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9章 一切順利 海外之人?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2-03-07 19:04      字數:3099
  司馬懿等犯官的事情就此告了一段落,一大幫世家大族的官員被屠殺,朝堂上也少了一些噪音。

  天底下的世家們從這件事情上已經看得清清楚楚,當今陛下是一個殺伐果斷的主,在他的眼皮底下絕對不要搞什麽陰謀詭計,否則不是自己去死可以解決的,需要帶上全家。

  經過這麽多年的削弱,世家大族已經被劉玉幹得差不多了。他們僅剩的就是一點點的家產和資源。當然還有未來必然興起的科舉製。別看科舉製是給了寒門子弟一條進入官場的通道,可世家子弟還是占據優勢的。從小衣食不愁,可以用心讀書的世家子弟,但凡不要太坑爹,總比那些天天為了吃飽肚子而煩惱的寒門子弟要強得多。

  九品中正製,是世家大族在神武朝廷最後一次有力的掙紮。可惜最後還是失敗了。那麽多官員被處理,連帶著司馬懿這樣的重臣都全家死光。世家大族要是再沒有點眼力,那真的活該被滅門。

  世家大族不是沒有想過要造反。可當今天下百姓都想著安居樂業享受難得的太平,誰吃飽了撐著要造反呢?說不得剛剛聚集起來商議此事,不用等第二天太陽出來,他們就要全部給抓起來了。

  錦衣衛的恐怖已經初現端倪,不是一般人可以撼動的。

  這麽多環節,都對皇權有著絕對優勢。當今天子勢不可擋。

  當然也有一小波人希望在太子身上動點心思。畢竟劉玉再強,總有歸天的一日,那麽太子就是世家大族重新崛起的希望。太子不行,那就是後世之君,總有一天,世家大族可以重新崛起的。目前就隻有乖乖地跪舔。

  朝中大佬擔憂的混亂現象一點都沒有出現,反倒是表忠心的奏報一大堆。這一回,曹操等大佬級別的人物都安心了不少。

  沒有煩心事,朝廷的眾多改革就變得迅速很多。

  六部的改革最終得以完善,禮部、吏部、刑部、兵部、戶部、工部,六部尚書及侍郎等相關人員全部確認。

  禮部尚書荀彧,左右侍郎為蔡邕、鍾繇。

  吏部尚書陳宮,左右侍郎為諸葛亮、周瑜。

  刑部尚書田豐,左右侍郎為辛評、禰衡。

  兵部尚書趙雲,左右侍郎為郭嘉、李貴。

  戶部尚書龐統,左右侍郎為荀攸、張鬆。

  工部尚書馬鈞,左右侍郎為曹昂、諸葛均。

  禮部的人選,倒是沒有什麽問題。荀彧一直都是負責朝廷的各項禮儀,幹得不錯。有他做禮部尚書,沒人有意見。蔡邕和鍾繇都是博學多才之輩,有他們二人在,朝臣也不用擔心禮儀問題。

  吏部是由陳宮這個大佬當尚書,諸葛亮和周瑜給他打下手。田豐素來鐵麵無私,加上有青天之稱的禰衡,和一直兢兢業業的辛評,刑部也沒有什麽大問題。硬要說有,就是禰衡主要是兼職,他的本職工作還是洛陽令。有了刑部侍郎的加強,更加讓禰衡的威懾力增加了不少。使得洛陽城的紈絝子弟苦不堪言。辛評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這次算是熬到頭了。可以預見,日後刑部尚書的位置,恐怕還是要落在辛評的身上。

  兵部和工部,明眼人一看這就是劉玉安插絕對心腹的地方,不允許別人染指。太尉趙雲改任兵部尚書,十分順利。郭嘉是天才,他的計謀百出,兵部很適合他。李貴就是劉玉的絕對心腹,有他在,兵部更容易在劉玉的掌握之中。兵者凶器,劉玉不得不謹慎。特別是工部,馬鈞這人在之前一直都是名聲不顯,倒是做出了很多農具和物件的改善,屬於動手能力極強的臣子。朝臣們聽說是劉玉強製拍板的。而曹昂和諸葛均,兩人都是後起之秀。朝臣們可以認為這是在給太子培養人才。

  唯獨就是戶部這邊的爭論很大。原本比龐統要高級別的諸葛亮變成了吏部侍郎,可龐統卻是當了戶部尚書。戶部掌管天下財政,屬於最大的油水部門。朝中大佬都有自己的人選。光是討論戶部的人選,花費的時間都好幾天。最終還是劉玉居中調和,將荊州的龐統、益州的張鬆、潁川的荀攸,分別加入進去。這才使得各方勢力同意。

  有趣的是,由於戶部尚書龐統和侍郎張鬆的個人審美問題,導致戶部在選擇官吏的時候,對於顏值方麵不是很要求。也導致了戶部成為了整個朝廷在顏值方麵拖後腿的角色。而荀攸成為了整個戶部的顏值擔當。

  六部的改革,多方勢力均有得利。但得利最大的當屬曹操和諸葛亮。

  曹操的屬下和兒子都在其中,而諸葛亮的弟弟和好友也在其中。

  朝臣們隱隱看到一點風向,曹家的風光依舊,而諸葛亮日後可能繼承曹操的班。

  有提升,就有罷免。六部的成立,使得人手變得充足了起來。劉玉可不養那麽多閑人,將多餘的官員給裁掉了,給了一筆重金,讓他們回家鄉去了。被裁掉的官員即便是心有不甘,可也不敢違抗劉玉的聖旨,隻能乖乖地回到家鄉。

  不過他們回到了家鄉也沒有閑著。當地的地方官員早早就等候著呢。你想想看,在中樞回來的官員,肯定是官場行政經驗豐富的,地方官員早就想巴結一下了。

  於此同時,劉玉也隨即下旨,讓返鄉的官員,盡力協助地方官員,提高地方官員的行政能力,朝廷方麵也會給予一定的補助。當然了,若是結黨營私、違法亂紀,那錦衣衛就會請他們到監牢裏麵走一遭。

  本以為人生就此低調,沒有想到還要為朝廷發揮餘熱。被裁掉的官員自然是倍有激情。他們甚至琢磨著自己要是做出了成績,或許有一天可以重新回到洛陽。

  這情況不是沒有。但機會非常渺茫。

  六部開始運作起來,朝廷的效率也高了不少。

  現在的六部是平等的,溝通起來十分的順暢。

  劉玉也算是閑了下來。有丞相曹操、大將軍黃忠兩人坐鎮文武,軍機處統籌全局,六部各司其職,天下一片安定繁榮,劉玉這個皇帝也難得放鬆了起來。多出來的時間,劉玉就可以多陪陪自己的老婆,順便帶著自己的孫子在皇宮裏麵四處亂竄。偶爾來了興致,劉玉甚至會微服私訪,到民間走動。

  朝廷官員對於劉玉的微服私訪,是有意見的。眾多大佬都被劉玉以前的習慣給嚇到了,和劉玉達成共識,微服私訪隻限於司隸地區,最好就是在洛陽城。

  能夠約束劉玉的,隻有劉玉自己。好在他也不會閑著沒事就跑遠。像蟎清的錢隆,吹噓自己多牛逼,動不動就下江南體驗生活,那不是體察民情,那是用國家的錢享自己的樂。劉玉的微服私訪就是自己從內庫出錢,每次帶的錢不多,花完了就直接回來,沒有給國庫增加壓力。

  這也是朝堂上為何默認劉玉微服私訪的原因。

  也正是因為如此,洛陽城周邊的治安和民風十分和諧。什麽惡霸流氓幾乎不存在。紈絝子弟更是直接回到了老家,不敢在洛陽城逗留。

  開玩笑啊!誰知道在洛陽城地麵上搞事情,會不會就撞上了正在微服私訪的當今陛下。要是有個萬一,那就真的完蛋了,全家跟著完蛋。

  這種情況,大家夥都很高興。唯有洛陽令禰衡就鬱悶了,他的工作仿佛輕鬆了很多。

  這一天,劉玉正在禦花園,悠哉地和自己的三個老婆喝著茶,品著果品,一片其樂融融。

  而在這個時候,李貴手中帶著一份奏折,緩緩地向他們走來。

  一後二妃見到李貴前來,頓時一陣掃興。因為李貴一出現,就意味著劉玉又要操勞國事了。難得和劉玉一同喝茶,李貴帶著國事前來,不是掃興是什麽。

  行走的李貴突然感到一股惡寒,仿佛感覺到什麽不妙的事情。他自然不知道自己被三個女人給記恨上了。

  “參見陛下!”李貴恭敬地在劉玉麵前站著。

  劉玉一看這個架勢,習慣性伸出一隻手。

  李貴把手中的奏折恭敬地放在劉玉的手中。

  劉玉看了一眼,頓時就來了精神,說道:“丹陽沿海發現海外之人?!是什麽情況?!”

  這是錦衣衛的急報,上述有海外之人欲上貢天子。地方官員大驚失色,初步了解情況之後就立即上奏。丹陽太守上報揚州刺史,揚州刺史立刻通過官方渠道上報。

  李貴從錦衣衛那邊得到了第一手段,比揚州官府的速度還要快!

  “錦衣衛的情報不是很清楚,隻是簡單地記錄一下。具體情況還需要揚州刺史的奏報!”李貴回答道。

  “錦衣衛什麽不清楚?”劉玉眉頭一皺,他對於錦衣衛這邊的情報有點不滿了,什麽都不清楚就上報了?

  這不能怪錦衣衛了,揚州距離洛陽的距離很遠,這是李貴收到的第一情報,陸續還有更詳細的情報在路上呢!

  “臣有罪!”李貴隻能穩穩地接受了劉玉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