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五章 龍與虎的謀算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0-03-22 20:42      字數:4247
  新陽城的火已經無法控製了,大火幾乎已經覆蓋了整座新陽城。即便是如此,馬超還是沒有停止繼續攻擊。

  “給本將拋射過去,燒掉,統統燒掉!啊哈哈!”馬超天生就是有著狂暴的血液,看到大火燒城,他居然興奮的笑了起來。

  劉軍將士聽從命令,服從指揮,不斷地按照馬超說的去做。

  新陽城怕是要完蛋了。

  “吾該如何做才能夠保住新陽城?”徐晃的內心不斷地詢問自己。

  拖著病體的徐晃在大火的刺擊下,已經顯得有點英雄末路的感覺。徐晃知道新陽城失守了,那麽劉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撲汝陰了。

  實在守不住的情況下,徐晃隻好放棄新陽城,大聲說道:“撤!放棄新陽城!”

  曹軍將士馬上放棄救火,他們也是受夠了,有很多弟兄在救火的時候被大火吞噬,白送了寶貴的生命。

  徐晃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在此浪費時間,還不如將有生力量保留,撤退到新的城池,繼續堅守。曹軍直接放棄新陽城,從新陽城沒有著火的區域撤退。因為有大火的阻攔,劉軍想要追擊也是枉然,除非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踏過大火追殺過去,否則的話,隻能眼睜睜看著徐晃他們逃竄。

  但這些對與劉軍的將領來說都是無所謂了。特別是馬超這種沒心沒肺的將領,他就等著大火熄滅了再說了。

  等大火稍微小了一點,馬超也發現了新陽城已經沒有任何活著的曹軍了。

  劉軍繞過已經成為一片白地的新陽城,繼續前進。

  為何劉軍不趁著徐晃逃竄的時候,繞道追擊過去?趙雲當時向黃忠提出了同樣的建議,而龐統則是反對的。龐統要的就是曹軍逃竄到新的城池之中,要的就是這支敗軍繼續抵抗下去。

  龐統的意思很明顯,他就是要這些敗軍繼續膽寒下去,讓他們認為,劉軍可以毀掉新陽城,意味著劉軍也可以毀掉其他城池。這樣一來,接下來的攻城戰就會輕鬆很多。一些有良心的守將,會顧忌到城池的存亡而選擇開城投降。隻要這股風吹過去,那麽豫州的戰況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黃忠果斷地聽從了龐統的建議。

  趙雲這才知道龐統的厲害之處,可以把對自己這邊有利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這就是謀士和武將之間的區別了。

  看著趙雲頓悟的眼神,龐統的虛榮心得到了巨大的滿足,高傲地仰著頭,不由得擺起了自以為瀟灑且高深的姿勢。若不是一張醜臉,還真有點世外高人的模樣。

  “士元,你是不是病了,要不要找一個郎中看看。”黃忠還以為龐統的脖子出現了什麽問題。

  龐統的眼角默默地閃現出了一絲淚光,心中正想把自己的爹媽給罵死了,把自己生的這麽醜幹嘛啊。

  和龐統做什麽都是自毀形象的不同,在汝南城,諸葛亮和司馬懿正在城牆上站著,引起了不少注視。

  兩人都是風姿過人、氣質非凡的人物,隨便這麽一站,都會讓其他人感受到一股濃濃的高深氣質。

  特別是那些大姑娘和小媳婦,都站立在城牆下麵,默默地看著城牆上的兩大帥哥。兩張的帥氣的臉龐,加上修長的身材,站在一起,在女人的眼中,如同一張美麗的畫卷。要是被後世的腐女見到了,不知道會意淫到什麽地步呢。

  司馬懿默默地對著旁邊的諸葛亮說道:“我說孔明啊。你一路跟著我到汝南。一開始說是同路,那也是沒有問題的。可都到了汝南了,足下為何還遲遲不返回廬江?”

  諸葛亮一路跟著司馬懿,司馬懿不想諸葛亮跟著過來的。可諸葛亮說同路而行,司馬懿也不好說什麽。可到了汝南了,諸葛亮似乎就賴在汝南了,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司馬懿出錢,美其名曰地主之誼,搞得司馬懿真的想要揍一頓諸葛亮。

  諸葛亮輕輕搖著羽扇,隨手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胡子,微笑地說道:“仲達啊,難道你有什麽秘密害怕在下知道不成。不就是在汝南城呆久了一點,你就有意見了!這不像是一個君子所為啊。再說了,在下也沒有礙著你什麽事。你又何必如此呢?”

  “軍務為重,你好歹是統領一部兵馬,在下也是好心提醒你,免得到時候貽誤軍機,誤了陛下的大事。”司馬懿是真的有點服了諸葛亮的厚臉皮了。

  “在下可不會貽誤軍機的,在下早就做好安排了。”諸葛亮自信地說道。

  裝逼!真他娘的裝逼!

  諸葛亮裝逼是裝習慣了,一舉一動都把他的逼格表露無遺。也不知道別人是不是看不慣。當然看不慣是少數人,不知道多少人多麽喜歡諸葛亮裝逼呢。這不,看一下城樓下那些花癡的女子就可以知道了。麵對這樣的情況,諸葛亮不由自主地撫摸了一下頭發,引起更多的秋天菠菜。

  長得帥,真很麻煩。

  “仲達啊,如此良辰美景,你我何不在此把酒論道?豈不美哉?”諸葛亮看著汝南城的風景,不由得來了興致。

  “孔明啊,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司馬懿差點沒從城牆上掉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還有閑情逸致要喝酒論道?

  諸葛亮點頭說道:“仲達不會連這點時間都沒有吧,在下觀仲達很是清閑,故而有這個提議,若是仲達覺得在下說錯了,那就另當別論了。”

  司馬懿嘴角抽了抽,見過不要臉,沒見諸葛亮這麽不要臉。

  可是司馬懿頭腦突然間閃過一道靈光,物極必反,諸葛亮說了這麽多廢話,似乎有某種要事要和自己私底下談談。

  “既然孔明有興致,在下自然是奉陪的。來人準備好酒菜,本官要和諸葛軍師把酒言歡。”司馬懿馬上就給手下人下達了命令。

  諸葛亮露出了微笑,看來司馬懿終於想明白了。自己做了這麽多事情,是多擔心司馬懿沒有領悟啊,多麽的不容易啊。

  司馬懿手下的人馬上就在城門樓內準備好了酒菜桌椅,司馬懿伸手請諸葛亮入席。

  “你們都下去吧,不要打擾到吾和諸葛軍師的興致。”司馬懿不動聲色地說道。

  下人們都紛紛下去,在汝南,司馬懿就是老大,他的話,何人敢不聽啊。

  諸葛亮和司馬懿入席就座,兩人對飲了一杯酒。

  諸葛亮一喝杯中酒,立馬讚歎道:“洛冰泉!好酒啊。司馬家果然財大氣粗,仲達你平時都可以喝到這樣的美酒,實在讓人羨慕啊。”

  “孔明,你就別賣關子了,有話你就直說,弄那麽多彎彎繞繞幹嘛?你戲弄我還不夠麽?”司馬懿可不想被諸葛亮戲弄了。

  “哪裏有啊,仲達你誤會了。”諸葛亮繼續裝逼。

  “好,既然沒有什麽事,你就多吃點多喝點,吃完喝完之後,你就回去廬江吧。”如果不是需要保持著文人高深的形象,司馬懿都想罵人了。

  諸葛亮微笑著喝多了一杯酒,笑道:“不知仲達以為豫州之事如何?壽春之事如何?”

  終於到了正題,司馬懿總算心情好了一些,說道:“曹操無法抵擋我軍,豫州重歸朝廷治下,乃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那壽春之事呢?”諸葛亮意有所指的說道。

  司馬懿眼睛一眯,說道:“你是說劉協?”

  司馬懿都直接稱呼劉協的名字了,可見在他的心中,劉協一點地位都沒有。

  “然也。”諸葛亮點頭,繼續說道:“陛下下旨,要我等務必保證劉協之周全。此事在吾看來,實在是麻煩不已。”

  在諸葛亮的心中,攻破壽春之後,劉協是不應該繼續活著的,因為劉協一日不死,會給神武朝廷埋下隱患。

  “陛下與劉協兄弟情深,有此旨意,乃是情理之中。”司馬懿何嚐不知道諸葛亮的意思,他也不想劉協活著。

  諸葛亮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仲達,劉協先於陛下稱帝。天下中對正統一說,頗有異議。之前曹孟德割據豫州,挾天子以令諸侯,陛下為了自保而稱帝。如今要是壽春攻破,這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陛下若是不肯傷害劉協,對我朝廷上下會有很大的隱患。殊不知天下有二心者如過江之鯽,不知道哪一天就讓天下再次動亂起來。吾實在不想看到生靈塗炭的慘狀再現。”

  “身為人臣,上承天命。陛下乃是九五之尊,我等隻能遵旨辦事。做好自己就好。”司馬懿很是謹慎,他可不敢隨便搭上諸葛亮的話。

  “難道仲達你就不想撥亂反正?”諸葛亮試探地問道。

  “談何容易?”司馬懿輕輕地說道。“孔明,你是不是有什麽歪點子?”

  “仲達果然慧眼。聽說仲達的兄長司馬伯達在壽春之中。”諸葛亮微笑地說道。

  “你不會讓我司馬家來背這個黑鍋吧。”司馬懿臉色變黑了起來,諸葛亮這家夥果然不是什麽好東西。

  諸葛亮擺手說道:“仲達,你誤會了。在下素聞司馬家滿門忠烈。之前受奸人蒙蔽,做出了一些違背本心的事情。如今幡然悔悟,力圖返正歸來。在下說了這麽多,仲達應該知道在下的意思了吧。”

  “壽春之中,我兄長即便有心,也無法做到啊。”司馬懿可不想把話給說死。

  諸葛亮提醒道:“令兄官微職小,力不所及,自然是正常。然而,壽春城中昔日洛陽袞袞諸公尚在,仲達何不讓令兄走動一二?”

  懂了!司馬懿現在是懂了。不就是讓司馬朗出手慫恿其他想要背叛劉協的舊官僚動手,這樣的話,就和劉軍這邊完全無關了。至於司馬家會不會被發現,司馬懿是一百個放心。司馬朗能力和自己差不了多少,毀屍滅跡,殺人滅口的事情,當然懂的去做的。

  “聞孔明之言,如醍醐灌頂。在下兄長早有返正之心。如今王師不日即可到壽春,那是最佳時機。吾就修書一封,讓兄長走動一二,為王師拿下壽春而出力。”司馬懿正色說道。

  “若如此,乃是天下之幸,江山社稷之幸,百姓之幸。”諸葛亮說出了一大堆漂亮話。

  “孔明,你我都是明白人,不用說那麽無用之語。”司馬懿可不喜歡諸葛亮的漂亮話。“這事要保密,若是被陛下知道了,司馬家一家上下就都要危險了。不過話說回來,我司馬家擔風險,你諸葛亮啥事沒有,這事還是需要考慮考慮。”

  諸葛亮笑容停住了,自己滿盤的算計居然被司馬懿給看破了,這就有點尷尬了。

  本來諸葛亮是打算讓司馬懿一家去冒險,自己躲在背後當好人。而且司馬懿日後也有把柄落在自己手上,對未來的朝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惜司馬懿不傻,一下子就想到了。

  “看來我想的沒錯。諸葛村夫這廝狡猾得很。”司馬懿心中暗道。

  “仲達大可放心,我諸葛孔明怎麽會獨善其身呢。廬江方麵十幾萬大軍,正是令兄的臂助。你我合兵一處,正好攻破壽春。”諸葛亮隻能把自己搭進去。

  “如此一來,這此事大有可為。若是吾兄長成就功業,屆時我司馬家當謹記孔明的恩德。”司馬懿立刻就答應了諸葛亮,漂亮話大家都會說,司馬懿同樣是一個機靈人。

  其實若不是司馬懿的兄長在壽春之中頗受曹操信任,可以做到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諸葛亮才不會來和司馬懿說這麽多。

  “劉協必須死!”諸葛亮從大局出發,知道一定要讓劉協消失的。

  而劉玉顧及兄弟情義,心慈手軟,他們這些做臣子,自然是為主分憂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再次對飲了一杯,能夠為當今陛下清楚隱患,又能夠將自己摘出去,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才是一個智者該做的事情。至於那些親自動手之人,誰會去管他們的死活。他們隻能去承擔劉玉的怒火了。

  就是不知道,壽春之中,有哪些人會是這樣的傻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