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兩江新軍(下)
作者:靜玄      更新:2021-08-15 04:57      字數:2104
  姚興華之所以會調寧飛揚出任南京城方警備隊的隊長,主要是考慮到寧飛揚雖不是從自己潛邸出來的,可是通過這半年多時間的接觸和了解,姚興華還是敢於確定,如果將來有一天,自己和清廷真的戰到對立麵的話,寧飛揚選擇忠於自己的幾率要遠遠大於忠於清廷。安排這樣一個人,給自己看家護院,安全係數應該還是蠻高的。

  ??不過,把寧飛揚調走後,兩江新軍在年輕將領方麵,就顯得更加得單薄,尤其是在當前新擴編的三萬步卒馬上就要編入新軍編製時,中高級合格軍官的嚴重匱乏,讓姚興華、劉永福和聶世誠很是傷腦筋。

  ??之前兩江新軍名為試辦,軍製方麵可以由姚興華隨便拍腦門。可是現在兩江新軍已經被朝廷明令為常規駐軍了,那麽軍製就要完全遵照兵部綠營軍的定製。全軍以營為基本單位,每五百人為一營,在營下設五哨,哨下設隊。在營之上設標,三營為一標,兩標為一協,兩協為一鎮。

  ??因為沒有足夠多讓姚興華信任的高級軍官,姚興華特別在和兵部協商同意後,在鎮之上又加設立了軍這個建製,每軍下轄兩個鎮共一萬兩千人。

  ??兩江新軍擴編後,實有兵員五萬人,設有四個軍又四個營。四位軍長分別是第一軍軍長聶世誠(兼任)、第二軍軍長林點金、第三軍軍長韓龍、第四軍軍長徐磊,剩下的四個營,則組成了警衛師團,由劉永福統一調度。

  ??雖說在這四個軍長當中,隻有林點金一人是姚興華的嫡係出身,不過對徐磊和韓龍這二人,姚興華心裏還是有些底的。這個徐磊,自新軍組建伊始,便通過姚興華的篩選,成為第一批加入新軍的士兵。因為為人光明磊落,又仗義疏財,頗有俠義口碑,深受廣大士卒的愛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仿佛是做了火箭一搬,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個營的營長,這次又趕上新軍擴編,再次被姚興華破格提拔為第四軍軍長。自兩江新軍組建以來,徐磊升遷速度不敢說後無來者,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了。與徐磊一步一步從士兵幹起不同,韓龍能夠當上第三軍軍長的職務,則完全是靠著德官學院高材生的身份,再加上之前跟隨德國教導團一起工作時表現傑出,這才被姚興華點名提拔的。

  ??這兩個人,再加上之前提到的新軍第二軍軍長林點金和南京城防警備隊隊長寧飛揚,因為年紀輕輕,便以身居高位,再加上個人能力也確實出眾,讓人折服,漸漸的便被人們冠上了一個兩江四虎的雅號。本來這四個年齡相仿的年輕人,關係就極好,如今有了這兩江四虎的稱號之後,更是焦不離猛,形影不離了,整日的南京街頭橫晃。幸虧這四個血氣方剛的單身小老虎,腦子裏最後一個弦始終沒放鬆,沒幹出什麽出閣的事情來,要不然這四虎的頭銜可就要改成四狗了。

  ??除了個人能力之外,姚興華之所以會破格提拔韓龍和徐磊,還有一層特殊意義。那便是姚興華通過林點金,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裏,對他們二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算是有了一定的認識,姚興華相信,這二人也會像寧飛揚一樣,對自己的忠誠要遠遠超過對朝廷的。至於第一軍的聶士誠,姚興華除了佩服的他為人和帶兵能力之外,對他向來都是不抱什麽期望的。

  ??兩江新軍的四軍,再加上新組建的南京城防警備隊,便成為姚興華可以依仗的、具有決定性能量的武裝力量。這五支部隊不但裝備精良(實際到一二年末,這五支部隊才真正按照兩江新軍的建製標準,將武器裝備配備整齊。),士兵的訓練也十分正規、嚴格。同時因為帶頭大哥性格的不同,所帶出來的部隊氣質,也是各有特色。

  ??比如第二軍的林點金,為人忠厚,從不與人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其部隊也是大開大合之下盡顯厚重王者之風。第三軍的韓龍,是四位軍長外加警備隊隊長中,唯一一個讀書的出身,而且還是一個海龜人士,所以他的那些個屬下,仿佛業都是有文化的人,張口說話來也是滿口的之乎者也,不過該軍在現代化新式武器的掌握和實際應用方麵,確實是這五軍中最快,也是最熟練的。第四軍的徐磊一副俠骨柔腸,其部下一個個自然也以俠士自居,該軍的軍紀是兩江新軍中最鬆散的,卻從未發生過仗勢欺人,欺男霸女的惡性案件,反而到時常的主動幫助兩江民眾,對付黑惡勢力。

  ??這五支部隊唯一有些特別的,就數南京城防警備隊了。按理說寧飛揚長得也算是一表人才,一身的正氣的棒小夥,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其管轄的警備隊,作風行使確是劍走偏鋒,陰柔之極。這也不知道是因為作為警備隊這一工作的需要,還是因為寧飛揚有著讓我們所不了解的另一麵。不過無論是哪一種,在兩江民眾,尤其是南京廣大市民的心裏,是極其不願意與警備隊的任何人,打交道的——

  ??嗬嗬!每天結尾都說兩句,似乎成為慣例了:)今天也要聊兩句,小弟這兩天發現個事,就是小弟的書點擊、推薦也還都算能看的下眼,可不知道為什麽這收藏長得就這麽慢呢?難道兄弟們都是看了一眼就再不看了嗎?小弟在這裏拜托各位看到本章,但仍沒有收藏的兄弟姐妹們,能不能耽誤你們一點點時間,輕輕的點擊一下收藏按鈕呢?:)小弟在這裏先謝謝大家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