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三門峽的治理規劃
作者:油炸鹹魚      更新:2020-11-06 01:15      字數:2417
  妘載聽完了共工的壯舉,也是唏噓不已。

  這個鳥人還真是幹脆,說撞山就撞山,自己弄得頭破血流不說,還被人家山神扯著打了一頓,最後鬧到陶唐地,這事情幹的就很牛皮。

  不過他紅頭發紅眉毛紅胡子,頭破血流倒也看不出來。

  而且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一口氣撞斷一座大山,這也是確實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大洪水才是重要的,隻是共工手段太過粗暴,效果倒是很有效果。

  厲害到不得了了。

  人家都是用法術搬山,你倒好,真正的物理極限搬山啊看來閣下名字裏應該帶個孫字。

  不過這樣也讓妘載明白了一件事情。

  從來到山海世界到如今,赤鬆子和應龍他們雖然展現過一些神乎其技的手段,但妘載終究是沒有看過那種移山倒海的力量,而如今根據文命口述,共工這戰鬥力簡直是超級地球人

  哪怕是開大招,也足夠厲害了。

  我們還在戰鬥力一千打轉轉,他都兩萬了。

  而且共工是紅頭發,妘載不無惡意的想著,共工去見先檻大逢山的吃瓜山神的時候,怕不是開口就是一句“給我個麵子”

  從古到今,不給我共工麵子的神,他的山都被我撞斷了。

  “誒!文命,來,你看這裏……”

  妘載指著三門峽的位置:“這個地方,回頭你記下來,去現場看一看,肯定對你治水是有幫助的。”

  “共工給你找了一個壞地方,不過你現在的重要任務,我建議,不是去修築水利工程,而是直接開山,然後丟在那裏就行了……”

  “你看,就把這裏的群山給鑿斷。”

  文命大吃一驚:“啊?這,這怎麽能行啊!”

  妘載道:“因為過幾年,或許會有一場更大的洪水到來,到時候風淩渡就不存在了,所以,你可以知道,三水匯聚之後的大河,你們隻能逃,不能治。”

  “能讓它順順利利的流入北海和東海,已經是萬幸了!”

  文命怎麽也沒想到,妘載告訴他的,居然是這種消極怠工的方法。

  於是他不服氣道:“載哥!我看到你們在北麵修築的那個大城了!裏麵還有鴻水碑,那是為了對付洪水的吧!”

  妘載:“你說大防洪城?是,當然是。”

  文命急了:“載哥你可以修,我們也可以修啊!而且中原人多,修起來快!”

  妘載笑著搖了搖頭,看向丹朱和娥皇,他們兩個也是麵色嚴肅,顯然不明白妘載這個意思。

  “你們果然不明白。”

  妘載道:“你們啊,到現在還不知道因地製宜嗎?”

  “大防洪城可以修在大江,可以修在敷淺原,但是修在大河邊上,沒有用啊!”

  你們這些人,搶奇觀也不看你們有沒有地方坐這個奇觀!

  (該地區沒有符合條件的位置)

  “敷淺原周圍皆是巨山,石土堅固,大江之險在荊江洞庭,不在於敷淺,故而可以修城抗洪!”

  “而風陵渡之後,三河之水匯聚,聲勢震天駭地,流至龍門山,砥柱山的時候,又是一處險水,而且大河兩岸土質不如大江兩岸堅固,這就讓大城的地基,根基不穩。”

  遠的不說了,就說戰國時代吧,魏國的大梁城夠堅固吧,被秦軍左一次灌水,右一次灌水,這個月淹它三十一天,下個月再淹個二十八天,留兩天給魏國人曬褲頭。

  後來大梁城都泡塌了,魏國人全都經驗加三成了大水比。

  妘載看他們的神情,依舊有些遲疑,於是走到陶土沙盤的另外一麵。

  原本曆史中,大禹來到龍門開山,打通之後見到砥柱山,大為吃驚,於是又鑿斷砥柱山……

  《墨子·兼愛》:“古者禹治天下,西為西河漁竇,以泄渠孫皇之水。北為防原,注後之邸,池之竇,灑為底柱,鑿為龍門,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

  《水經注·河水四》:“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這座山極其厲害,即使經曆過數次黃河大洪水都不曾晃動半分,如天柱一般矗立在上古時代的黃河中央,所以後世“中流砥柱”一詞,也是出於這座山。

  又有一種說法,說定海神針其實就是砥柱山。

  後世的砥柱山隻剩下一塊石頭了,不過依舊頑強的趴在黃河上動也不動。

  可以說是群山之中的“楷模釘子戶”。

  別人是給了拆遷款就有,這座山麽,就是峰可斷,石可流,地盤不能移。

  當然,積石山,桐柏山等更著名的治水處,那是後話,暫且不談,文命現在沒有成為司空,共工依舊壓在他頭上。

  而且崇伯也沒死,反而是重新學習先進治水理念。

  故而這個未來,就變得撲朔迷離了很多。

  “你這個陶土盤,是根據你們有崇氏諸多治水人走過之路而模擬燒製的,所以你看……”

  “龍門山在這裏,打通它,然後你會見到一片阻塞的大湖,這地方並不是水流寬闊的緣故,而是湖水下麵的河道狹窄所導致。”

  “這下麵有很多礁石……這些礁石和群山擠在一起,導致河水湖泊下出現大量暗流漩渦……”

  西漢鴻嘉時期,曾經大規模的對這裏進行除礁行動,工程巨大,但是因為技術水平所限,故而效果提高不大。

  東漢桓帝時期,唐代開元、天寶年間,也多次整治,開元二十九年,在黃河左側入門以東的岩石上,開鑿一條人工運河,稱開元新河,俗稱娘娘河,以避開黃河三門的行船風險。

  這個地方,三門峽的水,確實不好治,大禹的時代,能打開三門之水道,已經很厲害了。

  “這片山,把它們都給鑿斷,這個地方,叫做……”

  妘載說到這裏,忽然一愣,然後看向文命。

  妘載確實是知道那些山的後世名字,三門峽在大河南邊的群山,全部是崤山的延伸!

  而且這裏還有個水神叫做五戶……

  但是被大禹鑿斷的那些山,妘載可不知道叫啥!

  文命眨了眨眼。

  載哥你怎麽不講了?

  我都記載小簡簡上了。

  妘載忽然收手,對文命道:“這個,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我和你說一些關於地質學的東西,譬如什麽褶皺山體之類的……”

  “文命啊,你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啊!”

  妘載跑路之後,文命便琢磨起來,而娥皇此時也對丹朱道:

  “這就是他的治水之道?”

  丹朱一笑:“怎麽樣,感覺如何,是不是雲裏霧裏?”

  娥皇皺著眉頭:

  “確實是精通治水之人,就是,有點瘋瘋癲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