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難搞的太史慈
作者:雙木道人      更新:2020-07-01 12:55      字數:4197
  而在天牢中的太史慈,成為了天牢裏的唯一住客。

  剛到天牢的時候,太史慈都以為自己來錯了地方。一般來說,這監牢是昏暗和潮濕的。還有就是蛇蟲鼠蟻一大堆的。關押犯人的地方不用多好。東吳那邊有很多監牢,環境十分的惡劣。

  但是太史慈看著眼前那麽幹淨的天牢,深深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然而天牢那些凶狠的獄卒證明了太史慈來的地方是對的。

  “這家夥是東吳的俘虜,可看好了”負責看押的武將把太史慈交給了牢頭,順便叮囑了一句。

  牢頭歡天喜地地將武將給送了出去。

  為何牢頭和獄卒們都那麽高興呢因為現在的天牢老鼠都沒有幾隻了。

  太史慈很奇怪,為何那麽大的一個天牢,自己的牢房周圍為何一個人都沒有看到呢

  其實啊,以前這天牢幾乎都是滿員的。在朝廷上犯了事的,被冤枉的,整治鬥爭失敗的,都會往天牢裏麵塞。那時候,天牢的牢頭和獄卒可是一份肥差,每天光是看望犯人的家屬給的孝敬就很惹人喜歡了。這些年來,當今神武皇帝勵精圖治,慢慢地清楚了朝中的一些禍害。而如今,沒有人敢鬧事了,都高呼陛下英明。而且劉玉最討厭的就是內鬥和迫害,一旦查實,那直接殺頭。

  該殺的已經殺了,該抓的也抓得差不多了。天牢也屬於重犯才來的地方,所以慢慢的就沒有犯人進來了。

  現在的牢頭和獄卒,每月隻能拿著一點點俸祿過日子了。想起以前每天都有豐厚的油水,牢頭和獄卒們都虎目含淚。

  朝廷對於監牢中的不良風氣也在關注。特別是天牢這個厲害部門,更是安插了不少的眼線。牢頭也是機靈,得知李貴在管理此事,很是乖巧地服從了李貴的管理。

  司隸校尉,本來就是管著天牢的。

  這天牢平時就隻有牢頭和獄卒,今天好不容易來了一個犯人,他們當然是歡喜的。起碼有點事情做了。等上頭的命令下來,這嚴刑拷打是避免不了的,正好讓他們活絡一下筋骨,免得閑得太慌了。人啊,還是多運動才行。

  而太史慈被關進牢房之後,直接靠著牆閉目眼神。

  被俘虜之後,司馬懿和龐統沒有為難他,而是押往洛陽。劉軍擔心太史慈逃跑,在他的身上鎖上了好幾個鎖鏈。即便是如此太史慈也在路上的時候找機會逃走。可惜劉軍太過警覺,太史慈都沒有找到機會。

  劉軍仁義不是空口說出來的,對待太史慈這個俘虜,還是真的仁義。在運往洛陽的這段路程中,太史慈都沒有被餓過渴過。就是沒有什麽自由。

  在這一路上,太史慈路過了很多城池。太史慈震驚地發現,在神武朝廷的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城池非常的繁榮,如同盛世一般,是東吳那邊無法相比的。

  被關押在囚車之中,太史慈都可以看到百姓們發自內心的滿足和愜意。太史慈不由得心中一咯噔,在東吳那邊都沒有看到百姓如此。而且百姓們都向看押太史慈的劉軍士兵打招呼。東吳那邊的百姓見到士兵,都是畏懼的,躲都來不及。太史慈以前覺得沒有什麽,畢竟軍隊是暴力部隊,被百姓畏懼是正常的。可神武朝廷治下的百姓對劉軍士兵那麽和善,劉軍士兵也是笑臉相迎,其樂融融。在這一刻,太史慈心裏有了一絲動搖。他這麽多年來做的事情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

  獨自一人呆在天牢中,太史慈呆呆地看著監牢的頂部,不知道在想什麽東西。

  天牢的獄卒們還沒有等到上麵的命令,就看到李貴帶著徐庶來了。

  “李大人,您怎麽來了”牢頭笑嗬嗬地迎了上去。

  李貴鼻子朝天,說道:“今天是不是來了一個東吳的俘虜”

  “是的”牢頭很乖巧地說道。

  李貴點點頭,說道:“這位先生奉陛下旨意要去見他,你帶他過去任何人不得幹擾”

  “是”牢頭沒有任何的意見,他也不敢有意見。

  李貴轉頭對徐庶笑臉相迎,說道:“先生,在下在外麵等候您啊。”

  “李大人客氣了”徐庶也對李貴的示好表示了感謝。

  其實李貴把姿態放低了,是告訴這些獄卒,徐庶是大人物,不可以懈怠。

  獄卒們也不是笨蛋,能夠來到天牢的,無非就是四種人,一種就是他們這些當差的,一種就是犯人,一種犯人的親屬,還有最後一種就是奉命前來辦事的。

  而徐庶怎麽看都是最後一種人,還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李貴是什麽人啊,天子身邊的第一紅人,他都對徐庶那麽客氣,獄卒們眼睛瞎了才看不到。

  所以在獄卒們十分客氣的引路下,徐庶來到了太史慈的牢房。

  在徐庶靠近之前,耳力極好的太史慈就聽到了腳步聲。他已經做好了準備,以應對來人的遊說。來到劉玉的天牢,如此興師動眾,太史慈就知道劉玉一定是想要勸說自己投降。

  此時太史慈卻是在想著究竟會是什麽人前來呢而最大的可能就是諸葛亮,因為太史慈在東吳的時候就聽說諸葛亮能言善辯了。

  隨著牢頭打開了監牢大門,太史慈見到了闊別已久的徐庶,頓時震驚不已。來者怎麽會是徐庶啊

  “子義將軍,好久不見”徐庶邁進了監牢,對太史慈微笑地一拱手。

  太史慈終於回過神來,站起來對徐庶說道:“徐軍師”

  徐庶發現太史慈身上有著巨大的鐵鏈綁著,看起來十分別扭。不過要防止太史慈這樣的猛人,不用粗一點的鐵鏈還真的不行。

  “子義將軍莫要用軍師二字來稱呼在下,在下已經不是什麽軍師了。”徐庶的笑容不變,很是隨意地坐在了一張椅子上。

  太史慈也坐到了徐庶的對麵。在這裏見到徐庶,唯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徐庶已經是劉玉的人了

  “沒有想到啊當年徐公跟隨劉玄德與我主聯合對抗劉玉,劉玄德一去,公就立馬攀上劉玉這棵大樹,果然聰明某在這裏恭賀徐公了。”太史慈倒是先開口了,嘴巴上說的很尊敬,可全是諷刺之意。

  徐庶不以為意,拿起兩個杯子,給太史慈和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天牢的生活雖然枯燥,不過子義在此養老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徐庶把一杯茶水推到了太史慈的麵前。

  太史慈看著徐庶推過來的茶水,直接拿起來就喝了,隨後放下茶杯,說道:“徐公不是來當說客的”

  “是也不是”徐庶在玩神秘,說道:“子義,你可知道我與劉玄德到了益州之後發生了什麽事情了麽”

  太史慈都被徐庶的話給吸引了,脫口說道:“發生了什麽”

  人都有好奇心,哪怕太史慈也不例外。

  徐庶回憶著以往,說道:“當年在荊州大敗,劉玄德和吾帶著殘兵到了益州。得到了劉璋的信任。在下設計,將益州給奪了下來,以此為根基,助劉玄德匡扶漢室。然而一切都十分的順利,可卻不知道當今陛下早在劉玄德拿下益州之前就開始著手益州。張鬆、法正等人均已經是陛下的臣子。他們表麵順從,暗地裏卻不斷地使壞,劉玄德空得一個益州,卻被困住了手腳。吾盡力周全,也隻能保證劉玄德守住益州。可惜,吾在汶山郡一戰,全軍覆沒,以至於益州後方空虛,成都陷落。我徐庶也無顏見劉玄德,故而隱居起來。”

  徐庶把整個事情的大概給說了出來。

  對於益州的事情,太史慈還真的就不知道了。現在他終於明白難怪劉玉可以那麽快就拿下了益州,原來早就有內鬼在益州了。

  “子義,你是否疑惑吾都隱居起來了為何還會來到這裏”徐庶淡淡地說道。

  太史慈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徐庶繼續說道:“吾當時知道陛下在沒有吾的消息之時,一定會在益州四處搜尋,吾就直接就隱居在了成都城。然而命運往往就是那麽奇妙,吾還是被陛下親自找到了。”

  “嗬嗬,你和劉玉的緣分不小啊徐公之大才,劉玉當然不會放過了。不知徐公現今官居何位”太史慈卻不認可徐庶的話,臉上的諷刺又來了。

  徐庶輕輕地說道:“在下並沒有任何的官職,在洛陽教書育人”

  “嗯你說這話,你覺得某會信麽”太史慈真的就不相信。

  “信不信就由你了。”徐庶不予置否,太史慈不相信也罷。“今日前來汝這裏,乃是陛下召見吾,吾深知子義忠義,故而來此。”

  “難道公以為某會投降劉玉”太史慈心中冷笑:說了這麽多,狐狸尾巴還是露了出來。

  徐庶笑了,說道:“子義所追求者,一為忠,二為義。且問子義,何謂忠義”

  太史慈搖頭說道:“徐公還是莫要浪費口舌,吾不會為劉玉做事。”

  “子義可知,孫策已經擅自稱公了”徐庶詢問道。

  太史慈輕輕地點頭,在押往洛陽的途中,他也聽到了劉軍之間的討論,對著這消息已經不是很震驚了。

  徐庶正色道:“高祖曾言:非劉氏不得稱王,非功高者不得賜爵。孫策何德何能,敢貿然稱公必然會引起天下反感,自取滅亡”

  “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太史慈倒是知道這句話。

  徐庶看著太史慈,隨後說道:“好為了孫策,子義倒是付出一切。不過你身陷我軍之手,孫策可有發過一員兵馬來營救汝以我看,孫策就是欺世盜名之輩”

  “你”太史慈大怒。

  徐庶直視太史慈,說道:“難道不是麽你太史慈為孫策殿後,被我軍俘虜。若是我是孫策,定然不顧一切將汝救回來。可惜孫策並沒有。程普就是一個好例子,他可是在荊州襄陽,每天都在掛念著孫策。孫策可有想過去營救”

  太史慈頓時啞口無言。

  的確,孫策倒是沒有派人來營救他,也沒派人去營救程普。其實不是孫策不去做,而是孫策就算去做了,也是徒勞而已。

  “不過子義你放心,如此欺世盜名之輩,也沒有多少時日可以活了。準備地來說,孫策如今已經昏迷不醒了。”徐庶拋出了一個炸彈。

  “你說什麽”太史慈震驚了,這個消息,他還真的不知道。

  “看來你也是不知道孫家人的齷齪讓吾來告訴你吧”徐庶開始捏造了一些謊話。

  這個謊言就是孫權看到孫策稱公了,內心羨慕嫉妒恨,在得知朝廷和劉玉禦駕親征之後,孫權有了歸順之意,於是派人把孫策和周瑜給毒倒了。

  這個謊言是官方的,徐庶順手就拿來用了。

  “不可能仲謀不是這種人”太史慈一時有點接受不了。

  徐庶歎息地說道:“子義,亂世開始到今天,都不知道多少年了。你還不知道知人知麵不知心吾若不是和汝有幾麵之緣,不忍看子義白費一身才華,也不會來此。汝想歸順朝廷也罷,想要在此天牢終老也好,一切都在汝的手中。在下告辭了”

  說完話之後,徐庶就站了起來,沒有理會太史慈的反應,直接走出了牢門。

  牢頭瞬間就把牢門給關上了,點頭哈腰地帶著徐庶往天牢外走出去。

  太史慈愣愣地看著徐庶的背影,腦海裏全都是徐庶說的話。

  “主公被毒倒了東吳危險了吾卻在這裏什麽都幫不上”太史慈很是悔恨。

  然而就算是悔恨,太史慈又能夠做點什麽什麽都做不到

  “就算是死吾也不會背叛主公的”太史慈眼神中露出了堅毅之色。

  徐庶走出了天牢,李貴馬上就迎了上去,恭敬地詢問道:“元直先生,可有收獲”

  徐庶歎息了一下,說道:“嗨,吾盡力了”

  李貴一咯噔,徐庶出馬都不行啊,這個太史慈真的難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