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章 廬江的情況不樂觀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0-03-22 20:42      字數:4216
  很多人會覺得諸葛亮要是想殺了張允,直接推出去砍了不就得了?何須那麽多的麻煩。更別說張允剛才有公然抗命的嫌疑。

  不止諸葛亮看張允不順眼,軍中很多劉軍將領都看張允不順眼。

  隻是有一點,張允是膽小怕事、貪生怕死,可他懂的對低層的士兵好一點。原本的荊州軍之中,有很多士兵對張允是感激的。相比於其他平時做事亂七八糟的世家出身武將,張允做事還算是人。這個年頭,當兵能夠吃上一頓飽飯就知足了。可在張允麾下當兵,時不時還可以弄點肉吃。張允偶爾會發發善心,善待自己的士兵,在自己吃肉的時候,會留點湯給手下的人,算是很有良心了。這點小恩小惠,讓張允在荊州軍的威望慢慢積累,最後僅次於蔡瑁。同時荊州張家勢力很大,張允乃是其家族代表。就算是現在,張允在荊州軍中還是保留著很大的威望。否則的話,劉玉之前就可以直接罷免了張允。要知道曆史上曹操就是錯殺了張允,導致荊州劉軍一個個離心離德,最後才有了赤壁大敗。

  對比劉玉軍中的人才濟濟,張允是顯得有點廢物了。但在荊州之中,張允算是矮個裏的高人,色狼中的君子。也就是這麽一點點的有點,才使得諸葛亮會對張允手下留情。

  除非萬不得已,諸葛亮還是不願意殺了張允,他現在盤算著是不是讓張允體麵的離開軍旅。這樣也算是對張允有個交代了,同時避免了荊州的動蕩。

  荊州現在是諸葛亮的治下,他可不想荊州出現什麽亂子。荊州要是出現亂子,劉玉第一個就讓諸葛亮好看。別看劉玉對諸葛亮很好很重視,要是諸葛亮因為劉玉的信任而亂來,劉玉可是會動刀子的。這一點諸葛亮是知道的。這也是張允剛才推脫不想上陣,諸葛亮還不會暴怒的真實原因。別以為諸葛亮一點心思都沒有,他對自己的前程還是十分關心的。

  張允被諸葛亮和張飛威脅了一陣之後,十分利索地回到了自己的船上,開始整頓兵馬,留下八千水軍,剩下的水軍都留在了九江港,給關羽留下了。

  關羽自然明白諸葛亮將大部分的水軍留下來是為了他。當然關羽在統領水軍上的造詣是不斷地增強,故而他十分不客氣的將剩餘的水軍都拉到自己的麾下。

  張允十分的苦悶地將軍權交給了關羽,他之前還是水軍都督,如今都交給關羽了,日後說不定還有小鞋穿。

  “還能怎樣?自己走的路,跪著也要走啊。”張允隻能選擇認命。

  張飛的三萬大軍馬上就陸續登上了船隻。

  劉軍的素質不是其他諸侯的軍隊可以比擬的,他們的效率極高,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全部準備完畢了。

  張允大手一揮,整支船隊向著廬江進發了。

  九江港中,關羽站在諸葛亮的身邊,看著張飛遠遠離去,最後對諸葛亮問道:“軍師,咱們就這樣在這裏等著?”

  “當然!豫章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先穩住腳跟,才能大力向前。該死的周瑜,下次要是讓本軍師遇到他,一定讓他做不成男人!”諸葛亮說完這句話就離開了。

  留下關羽一個人在風中淩亂,高傲瀟灑的諸葛亮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原因無非就是文聘已經將柴桑城的情況提交到了諸葛亮的麵前。諸葛亮一想到日後自己要花費大量的錢糧到豫章的老弱婦孺之中,心裏別說有多鬱悶了。諸葛亮做事講究穩步前進,豫章這裏要穩住,才能繼續進軍。現在的諸葛亮眼前最要緊的就是從荊州那裏調來一些官吏過來,補充到豫章郡中,以便更好的接收豫章的一切。至於廬江的戰事,諸葛亮是一百個放心,張遼是悍不畏死之將,一定會死守廬江。張飛萬人敵,加上冷靜的馬良在一旁協助,又有張允水軍穩住後路,廬江戰局已定,諸葛亮是不用費心的。

  豫章和廬江的距離並不是很遠,要不是擔心江東水軍的突然襲擊,諸葛亮是不會讓張允護送張飛的。

  江東的阻攔是一定的,張允、張飛、馬良等一路上就遇到了零零散散的江東小股水軍,對他們不斷地騷擾。好在張飛這邊有三萬人,加上張允的八千水軍,整整三萬八千兵馬,江東的小股水軍看到那麽大的陣勢,都不敢靠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遠遠用羽箭射擊,表示一下自己的抵抗之心了。

  對於這樣的攻擊與騷擾,張允直接無視了。

  順江而下,幾乎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張飛他們就靠岸了。

  三萬兵馬立刻就從船隻之中登岸,一個個戰意極高。看得張飛自己都有點興奮了。

  兵馬整頓完畢了,張飛和馬良就要開始動身了。

  臨走之前,張飛對張允說道:“張允,本將希望你能夠穩穩地守住這裏,千萬不能夠被江東給擊敗了。要不然,本將和將士們就無法和軍師聯係了。其中的緊要關係,想必不用我說你也清楚的。”

  都到了這份上了,張允要是不拚命的話,就有點無能了。張允多次帶著荊州軍和江東軍戰鬥,張允手上有著無數江東士兵的性命,跟江東存在著死仇,已經失去了投誠到江東那邊的可能。遇到江東軍,張允隻有以命相搏了。換做其他人,明知戰敗會死,投降也會死,幹脆就是選擇死戰的。

  “將軍放心,末將定死戰!”張允難得說出了一句心裏話。

  張飛也不知道張允這話說的是真還是假,總之張允能夠好好守住這裏就好了。

  張飛帶著三萬兵馬離去,前往支援廬江的張遼。而張允的心卻開始緊張起來。本來人馬那麽多,張允倒是沒有多少緊張。一下子少了三萬人,張允就有點害怕了。

  張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出斥候打探情況,並命令他們若是情況不是很危急,可以進入廬江通知張遼援軍已經到了。

  馬良在行軍的之中,對張飛建議道:“張將軍,莫不如您就安排一部兵馬作為後備部隊,同時暗中幫助張允,免得咱們的後路被斷了。”

  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持續攻擊能力,馬良這個建議無可厚非。

  張飛想了想,對於張允,他是不放心的,說道:“馬先生說的是,就依照你的意思辦。”

  馬良惶恐地說道:“將軍,在下當不得先生稱呼,您若是不嫌棄就用表字稱呼在下吧。”

  “那敢情好!”張飛是一個實在人,能夠簡單的就簡單一點。

  張飛命令一個偏將帶領五千兵馬在距離張軍三裏之地等候,一旦發現張允那邊出現被江東襲擊的情況,馬上就過去支援。剩下的兩萬兵馬就向著廬江進發而去。

  此時的廬江,張遼的情況並不是那麽的樂觀。張遼已經很久沒有休息了。

  因為此時的廬江城,被曹軍和江東軍給包圍住了。兩軍匯合之後,更是相互協助對廬江發動了輪番的攻擊。

  如果不是張遼準備充分,還真的守不住。

  城外的曹軍和江東軍加起來有三萬,而廬江城中的實際上的兵力也就三千,十倍的差距,但就是這麽點兵馬,張遼硬是抵抗到了現在。張遼能夠堅持這麽久,功勞要算是孫策的。為何是孫策呢?

  原來孫策當時打廬江用了很長的時間,拿下廬江之後,廬江城幾乎都變廢了。孫策有感廬江城的重要性,於是就花了大力氣在原有的基礎上將廬江城重新修建。而且更妙的是,孫策更是將廬江的四麵城牆給改造了,形成了兩麵城牆十分高聳的布置。敵軍要是想要進攻廬江的話,隻能兩麵進攻,而另外兩麵則是想要進攻的話,就隻能攻打城門。

  張遼就是把另外的兩個城門都給堵死了,三千兵馬全力守住兩麵緊挨著在一起的城牆就行了。

  張遼帶著廬江城的軍民百姓,又一次擊敗了曹軍和江東軍的一波攻擊了。由於傷亡過大,曹軍和江東軍都是退了下去。

  如今的廬江城牆上到處都是死屍,到處都是受傷的士兵。張遼身上也是受了一點傷,索性並無大礙。

  張遼趁著空隙的時間,好好地恢複體力,他知道接下來,城外的敵軍很快就會繼續攻擊的。

  傷兵被沒有受傷的士兵包紮著,實在傷勢過重的,就會有百姓將他們搬下去城牆。

  陳到和糜芳來到張遼的身邊,給張遼帶來了一張大餅和一壺水。張遼二話不說,直接拿過就吃。陳到和糜芳也是身上有傷,此時默默地看著張遼吃東西,不敢打擾。

  張遼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糜芳才開口說道:“文遠將軍,末將剛才清點了一下,我軍現在能夠繼續堅持戰鬥也隻有一千五百人了。”

  “傷亡過半!”張遼陰沉著臉。

  城外的敵人實在太多了,張遼這邊不是有這樣大的傷亡,不可能堅持到現在的。

  陳到擔憂地說道:“將軍,將士們士氣低落,要是援軍還不到,恐怕我們也堅持不了多久。”

  “子方,你帶著一些人下去準備一下,若是守不住,就把整個廬江都給本將燒了。”張遼已經開始做最壞的打算了。

  糜芳沉默了一會之後,最終默默點了十幾個士兵下去了。

  與其把整座廬江城給曹軍和江東軍奪回去,還不如毀在自己的手上。

  張遼對陳到說道:“叔至,要是待會守不住,你就帶著一部分兵馬和子方離開這裏。”

  張遼是好心,可陳到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激動地說道:“將軍,你說什麽?你要末將做臨陣脫逃的懦夫麽?”

  張遼狠狠地給了陳到一巴掌,把陳到給打懵了。

  “記住!本將是你的上級,剛才說的話就是軍令。你要抗命不成!”張遼用軍令來壓陳到了。

  陳到是張遼十分欣賞的年輕人,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廬江要是守不住,張遼就會跟隨廬江城一同毀掉。畢竟將廬江城毀掉,對朝廷來說是一個很重大的事情,會影響到朝廷日後對江東的收複。必須要有人為此負責,背黑鍋。而張遼認為自己作為主將,乃是最好的人選。陳到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不能浪費在這裏。

  至於糜芳,張遼覺得自己一個人就足以承擔責任,糜芳還是跟隨陳到離開。

  陳到捂著臉,他明白了張遼的苦心,眼中含著淚,說道:“末將領命。”

  聽到陳到聽從命令了,張遼很是欣慰,柔聲說道:“叔至,你還年輕,不能死在這裏。”

  陳到默默地點頭,張遼對他好,他知道。

  城外的曹軍和江東軍陣地,太史慈和夏侯淵正看著敗退回來的部隊生氣。

  “這廬江城為何如此堅固,還設計成這個樣子,這麽多次的進攻,居然還拿不下來!”夏侯淵看著廬江城,憤怒地說道。

  太史慈很是尷尬,廬江城那麽堅固都是孫策的原因。但是在堅固的城池,還不是之前就被張遼給偷襲了。

  這一次曹操派來了夏侯淵,算是很給孫策麵子了。

  可夏侯淵一直以來都是看不起江東軍的,和江東軍聯手,很是不爽。

  這次屢屢進攻不下廬江城,夏侯淵都把孫策給恨死了。他當然知道廬江城是孫策特意吩咐設計的。曹操的情報組織又不是吃幹飯的。

  夏侯恩一直都跟在夏侯淵的身邊,他觀察了一陣之後,對夏侯淵說道:“叔父,侄兒看那城牆上的兵力已經沒有多少,或許隻要多一次進攻,廬江城就可以拿下了。”

  夏侯淵對著太史慈說道:“太史將軍,你怎麽看?”

  太史慈有點無語,你們之間對話,拉上我幹嘛?

  “張遼所部兵馬剩餘不多,或許多一輪攻擊就會拿下廬江城了。”太史慈對夏侯恩的判斷表示了認可。

  “那接下來就由太史將軍帶領部隊進攻如何?”夏侯淵提出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