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十七章 新都的世家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0-12-29 23:55      字數:4237
  網 ,最快更新三國之棄子</a>最新章節!

  曹操現在都有點佩服劉玉的定力了,身邊有這麽一個小人在不斷地拍馬屁,都還能夠保持清醒,真是非常難得了。

  前麵被堵住的道路已經清理完畢,劉軍又能夠繼續上路了。東吳軍沒有出現。

  新都郡太守孫瑜在得知自己布置的一切都無法阻止劉玉的腳步,心中氣得要死。

  孫瑜的父親是孫靜,是孫堅的弟弟。孫瑜和孫策算是堂兄弟,孫瑜比孫策要小,比孫權要大。由於孫策和孫權的太過耀眼,使得孫家其他人的才能被掩蓋了。孫瑜就是其中一個。

  孫策是很看重孫家之人,卻不會任人唯親。孫瑜能夠做到一郡太守,那是實打實的靠自己能力得來的。

  在新都郡,孫瑜是矜矜業業地幹,竭盡自己的全力支持孫策對抗劉玉。然而這一次劉玉親自帥兵前來,作為太守的孫瑜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劉玉在自己的地盤上囂張。頗有自知之明的孫瑜沒有選擇硬抗,而是采用各種側麵手段來阻止劉玉。可惜實力上的巨大懸殊使得孫瑜的布置成為一個笑話,劉軍上下都不放在眼裏,隻能稍微阻止劉軍的行軍速度。

  “主公可有回信?要是被劉軍繼續下去,新都郡就完了!孫瑜著急地詢問著自己的幕僚。

  一眾幕僚都低下頭,他們都沒有收到任何的消息,也清楚新都郡的危機,一個個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孫瑜。

  “大人!大人!一個文官手裏拿著一份書信,邁開步伐向孫瑜跑了過來。“主公有令!主公有令!

  “主公的手令!太好了!速速拿來!孫瑜等的就是孫策的命令啊。

  文官急忙將孫策的手令交給了孫瑜,孫瑜迫不及待地打開了。

  在得知劉玉進入新都郡之後,孫瑜都急的快瘋了,他早早就向孫策送去了情報,苦苦地等著孫策的命令。新都郡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擋劉玉,孫瑜需要孫策的支援才能夠保住新都郡。

  可是孫瑜打開孫策的手令,看完之後,整個人的臉色都變得非常複雜。

  幕僚們都不敢靠近過去,畢竟這是孫策給孫瑜的,他們可沒有權利去查看。那是掉腦袋的!

  孫瑜將手令收了起來,而後對所有手下說道:“主公有令!我等收縮兵力!等候主公的命令。

  “什麽?主公讓咱們收縮兵力,沒有前來支援麽?這不等於放棄了新都郡麽一眾幕僚都震驚了,新都現在的情況如此危急,孫策居然沒有來支援。

  孫瑜狠狠地瞪了自己的幕僚,大聲嗬斥道:“混賬!主公怎麽可能會放棄新都!不怕告訴你們,主公和大都督要帶領大軍和劉玉決戰!我新都收縮兵力,是為了在之後策應主公!

  孫策的意圖就是讓新都郡不要去阻攔劉玉,而是將兵力集中起來,為之後的決戰做準備。

  “主公是想要在新都郡和劉軍決戰麽?孫瑜心中很是懷疑。

  不得不說,孫瑜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是他一個人是這樣想,新都郡的其他人也是這麽想的。

  “速速按照主公的名利行事,不得有誤!孫瑜命令道。

  通過從上而下的傳達,新都郡的東吳軍都收到了孫瑜的命令。在敵軍入侵的時候讓他們收縮兵力,各帶兵的武將很是鬱悶。可孫瑜在新都郡有著很大的威信,所以他們不得不遵從。

  新都郡選擇收縮兵力,產生了兩個影響。

  劉軍發現之前阻礙他們的東吳軍不再出現,也不再製造麻煩,所以進軍迅速。劉玉和曹操都懷疑東吳軍是不是有什麽陰謀在謀劃著,進軍迅速的同時,也非常的謹慎。

  另外一個影響就是新都郡的內部。

  在孫瑜就任新都郡太守之前,新都郡的各要害職位都在世家大族的手中。無論孫策派誰來新都郡當太守,都無法改變這個情況。強龍難敵地頭蛇,好幾任太守在新都郡都討不了好。可是孫瑜來了之後就不一樣了。相比於其他人,孫瑜有著無與倫比的背景。他在新都郡隻要不造反,那麽孫策就不會去管他。這不是意味著孫瑜會亂來,相反的,他看出了新都郡的弊端,所以他直接上報孫策關於新都郡的情況,並且提出了一些雷霆手段,要一舉扭轉新都郡的情況。

  孫策對於自己的堂弟是支持的,直接給孫瑜下令,給足了孫瑜巨大的權力,還調撥了五千兵馬給孫瑜,讓其可以有足夠的兵力可以控製地方。

  得到孫策鼎力支持的孫瑜當然是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了。

  孫瑜的強勢讓新都郡本土的世家慌了。之前的幾任太守在新都郡世家這裏吃虧,使得這些世家之人都養成了傲性。他們也知道孫瑜的背景強大,所以呢就不硬著來,采用的就是糖衣炮彈策略,用金錢美女來孝敬孫瑜,讓孫瑜吃飽喝足了,他們也就好在新都郡繼續著他們的一切。可是孫瑜強勢地拒絕了,明察暗訪之下得到了很多要命的證據。孫瑜都不敢相信這些事情是發生在東吳的,其中一些官員的罪行令人發指。手握鐵證的孫瑜借此把各要害部門給奪了回來。沒有一個世家之人敢對孫瑜說個不字,因為孫瑜手中有兵,那是大殺器啊。

  新都郡的世家們選擇了認慫,相比於權勢和財富,還是性命比較重要。

  如今劉玉帶領大軍殺來,從鄱陽郡勢如破竹地殺到了新都郡,孫瑜采取了收縮兵力,這就讓世家大族看到了幹掉孫瑜的希望了。

  在新都郡的重要城池海陽城,新都郡幾個世家派出了自己的代表暗地裏悄悄地商議了起來。

  新都郡張家代表張羅,是東吳四大家族張家之中的一個旁支,在新都郡也就是張家的實力最大。另外還有本土程家代表程餘、郝家代表郝仁。以前這三家人在新都郡保持著三足鼎立的狀態,分享著新都郡的一切。等孫瑜來了之後,他們的好日子就結束了。

  現在劉玉帶領大軍殺來,於是三家的家主秘密派出重要人士到海陽城悄悄地商議起來。

  三家的家主都是老狐狸,他們都知道在越是關鍵的時刻,他們都不能夠出麵。孫瑜也會一直監視著三家的家主,所以派出一個代表遠離治所新都城來商議就是最好的辦法。

  海陽城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城池,很是繁華,東吳軍在這裏駐軍很多。張羅、郝仁、程餘三人直接帶著出來行商的名義來到這裏。

  三人在多年前就都認識的了,所以坐下來也不用多寒蟬。

  “兩位,孫瑜那廝之前對我們三家的仇,終於可以報了!程餘率先開口說道。

  張羅和郝仁都點頭認可,在孫瑜接管新都郡的這些年,他們過的日子苦啊。不能夠魚肉百姓,不能夠橫行無忌,不能夠享受特權、不能免除刑罰,這還是世家麽?那和普通百姓有什麽不同啊。

  “這次陛下禦駕親征,王師勢如破竹,已經殺到了新都郡。孫瑜這個混賬東西,貪生怕死,居然選擇了收縮兵力。可見此人隻會欺軟怕硬!我家家主派在下前來與爾等兩家商議,如何幫助陛下拿下新都,順便解決了孫瑜那廝!郝仁陰狠地說道。

  郝仁,同音是好人。但是絕對不要被他的名字給迷惑了,這廝無論從長相還是行為,根本就不是一個好人,心狠手辣著呢。

  “大善!吾等這個機會已經好久了!程餘附和著說道。

  張羅淡淡地說道:“我家家主也是這個意思。隻是該要如何幫助陛下呢?

  在劉玉進攻新都郡的時候,新都郡的世家已經動了要從龍的心思了。隻是顧及孫瑜的威壓,所以不敢亂動。程家、張家、郝家的家主都收到了風聲,鄱陽郡那些選擇幫助劉玉的世家,都受到了劉玉的獎賞,劉玉稱讚他們乃是忠君愛國之人。

  三家家主捶足頓胸,這樣的好事應該是他們先做的,卻被別人給搶先了。別人先做了,就算是其他人跟隨,就算是做的再好也是隨從,沒有做第一個歸順的功勞大。

  可功勞不大,三家家主也是需要去做的。如果不趁著孫瑜收縮兵力的時候來出手,很有可能被新都其他人給搶先。三家家主對於新都城的其他小世家很是忌憚的。很多年之前,東吳所有的世家都聽說了荊州和益州的情況。劉軍殺來的時候,荊州和益州的一些大世家就是不開眼,公然反抗王師。而後他們的下場是十分的淒涼。身死人手的有之,家道中落的也有,滿門抄斬的更是太多了。而那些小世家就果斷地選擇了臣服,使得他們在戰後得到了巨大的好處。比方說益州的法正,現在已經成為益州第一號人物,把益州以前得罪過他的世家大族狠狠地折磨著。荊州的馬家,以前還非常不起眼,隨著馬家五個兒子都加入了神武朝廷,隱隱成為了荊州第二世家的存在。這些無不讓東吳世家眼紅和警惕著。

  現在機會擺在新都郡的程家、郝家、張家的麵前,他們怎麽可能會放過。

  這裏麵還要提一下張家的家主。新都郡張家是東吳四大家族張家的旁支,可張家主非常希望自己將旁支變成本家的。若是他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把劉玉給侍候好了,那麽日後超過吳郡本家也不是難事啊。

  其他兩家的心思就比較簡單,他們隻是想要壯大家族而已。三家認為自己一家不足成事,所以他們就尋求了盟友。世家大族之間本來就有各種渠道相互聯係,很快就知道了三家都有這樣的心思。

  郝仁說道:“我家家主認為,我等三家需要派出一個能言善辯之人前往陛下那裏效忠。同時我家家主認為陛下帶領大軍突飛猛進,其糧草後援肯定有所艱難。我等作為臣民的,需要為陛下排憂解難。

  程餘和張羅十分認可這一個說法。態度決定了一切。劉玉大軍的情況,像他們這些聰明人都會看出來,所以準備糧草是最好的效忠方式。

  “當然了。我等與陛下聯係之後,暗中監視孫瑜,當陛下的眼睛。同時咱們的家奴兵丁都做好準備,隨時響應陛下的號召。某不才,自認有點口才,仰慕陛下之久,故而這次聯絡王師之事,就交給在下了。郝仁一口氣把自己的話給說完了。

  張羅和程餘兩人對視了一眼,發現這個郝仁不簡單啊。去麵見神武皇帝,需要冒著很大的危險。除了孫瑜的監視和隨時可能夠暴露而被東吳軍追殺,還有就是劉玉是否會相信郝仁。

  假設逃過了孫瑜的監視,郝仁成功到了劉軍那裏,可他拿什麽可以讓劉玉相信他的話。而且此人到了劉玉那裏,會幫另外兩家說話麽?這可不能保證了。

  隻是讓張羅和程餘去麵見劉玉聯絡王師,他們又沒有這個膽子。

  “郝兄高義!張羅拱手說道:“此事就這麽定了!我等在海陽城等候兄的回歸。請奏報陛下,張家願意為陛下籌備糧草一千石!

  程餘更是說道:“程家也準備八百石。但凡陛下差遣,我程家上下為陛下赴湯蹈火。

  郝仁有點肅然起敬的意思,拱手對張羅和程餘說道:“兩位仁兄放心,吾已經將兩位的話送到陛下的麵前。若是在下在三日內都無法送回任何的消息,兩位仁兄立刻離開海陽。並且轉告我家家主。

  張羅和程餘都清楚郝仁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於是異口同聲地說道:“兄台放心,我等一定照辦。我等在此地等候三日!

  郝仁颯然一笑,與兩人告別之後就轉身離開了,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

  郝仁是走遠了。

  張羅對程餘說道:“郝家看來準備充足啊。

  程餘是聽出張羅的意思,但他也想說破,裝傻地說道:“張兄是什麽意思呢?在下聽不懂啊。

  張羅輕笑了一聲,程餘什麽德行,他也是清楚的。不過現在三家聯合起來,有些事情不說破還是不去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