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一杯酒引起的爭論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0-03-22 20:41      字數:2146
  司馬懿和諸葛亮兩人的眼神一直在對視著,讓旁邊崔均三人感到很奇怪。

  “州平,你這個朋友怎麽和孔明兩人對視了那麽久啊。難道他們認識?”孟建對著崔均問道。

  “不可能啊,仲達還是第一次南下到南陽,他也隻是聽我說過孔明啊。”崔均回答道。

  石韜說道:“咱們還是插手吧,這樣下去都不知道他們要對視到什麽時候。”

  崔均和孟建覺得有道理,正在過去的時候,隻見諸葛亮微笑地一拱手,說道:“在下諸葛亮諸葛孔明。”

  “司馬懿司馬仲達。”司馬懿回了一禮。

  崔均三人正好來到他們兩人麵前,崔均笑道:“諸位,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在軍機處的同僚兼好友,河內司馬仲達。仲達在我主麾下年輕一輩中才學第一人啊。”

  “才學第一人?!”諸葛亮眼神一亮,眼前這個家夥原來是深藏不露之輩啊。

  “州平,莫要胡言亂語。”司馬懿白了崔均一眼,雖然崔均說的是事實,可現在說出來會引起激憤的。

  果不其然,孟建和石韜都在上下打量著司馬懿。

  “哈哈,今天絕對是一個好日子。咱們還是進去好好暢飲一番吧。”孟建笑道。

  “是極。孔明可是準備了上好得酒菜,再不吃的話,可就浪費了。”石韜說道。

  在孟建和石韜的解圍之中,司馬懿和諸葛亮也一同走進了諸葛亮的草堂之中。

  諸葛亮為了今天的聚會特意準備了上好的酒菜,現在都已經上好了。隻不過卻沒有司馬懿的份,畢竟之前也沒有意識到會多來一人。隻不過孔明為人做事都是把所有的意外都考慮在其中,正好準備好了另外一份,這樣就不會讓司馬懿尷尬了。

  “孔明還是滴水不漏啊。之前我還在擔心,沒想到又被孔明想先了。”崔均剛才還在想著待會要是沒有司馬懿的份,那麽就不好意思了。

  “這些都是習慣了。”諸葛亮笑道。

  司馬懿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謹慎之人。

  這點小事處理好後,諸葛亮等人都坐下來,幾個人寒蟬了幾句後,就開始喝起了酒。

  “好酒,孔明能弄到這酒,看來是花了不少心思吧。”石韜喝了一杯之後說道。

  “此乃襄陽城中最好的美酒了。在下雖然囊中羞澀,但也能買幾瓶解解饞。”諸葛亮淡淡地說道。

  崔均和司馬懿倒是覺得這酒沒啥好的,他們可是嚐過洛冰泉那種美酒的,喝這種感覺沒有什麽味道。

  “此酒雖好,卻不如洛冰泉啊。”崔均說了一句大實話。

  石韜聞言笑道:“州平,你說那個天下聞名的洛冰泉?那可是最貴的酒啊。”

  “我聽說這酒是神武皇帝發明的。不知是不是真的。”孟建更是把自己得來的小道消息說出來向崔均求證。

  崔均也無法確認,隻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是不是真的,我也沒聽說過,隻是這洛陽樓是陛下一手操辦起來的產業。”

  “與民爭利。不是明主所為。聽說神武皇帝還有其他產業,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州平,你在神武朝廷中做事,為何不勸諫呢?”諸葛亮突然說了一句話。

  崔均有點尷尬,他也覺得劉玉置辦酒樓等產業是不好的,隻是他人微言輕。

  司馬懿聽到諸葛亮這麽說,內心頓時不悅,吐口而出:“真是井底之蛙!”

  場麵一下子變得沉默了,諸葛亮第一次被人說井底之蛙,有點生氣,問道:“敢問吾剛才之言何為井底之蛙。身為人君,與民爭利,如何治理萬民?九五至尊,乃天下之主,具備仁義德孝勇。百姓嗷嗷待哺,劉玉卻埋頭置辦產業,依你之見,這是明君所為?”

  諸葛亮一口氣反問了司馬懿幾個問題。

  司馬懿可不會因此而為難,淡淡地說道:“說你井底之蛙,你還不相信。那我就告訴你為什麽,陛下置辦產業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天下蒼生。”

  諸葛亮本來就對司馬懿有點厭惡,立刻反擊道:“笑話,與民爭利卻被說成大仁大義,天下謬論。”

  孟建和石韜、崔均看到兩人爭鋒相對,不想讓事情惡化,急忙出來勸解。

  可司馬懿卻被諸葛亮說的火起,一個不知道事實的人居然敢如此亂說,而且說的還是他的主上,這可不是他能夠忍耐的,說道:“陛下當年雖是皇子,可是卻無半點根基。剛出皇宮,沒有任何的倚仗,若不是置辦產業,以自汙名聲,如何在洛陽滾滾亂流之中立足。恐怕當年的大將軍何進都會讓人暗害陛下。這些產業替陛下積累了大量的錢糧,讓陛下可以在亂世之中遊刃有餘。如今我主登基稱帝,成為九五至尊,卻沒有忘記根本之道。陛下治下幅員遼闊,天災人禍層出不窮,又要與天下諸侯爭霸,單靠國庫能夠支撐得了?告訴你,陛下所有產業的收入都用到了百姓之中。這才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與民爭利?你看過哪一個諸侯對百姓有這麽的仁愛!難道就像一些諸侯,嘴上說得仁義愛民,實際上卻是橫征暴斂。”

  司馬懿出身河內世家,對劉玉的事情比較清楚。

  諸葛亮被司馬懿這麽一反擊,頓時激起了火氣,說道:“天下之主,當為天下人之標榜。若是天子都是如此,那世人是不是都要有樣學樣。恕在下不敢苟同!”

  “此間乃是亂世,若是循規蹈矩,那大漢都不知道亂成什麽樣子。孔明兄,窮則變,變則通,陛下有今日之勢,證實了陛下的正確。陛下年少時曾與曹孟德對飲,曹孟德問陛下之誌,陛下答曰:若不生於皇家,願一富家翁足矣。正是因為陛下體恤天下百姓,才沒有增加過一分賦稅。天下有如此仁君,乃是天下之福啊。”

  孟建和石韜被司馬懿說得意動,不想做皇帝的天子,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諸葛亮也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情,劉玉不想當皇帝,這真是天下奇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