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縣令陳宮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0-03-22 20:40      字數:1700
  時間很快就到了第二天。

  李管家已經準備好了一百石的糧食。劉玉帶著典韋跟一幫護衛和這些糧食往薄縣而去。護衛們大多是上次劉玉從薄縣帶回來的那些人,聽到自己家鄉受災也是心急如焚。劉玉決定前往薄縣救災,讓護衛們十分感動,認為自己跟對了主人,更加願意為劉玉效死命。

  劉玉一幫人緊趕快趕,沒用多長時間就到薄縣。一路上劉玉就發現了旱情十分嚴重,時不時看到一些災民乞食。劉玉也是心酸,僅薄縣一地就有如此多的災民,那其他地方不是還有更多的百姓受苦。

  劉玉來到了薄縣治所,遠遠就看到一幫人在門口等著劉玉他們,估計是新來的縣令。看見劉玉來之後,為首的年輕人迎了上來。

  年輕人對著劉玉拱手施禮道:“下官薄縣縣令陳宮陳公台,參見薄侯。”

  劉玉聽到陳宮的名字也是震驚。這貨以後可是呂布的軍師啊,又是一個名人啊。忍不住多看了陳宮幾眼,說道:“陳宮?你就是新來的薄縣縣令?”

  “正是下官。下官代全縣百姓叩謝侯爺大恩。”陳宮跪拜道。

  原本陳宮是要到其他縣去上任,但是前任薄縣縣令被斬,薄縣縣令職位空缺,同時也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大部分士子都不願到薄縣接手這樣的爛攤子。可這個縣令的職位不能一直空缺著,最後大臣們就把原本要到其他地方任職的陳宮給平調到了薄縣。陳宮不知詳情,欣然赴任。到了薄縣才知道自己接手了一個什麽樣的爛攤子。無奈之下,陳宮派出師爺去跟劉玉商量免除賦稅的事情。其實陳宮對能不能免除賦稅是不抱多大的希望。陳宮聽說劉侯爺的名聲不是很好,還有洛陽第一惡人的稱號,隻求劉侯爺能發發善心,減免一部分。可師爺回來匯報說,侯爺不但免除了薄縣的賦稅,明日還要購置一批糧食過來賑災。聽到這個消息,陳宮喜出望外,不斷感慨劉侯爺是個好侯爺。

  “起來吧,薄縣乃本侯封地,現在薄縣受災,救助百姓本侯責無旁貸。你做的不錯。”劉玉說道。“跟我說說,薄縣現在情況如何,有沒有需要本侯做的。”

  “侯爺,由於處理得力,薄縣本地的百姓都得到了安置。隻是旱情依舊,下官準備興修水利,尋找新的水源。”陳宮將薄縣的情況簡單地跟劉玉說了一下。因為劉玉沒有實際的管轄權,陳宮也不會對劉玉說太詳細。

  “災民都安置好了?可是本侯來薄縣的路上,為何發現有很多受災的百姓在乞食?你是在欺瞞本侯?”劉玉瞪大了眼睛,有點懷疑陳宮的話了。

  “侯爺,本地百姓確實已經妥善安置。尚有其他郡縣的受災百姓來薄縣乞食。其他郡縣也受到了旱情的影響,百姓在當地活不下去了,就四處乞食。”陳宮也知道劉玉懷疑自己說了謊話,故而解釋道。

  流民。劉玉腦海裏出現了這個詞。

  “那為什麽不賑濟這些災民?你知道任其發展下去,會餓死多少人嗎?”劉玉急問道。

  “侯爺有所不知。不是下官不賑濟災民,而是另有苦衷。下官手中錢糧不足,薄縣災民也是龐大,根本就不足以應對。而下官也沒有收到上峰命令準許其他郡縣災民就食,若是貿然賑濟其他災民,錢糧更加不足之外,會吸引更多的災民到薄縣來乞食,到時候下官手中無糧,時日一久,恐怕會引起民變。到時下官難逃朝廷懲處。”陳宮說道。

  “侯爺,薄縣受災至今都沒有出現百姓餓死的情況,也多虧了縣令大人調度,大人至今已兩日沒有休息好了。”旁邊的師爺陳安為陳宮解釋道。

  劉玉聽了這話才發現陳宮臉色比較憔悴,顯然是近日休息不夠,心中不免點頭。

  移民就食是朝廷組織受災民眾到條件相對較好地區就食的一種救災方式,這在漢魏以後比較常見。但是如果地方官員沒有收到朝廷指令就貿然賑濟,會受到朝廷的懲罰。陳宮作為數得上號的謀士人物,看待事情往往比普通人更加清晰透徹。

  “雖然如此,但眼看百姓受苦,本侯心中煎熬啊。”雖然陳宮說得很對,但是劉玉心中十分難受。現在的劉玉根本就無權幹涉此事,朝廷這邊管的很嚴。

  “侯爺仁德,此間情況下官已上報太守大人,想必朝廷會妥善處理的。”陳宮安慰劉玉道。

  “但願朝廷可以盡快處理吧。”劉玉可是對現在朝廷不抱太大的希望,大臣、外戚、宦官個個忙著爭權奪利,哪裏還會在乎百姓的死活。

  “帶本侯去看一下災民安置的地方吧。”劉玉說道。

  “好的,侯爺,這邊請。”陳宮答應道。帶著劉玉往安置災民的地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