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模仿不來的南海軍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4-14 11:16      字數:2386
  南紫城方麵的戰鬥,從中午南海軍發動大規模炮擊開始,再到下午大約三點左右南海軍的步兵部隊上前,雙方發生了步兵之間的交戰後,戰鬥是越發激烈了。

  南海軍方麵依靠絕對的炮兵優勢,徹底壓製了紫勝軍方麵的後裝火炮以及大量的前裝火炮,為步兵部隊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等到了五點十分,部分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彈炮部隊甚至開始主動前置,為進攻部隊提供更直接的炮擊。

  南海軍裝備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名為榴彈炮,但實際上為了跟上部隊進行野戰機動,行進重量都是控製在三頓以下,這種情況下,炮管就不能太長要不然的話就太重無法進行野戰機動了。

  而炮管不長,這有效射程自然也就差了點。

  目前裝備的改進型號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炮管長度依舊是十一倍口徑,有效射程在四千三百米左右,比初期的型號四千米的有效射程有所提升,但是依舊比較短,都沒有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五千五百米的有效射程呢。

  射程比較近的情況下,要想獲得更好的炮擊效果,就需要靠近部署。

  在敵軍的反擊火炮被壓製後,各獨立炮兵團,炮兵旅裏的一部分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開始靠前部署。

  並在當天下午五點左右順利抵達預設陣地,並進行大規模的炮擊。

  當這些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彈炮,開始直接轟擊敵軍步兵防線的陣地後,更是導致了敵軍陣地內的步兵傷亡率急劇提升。

  傍晚六點左右,一個旅的南海軍步兵,已經是在火炮的支援下,突破了一段敵軍的左側陣地,初步切斷了南紫城內的守軍和外圍左側敵軍的聯係。

  當天晚上,受限於視線影響,南海軍部隊的進攻雖然還在持續,但是強度已經大幅度下降,更多時候隻是籠統的對某個方向的敵軍進行火力覆蓋而已。

  正麵戰場上的交戰,短時間暫時平息了下來。

  但是另外一支負責迂回的部隊,也就是第二師卻是依舊在行動。

  作為北線進攻部隊裏的核心主力部隊,第二師承擔的作戰任務並不是直接進攻南紫城,他們的作戰任務是在外圍進行迂回包抄。

  南海軍一直以來都喜歡讓二線部隊進行正麵進攻,把一線核心主力部隊用來進行迂回包抄。

  以往部分戰役裏,第一師就經常承擔這種作戰任務,如今第一師駐防南海州內北線的羅河峽穀,東征部隊裏的諸多部隊裏,戰鬥力最強悍的自然也就是第二師了。

  從河台戰役開始,第二師承擔的作戰任務就是進行迂回包抄。

  現在也不例外!

  第二師的迂回包抄是在敵軍右側,白天的時候雖然也發動了進攻,隻不過沒有投入太大的精力,這是為了給敵軍製造假象,讓他們認為正麵戰場以及左側的才是主攻方向。

  等到了天黑後,第二師卻是重新發起了大規模進攻,發動了南海軍建軍以來,最大規模的夜間進攻作戰。

  這也是為什麽會讓第二師承擔右側主動任務的原因,因為夜間進攻作戰對部隊的組織能力有極大的挑戰,目前此地的諸多南海軍部隊裏,也就隻有第二師這種南海軍裏的老牌主力部隊,才勉強具備這種能力了。

  其他部隊的話,怕是發動進攻後,連敵人在哪,自己人在哪都分不清,到時候打起來估計是亂糟糟的。

  第二師在晚上發動規模進攻後,果然是對當麵的敵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夜戰,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都是非常考驗部隊組織能力的。

  尤其是現在的雙方交戰模式,可不是以往的那些線列作戰,而是散兵作戰,一個師的展開寬度可以達到四五公裏。

  說起來也可惜,現在已經是沒有那支藩鎮部隊麵對南海軍的話,還會傻乎乎的用線列作戰的方式了,清一色的變成了散兵作戰模式。

  畢竟大家的眼睛都不瞎,這兩年南海軍在南海州內的相關戰例,早已經是被各大藩鎮所關注甚至研究,最後基本上都得出了一個結論,在裝備了後裝步槍的部隊麵前,還繼續用線列隊形作戰,不管是防守還是進攻,那都是自殺。

  後裝步槍每分鍾十發以上甚至更高的射速,足以在打出去以往不敢想象的彈幕,而且裝備了後裝步槍後,還可以趴著裝填開火,你繼續傻乎乎的站成一隊以密集隊形迎戰,估計連敵人的影子還沒有看見,就被大片的子彈收割了。

  這不是自殺是什麽!

  最近一年來,很多藩鎮已經是不約而同的放棄了線列戰術,而是轉變為散兵隊形了。

  但是散兵隊形這東西吧,要想想成一整套完整的戰術體係,也是非常困難的,他們模仿參考南海軍,但是想要完全學會那是不可能的。

  南海軍的戰術,可不僅僅是散兵戰術,而是一種全新的新型戰術,從步炮協同,再到步兵戰術,那可是一整套的,而且自從吳冠林抵達青山鎮後就開始研究並施行了,這前後可是好幾年時間了。

  期間根據各戰役還在不斷的進行調整改進,這種改進不僅僅是戰術,還有編製以及組織乃至後勤。

  南海軍裏的步兵營團級部隊,甚至都已經設立了速射臼炮、步兵炮、後勤部隊等輔助部隊。

  所以南海軍打仗的時候,那些藩鎮們所看到的也許隻是步兵們以散兵隊形進行作戰,但實際上這背後是一整套完整的戰術理論。

  其他藩鎮們想要學習的話,可不是搞一個散兵隊形就足夠的,而是需要對現有部隊進行全麵的推倒重建,從部隊的編製,裝備,指揮體係,後勤體係,戰術理念等進行全麵的革新才能做到。

  怎麽說呢,就算是想要抄襲南海軍,那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至少,需要時間!

  紫勝軍其實已經足夠緊跟時代了,他們半年前就已經根據南海州內部的情況,展開了散兵戰術訓練,並開始批量裝備後裝步槍,現在更是連後裝火炮都已經裝備了一部分了。

  而且他們也是對部隊的組織以及指揮體係進行了一定的改進,但是革新的時間還比較短暫,而且現實也不可能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以及戰略安全空間把全軍推到重來。

  這也是導致了,表麵上看,似乎雙方用的都是散兵戰術,但內裏的東西區別大著呢。

  這種區別在實戰中,體現的更加明顯。

  當天晚上第二師發動了夜襲之後,雖然指揮作戰有些勉強,很多部隊甚至走著走著都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但是他們依舊勉強發動了進攻。

  而對麵的紫勝軍,則是表現的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