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蒼生大濟之世也
作者:油炸鹹魚      更新:2020-10-28 22:33      字數:2310
  對於現在的南方部族來說,開礦也同樣是重要的一個環節,除了正在進行談判的大鹽山之外,其他的礦物,譬如柴桑山的神銀,以及大夏山的石料,還有銅、鐵等重要礦物,礦產隊中也積極培養能辨認各種礦物的人才,於是,在原來諸人那貧瘠的印象中,可以使用的“石頭”也從幾種迅速增加到幾十種。

  至於滑石,石灰,煤炭等東西,南方人已經開始逐漸使用起來,不過使用率並不高,一來是這些特殊礦物資源,在這裏不多,其次,有些東西,譬如煤炭,此時運回來,還是代替木炭使用的,而重要的一部分,基本都在鐵匠鋪中。

  再次之,就是商業貿易的繁榮,雖然南方地處偏遠,與中原,東夷等大貿易區隔著大江與巨野,即使是東部的百越也距離遙遠,但是這並不妨礙首領們派人出去拉投資。

  你看,續耳拉到的東部夙沙氏,不就是一個大客戶麽。

  對外出口也是拉動南方富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也依舊如孔老夫子所說的那樣,有公信力的土地可以進行公平的貿易,然後就是富裕的糧食以及強大的軍備。

  吃飽了才會去花錢,有力量才不怕搶劫。

  礦物的開發,主要是為了淘汰掉現在還在使用的骨器與石器。

  在各個方麵齊頭並進的過程中,第五年的大春耕,到來了!

  天公擂鼓,驚蟄到來!

  ————

  轟隆!

  山石崩裂,塵埃漸漸滾落下來。

  有時候驚雷的聲音,不一定是天公在擂鼓,天公敲大鼓敲累了,就會有某些人拿著雷管在大鼓上繼續敲起來

  義均有些失望的看著眼前的一片狼藉。

  這炸藥是弄出來了,爆炸也確實會爆炸,但是這麽多黑火藥倒進去,爆炸之後的威力卻十分差強人意。

  開山的路上,打一些頑固區域倒是挺好使,但是整體範圍來說,不是那麽的強

  “不過還行吧,總之確實是能炸,能炸就行還挺好玩”

  身為雜匠,義均最不缺的就是好奇心。

  即使黑火藥的威力乏善可陳,炸炸丹爐還行,炸山就顯得有些不夠格了,動靜倒是挺大,威力羞羞答答。

  倒是妘磐他們一幫小夥伴指著那個炸開的地方,瞪著眼睛,一蹦三尺高。

  臥槽這個牛皮這個牛皮!

  妘磐看著那剩下的一點點黑火藥,陷入了沉思。

  ————

  鄉土間的小路上,站在小坡上麵,從屋舍內出來,雞犬相聞,門前果樹綻放綠芽。

  新的一年,新的一天,年輕的人站在土屋前,看著遠處冉冉升起的太陽,山河照破,雞鳴漸落,人們都開始走出自己的屋舍,去往田間。

  他從屋子內拿出了一壺油,以及兩枚貝幣,這是上次從油坊處打油時,正好遇到流動攤販,從人家手裏換取來的。

  “今天聽說有新的一批銅器將來到我們這裏,你想要換什麽?”

  年輕人出了家門,走向鄉土間,周圍聚集的族人們都在議論一些事情,那就是新出爐的一批銅具。

  “我想要一柄銅斧頭”

  “我想要一把銅鋤”

  年輕人握了握肩上的石鋤,他也想要一柄銅鋤頭。

  多好看啊,還結實,堅固,比起灰不溜秋的石鋤頭,一把銅鋤頭,成了他心裏麵揮之不去的夢想。

  人們聚集起來,當手工業街來的人抵達村落時,人們都探頭探腦的匯聚過去,裏麵的人吆喝著,兜售著新的銅器,這些銅器的價格低廉,用一壺油加上兩枚貝幣就可以換取,打造也輕易,現在手工業街一天可以生產八百柄銅鋤頭。

  材料是屬於劣銅,但是即使是劣銅,在當下時代之中,依舊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而且這個劣銅的劣,隻是針對神銅而言的

  “我要一柄銅鋤頭。”

  年輕人擠到前麵去,對著手工業街的人們說著自己的需求,並且早已準備好了換取的物資,於是手工業街的來人交給了他一柄銅鋤頭。

  澄黃色的銅器,冰冰涼涼,但卻是代表著新的希望與追求,年輕人把自己的石鋤放下了,這柄跟著他有數十天的新石鋤,到此已經完成了使命。

  但銅鋤頭拿到手裏的一瞬間,年輕人卻又有些舍不得用了。

  這太新了,也太好看了點,老石鋤是常常用的,看起來老舊,所以用起來也不心疼

  “拿到了銅鋤頭卻舍不得使用嘿嘿。”

  年輕人自嘲的笑了兩聲,為自己這種思想感到滑稽,畢竟工具本就是給人使用的,心心念念的東西得到了,卻又怕把它弄髒了。

  在這個時代,一柄嶄新的銅器,就是很多人的夢想了。

  民眾之間,除去圖騰戰士之外,還有更多不曾覺醒的尋常民眾,他們組成了部族,也處於整個社會結構中最廣大的一片,他們沒有巫的智慧,沒有圖騰戰士的勇武,他們各個方麵都懂一些,卻又都差一些

  “如果以後我參加狩獵活動,我還需要一柄銅矛,還需要一柄角弓,肩膀上掛著石片,腰上纏著虎豹的尾巴,那可真威風啊”

  年輕人回到土地裏,手工業街的人繼續沿著鄉間的小路行進,很久之前,這片土地還是荒蕪的,可現在已經有了民眾,也不再是原始的皮棚木屋,而是人人住上了土屋,人人門前都栽種了一顆果樹,家家戶戶也都從養雞場領走了小雞,甚至還有一些原本部族馴化流浪的土狗

  有些人家,甚至買了小豬回來,不過一年,就產了一窩小豬崽。

  閑暇的時候,人們也會離開田地,前去各個“街道”,譬如手工業街,農貿市場,油坊,磨坊、大防洪城的建設地等區域,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是學習新的手藝。

  人們能各憑其能,各竭其力,各滿其欲。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黎民醇厚,鄰鄉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天色漸過,日薄西山,扛著已經沾滿泥濘的銅鋤頭,年輕人向著自己不遠處的居舍走去。

  小雞在田壟上踱步,土狗趴在土屋的前麵,小院落裏的果樹收斂葉子,磨石依靠著土牆,陶罐裏麵積滿了雨水。

  提前回去的人,已經升火做飯,在門前三三兩兩的聚集著,陶釜上升起嫋嫋白煙。

  日落之前,金霞鋪遍山野,有遠來的某個人看到了這一幕,心神搖曳之下,感慨萬千。

  “此,果真如外言,實是蒼生大濟之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