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沼澤單元格改造計劃(二)
作者:油炸鹹魚      更新:2020-12-20 21:52      字數:2188
  妘載給商部落畫了一個大餅,這個餅大的讓商部落首領們都不太相信,因為從南方傳過來的各種肥田的方法,他們已經都掌握了,按照道理來說,還有什麽方法能繼續肥田呢?

  妘載告訴他們用河道的淤泥,商部落的首領們都開始失笑。

  河道淤泥可以肥田,他們也知道,但是淤泥來一次就要伴隨一次洪水,這個時代的商丘水網還是比較多的。

  可淤泥的質量是不能保證的,而且重要的是水帶起來的流動,是“渾水灌溉”的方法來改良土壤,而不是單純的淤泥本身。

  妘載看到他們一個個都不在意的樣子,頓時大搖其頭。

  “我聽說,商丘曾經被洪水淹過數次,多虧了中原一位臣子,教導各位修築溝牆,夯實土壁,這才讓商丘免了洪水毀地的禍患?”

  相土道“你說的是那位秩宗大人,姚重華曾經在商丘擔任治理市場的大臣,他是一個東夷的年輕人,但卻有很大的智慧,那次確實是多虧了他,現在即使洪水再來,我們也不會擔心害怕了。”

  妘載聽了,頓時連連搖頭“不,下一次的洪水隻會比上一次更加的厲害。”

  “天地正在快速的改變,你沒有覺得今年的冬季特別的暖和嗎?”

  妘載告訴他們“我要告訴你們的,不是單純的水溝引水,而是一種叫做淤灌的技術,這其中還有塘堰、格田之技,這都是因地製宜而專門在北部的大河兩岸可以使用的治水興農之法。”

  ————

  在妘載的要求下,相土他們將信將疑的跟了出來,在聽說妘載要幫助商部落製定今年的農事工作計劃,以及要修築一個小奇觀的時候,反應最大的不是曾經治理商丘的重華,而是文命。

  文命雙眼放光!

  難道這裏,要建設一座小防洪城?

  但他雖然很想看妘載大展身手,然而還是提醒妘載,相比這裏的小奇觀,還是趕快和他去風陵渡修建大奇觀為好

  妘載卻對文命教導,告訴他,在這裏修築的東西,以後會給他派上大用處,文命向來是對這種水利設施尊崇的,聽了妘載這麽說,他立刻表示,風陵渡是事情,完全可以等等!

  “我聽聞,商丘的附近有一座大澤,叫做孟諸澤?”

  “是有,上次大河大水時,孟諸澤便崩了,當時溝防不修,大水害民,大家隻知道用水來圍堵,後來大澤一崩,那附近的部落,都遭殃了,死了很多人。”

  “我想要在商丘這地方治理河澤,修築一個小奇觀,以備大河之患,你覺得如何?”

  “什如何?!好事情啊!阿載!”

  妘載詢問的是重華,因為重華治理過這裏,此時重華聽說妘載要二治商丘,頓時很是高興。

  阿載有天子之相,正是應該多多幫助這裏受災的人民群眾啊!

  他倒是很高興,認為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而興修水利,觀察地理,決斷天時,卻正是妘載的強項,重華認為,治商事自己能與妘載平齊,但治地事,自己還是有多遠走多遠。

  說幹就幹,了解了孟諸澤的情況,妘載心中已經大概有了一個判斷,立刻帶上文命,交給了他神聖的任務!

  那就是扛包。

  “看到了嗎,這個就叫做專業。”

  重華在一旁給修他們解釋,而修他們也完全聽不懂妘載剛剛在和重華、文命交談些什麽。

  雄陶此時便道“有巫給他們設計修渠灌溉的事情,他們就不用擔心了,真是好運氣啊!”

  商部落的首領們聽到這些人的大話,都是麵麵相覷,眼中充滿狐疑。

  治理孟諸澤?

  這個大澤,可是和雷夏澤等同的大片水區啊!

  ————

  孟諸澤在商丘的東北,是商部落“興盛”的地方——被洪水摧殘的興盛。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與斯部落也,必將苦其心誌,餓其筋骨

  這個大澤也是大禹治水的地點之一,而且是導流洪水入東海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墨子之中說,大禹把一片穿行天地的迂回洪水導走,再把這個大澤攔住,將它的水流導為九條,以此來限製東土的洪水,以此來有利於冀州之地的人民。

  也就是說,大禹在那時候,是把孟諸澤當做一個天然水庫來用的!

  由此可見這尊上古大澤的容量有多可怕,而它一被洪水灌注,那就立刻噴射出來,將四周的土地全都淹沒

  而這個大澤之所以是重要節點,還有一個原因是舜帝的時期,共工造反,把大河又弄出來一次大洪水,配合前些年的自然大水,一直順著大河淹沒到空桑地區,所過之處江淮通流,人民都跑路上丘陵,爬到樹木上,大水盤卷時而逆行,蛇龍躲在一起瑟瑟發抖,人民流離失所

  至春秋時期,孟諸澤一分為二,而西部的大澤,也足夠灌溉整個宋國的土地。

  妘載也沒想到,能看到這個傳說中的大澤,畢竟在妘載穿越前的時代,孟諸澤早就已經消失不見了,被黃河衝擊出了平原的形狀。

  “沼澤單元格,糧食產出負一移動力消耗是三暫時沒有工人可以改造,科技樹未解鎖。”

  妘載嘀嘀咕咕,後麵跟著拎包的文命,兩隻小雞把文命的腦袋當成雞窩,吃飽喝足之後,咕咕和焦焦就睡眼朦朧了起來。

  吃飽了就要睡覺,咕嘰嘰。

  “這裏的水域之中充滿灘塗,向裏麵去,則是覆蓋到大河兩岸的廣袤水域,首先要做的,是把這片大澤分開,然後從這個大澤,向東方分出九條河流,以此來把它作為天然的導洪屏障。”

  “在大防洪城工作了很長時間,但是你沒有切身的,實際的參與過這種修築,這一次是極好的機會,在這裏積累經驗,我們去風陵渡的時候,對於治理大河遠方的砥柱山之水,就更有把握了。”

  妘載對文命講,“引洪灌溉”所用的技術,和大防洪城中所運用的技術,是差不多的。

  來吧,文命,你將參與到這個“沼澤單元格”的改造之中!

  麻麻載放下了一個工人,把這個工人命名為“姒文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