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還幽州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0-03-22 20:40      字數:2176
  南方的消息一時半會還傳不到劉玉這邊。

  劉玉這會正看著幽州內部叛變的好戲。

  “袁熙已被擒住了,都放下武器投降。”幽州的將領捉著袁熙對著城牆下麵的大喊。

  雙方部隊聽著這句大喊,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隨著大量兵馬湧入,這個城池的守軍都識相地放下了。

  整個城池都停止了戰鬥,誰也不想再浪費生命。典韋和高順等將迅速地接過了防守。至於呂布這個猛將,他還沒有動手就結束了,搞得他很煩躁。

  劉玉嗬嗬地說道:“沒有想到這麽快就結束了。”

  旁邊的公孫瓚咋舌不已,劉玉軍隊的攻擊力太強了,就是不知道騎兵方麵如何。公孫瓚估計再強也強不過他的白馬義從。

  公孫瓚最以為傲的就是他手上的白馬義從,每每幫助他脫離危險。要是讓他知道劉玉最強的就是手中的騎兵,不知道他會怎麽想。

  劉玉等人趾高氣昂地進入的城池,原先的幽州文武已經把忠於袁紹的官員還有袁熙都給綁了起來。而袁熙卻是一臉死灰地跪在了地上,兩邊都有士兵把守,鋒利的刀劍正貼在他的脖子上,讓他不敢動彈。被擒住的那一刻,袁熙就知道自己已經完了。無論劉玉是殺了他,還是放了他,他的一生都注定是悲哀的。

  “顯奕啊,本王原本很看好你的,誰知道你居然這麽不識好歹。本王與本初相交多年,如今卻要擒住其子,真是命運弄人啊。”劉玉裝作很失望的樣子不斷感慨。

  “叔父,小侄剛才腦子沒那麽靈光,冒犯了叔父,請叔父大人不計小人過,就把我當個屁,給放了吧。”在生死麵前,袁熙還是選擇繼續活下去,所以他現在極力討好劉玉。

  劉玉驚喜地說道:“賢侄有如此想法,本王欣慰啊。果然孺子可教也。”

  袁熙見縫插針地說道:“叔父的意思是準備讓我回去了?”

  “賢侄,別急啊。上次顯思賢侄到本王那裏做客,本王好好招待了他。這次顯奕你也來了,本王不能厚此薄彼啊。賢侄啊,你就多呆幾日,絕對會讓你賓至如歸的。”劉玉走過去拍了拍袁熙的肩膀。

  袁熙聽到這話,嚇得菊花一緊。袁譚上次從劉玉那裏回來,可是遍體鱗傷,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恢複過來。

  “叔父饒命啊。”想到接下來劉玉的“招待”,袁熙頓時哭了出來,不理會脖子上的刀劍,抱住了劉玉的大腿。

  架住袁熙的兩個士兵大驚,要是袁熙剛才對劉玉不利,他們就死定了,所以急忙把袁熙給拖住了,並死死地按住了他。

  劉玉故作疑惑地說道:“賢侄,你如此這般,就讓本王疑惑了。惡來,還不帶賢侄下去,好好招待啊。”

  “遵命。”典韋最喜歡這樣的活了,一把就把袁熙給拖了下去。

  “劉玉,我恨你!”袁熙的哀嚎聲遠遠地傳了過來。

  劉玉看著袁熙遠去的身影微笑著搖了搖頭,轉頭看向了幽州投降的文武官員。這些剛剛叛變袁熙的官員心中不安啊,這個時代對不忠之臣可是有一定偏見。萬一劉玉一個不爽,他們很有可能就會被砍掉的。

  公孫瓚感覺劉玉果然是一個梟雄,看來袁熙落在他手裏是沒有什麽好下場的了。

  這些人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內心,劉玉沒有說什麽,拉著公孫瓚徑直走進袁熙以前的議事大廳。

  幽州官員和公孫瓚急忙跟了上去。

  到達議事大廳後,劉玉準備和公孫瓚並排而坐,公孫瓚怎麽說都不敢的,坐在了劉玉的下首,讓劉玉做主位。

  劉玉嘴角微微上揚,看來剛才自己軍隊的強大攻擊力已經震懾住了公孫瓚。

  兩人坐好後,其他人也是找了位置坐下。當然了,劉玉和公孫瓚的心腹當然是坐好位置了,至於這些投降的官員,就隻能坐牆角邊。

  “此次能後如此順利解決袁熙,除了三軍用命之外,還要感謝幽州的各位大臣了。本王在此感激不盡啊。”看都坐好了,劉玉還是發言了。

  “王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您這樣說,讓我等無地自容啊。”眾人連稱不敢。

  “王爺,這次勝利全靠王爺洪福齊天,我等隻是出了一點小力。”

  “王爺熟讀兵書、精通韜略,才是此次勝利最大的功臣啊。”

  “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說的就是王爺您啊。”

  拍馬屁的人哪裏都有,這幫人也不例外。

  劉玉被這幫人給說樂了。這幫人能夠在袁紹來後投降,就是表示他們不是什麽硬骨頭。

  公孫瓚聽到這些話,臉一直都是黑的。而這些官員仿佛沒有發現公孫瓚存在似的,不停地拍著劉玉的馬屁。

  劉玉笑著說道:“好了,諸位的心意,本王是知道了。現在袁熙已擒,可幽州大部分還沒有回歸朝廷。本王這次前來是為了為陶公劉虞修繕陵墓,不能久留。本王已經向天子舉薦伯圭兄為幽州牧,以後幽州的大小事務,就交給伯圭兄了。”

  “王爺放心,下官一定不負王爺所托。”公孫瓚立刻進行了回應。

  兩人間的對話,讓幽州這些投降的官員都傻了。他們可不知道劉玉和公孫瓚之前的協議。本來以為幽州是被劉玉占據,他們投其所好,就是為了能夠在劉玉那裏獲得一官半職,甚至更上一步。沒想到劉玉把幽州還給了公孫瓚,他們這幫人之前就是背叛了公孫瓚的,要是公孫瓚重奪幽州大權,他們的日子絕對好不到哪裏去,可他們又不敢明說。

  公孫瓚對這幫人什麽心思是一清二楚,雖然他很想把這幫人都給除掉了,但是幽州未穩,隻能先忍了。

  劉玉接著跟公孫瓚商議了一些相關的細節,包括命令公孫瓚尋找劉虞的陵墓。

  公孫瓚已經恢複了幽州牧的地位,直接對幽州的文武下令。

  為了討好公孫瓚這個重歸幽州的主子,幽州文武爆發了強大的執行力和效率,不用半天就把本來隱蔽埋葬的劉虞陵墓給找到了。

  人就是這麽奇怪,有壓力才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