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使南方“倉廩實而知禮節”!
作者:油炸鹹魚      更新:2020-06-27 20:16      字數:2295
  妘載的規劃是,把南丘經營成一個繁榮的部族中心,當然這需要征得洵山的同意。

  柴桑山是沒有什麽意見,而洵山這裏還是要多多打點一下的。

  繁榮歸繁榮,建設南方新農村歸建設,但是有事情必須要想著上頭,怎麽說洵山也是這裏的扛把子,太跳了容易被打壓,而且赤方氏才剛來一年。

  喧賓奪主這種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不會做人的表現,即使是原始社會,即使是部族時代,但在南方已經是洵山說了算的前提條件下,赤方氏做的太過火,即使赤方氏沒有多少人口,也容易讓洵山覺得赤方氏有不懷好意的意思。

  所以,上一次徹河的修堵改流工程中,洵山的幾個威神戰士想要買小推車回去,妘載便立刻同意了,連如何製作都教了,起碼態度表出來,果不其然,洵山覺得這是個好東西,可以大力推廣,還無形中給赤方氏做了一波宣傳。

  這宣傳的結果,就是丹朱跑來了赤方氏。

  環環相扣,很多事情都是從一點點的,微弱的好處,逐漸積累成極大的好處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太急,否則,吃不了兜著走啦!

  在盟誓之後,各個部族的巫師,都對於妘載這次所謂的“農業合作社”表示很大的期待。

  妘載道:“讓這些地猶氏的戰犯讓他們去修路,等到幾條主要的大路修好了,我們的牛車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到時候各個部族的往來也會變得方便起來”

  於季氏的巫師此時對妘載道:“這個修路,我們是讚成的,聽說上次侔洪氏修路失敗,然後那些山都不是被抓過來開河道了嗎,後來洵山抓他們回去,似乎也在修什麽東西,讓它們負責搬運呢,到現在還在幹活。”

  這個消息倒是讓妘載有些意外,洵山果真是如自己所料一樣沒有殺了那些猴子,而是讓它們幹苦力去了,估計是看它們在徹河附近幹活幹的不錯,覺得這種苦力殺了可惜,畢竟外包工程都是要錢的誒,這種不要錢隻管飯的好勞工哪裏找啊。

  “聽說是在修梁哦不是,是在修津渡。”

  於季氏的巫師說著,而妘載也差點嚇一跳,還以為洵山這麽大手筆,要提前數個千年來修跨江大橋呢。

  “在修津渡(碼頭)啊”

  妘載覺得很有意思,洵山怎麽突然想起來修這個玩意了?

  當然,大羿他們是知道的,因為這個問題,就是丹朱要求的。

  中原要運送兵力過來,東夷和百越也需要一個水路運輸的通道,那麽大型渡口就是必須要修建的,正好那群山都被抓了,於是直接被洵山帶人弄到碼頭扛大包去了。

  一切為了對付三苗,這些設施都是必須要修建的東西。

  在丹淵不好修築這個,因為對岸就是三苗部,他們逃過去,當然不會讓中原的船舶靠近,搞了很多沿江防禦設施,甚至挖開大江周圍的泥巴,構成一個個極深的窪塘,在裏麵放養猛獸毒蛇

  當時中原也沒有力氣再去渡江了,這一打肯定得不償失,所以就暫時放下了,三苗聯盟也就在洞庭湖安穩了十幾年。

  三苗一直是中原很棘手的問題,堯舜禹三代和三苗幹了許多次,每次三苗被打就會繼續跑,然後中原隔一段時間就繼續追。

  堯征三苗,丹淵大戰;舜征三苗,遂死蒼梧;禹征三苗,克定天下。這是空前規模的大決戰,終於把三苗打垮,不再互為聯盟,其中諸部四散,落於八方。

  這一次三苗遷移,正是準備遷移到靠近江淮的區域,也就是包括洵山附近,然後再向東一些,在淮水與大江的這一大片區域內!

  也就是曆史(神話)上,三苗與無支祁一起作亂的地方!

  於是舜三征三苗,第一次是受命於堯,第二次是大禹剛剛當上司空,舜帝第二次南征,在江漢地區和三苗大部展開了拉鋸戰。

  然而第三征,也就是第二征勝利之後,舜去追擊,病逝在追擊路上,葬於蒼梧。

  這便是“舜帝南巡”。

  大羿這時候才記起來,在這裏的西方位,暴山與真陵,以及陽帝山的部落聯盟,應該已經與三苗前鋒開始慘烈的交戰了。

  “正好,如果打起來的話,我倒是不能輕易從這裏走了,八百裏洞庭,我恐怕又要去一次了。”

  至於妘載,現在正在專注於和各部首領,討論這個新農村合作社的問題。

  想致富,先擼樹,擼了樹,再修路!

  這個年代,什麽共同富裕都是狗屁,貝幣雖然是硬通貨,但是南方沒有那麽多要買的東西,大人國行腳商十年才來一次,有這功夫為什麽我不劃船去中原買呢?

  所以,妘載提出的口號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雖然大家都一口一個愚蠢的中原人,但是大家都懂得,中原人的禮節與文化確實是很讓人向往的,所以,為了建設南方新農村,大家合作的終極目標,就是——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

  糧食產量,堆肥漚肥,農具生產,牛犁的作用,小推車,耙子,改良稻種,修築水利設施,鋪路,建造天文氣象台,深挖岩鹽

  要讓民不知饑饉,向著糧食滿倉而奮鬥不休!

  我們可以做的比中原更好!

  加上之前,各個部族強烈要求妘載幫他們製作風雨表,但是妘載也和大家表示,南方的氣候多變,這個東西難以統一,各個部族又居住的分散,如果局部地區陰有雷陣雨,也不能就說風雨表失靈啊

  又問了問,這幾年有沒有出現過旱災。

  南方不會有旱災?

  想當然!

  有大雨秋水,山洪吼天,那就自然也有大旱!

  這種旱災,叫做“伏旱”,因為梅雨季節的過去,大江中下遊地區形成反向氣旋,氣流下沉,日照變長,氣溫高,農作物長得旺盛,但是關鍵在於!

  “氣團單一,隻有局部雷雨,卻沒有大片的積雨雲,於是南方的伏旱景色就出現了”

  好在妘載詢問過後,大家都說,這段時間隻有大水和澇災,旱災倒是沒有來,不過有老巫師表示,二十多年前,是出現過一次伏旱的。

  這個天氣怎麽來,誰也說不準,澇就澇吧,好歹比大旱要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