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坐鎮豫州的人選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0-03-22 20:42      字數:4291
  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敢說話了。黃忠把書簡還回去之後就沉默不語,這樣的表現,證明這件事十分嚴重,嚴重到以黃忠的身份和地位都無法多說一句。以此也證明了,為何作為天子的劉玉為何如此動容了。

  隻是這豫州還有很多爛攤子要處理,總不能一句話說要走,就什麽都不管了吧。

  趙雲這個比較負責的人,立刻站出來說道:“陛下,豫州百業待興,還需要定出一個章程出來,日後恢複民生啊。”

  被趙雲這麽一提醒,劉玉當下就恢複了清明,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安排好,反正現在都不急於這一時半會的,還是先把事情都給安排好了再說吧。

  “子龍說得對!諸位愛卿可有建策?”劉玉鎮定起來的時候,帝王之氣十足啊。

  眾人都從剛才的事情回過神來,畢竟還是國事要緊,至於什麽事情讓劉玉和黃忠那麽動容,就先放到一邊吧,日後是能夠知道的。

  諸葛亮和司馬懿、龐統三個年輕的智者知道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

  龐統是一個急於表現的家夥,他可還是記得劉玉叫他回到洛陽之後,就要去小黑屋待上一段時間的,他必須好好地表現一下。小黑屋,龐統可不想去待。

  “啟奏陛下,臣以為豫州之事,需要設立州牧,一名大才坐鎮,總管所有軍政要務!”龐統拱手說道:“臣舉薦張遼張文遠將軍為豫州牧!”

  豫州牧!這可算是封疆大吏了。而龐統居然舉薦了張遼,這讓張遼震驚了。張遼自問自己還沒有做到州牧的能力,但是個人都會想要往上爬的,一時間有點小激動。

  “士元所提倒是一個不錯的對策。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劉玉沉吟了一下。

  對於劉玉的詢問,在場所有人都不敢亂說話,以張遼在這此征戰的表現,足以封侯了,如果他們提出反對的意見,那麽就會把張遼得罪得要死。還是等別人先說吧。

  司馬懿則是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張將軍足以坐鎮豫州,實在乃是豫州牧最好的人選。”

  司馬懿是支持張遼的,張遼無論是在能力還在性格上,都足以勝任豫州牧。

  諸葛亮是有些話要說,但是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說。正在猶豫的時候,諸葛亮發現劉玉正在看著自己。諸葛亮就知道劉玉現在就等著自己發話了。

  不單單是諸葛亮發現了,在一邊默默不說話的賈詡也發現了劉玉正盯著諸葛亮,心中對諸葛亮的得到劉玉的青睞而感到羨慕。

  當今陛下都等著自己,諸葛亮要是不出來說道幾句是不行的。

  諸葛亮出班說道:“陛下,臣以為,朝廷於豫州設立州牧,實在很有必要。豫州靠近江東,江東孫策狼子野心,無大將坐鎮不足以震懾孫策。然張文遠將軍數次敗孫策!江東之人聞張將軍之名而膽寒。隻要張文遠將軍坐鎮豫州,臣擔保江東鼠輩於三年內不敢對豫州有絲毫幻想。”

  眾人聽到這話後頻頻點頭,張遼的確把孫策打得夠嗆的,這個是事實。

  張遼被讚了,他自己都感覺臉紅了。

  諸葛亮繼續說道:“豫州之事,更多在與恢複,征戰之後,城池荒廢、民生凋零,臣提議兗州、徐州兩州之錢糧優先運到,解豫州燃眉之急。豫州現任官員原職待命,朝廷盡快派發官員到豫州,安撫百姓。”

  諸葛亮考慮的東西就比較多了,從民生到吏治,都是考慮到的。其實諸葛亮還有很多的細節沒說,張遼也不是弱者,其餘的細節問題,諸葛亮覺得張遼是可以想到的。

  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個後興之大臣一直舉薦張遼,就意味著張遼的上位已經成了定局。

  黃忠作為大將軍,當然也希望自己的手下得以上位,於是說道:“臣附議!”

  “臣等附議!”其餘人都表示了讚同。

  劉玉點點頭,他也覺得張遼不錯,於是對著張遼說道:“文遠出列!”

  張遼剛才是有點小激動,可是激動過後,他卻感受到一股重任在自己的肩上,不是能人是不能坐上豫州牧這個位置的。

  擺正好姿態後,張遼嚴肅地出班,半跪拱手說道:“臣在!”

  “此次征伐豫州,汝衝鋒陷陣,立功甚多,朕現在任命你為豫州牧,征南將軍,總管豫州軍政之事!”劉玉嚴肅地說道。

  張遼重重地給劉玉磕頭,感激地說道:“臣謝主隆恩!”

  關羽和張飛兩人是一臉的羨慕啊,在劉玉麾下能夠做到州牧和刺史的武將,在這之前就隻有趙雲的兗州牧,如今張遼也做了州牧,羨慕死人了。

  武將們都是很羨慕張遼的,張遼日後封侯拜相估計是沒有什麽大問題的。

  劉玉本以為張遼會退回去,隻見張遼依舊跪在中央,紋絲不動。

  “文遠,你還有什麽事情麽?”劉玉很是疑惑,這家夥不會是太高興了,而忘記起來了吧。

  張遼當然不是那種人,他開口說道:“回稟陛下,臣乃是一介武夫,對於軍略倒是有一番心得。可至於如何治理和安撫百姓,臣是一竅不通,懇請陛下為臣增添副手,安撫百姓。”

  一些武將聽到張遼這樣的提議,瞬間第一個想法就是張遼太傻了,明明都可以自己做主,偏偏還要增加什麽副手,這不是給自己添亂麽?

  這些武將的腦子轉不過彎來。張遼是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知道自己哪裏行,哪裏不行。對於打仗,張遼自問可以勝任所有的戰鬥。然而要是讓張遼靜下心來,好好地研究一下如何治理百姓,張遼的頭都要大了。做了州牧之後,豫州所有的事情都會集中到張遼這邊,張遼一想到那麽多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放在自己眼前就覺得有點頭大了。

  州牧不是說當就可以當好的,張遼要是處理不好豫州之內的事情,那就是失職。失職就算了,還會讓滿朝文武覺得張遼他不行。這樣的話,張遼豈不是丟人了。還是幹脆點,讓劉玉現在就給安排一些治理百姓的好手過來,最好是那種除了軍事之外,什麽都行的人,那樣,張遼就可以輕鬆一點了。

  “哦?朕其實覺得文遠是文武雙全的。估計是不用什麽副手了吧。”劉玉有點半開玩笑地說道。

  張遼就沒有把劉玉的話當成玩笑了,嚴肅地說道:“陛下,臣自己有多少能耐,臣清楚得很。一州之地,事務繁雜,臣恐誤了陛下的大事。還請陛下恩準!”

  張遼的謙虛和務實深得劉玉的讚賞,隻有這樣的大將才是朝廷和大漢最需要的,才能夠把豫州帶向更好的明天。

  “你這個豫州牧都提出這樣的要求,朕要是不同意,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劉玉還是同意了張遼的要求。

  張遼很是歡喜,隻要有人幫忙,那麽豫州就可以很快穩定下來。

  劉玉看向了陳宮,問道:“公台,你可有人選可推薦一二?”

  在文人方麵,在場的眾人沒有陳宮了解得清楚的。劉玉詢問陳宮也是在理。

  陳宮沉思了一會後說道:“崔均崔州平乃是一個可造之才!”

  劉玉也想起來,崔均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人選。而崔均此時正在兗州,來到豫州就很快速了。

  “好!就依公台所提,命崔州平為豫州別駕,協助豫州牧處理軍民大事!”劉玉很是果斷地下達了聖旨。

  趙雲則是說道:“陛下,州平在兗州同樣是要職在身,這來到豫州,兗州那邊就空出來了。”

  兗州州牧現在是趙雲,崔均的離開無法避免,但是他要為兗州多多考慮啊。

  劉玉突然間感到趙雲似乎腦子有點不夠用了,崔均離開了,用其他人頂上不就是了麽?有必要說出來麽?這凡事都要麻煩他這個做皇帝的,那他還不累死啊。趙雲以前不是這樣的,難道是因為結婚之後,整個人變得遲鈍了?

  陳宮也感覺趙雲這個問題有點唐突,於是說道:“子龍放心,州平到豫州,兗州的空缺,本官定會安排妥當,不會誤了兗州之事。”

  聽到陳宮能夠保證,趙雲就不在多言了。

  事情說到這裏,劉玉覺得豫州的事情安排得差不多了,於是說道:“豫州之事已定,張文遠率領五萬精兵坐鎮豫州,其餘人等立刻回去整頓兵馬,明日一早隨朕班師回朝!”

  說完這句話之後,劉玉就從禦座上起來,而後快速離開了大殿。

  “恭送陛下!”在場眾人都急忙向劉玉行禮。

  在劉玉走後,眾多武將都來到張遼的身邊,不斷地向張遼賀喜。

  “文遠,你這次要是不請客都不行了。”張飛這個好酒之徒大聲地說道。

  呂布更是笑道:“對!一定要請客!”

  “諸位要是有興致,在下一定請客!不過咱們不能喝多了。否則要是誤了大事就不好了。”張遼不是那種小氣之人,那麽多人當中就他一個升職了,這請客是一定要的。

  眾多武將一個個心中有數,但那麽多人,聽者有份,張遼這次可是要大大的出血了。

  應付完這些武將之後,張遼來到諸葛亮、司馬懿、龐統的身前,感激地說道:“多謝三位先生舉薦!在下感激不盡。”

  “嗬嗬,文遠,為國舉薦賢才,是我等的本分,你不必如此!”司馬懿微笑地說道。

  諸葛亮則是淡淡地說道:“豫州甚為重要,文遠日後可是多多小心,一定要小心江東的孫策,他可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主。”

  張遼很感激諸葛亮的提醒。

  龐統就有鬱悶了,明明是自己舉薦人才,搞到最後,劉玉一句好話都沒有給他,看來這小黑屋他是待定了。想到這裏,龐統的心情就大大的不好。

  “士元先生可是有什麽不舒服麽?”張遼敏銳地發現了龐統的不高興。

  龐統尷尬地說道:“無事!”

  諸葛亮和司馬懿知道龐統回到洛陽之後會有什麽待遇,心中默默地對龐統表示了悲哀。那可是文人方麵第一次被關小黑屋,絕對是神武朝廷的第一文人啊。諸葛亮和司馬懿決定在龐統從小黑屋出來之後,一定要好好地和龐統探討一下小黑屋的秘密究竟是什麽。

  典型的就是吃飽了不怕事大。

  黃忠則是來到陳宮的身邊,抱怨地說道:“公台,這麽大的事情,你應該早點和老夫說一下。搞得老夫很是尷尬。”

  “大將軍,不是下官不告訴您,實在這事有點巨大,下官不得不謹慎行事。這不,陛下也是把書簡給您過目了啊。”陳宮打死都不會承認自己是故意不給黃忠看的。

  黃忠白了陳宮一眼,這家夥說謊話實在是太差了。隻不過這事情已經過去了,黃忠和陳宮一樣都是希望劉玉早點返回洛陽。劉玉現在急火燎燎想要回去,這個結果對黃忠而言是最好的。

  諸葛亮和司馬懿、龐統很知道一下那份書簡裏麵寫的是什麽,三人向黃忠和陳宮這邊走來。

  隻是黃忠和陳宮都不給他們機會,兩人攜手先一步離開了。

  諸葛亮三人隻能看著黃忠和陳宮的背影默默不語。

  唯有賈詡這個老狐狸若有所思的回味著剛才劉玉的所有反應。慢慢的,賈詡似乎猜到了些什麽。

  劉玉急忙回去是有原因的,他要讓李貴把劉玄和馬雲鷺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調查清楚。

  李貴是一頭霧水,直到劉玉把自己老婆寫給他的書簡遞給了李貴。

  李貴看完之後,驚叫道:“太子真是夠給力的!”

  “仲允,你說什麽?”劉玉臉色變了。

  李貴笑道:“陛下,這是好事情啊。反正太子和馬小姐的事情是遲早的事,臣早就想喝這杯喜酒了。”

  “朕差點被那小子給氣死了。你還有心情說風涼話?給朕調查清楚!看這裏是不是有什麽貓膩!”劉玉直接說道。

  “是!”李貴笑嘻嘻地退了回去。

  四下無人的時候,劉玉拿出自己老婆寫的書簡,嘴角上揚了起來,自言自語地說道:“沒有想到朕都快當爺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