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章 竟無語凝噎
作者:阿酸呀      更新:2020-03-28 02:26      字數:3576
  藥家的園子現在便被陳九一人承包了,每天就是他帶著小人去園子守著,早出晚歸,這一來二去,她也和中年女子逐漸熟稔,其實也沒什麽話聊,隻是單單坐著,身旁有一個人陪著,也是不錯。

  陳九起先是帶了一個小板凳,他坐在板凳上,小人趴在田壟裏,眼巴巴看著身旁的藥草,怪是委屈,沒辦法,陳九不準它吃了,那能咋辦嘛,它這小胳膊小腿的,難不成還能削陳九一頓?

  那肯定是萬萬不能的,小人還想多活幾千年,作為法寶精怪,它如今才三千多歲,還年少,可不能英年早逝咯。

  陳九後來覺得小板凳硌屁股,便屁顛屁顛去了法家學堂裏,摸了個講師的搖椅,還打了個借條,上書執勤征用。

  藥園子裏,便有了個端坐搖椅青衫客,小人坐在他肩頭,滿臉笑意,也搖。

  有些別家學生弟子,要來藥園子裏拿草藥,是有那講師親筆書信的。

  陳九便將那書信拿過來,身子在躺椅上微微坐直,裝作個一本正經的模樣,看著那書信搖頭晃腦,其實他也就是看個字跡如何,字好看就準了,一般的就詢問一番,實在潦草的看不清,就叫他爬回去,寫工整了再來。

  那學生弟子也很委屈,說這是講師書寫的,現在就要拿藥草。

  陳九皺眉,“講師就這字跡?”

  他眉頭皺得更深,“就這就這就這?”

  小人就在他肩頭抱胸點頭,一副讚同樣。

  不過之後陳九也是沒難為這學生,給了他一半的藥草,剩下一半,把書信寫清楚了再來。

  畢竟這些書信可都是要經過中年女子的手,上交給藥家做報備的。

  陳九這月前半旬還恪盡職守,後半旬就變了樣,開始擅離職守了。

  學宮諸子百家,他哪家都去,就是不回藥家園子,作為補償,他將小人留在了搖椅上,還給它用小木棍雕刻一柄長槍,叫它拿在手上,美其名曰護院大將軍。

  小人興高采烈,拿了長槍,站在搖椅上,左右打望,認真得很,隻是它也有一事不解,小腦瓜子想不明白,為何這長槍樣式和它以前看到過的不太相同。

  聽陳九說前麵尖尖的叫刺刀,中間月牙狀是扳機,那個豎直的杆叫啥來著?

  小人撓了撓腦袋。

  好像是垂直握把。

  陳九後半旬逛遍了諸子百家大半,其中他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墨家的學堂,墨家門道多,一些飛梭、渡船,便是墨家製造。

  陳九經常能看到一些墨家子弟,拿個扳手、錘子,鑽到飛梭底下,用覆蓋靈氣的錘子用力敲打,維修飛梭。

  除了墨家外,陳九還喜歡去酒家與美食家,酒家自然不必多說,去了就是要兩碗酒喝,酒家弟子大多也豪爽,你來便美酒奉上,請客三兩杯。

  美食家其實並沒有什麽現成美食,大多都是食材,叫其下弟子跟著講師學,陳九有時就趴在窗外,偷學兩手。

  那百家之首的儒家,陳九去的反倒最少,不過也讓他聽出了些門道,便是這天下,境界原來分為凡間九境,天人四境來算。

  其中一至五境皆為築基,六境練氣才可乘飛禦風,所以六境之前的劍修,全要加上準字,隻有到了這六境才算真正劍修。

  往後走,便是七境聚靈,八境金丹,九境元嬰。

  金丹便是大多修行中人眼中的山上神仙,元嬰已可以開辟宗門,自己稱祖。

  不過這也皆算凡間人,九境往後才是真正天人,具體境界,那儒家老講師也沒說清,隻對學生弟子說當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先築基再談其他。

  陳九之後倒挺喜歡往儒家走了,主要是去聽聽老夫子為人處事的道理,老夫子學問確實大,許多見解極為深刻,提倡以仁為本,以善養身。

  老夫子還很喜歡解惑,自己講完後,便問其下學生有沒有問題,不必羞怯,無論大小,盡數可提。

  於是趴在窗邊偷聽的青衫客便舉手提問。

  老夫子與學生,都是知道這青衫客的,經常來旁聽,相貌長得也是極好,一副翩翩君子樣,就是不知到底是胸中真有點墨,還是僅僅為繡花枕頭。

  老夫子看向陳九,微微點頭,示意這旁聽客提問。

  陳九便站直,難得認真道:“夫子,你說這天下該不該人人平等?”

  老夫子怔了一下,倒是覺得稀奇,第一次聽到有人問這種問題。

  其下學生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也是有些被這言論驚住了。

  老夫子思考片刻,搖頭笑道:“不是該不該,而是能不能,事實上,世間根本就沒有絕對的人人平等,隻能是不斷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罷了。”

  他又看向陳九,笑道:“你四肢健全,而有人生來殘疾,這便已經是一種不平等了。”

  青衫客微微點頭,看向老夫子,難得認真拱手行禮,隨即告退。

  天下確實沒有真正平等,隻是這方天下的不平,多了些,多到有些人為人,有些人為畜。

  青衫客今日沒去亂逛,坐在了一處學堂樓頂,撐著腦袋出神,一直到了傍晚星稀月明,他才回了神,趕忙跑回園子裏,接小人回家。

  小人早已癱倒在搖椅上,沒了那股威風勁,看著陳九來了,急忙激動起身,咿咿呀呀亂叫,該是在責怪陳九。

  中年女子就站在一旁,聽聞動靜,也是知道陳九回來了,便笑道:“它就在這等你,我叫它與我一起回屋吃飯也不去,就咿咿呀呀說著什麽話,我沒讀過什麽書,不像我弟弟那般博學,所以也聽不懂,就在這陪著它了。”

  陳九與中年女子告謝一聲,便準備回道觀吃飯了,可不能讓師兄等急。

  小人背著長槍,屁顛屁顛爬上青衫客肩頭,小手朝著山上道觀方向一指,示意陳九前進。

  一大一小兩人嬉笑打鬧,慢慢回山,陶李靜靜守在山門處,瞧著一大一小回來了,便微微笑著,朝著他們擺了擺手。

  小人蹦跳一下,屁顛屁顛上了陶李肩頭。

  青衫客就在月色下加快腳步,沿著階梯,幾下跑進道觀,與坐在中年人肩頭的小人比手畫腳,打著啞謎。

  小人終是吃了不能說話的虧,咿咿呀呀半天,全被陳九以聽不懂駁回,判它失敗。

  氣得小人拿起身後長槍,就是對著陳九突刺兩下。

  青衫客搖頭,說小人這行為也忒不豪傑了,有失水準。

  小人便收了長槍,裝作沉穩樣,輕輕點頭。

  陶李緩步走著,輕聲笑著。

  道觀裏從未這般熱鬧過,現如今有了個師弟,以後也會有另外的師弟或師妹。

  這道觀呀,該是越來越熱鬧。

  中年人一想到這,便越來越高興。

  估計師父得更高興。

  紅臉道人年輕時,其實很少問人間事,平生大半出劍,也是在那妖族之上,曾經道脈大天宮的十二大天官,他排第二,僅在騎青牛的道祖之下。

  論殺力,道祖不如他!

  天下劍道傳承數萬年,他一出世,便直接奪了那最高輩分,成了劍道祖宗。

  天下劍修在他麵前,都要低個輩分。

  唯一能與他捉對廝殺之人,還是千年前便已逝去的黷武州老武帝。

  老道人便時常感歎,如今天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人老了,也總是喜歡想些過去事,意氣也沒年少時濃厚了,也得想想收徒傳承一事,還想著去山下逛逛,畢竟人生在世,難得活這麽一遭,也得酸甜苦辣都經曆一番不是?

  所以紅臉道人其實也遊曆過人間一會兒,本來是打算看看人間山河,萬家燈火。

  結果他那一路走來,揮劍不知殺了多少山上修士,他還故意不殺盡,留有極多餘力,打了小的,再打老的,最後站在別人祖師堂前,一劍把山門都給劈開咯。

  事後學宮聖人前來勸架,老劍神直接一句,“老子打畜生你也要管?”

  學宮聖人眼觀鼻鼻觀心,大氣不敢出,隻得自己默默回了學宮。

  誰叫這宗門運氣這麽不好,惹著道觀老劍神,乖乖挨打磕頭吧。

  紅臉道人走了人間一遭,可謂是受了不少氣,也殺了不少人,自此以後,他就很少下山,大多時候都端坐天幕,與明月對飲。

  陳九坐在園子與中年女子閑聊時,經常聽到中年女子說起她的弟弟,言語間多是驕傲自豪,說她弟弟如何聰慧。

  年少時她們姐弟為伴,弟弟與她分東西時,總是能分得齊齊整整,兩邊都拿的平均,誰也不吃虧。

  她們爹娘去世得早,中年女子又是天生盲疾,弟弟想讀書,學那些文人老爺一樣賺取功名,便求著姐姐買書,姐姐就在學宮來求個活計,好在藥家講師心腸好,這園子也確實差個人打理,便叫盲女來做這個活計,也不累人,且俸祿在盲女眼中已是極高。

  弟弟也能在學宮中求學,還能與姐姐住在園子小屋裏,也方便。

  姐弟花銷其實都不算大,隻是弟弟身為讀書人,總得體麵點,要買儒衫、頭巾等,半點不能差了。

  所以姐弟兩人還是過得較為拮據,不過弟弟也真是極為聰慧的,且能說會道,與課堂上的同窗還有講師關係都極好。

  中年女子每次講到這些時,那雙灰黑大眼睛便會彎起,滿含笑意。

  弟弟後來,就不常回園子小屋裏,與同窗一起住在了學院寢舍之中,姐姐有時就會將一月的錢兩帶來給弟弟,其實這幾乎已經是姐姐全部的俸祿了,她種了些稻穀,不用買米的,活得下來,就自然省住了。

  弟弟也用得省,將這些錢存了大半下來,誰也不給。

  中年女子總是喜歡與陳九說這些。

  陳九起先聽著還會附和兩句,後來聽久了,便越漸沉默。

  中年女子在晚上喜歡點燈,是因為以前弟弟晚上要讀書,得點上明亮燈火。

  可現在弟弟呢?

  中年女子俯身在桌子上,低聲嗚咽。

  弟弟太聰明了,把她給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