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去他阿母的聽天由命!
作者:油炸鹹魚      更新:2020-06-27 20:16      字數:2207
  南丘,赤方氏。

  季巫主在這裏蹲了好幾天,也基本上已經摸清楚赤方氏的生活規律,當然最讓他震撼與吃驚的,那莫過於赤方氏各種各樣的工具與設施。

  不僅僅是鹽田中的井架,也不僅僅是耕地裏的犁具,更不僅僅是扇車,踏碓,轆轤,水渠,水車

  新奇的東西每天都有,他每天總能看到一兩個奇怪的,新的設施或者工具,當然,那兩個日晷也讓他神情震動,而這種“先進”的測算時間的手段,不僅僅是季厘國缺少,整個山海全都缺少。

  “赤方氏如果不是人口太少,已經完全可以立國了吧!”

  看看,這還是農村部落戶口嗎?

  再看看自己,自己也算是一個國家的人?也算是城裏人?

  季巫主在這種強烈對比之下,猛是自慚形穢,這南方的生產工具都這麽厲害,看來中原和西南

  中原一定更厲害吧!不愧是中原啊!

  輻射區這麽大的嗎!

  雖然季巫主知道,這些工具都是妘載發明的,但是季巫主同樣知道,赤方氏屬於遷移部族,是從中原搬過來的,那在季巫主眼中,南方因為一個中原的小部族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麽真正的中原本部呢?

  臥槽,中原人是不是都會飛天遁地,三頭六臂,一口氣耕三萬裏地啊?

  “聽說在帝之下都,昆侖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能環視整個大昆侖原來中原人都是怪物的傳言不是假的啊”

  季巫主無限感慨。

  都是兩手一個腦袋的阿母生的,怎麽你們中原人這麽秀啊!

  妘載:“不不不,中原人都是一個腦袋兩個眼睛,並沒有三頭六臂,你說的那個是哪吒”

  季巫主並不知道哪吒是何許人也,妘載就推說是自己認識的一個小時候的巫師,他有一種法術能變三頭六臂

  “你不要再想哪吒的事情了,我們還是來談談圍田造湖的事情吧”

  妘載果斷岔開話題。

  而這幾天,經過妘載的思想指導,季巫主大致算是弄明白了,自己國家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一定是上天的意誌,是過去歲月中逝去的帝夋給予的指引,我們對於災難隻能聽天由命,消極對待,而如今,又是天的指引,讓我找到了赤方氏與您啊!”

  季巫主誠懇的讚頌了一波妘載。

  這確實是誠心誠意,畢竟這個時代,治水的人才太少了啊!多數是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季厘國的問題很大,是綜合性因素,但歸根結底,是圍湖造田,導致災害的進一步擴大了。

  所以妘載的建議是,退田還湖。

  所謂退田還湖,就是字麵意思,是將圍墾的湖泊,或湖內淤地改造成的農田恢複為湖麵的工程措施,因為內陸湖泊具有調節江河流量的作用,退田還湖,不僅僅是有利於自然,更是有利自身。

  “啊!那我們的田我們現在產糧很多的地,都是從湖耕地的土中長出來的,如果要退田還地,那我們的人又要去吃什麽呢?”

  季巫主雖然明白了這個事情的危害,但是說實話,這一句話就要讓他十年的心血全部白費,這也確實是太難為他了。

  而且,這種大工程,又是一撥徭役,整個季厘國的人,十年內年年都有繁重的徭役,現在已經身心俱疲,如果這次折騰還不成功,恐怕這個國家就要倒了。

  從與水爭地,到為水讓路?

  妘載盯著季巫主,赤鬆子在一旁也饒有興致的看著他。

  “老季啊,不是我說你,有舍才有得嗎!你不是說,找到妘載,是上天的指引,是帝夋的意誌嗎?那你更應該‘聽天由命’啊!”

  季巫主扯了扯嘴角,憋了半天,說了一句話。

  “啥都能聽天由命,但是這個耕地他阿母的,人定勝天!”

  妘載聽完翻譯,差點一口鹽水噴到他臉上。

  合著這還真是標準的古華夏人啊!

  一邊看天吃飯,嘴裏說著聽天由命,但是一旦涉及到糧食和性命的問題,那就全都去它阿母的,都是人定勝天啦!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今天左眼跳,好事情啊,聽天由命!明天右眼跳,壞事情,去它阿母的,人定勝天!

  “這事情好像有人幹過啊!”

  妘載的記憶並沒有出錯,最早幹這種事情的人,正是薑子牙。

  武王伐紂的時候,武王用龜骨、蓍草占了幾卦,發現都是大凶卦,然後剛準備出發突然遇到大風雷雨的天氣,於是軍心頓時渙散,武王繼續占卜還是不吉利,這時候薑子牙就出來了,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做出了萬古的名場麵!

  薑老爺爺一把抓過那蓍草給折了,然後又一記天殘腳把那個龜殼踏碎,對眾人大喊:“龜殼朽骨、蓍草枯葉,怎麽會預知吉凶呢!”

  然後最秀的事情,是大軍不斷東進時,突然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大風把武王的車掀翻,裂成三段。武王換馬前行,不巧又開始打雷了。雷聲太響了,竟把武王的馬震死了。更邪還在後麵,大雨連下三日!

  但睿智的薑子牙爺爺道!

  “車子碎裂,這預示我們要兵分三路。駿馬震死,這是上天要讓大王換好馬!之所以下三天雨,是上天讓我們休整三日,然後抓緊趕路!”

  臥槽六六六啊老薑,五千年來閱讀理解第一人!高考不請你去真是屈才了。

  妘載想起了這個事情,不禁感慨萬千。

  “但是你這個人定勝天,不是這樣勝的啊瞎搞怎麽能行呢,人與天地的關係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止的”

  妘載口中所說出的一些話,讓赤鬆子都有些怔怔出神。

  人與天地的關係是動而非靜?

  赤鬆子看著妘載的眼神有些不一樣了,這種說法,就很有“道性”。

  是的,道性。

  ————

  “帝陶唐六十七年,大寒沒,立春至。”

  “北鬥指寅,歲首。”

  “西南荒有季厘國人東至,欲往中原,問求平水之道,遇南丘而止,得退耕還湖之法”

  “帝陶唐六十七年立春,季厘國主造訪南丘,見赤方氏妘載,拜問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