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都是替劉玉做掩護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0-12-20 23:56      字數:4252
  網 ,最快更新三國之棄子</a>最新章節!

  遭遇水陸兩麵夾擊,皖口守軍要是能夠守得住,呂範都可以自傲了。

  剛才副將大聲地叫了起來,使得守城的東吳士兵都聽到了。

  士氣一下子就下降到了一個冰點。

  守城士兵因為援軍的到來而士氣大漲,現在發現是一場大烏龍,而且還是攻城敵軍的援軍,那還得了啊。

  “怎麽辦啊!不是咱們的水軍!守軍士兵一個個心裏想的隻有這個了。

  呂範想到的是更多。

  按照之前和東吳水軍之間的配合,水軍都可以快速趕到的。如今出現了劉軍的水軍,沒有任何東吳水軍的影子,無非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劉軍早就算計好了要水陸夾擊皖口,所以水軍早早就殺到了。另一個原因,也是呂範最不想看到的,東吳水軍被劉軍給滅了或者打退了,劉軍才會出現在這裏。

  呂範現在為難了。劉軍的兵力雄厚,加上有水軍協助,單靠他隻有幾千人鎮守皖口,失敗就已經成為定局了。

  “將軍,咱們怎麽辦啊?呂範的副將在一邊著急得很,他已經發現士兵們的士氣下降到了極致,對於攻城劉軍的反擊力度不斷地減弱。

  呂範回過神來,看向了四周,他發現有不少人在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等著自己下達命令。

  “打?估計是守不住。要是投降的話,或許有條生路。呂範內心想著。

  見呂範不說話,副將更加著急,說道:“將軍,還請您下令吧。弟兄們心中都不安啊。

  呂範猶豫了一下,對副將說道:“兄弟,你看咱們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守得住麽?

  副將被呂範這麽一提問,心中頓時一咯噔,知道呂範是有了投降的意思。身為東吳將領,自當守土有責。但是如今的皖口就是一個飛地,又被敵軍兩麵夾擊,援軍不知道什麽時候到,守下來的可能性很低。以皖口擊退劉軍幾次的進攻,要是死守之下而陷落,那劉軍可能會報複的。

  “將軍,隻要將軍下令,我等唯命是從!就是戰死也在所不惜!副將清楚地知道呂範想要投降,卻不敢開這個口,免得出現麻煩。副將也不傻啊,他可不能開這個口。

  呂範暗罵副將狡猾,從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副將是知道自己的意思,卻還把推脫給自己,端的不為人子。

  呂範看了戰場的情況,繼續拖延下去,估計等劉軍水軍殺到,自己連投降的資本都沒有了。於是呂範對副將說道:“我等在皖口死守,外無援軍,軍心渙散。本將不想打必敗的仗,也不忍將士們被敵軍屠殺。他們家中都有父母孩子,有些更是家中獨苗。嗨...傳我的命令,放下武器投降。

  呂範的這個決定,得到了副將的高度讚揚,他奉承地說道:“將軍仁義!將士們絕對會感激不盡的。末將現在就去傳達將軍的命令。

  副將馬上安排人手前往皖口各處宣傳呂範投降的命令。守城士兵本來就是士氣低落,如今不用再打了,他們當下就放下了武器。當然還是有一些頑固分子存在的,將呂範的命令置若寡聞。

  守城的東吳士兵放下了武器,不再抵抗,這讓攻城的劉軍士兵變得很是詫異,擔心有詐。

  “不要打了!我們投降!呂範自己帶頭高聲呼喊了起來。

  呂範的聲音巨大,居高臨下,傳遍了整個皖口。

  本來還想著要加強進攻的曹仁被呂範的高聲叫喊給鎮住了。

  “居然投降了?這是怎麽一回事?曹仁心中很是驚奇,他和大多數劉軍士兵一樣的想法,會不會是陰謀啊。“停止進攻!

  曹仁為了防止東吳軍有詐,所以選擇了停止進攻的命令。

  但是曹仁是想錯了,呂範並沒有什麽陰謀,他真的想要投降了。

  呂範當然知道自己突然選擇投降,曹仁一定不會相信的,所以他命令士兵打開城門,並且將不聽從命令的士兵給砍了,免得他們負隅頑抗,讓曹仁給誤會了。

  皖口的城門被打開了。曹仁就更加疑惑了。

  隻不過在這個時候,一個斥候飛快地來到了曹仁的身邊匯報道:“將軍,江麵上出現大量的戰船,司馬大人的旗號。

  曹仁愣了一會,隨後他終於大笑道:“哈哈!怪不得皖口要投降,原來是有咱們的水軍來啊!太好了!

  “將軍,咱們接下來是?一個武將詢問道。

  曹仁大手一揮,說道:“全軍壓上去!大膽地進入了皖口,本將相信皖口的投降了。就算是有陰謀。咱們水陸兩軍夾擊,皖口能夠守得住多久?大膽的進去!

  嗯,曹仁的確有這樣的底氣在。

  皖口都放棄抵抗選擇投降,劉軍士兵當然不會再發起進攻了,他們把兵器都給收了起來,快速向皖口的城門進發。

  呂範看到這麽一幕,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劉軍接受自己的投降是一件好事,最起碼他的小命是可以保住了。

  “來人啊!把吾給綁起來,而後咱們到城門處迎接劉軍。呂範現在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麽。

  東吳士兵都明白呂範此舉的含義,畢竟是投降,把姿態放低一點是應該的。

  不多時,呂範就被綁起來,而後跪在城門處,等候曹仁的到來。

  劉軍士兵率先進入了皖口,守城的東吳士兵都放下了武器,任由劉軍士兵接過了城防。東吳的旗幟掉落在地上,大漢的旗幟重新懸掛在皖口。至此,抵抗劉軍好幾次的皖口,回到了大漢朝的懷抱之中。

  曹仁騎著戰馬,緩緩地來到了皖口城門。

  “跪在地上是何人?曹仁居高臨下地詢問道。

  呂範低著頭說道:“汝南呂範呂子衡,參見將軍!

  “呂子衡?曹仁回想了一下,可以確定自己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汝占據皖口!更是擊退我軍數次。為何這次選擇了投降?本將百思不得其解。

  呂範誠懇地說道:“將軍容稟!罪將本來就是皖口的守將。王師初臨,末將被豬油蒙了心,率軍抵抗。然則罪將無法阻攔王師。隨後蔣欣帶領大軍進入皖口,奪了罪將的軍權。此前的惡戰,都是蔣欣為首。罪將隻能聽從他的命令。這一次蔣欣離開皖口。罪將重新掌握軍權。然罪將覺得皖口已經失去了鎮守的意義,就算是死守也是徒增傷亡。為了全軍上下的性命,罪將選擇投降!

  呂範的話把自己和之前劉軍大戰的幹係全部推到了蔣欣的身上,以免惹怒曹仁,順便把自己快速投降的原因光明話,希望可以得到曹仁的好感。

  可是呂範注定是想錯了。若是呂範真的是抵抗了劉軍好多次的主將,曹仁會更加欣賞他,甚至還會將其舉薦上去。畢竟人才難得,曹仁也希望自己可以發掘到人才。

  誰知呂範是一個無能之輩,又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曹仁就更加失望了。這樣的人,就算是倒貼送到軍中,估計軍中士兵都不會認可。

  曹仁下了戰馬,來到呂範的身邊,將其鬆綁後扶起來,說道:“呂將軍能夠迷途知返,本將很是欣慰。來人,將呂將軍帶下去,好生安頓。

  曹仁對呂範不怎麽欣賞,但也不能為難呂範,隻能先將其安頓好了,等候上麵的安排。

  看到曹仁這樣的態度和安排,呂範的心拔涼拔涼的,自己這麽多年的奮鬥,到了今天算是結束了。不過能夠保住性命,呂範也算是值得了。

  曹仁接手了皖口,五萬兵馬進入之後,皖口就徹底成為了劉軍的領地。

  而司馬懿帶著水軍還沒有靠近皖口,就發現皖口更換了旗幟。

  “嗨,看來皖口也沒有咱們什麽事情了!司馬懿有點可惜地說道。

  其他武將也是一陣惋惜。他們飛馳而來就是為了有仗可以打,可還沒有動手,自己的友軍就解決戰鬥了,意味著他們白跑了一趟。

  “大人,咱們是不是進入皖口?一個武將問道。

  司馬懿搖頭說道:“不!咱們就在這裏停留,等候東吳水軍的到來。快快調轉船頭,隨時應對東吳水軍!

  得到命令的水軍馬上驅使著戰船調轉方向。

  一直追趕司馬懿的東吳水軍沒有多久就出現在了司馬懿的視線之內。

  陳武一直都在擔心皖口的戰況,拚命地追趕司馬懿。可無論他怎麽追,和劉軍水軍之間的距離是不斷地拉大。相比於劉軍的戰船,東吳的戰船要大上一些,加上沒有風力相助,速度慢了一些。陳武都向老天祈禱了好多次,希望可以來一場大風幫助自己。可惜一點動靜都沒有。陳武大罵老天爺不長耳朵。

  等陳武帶領東吳水軍趕到皖口水域之後,看到已經準備好的劉軍水軍,還有變換了旗幟的皖口,陳武的心涼了半截。

  皖口在之前好幾次被劉軍不斷地攻打,都沒有換過旗幟,也沒有用這招來迷惑敵軍。這是一個軍隊的底線。現在可以說,皖口已經成為了劉軍的囊中之物了。

  “皖口被劉軍攻下,還有大量的水軍在這裏。我部損失慘重,要是劉軍再從荊州那裏調派水軍到來。那吾根本就擋不住啊。陳武的心已經不能用拔涼來形容,用悲哀兩個字比較恰當。

  “給本將停止前進!與劉軍水軍對峙!陳武想到了一個暫時的辦法,他必須在這裏擋住劉軍的水軍,不能再後退了,否則就成為東吳的千古罪人。

  東吳水軍上下都知道陳武這個決定是對的,一旦他們後退了,那麽司馬懿就可以將駐紮在廬江的劉軍主力部隊運送到東吳境內

  那真的不是鬧著玩的。

  “把此處的情況送往主公那裏!一定要快!劉軍現在要全力渡江!我部請求支援!陳武命令部下給孫策送去求援信。

  東吳水軍從大戰開始到現在,這還是第一次向孫策求援。之前頂多就是回報戰況而已。

  或許陳武不知道,東吳水軍的驕傲,在他這次向孫策求援之後就蕩然無存了。

  司馬懿發現東吳水軍留在不遠處和自己對峙,臉上的微笑更濃了。

  “嗬嗬!留在這裏正好啊!本官就是希望你們留在這裏。估計這一會應該向孫策匯報了!司馬懿內心盤算著。

  這一切都是一場計謀,一個由劉玉和曹操布置,而司馬懿為主演的計謀。

  司馬懿要的就是東吳水軍在皖口這邊和自己對峙,並將消息送到孫策那裏,讓孫策以為劉軍主力要在皖口這裏渡江,殺向東吳。

  實際上,劉軍的大批部隊都不在廬江!

  他們現在都集中在了廬江郡和江夏郡的交界處,一處水流比較平緩的岸邊。

  這個地方就是郭嘉和張遼偷偷摸摸溜過長江的。

  此時的劉玉和曹操已經到了岸邊,正在看著文聘帶領運輸船將劉軍士兵、戰馬、輜重,一點點地運往柴桑。

  司馬懿帶領所有的戰船出擊,專門吸引東吳水軍的注意力,而悄悄地讓文聘北上,來到這裏將劉玉和曹操他們運往長江對岸。

  什麽從皖口度過長江,完全就是一個假象。甚至現在呂布他們和孫策死磕,也是劉玉和曹操的計算之內。

  劉玉和曹操兩人各自騎著戰馬,看著滾滾長江,身邊是無數大將的保護。

  文聘恭敬地來到了劉玉的身前,半跪拱手說道:“回稟陛下,我軍已經過去大半,末將已經準備好陛下過江之船,還請陛下移駕!

  劉玉可是皇帝啊,他要度過長江,當然不能和普通士兵一樣。雖然他也想,但是臣子們一定會反對的。

  一直就閑不住的劉玉隻能等候文聘的安排。

  還真的別說,文聘這小子安排得不多,他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一條豪華的船隻,其四周圍都是運兵船,將其保護在中間。

  劉玉帶著曹操等一大幫臣子進入了船隻,隨後站在船頭,大手一揮,說道:“出發!渡過長江!朕要殺東吳狗賊一個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