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終會歸鄉
作者:阿酸呀      更新:2020-12-24 03:52      字數:2315
  陳九雖說是去人間,但卻沒在人間停留太久。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些喜樂悲歡的故事,稍不注意,便已然臨近學宮與道觀了。

  也沒想到他當時從這裏起始,到如今歸來,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

  陳九路過學宮,門口兩隻獬豸打了個招呼。

  那兩隻獬豸是認得陳九的,知道這人當初打遍學宮年輕一輩無敵手,當下也不敢回話,眼觀鼻鼻觀心,就是不搭理陳九。

  陳九歎息一聲,“這獅子咋個這麽沒禮貌,還是沒教導好。”

  獬豸就是打定心思不搭理他。

  陳九自討沒趣,便快步上山去了。

  陶李早就等在山頂,見到陳九回來,笑道:“這番雲遊可有滋味?”

  陳九笑道:“有滋味,有滋味,師兄你把師父的酒偷出來喝一壺,那就更有滋味了。”

  陶李苦笑搖頭,“我可不敢。”

  陳九問道:“那咱們一起去。”

  陶李二話不說,直接招手道:“走。”

  反正到時遭了,還有師弟和他一起受罰。

  兩人進了酒窖,陳九想著既然偷都來偷了,到時候肯定要被師父說,那為何不直接偷壺好酒?

  於是他挑挑撿撿,逮著那壺最香的拿。

  師兄弟兩人就坐在欄邊,笑著對飲。

  小人眼巴巴看著兩人。

  陳九笑了笑,叫小人去烤兩魚串,就給小人喝酒。

  小人自然是屁顛屁顛去了。

  於是真就成了對飲成三人。

  喝道興起時,小人突然站起,臉龐紅通通,醉醺醺的,大聲囔囔一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還。”

  這一句把陳九的醉意嚇醒了一般。

  奶奶個腿的,這小人什麽時候這麽有文化呢?

  自然是周賢教的。

  陳九知曉之後,對著小人擺手道:“你咋能說這個,這不對,來重新背兩段阿賓的高中成績並不理想給我聽。”

  小人點頭,端起它自己的小酒杯,喃喃一句。

  “阿賓的……”

  話還沒說完,小人就直接醉倒了過去。

  陳九笑著又喝一口酒,忽然問道:“周賢呢,去哪了,把她叫上一起喝。”

  陶李愣了一下,搖頭道:“周賢去中土神州研習學問去了,叫我轉告你一聲。”

  “哦,對了,你的毛驢我幫你牽回來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陳九也愣了一下,隨後點頭,“這樣也好……”

  他緩了一會兒,又笑道:“毛驢在哪呢,我去看看。”

  接下來陳九見著毛驢說的第一句話,陶李便知道這毛驢要遭。

  因為陳九說道。

  “好家夥,真肥呀!”

  毛驢命不久矣。

  ————

  天光州中部。

  一位背負大劍的少年緩步而行,與月光為伴,獨走於河畔。

  少年表情瞧著有些木訥,看著腦子不太好使的樣子,濃眉大眼,衣衫單薄。

  唯一有特點的,便是他身後背負的大劍。

  若陳九在此,則能一眼認出少年。

  就是李仙那二愣子。

  李仙此時已經出了崆峒秘境三月,從南部一路走來中部。

  到了如今這處,算是回家。

  他繼續往前走。

  不消多久,便看見了處處廢墟。

  廢墟淩亂,其中許多建築破損,即使過了這麽多年了,也沒人前來打理。

  也許是不願,也許是不敢。

  一個大宗門,破落之後,自然是無人搭理,甚至還要趕忙撇清關係。

  看著理所應當,可又極為好笑。

  李仙隨著月光一路前行,最終到了山巔。

  他把背負的長劍放了下來,插在一旁。

  李仙對著月光坐了許久,最終隻是輕聲的說了兩句。

  “師父,我回來了。”

  “對不起師父,我還不是劍仙。”

  月光灑下,此時更亮。

  李仙麵前,唯有一個歪倒雜亂的孤墳。

  ————

  餘淼回到宗門之際。

  是白止前來接她。

  一向對人冷冽的白止,此時破天荒的臉上有些笑意,朝著遠道而回的餘淼問道。

  “崆峒秘境裏感受如何,有沒有努力修行。”

  餘淼點頭,“當然使勁了,我飛劍練得更加凝實,不說有師姐七分劍意,但少說也有三分。”

  白止微微笑道:“三分怎麽夠,咱們一脈就隻有咱們兩人了,所以你怎麽得也得有師姐七分劍意才行。”

  餘淼這就有些為難了。

  白止見小師妹為難,頓了一下,開口輕聲道。

  “當然,你也不要太為難自己,你隻需要好好修行就夠了,倒地有師姐幾分劍意,其實都無妨,隻要你能好好成長,無愧自己那便好了。”

  餘淼點了點自己小腦袋,“知道了,師姐。”

  白止笑著,“走吧,咱們回家去。”

  她們兩人一前一後,齊齊回宗。

  也算是宗門的兩大中興之人回宗。

  ————

  學宮這些時日是招收新弟子的時節,因此門口熱熱鬧鬧。

  許多新來的弟子都是文人,皆是一襲書生打扮,大多喜笑顏開。

  畢竟能夠進入學宮之中,是天底下許多文人墨客終身之追求。

  他們這般年紀就能進學宮之中,如何不自傲?

  學宮之中現在大多都是新人了,不知道當初陳九在學宮之中四處橫行的故事,更不知道兵家起義之事。

  至於原來的弟子,則是走向天光州四處。

  或當先生或當學官或當禮樂之師。

  反正是去市井之中。

  都說學宮迂腐,但學宮這點上做的就是極好,弟子大多都去了凡間,教導凡人。

  這是許多大宗門都比不了的。

  大宗門隻管往山上去,從來不曾低頭看過凡人。

  學宮則在看凡人。

  或許有過。

  但絕對是功大於過。

  陳九就坐在山巔,看著那些弟子陸陸續續今日學宮之中,倒也覺得挺好。

  至少多了些人間煙火氣嘛。

  小人就坐在他身旁,嘰嘰歪歪的背著什麽,陳九沒仔細聽,

  陳九也叫小人不要背這些了,文糾糾的,還背不出那股神意。

  但小人不聽,它就要背,還要當著陳九的麵背。

  陳九拿它沒法,隻能是默默聽著。

  一大一小並排而坐。

  山巔又有春風。

  遠處南飛的大雁此時終於回來。

  天際有一抹暖陽,緩緩照下,溫暖人心。

  天地遠遊客。

  終會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