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江出汶山,見都江之堰!
作者:油炸鹹魚      更新:2020-10-09 20:50      字數:2198
  語氣雖然並不是很高,說出來的話,卻讓互人國與魚鳧氏之民都震驚不已。

  這年輕人才吃幾年幹飯啊,這是醋喝多了,口氣都這麽大的嗎!

  別光喝醋啊,來口酒,雙倍的上頭。

  不過想歸想,兩方使者都沒有先說話,隻是他們的目光看著妘載,似乎在等妘載拿出一個匹配這大話的“方案”來。

  對不對,咱們也不是說無端懷疑,你總不能口嗨然後沒有實際行動吧?那我口嗨我也能啊,盤古開天我遞斧,女媧斬龍我幫忙,太昊立表我建議,神農嚐草我記錄!

  吹牛皮誰都會,反正這幫人也不能從大丘下麵跳起來打我。

  那你要拿不出方案來,別怪我們看不起你了。

  拿不出方案,那就是吹牛皮!拿得出方案且真有效果,那你是真牛皮!

  兩個使者的目光,不僅僅被妘載看到了,也被崇伯看到了,頓時崇伯就有些不滿,但是兩個使者一句話都沒吭聲,隻是眼神示意自己不相信,崇伯也不能開口就罵人。

  是吧,我隻是有這個想法,你管我說話還管我想什麽嗎!

  妘載倒是也沒怪人家,畢竟自己沒有太大的“治水功績”,想到當初如果能夠硬碰硬戰勝大江,那自己的名聲肯定很大,“如雷貫耳”不一定,但至少被別人來一句“久仰大名”是沒問題的。

  不過那樣做的話,就等於是拿各個部族族人的生命去換取自己的名聲。

  妘載做不來這種事情,也不敢做,任何意義上的不敢,不論是對生命的敬畏,還是對自我道德的約束,亦或是各個部族的憤怒,都不是妘載願意去麵對的。

  於是此時,看到兩人不相信,妘載也沒直接說什麽,而是對他們感慨道: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鮮與中原通人煙。”

  二人聽得妘載隨口便是一句歌謠,都目光一亮,這個時代能隨口編織歌謠的,都是文化人中的文化人,至少有三把刷子。

  二人這才向妘載見禮,不過那禮儀自然是蜀地的,蜀地好歹也是山海時代的大地文化中心之一,沒有禮儀,人家隻會以為你是西南方向來的野人。

  “謬讚了,四萬八千歲沒有,四百八十歲還是有的”

  魚鳧氏的使者腆著臉回應,但隨後又道:“久聞赤方氏有巫,通曉治水之法,我身邊這位是互人國使者,他們的祖先是炎帝神農氏之孫”

  他介紹了一下之後,開門見山,畢竟妘載先和他們開口的,不回話也不好,所以直奔主題:“不知道赤方氏之巫,想要在這圖板上找一個什麽位置?”

  這話說出來,就是質疑,但是魚鳧氏心道,我本來是不想說話的,但你自己找話,那如果落了你的臉麵,也不能說是我的問題,至少崇伯這裏想要怪罪,也不好說什麽吧。

  但妘載哪裏聽不懂他的話外音,這對於一個後世之人來說實在是太淺顯易懂了,並非我是懂王,而是我開局就在第五層,而你在第一層啊!

  從一開始,我的畫風,就在你之上!

  於是便笑著道:“不必急,圖板隻是一個參考而已,真正要怎麽做,實地考察之後才能知道,所以不要”

  妘載說著,忽然又是一笑,拍打著那副板子:“這就是死板!死板者,不知變通也!”

  “崇伯畢竟是遠隔千裏製定的計劃,我也是一樣,所以我們的方法,你們要因地製宜去做才是最好的,而不是崇伯畫在什麽地方,你們就一定要在那個地方”

  魚鳧氏的使者皺眉道:“這話說的就不對,難道崇伯要我們在白江施工,我們卻跑到南江去嗎?白江今年不發水,南江發,難道這水利就不去治白江而去治南江?”

  妘載失笑:“來,我告訴你,如何治這三江之水,如何找到那個位置!”

  “你先回答我三個問題。”

  魚鳧氏使者點頭:“請問!”

  妘載道:“第一個問題,白江出何處,入何處?”

  魚鳧氏道:“白江從蜀穀流出,然後向東南匯入大江,入江處在江州城下;其次,北江從曼山流出,向南注入大海;再次還有南江從高山流出,向南注入大海”

  他一次性把三條江水的流向複述了一遍,這次的講述,比起給崇伯所說的那次,分毫不差。

  妘載笑著點頭:“好,三江之水,白江就算大江了,所以隻有大江之水是向東的,其餘二江,都是向南的。”

  “大江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白江入大江之中,不計,其餘二江不足為大慮,可後治。”

  這一番話,說的魚鳧氏是眉頭連皺,暗道你都沒看過其他的二江水禍,怎麽就知道誰先誰後呢?

  不過現在不是抬杠的時候,因為妘載又開口了:

  “第二個問題,山勢。”

  魚鳧氏一愣,妘載告訴他,自己要知道三江附近的山勢,哪裏高,哪裏低。

  魚鳧氏皺眉,但是還是把所有的山勢告訴了妘載,妘載心中回憶,與過去的記憶並無太大差別。

  “好,第三個問題”

  “蜀穀附近,汶山與成都巨野間,是否有這樣一些山”

  妘載問過之後,反而是魚鳧氏大為驚訝:“你,你去過蜀地嗎!”

  “不,我沒去過。”

  妘載嗬嗬一笑:“這就要涉及到地勢分析的問題了,說來話長,長話不能短說,所以就不說了”

  分析個屁,以前在勘探隊的時候早就去過不止一次了。

  妘載把圖板反過來,拿起一把骨刀,在上麵輕劃輕戳,畫了一個粗劣的大致圖,刀尖最後落在一個地方,圈了個橢圓。

  “隻需要在這裏,修築一個巨大的水利設施,大江之患便可解決,剩下的其餘二江,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慢慢治理,崇伯的辦法就很好”

  二位使者看著這個圖,聽著妘載在一旁的聲音而出神,且不解!

  “大江出汶山,見巨堰而分!”

  妘載用刀圈出來的這個位置,就是大江出山的地方,在現在還是一片蠻荒山地,而這裏,也就是後世著名的——

  “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