恒統一軍的高級將領們卻是表情平淡,他們可都是老江湖了,知道軍械部裏有著數不清的各種新武器的研究項目。

  但實際上大多在他們看來都是沒啥用的玩意,比如說到去年年底的時候,軍械司下屬的實驗室,就聯合福元軍械廠搞出來了一款所謂的排射槍。

  那是什麽玩意呢?就是把眾多子彈同時裝填到五十根槍管裏,然後同一時間發射,同時間內發射數十發子彈。

  這聽起來似乎很厲害,但是打完這一輪,就個一個個槍管重新裝填,重新裝填的時間足夠一支步槍打出上百發子彈了……

  數不清的項目組裏,最後沒幾個能夠真正的實用化並進入部隊服役的。

  其實軍械部自己也是知道自己資助的大部分項目,最後都是沒啥用的,但是他們之所以還資助各學校的實驗室,企業的研究項目組,發放大量的研究經費,那是因先進武器的確是需要從眾多的研究項目裏演變而來。

  那個啥,新式武器研究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大浪淘沙,從眾多看似不起眼的研究項目裏找出來一些比較靠譜的項目,再繼續研究,然後得到實用性的武器或設備。

  大恒統一軍裏的很多現役武器裝備,都是這麽搞出來的,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碰撞引信了。

  這玩意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這東西乃是後裝線膛炮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這東西的話,那麽哪怕是采用了圓柱形炮彈,但是炮彈的引爆也隻能和傳統的圓形榴彈一樣,隻能采用圓盤延時引信之類的引信。

  但是采用了碰撞引信後,加上圓柱形炮彈,兩者就能夠形成完美的結合,炮彈打出去後命中目標了直接爆炸,不會提前,也不會晚。

  而碰撞引信當初的研發,就是從二十多個不同的引信項目裏延伸而來的,當時的林子然同時資助了二十多個不同的碰撞引信項目組,最後隻有一個成功了,而這一個成功的碰撞引信,就直接完善了大恒統一軍裏的後裝火炮。

  步槍方麵的研究也是,盡管林子然很早就提出來了後裝線膛步槍的概念乃是大體上的設計,但是依舊是同時有多個項目組進行不同的研究。

  僅僅是研究閉鎖方案的項目組就有兩個,分別研究前端閉鎖和後端閉鎖,比如說福元步槍所用的改裝步槍的閉鎖方案,就是從多個不同的閉鎖方案裏選擇出來的。

  羅安三型步槍定型之前,就已經先後有了八毫米、十一毫米、十三毫米三個不同口徑,並有多種閉鎖方案,有彈倉,發射紙殼子彈,發射金屬子彈等技術數十種不同的研究方案,最後經過測試和選擇後,才是敲定了諸多的技術方案。

  可惜的是,最後一樣也沒用上,因為技術人員發現,之前南州銀行搞出來的南海步槍,比他們搞出來的新型步槍更完善,槍機,閉鎖等設計更好,所需要的僅僅是把撞針部分改進一二,用以發射尾部底火彈藥金屬子彈。

  而且生產線稍微改裝就可以!

  但是你不能說當時的研究一任何用處了,正是因為研究了這麽多,才能知道南海步槍的諸多優勢,並對擊發模式進行修改啊,而且金屬子彈這玩意,可是大恒統一軍自己搞出來的。

  兩者相互結合之後,才有了羅安三型步槍!

  同時軍械部並沒有放棄對新步槍的研究,如今軍械部還有著多個步槍的研究項目組,其中包括羅安三型步槍的改進型研究,包括把口徑縮小到十一毫米,增加彈倉等,此外還有全新設計的十一毫米步槍,甚至是八毫米步槍。

  上述三大新步槍項目的研究,一直都在持續,隻不過距離完善定型還有一段的距離。

  從這些也都可以看的出來,想要獲得一種完善的新式武器,並不是說隨隨便搞就能搞出來的,哪怕是知道了概念,甚至是知道了大體上的設計,但是具體的很多細節上的東西依舊需要不斷的進行研究,完善,甚至細節上的不同就能延伸出來不同的方案,不一一研究實驗,你怎麽知道那種方案可行?

  大恒統一軍裏的羅安三型步槍,鋼製線膛後裝炮,就是經過長期研究,無數次測試之後才搞出來的成熟產品。

  再者,很多研究項目雖然最後沒啥用,但是研究的過程裏也能培養人才,或者搞出來一些副產品,可以用在其他方麵啊!

  這一次來看什麽機槍,很多將領們也都是抱著來看個熱鬧的心態,但是他們之前也看過早期的樣槍或者是概念、技術資料等,也都是認可機槍的潛力的。

  但是林子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