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發動場地魔法卡,地理學
作者:油炸鹹魚      更新:2020-10-01 19:08      字數:2251
  赤鬆子猛然看向羲叔!

  老兄弟,靠你了,我請你來不是為了讓你在這裏啃蘿卜的!

  羲叔看了一眼赤鬆子,又看了一眼豎亥,講道理,他也沒想到幾個煉氣士居然敗的這麽快,而同時也對豎亥各種驚人的論調而感到自己的不足。

  萬裏山河,如果沒有踏足過那些地方,是絕對不可能有這些見解的,羲叔住在南交,過去也曾經聽過南海的打漁人講述,說南海之上,過去傳說中,也曾經有烈火從海底衝出,變為大地,不過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了。

  “好,他們和你談過了關於大地的一些地理,我這裏,便把天與地合起來一並說吧。”

  “天與地交匯之處,便是四季的交替,我曾在南交,以南方七星宿出現在正南,來確定仲春的時節,此時民眾進入耕地中耕作,鳥獸也會交尾繁殖,但是如果跨過了北戶氏,向南海一路行走,過了傳說中,因因乎所存在的南極點後,當地的居民就向北打開窗戶以迎接日光.....”

  南交的土地,一半在太陽照射向南的地方,一半在太陽照射向北的地方,羲叔於是便問豎亥,這和天地是否有關聯呢,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豎亥便笑道:“我曾走過很多地方,我來告訴您吧,在西方的流沙之西,在先民國之西,在軒轅之丘,在不周之山,太陽落下的時間,比起東方的滄海,要晚上很多。”

  “在極北的地方,鯤魚所遊來的北冥之地,有著永夜與永晝的存在.....”

  豎亥道:“東極之地,光芒與黑夜同存,西垂之地,午夜之時依舊光明漫天,南方盡遠之處,太陽的光輝向北而非向南,北方極冥之地,永晝永夜互相交替....”

  羲叔也聽得驚呆,問道:“我住在南交,隻聽過其中一種,我的兄弟們,有居住在其餘三個方向的,但是他們也沒有見過這麽極端的情況。”

  豎亥:“所以我認為,大地與天,是互相呼應的,天理與地理之間,是真正存在著一片看不見的力量的,或許真的是世間的氣吧,也或許是更偉大的一種威嚴?”

  “這,還不知道。”

  羲叔思考而不說話,赤鬆子看到這樣一幕,便懂了,這老先生也是敗下陣來了!

  正是這時候,赤鬆子借口肚子疼離開,正撞見尋找聲音晃過來的妘載,頓時眼睛一亮!

  “快,徒弟,現在正是大家需要你的時候!”

  赤鬆子截住妘載,倒是憋住了還沒問“夢中老頭”的事情,畢竟那個事情現在不重要,重要的是豎亥馬上要把他們打一個來回了!

  丟人啊!

  妘載聽說了豎亥這個人,也是大吃一驚。

  地理學家?

  等等,這個名字好熟悉啊!

  作為一個地質勘探的人,妘載當然知道上古時代傳說中最早的大地測量員是誰,於是隻是稍微思考,便想起來豎亥的身份了!

  海外東經中所說,是天帝命令豎亥,從東極走到西極,一共走了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拿著算籌,左手則是指著青丘的北麵。

  而在《淮南子》中,則是說豎亥是大禹的臣子,和另外一位地形測量員“太章”一起工作,而在淮南子中,便說豎亥是從北極走到南極,而太章則是從東極走到西極的人了。

  於是妘載連忙去看這個老祖師,而當豎亥見到妘載的一瞬間,目光頓時大亮!

  那就是眼中有精氣神要衝出來一樣,當時豎亥便明白,這個年輕人,必然就是自己要見的人了!

  開門見山,無需多言,妘載過來,回應豎亥:“黃帝曾經說過,天地之間的交匯處,就是氣。”

  豎亥問道:“如何講呢?”

  妘載道:“您也是巫,不必我來講述傳承中的東西,但是用煉氣士們的說法,是陰陽二氣交匯而生萬物。”

  豎亥聽了,不免笑出聲:“不,不,不。”

  他連說了三個不,隨後似有些失望的道:“你是能說出水土異也的人,我在南方,聽說你對於山川地貌,水脈治理有獨到的見解,但你,卻用這種話,來搪塞我嗎?”

  然而讓豎亥沒想到的是,妘載豎起手來,示意他聽自己講。

  古人的智慧是不可小覷的,對於天地的探索,在某些神秘領域或許比後來人更強,然而對於妘載來說,在山海時代談論到各類地理,那到了這個領域,就是我的專場了!

  發動場地魔法卡,地理學!

  你這個二級科目地圖學的人,是不可能比得過我這個一級學科地理學的人的!

  因為我已經涵蓋你了!

  “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穀謂之理。”

  妘載對著豎亥說了這一句話。

  這是地理學不少人都知道的一句話,來自於東漢的地理學祖師爺王充,他對於天文,人文思想,以及古地理有著極其深刻的研究。

  地理學的祖師爺有很多,單說東方的,在山海時代的大禹、伯益、夷堅。

  山海經中的《山經》有人認為就是他們所寫的,一般認為大禹走過那些地方,伯益取的名字,而夷堅把它們記錄下來。(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誌之。)

  然後,就是豎亥和太章,至於後麵曆代,都有一些專注於大地奧秘的人,不過這些地理勘察者在古代沒有特定職業稱呼,他們的主職工作,可能是思想家,可能是教書先生,可能是朝廷官員,也可能是遊子遊俠....

  “氣交有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妘載再引用黃帝的一句話,緊跟著便道:“我說一下四季來表達我的觀點吧,一年中冬至日為陰之極,應該氣候最冷,夏至日為陽之極,應該氣候最熱,故天之太陽為夏至,天之太陰為冬至。”

  豎亥點頭,又不解的問:“這是天地的變化,那麽,有什麽特別需要明白的呢?”

  妘載道:“然而大地有一個白天吸熱,夜間散熱的過程,所以冬至之後.....經小寒、大寒、立春三節氣達到積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後三節氣,立春一到,氣候便開始溫暖。”

  豎亥眉頭皺起:“何謂節氣。”

  妘載微微一笑:

  “那,你且聽我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