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算術之學
作者:五菱男爵      更新:2021-08-16 23:11      字數:2110
  第二天一早,完顏康照樣去學堂,遠遠地就見到了比他大五歲的完顏靈芳,於是高興的喊道:“靈芳姐,你等我會兒。”說著便跑過去。

  完顏靈芳是榮王爺完顏洪熙的女兒,是完顏康的堂姐,兩人自小就關係不錯,自從完顏康五歲能作詩後,便進入學堂和他們一起學習四書五經。完顏靈芳也極為喜歡這個聰慧的堂弟,自從他的親弟弟夭折之後,她仿佛把完顏康當做自己的親弟弟了。

  完顏靈芳聽到完顏康的聲音,回過頭來,露出微笑,叫了一聲:“喂,小康,你快過來,”完顏靈芳此時正值豆蔻年華,聲音清脆,此時說出來如百靈鳥的啼叫一般,“今天學堂裏請到平甫先生給我們上一堂算術課,聽說他老人家幽默多智,講課肯定也十分有趣,我們得趕緊過去,不然我們得做到後排啦!”

  完顏康見堂姐如此激動,也不知她是對算術之學感興趣還是對這個平甫先生感興趣,當下也不多問,便跟著一起小跑去學堂。

  剛到學堂門口的時候,便見到了前幾天和他們鬧事的完顏守緒,完顏芳齡頓時沉下臉來,裝作沒看到完顏守緒一樣,直接入了學堂座了下來,而完顏守緒也是冷冷的看著這兩人走過去,突然冒出一句話來:“喲,小郡主,今天怎麽沒帶那個高旭一起來啊?聽說他傷的有點重是不是啊,哎,我這裏有好大夫也有好傷藥,你要是願意求求我,我倒是可以派人去治療。”

  完顏靈芳正要發怒衝上去,但被完顏康拉住,說道:“別理他,我們是來上課的,不是來打架的。”完顏康也是忍住了怒火,冷冽的眼神也是一閃即逝,前天完顏守緒和完顏靈芳起了衝突,跟在完顏康後的高旭實在看不過去就衝了上去,沒想到對方竟然有個高手,年紀不大,一身硬功夫卻是不俗,高旭雖然也練過九陽真經和一些少林拳,但很少與人打鬥,幾招下來便是吃了暗虧,要不是大興府尹胡沙虎及時派人趕到,隻怕就不可收拾了。

  完顏靈芳哼了一聲,便走近學堂做了下來,完顏康卻是對完顏守緒說:“高旭好的很,明天應該就能好了,你要是想念他,明天我再把他帶給你看看,保證生龍活虎。”說完也不等他什麽反應,也進了學堂坐在完顏靈芳旁邊。

  陸陸續續的進來不少人。

  這個學堂名為“五味學堂”,是教一些皇宮貴族子弟的初級學堂,學生在這裏學了五年之後通過考試,便可進入國子監。一般而言,學生都是差不多十一歲進入“五味學堂”,完顏靈芳就正好是十一歲進入學堂,如今在學堂學了三年,而完顏守緒卻是十四歲進入學堂,說起來還得叫完顏靈芳一聲“師姐”。而完顏康就不得了了,聰慧異常的他四歲就進入學堂學習,而且深受所有老師的喜歡,今年已經是第五年,不出意外,今年就可以“畢業”了。

  不一會兒,進來了四個人,兩位是學堂本來就有的孫先生和王先生,隨後的是一個年老略胖的老先生和一個約莫二十幾歲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孫先生上了講台說了幾句後,便介紹了旁邊的老先生,說道:“這位就是時任大興府推官的李平甫先生,今天請到他來給你們上一堂算術課,你們可要把握好機會啊,以後你們要找平甫先生就隻能自己登門拜訪咯。”

  李遹,字平甫,字底下的學生,年紀大一點的幾乎都聽說過這個老先生,是現在金國有名的算術大家。自從河南府尹錢連民上報了阿拉伯數字之後,皇上大加讚善,於是所有地方官吏都開始學習使用這樣的計數方式,而李遹和錢連民本就是老鄉,兩人關係極為不錯,錢連民每次上京都會到李遹吃一回酒,一來二去,李遹也開始研究這樣的計數方式,並將以往的算術知識匯總,這四年來,他竟然編製了一整套的“教材”供人學習。

  李遹可以說是老學究了,上來講了幾句客套話之後,便出了一道題:“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內幾多僧。三百六十四隻碗,看看用盡不差爭。三人共食一碗菜,四人共吃一碗羹。請問在座名算者,算來寺內幾多僧?”

  於是台下學生開始拿出毛筆計算,各個苦思冥想,撓頭抓耳,李遹看到台下學生這般模樣,也隻是麵露微笑,然而完顏康卻是站起來回答道:“回老先生,寺內共有六百二十四人。”

  李遹驚奇的看了他一眼,別人還都在苦思冥想毫無辦法之際,他卻能立刻算出結果,不禁稱讚道:“小康公子果然聰慧異常,所答正確。”台下眾人更是驚訝不已,他本以為這個完顏康隻是讀書背書很厲害,沒想到這算術之學也這麽厲害,他們有的還沒明白題目的意思,有的才剛剛有點思路,而這個完顏康就能把答案說出來,實在讓人驚歎。

  平甫先生笑容溫和,繼續說道:“小康公子是怎麽算的,也請跟各位學子一起解釋一下吧。”完顏康謙虛幾下後,便說道:“其實解答這道題,我要先引入一個未知數,我稱之為元,即假設設寺內有僧人元個,三人共食一碗菜,則吃菜用碗元除以三個,四人共吃一碗羹,則喝羹用碗元除以四個,正好用完三百六十四個碗,得元除以三加上元除以四等於三百六四,”說著在紙上列出算術式,元/3+元/4=364,完顏康又解釋了一下分數的表述和含義,眾人一見果然如此,完顏康繼續說道:“這樣算出來,元=624。所以寺內有六百二十四個僧人。”

  說罷,平甫先生也是驚訝不已,這麽一道複雜的算術題,經過這麽簡單的假設和替換,竟然變成了一道十分簡單的計算題,真是不簡單,又誇了完顏康幾句。

  旁邊的年輕書生也是驚歎不已,沒想到這個年紀如此小的年紀竟然能有如此思維邏輯,對他更是有了興趣,於是在平甫先生耳邊輕輕說了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