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變法
作者:無語中      更新:2021-08-15 04:48      字數:5778
  新政帶來的另一個負麵效果是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救國思想不知從哪裏一下子都冒了出來,在那些留學生當中講的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救國,開過眼界的他們大部分都認為中國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邊緣,而他們由於突然之間接受了太多的衝擊所以也很容易陷入混亂。其中有那麽一幫子愣頭青舉起了語言救國的大旗,這些家夥學了西方文化的一點皮毛,開始全盤否定中華的傳統文化,其中尤其以法國回來的幾個留學生最為激進,在MB的培訓班上主張廢除漢語和漢字,大家一起來學法語,居然還很有幾個人附和。對這件事情李富貴本來不想多管,矯枉總會有些過正,不管什麽時候都會有些極端主義存在,這些東西第一次聽往往比較新鮮,聽的次數多了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可是這幫家夥後來拉大旗作虎皮到處說這是李富貴的意思,這就讓他有些坐不住了。

  ??為了準備去旁聽這幫小子們的講課李富貴很做了一番準備,為了表示尊師重教的態度,李富貴在課堂上還是希望以理服人。

  ??在課堂上因為李富貴的到來主講的高百武更是抖擻精神,曆數漢語的種種缺點,諸如沒有語法、沒有邏輯、沒有時態、沒有語態等等等等,同時把當前中國的種種積弱、弊端都和語言聯係了起來,聽的李富貴還真是很佩服這個小子的聯想能力,他要是去辦文字獄絕對是一把好手,中國人時間觀念不強他居然能聯係到是因為漢語沒有時態。

  ??聽得差不多之後李富貴舉手提問:“我不太了解法語,所以我想問一下你說的這些優勢是隻有法語有呢?還是英語、德語都有?”

  ??“西方的主要語種都有這樣的優勢,不過法語最為優雅,而且法國是歐洲文化的領導者,所以我覺得既然要改那當然要選最流行、最出色得來學。”

  ??李富貴點了點頭,“好,那我就拿英語來舉例吧,既然都是一樣的,我這個人覺得不能以文害意,表達明確的意思是一種語言最重要的功能,漢語的這些缺點造成了我們在表達意思的時候碰到困難了嗎?”

  ??“當然有,我們很多科學上的意思在漢語中找不到相應的詞匯,所以翻譯的時候非常吃力。”高百武一直認為李富貴的真實意圖與他們相同,這個時候雖然發現李富貴的口風不對,但是仍然覺得這是李富貴在考較他們,所以還顯得很自然。

  ??“不對,”李富貴搖頭道,“那些意思我們以前沒有這並不是語言的錯,因為在頭腦裏我們就沒有這些概念,語言中當然就不會有,這是我們科學不發達造成的,怪不到漢語頭上。”

  ??李富貴頓了一下接著往下講,“英語的語法的確比我們要嚴謹的多,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才把語法弄得這麽嚴謹的,據我所知英語的常用詞匯不過數千,可是我們需要表達的意思何止數千,所以他們的每個詞都含有一大堆意思,如果不用嚴謹的語法把它們匡起來恐怕互相理解起來會很成問題。而我們一般來說是一詞一義,即便是沒有那麽規範意思的表達往往也不會有問題。”

  ??這個時候高百武才看出李富貴是來踢場子的,這反倒激起了他的雄心,自從他在這裏講課以來就不斷的有那些學究們來這裏鬧事,大辯論也舉辦過幾次,那些儒生的邏輯分析能力有很明顯的欠缺,所以每次都是以激進派的勝利而告終,這次麵對李富貴高百武知道隻要折服了他自己的主張恐怕就真得能實現了。“我不同意您的觀點,漢語也是有一次多義的,比如…”

  ??高百武的反應很快,馬上就想出了例子,可惜還沒有講出來就被李富貴打斷了,“我說的是一般,你即便是舉出一百個例子也不能證明我錯了,所以列舉是沒有用的。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是如何得到這個一般的,漢語常用詞匯的數量還沒有人統計過,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多少,但是大家可以自己測算一下,比如說湯包是個常用詞,你們可以想想與它平級的小吃究竟有多少,我到過的地方比較多,如果讓我說恐怕不下一千個,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常用詞比他們多十倍都不止,世界上的意思就那麽多,你用一千個詞去裝,我用一萬個詞去裝,那當然你的一詞多義的現象要嚴重的多。”

  ??“英語中的詞也很多,你可以去翻一翻那些詞典。”

  ??“常用詞,”李富貴步步緊逼,“你在轉移概念哦,英語中所有的詞都要背下來,一段時間不用還會忘掉,所以不管多少年後他們的常用詞匯量都不會由太大的擴充,可是漢語中的字才需要死記硬背,詞不用,現在我們可以掌握一萬個常用詞,未來我們可以掌握十萬個甚至一百萬個,你不覺得將來反而應該是漢語的天下嗎?”

  ??高百武這個時候已經明白很難在辯論中戰勝李富貴了,所以他轉而開始防守,“大人說的的確有些道理,不過詞匯是一個緩慢增加的過程,當一個新的意思產生自然會有一個新詞匯出現,這不是一個突變的過程,所以我認為英語不至於應付不了。”

  ??李富貴笑了笑,“或許他們詞匯量少的特性已經造成了一些障礙呢?可是正如你所說是一點一點地造成的,所以大家都沒有注意。比如說吧,這個學校看門的老王他不識字,但是他能夠說出三國裏麵十幾位君主的名字和他們手下上百位武將,這裏麵有一半的人他能說出事跡,這樣的人在我們的市井中很常見,你在法國有沒有見到他們的下層老百姓能夠很輕鬆的說出羅馬新舊三巨頭的名字呢?”

  ??“西方人不像我們這樣沉迷於曆史,所以對曆史不是很關心。”

  ??“真的是這樣嗎?就我所知西方的曆史學家非常多,在學者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不像是不關心曆史的樣子。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老百姓是因為讀不懂曆史所以才不喜歡讀的,咱們不說三國演義了,三國演義畢竟和曆史還是有很大的出入的,你看過東周列國誌沒有?”

  ??“看過的,東周列國誌的確與曆史吻合的更多一些,不過讀起來也很有意思。”

  ??“可以當做消遣,是嗎?”

  ??百武現在也想聽聽李富貴想要說些什麽,實際上他對自己的主張的確產生了懷疑。

  ??“如果那個時代的人物都叫闔閭、嫪毐這樣生僻的名字你還能把它當作一本消遣的書嗎?”

  ??“這恐怕不行,那上麵上千個人物,要是都叫這樣的名字,那不就意味著我讀一本書先要學上一兩千個生字,這怎麽可能當作一個消遣。”

  ??“就是啊,如果一部寫羅馬史的小說上麵寫的是湯姆和傑瑞在意大利和希臘大決戰的故事英國人閱讀起來應該還能湊合,可是他們偏偏都叫作昆圖斯、提亞斯、西庇阿、尤利烏斯,再就是克裏奧佩特拉,這些名字對於英國人或者法國人來說應該也算生詞吧?這還是羅馬史,要是讀俄國人的作品麵對著一大堆安德烈耶維奇、彼得羅耶夫娜,不要說消遣隻怕你想死的心都有。”

  ??高百武已經完全明白了李富貴的意思,“表麵上是不喜歡曆史,實際上是因為看不懂,可是他們不沉溺於曆史所以才能開創出今天的文明啊。”

  ??“那是他們運氣好,因禍得福,他們不會總這麽走運。”

  ??高百武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我一直以為大人是反對漢語漢字的,沒想到大人竟然能講出這樣一番道理。”

  ??“那是你誤解我了,我自始至終都相信漢語將在未來成為世界的通用語言,我也從一開始就相信中國會站在世界的最頂端,但是這一切不是等來的,想要用兩千多年前的東西一動不動的直接就去接管世界未免太樂觀了一些,所以我主張變法,把你們送出洋是讓你們學習西方好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學會辨別什麽是好的,我看你還學得不到家啊。”

  ??變法的風潮並沒有局限在兩江,奕欣在北京借著李富貴上竄下跳造出的聲勢也開始推廣一些西方的製度,還辦了兩家工廠,另外為北京的禁軍訂立了一些新的規章製度。聲勢倒是造了起來,可是北京畢竟是幾百年的古都,各種勢力糾纏不休,任何一個革新可以說都流於表麵,每一個想要深化的舉動都會遭到各種各樣的反對,奕欣的軍事改革就遭到了慈禧的阻撓,在慈禧看來這分明是恭親王想要借著維新的名頭抓兵權,所以一直在後麵掣肘,再加上王公貴戚可以說都一致反對,所以八旗子弟依然故我,隻是換了一些新名詞。對此奕欣、文祥也是幹搓手,沒辦法,他們現在才明白李富貴當初在北京為什麽一個人都不殺,這分明是給他們兩個下絆子,可是現在知道也晚了,他們當初又怎麽能想到北京的保守勢力這麽頑固呢?

  ??“文祥,我是真沒想到維新會這麽難,看李富貴在南方弄的風生水起,我是心急如焚啊。怎麽他就沒這麽多麻煩事呢?”

  ??“王爺現在看出李富貴的厲害了吧,現在看來他的那一係列看似雜亂無章、胡作非為的舉動都是大有深意啊。”

  ??奕欣搖了搖頭,他始終不能相信文祥的推測,“我還是那句話,這是不可能的,難道他六七年前就已經算到了有今天了嗎,要真是那樣的話也隻有諸葛亮、劉伯溫能陪他玩了,我們還在這裏折騰個什麽?你說咱們能不能也學學李富貴,軟得不行我們來硬的。”

  ??文祥苦笑了一下,“談何容易啊,李富貴從一開始就追求在他自己的地盤說一不二的權力,現在可以說完全達成了這個目的,其他的力量被他殺的殺、趕的趕、嚇的嚇,慢慢的都不吭聲了,可是我們掌權不過才一年多,怎麽來硬的,而且我們來硬的太後肯定不會同意,這樣的話李富貴就可能再次進京,他究竟是什麽態度您能確定嗎?”

  ??奕欣長歎一聲,“怎麽會這麽難?”

  ??“現在我們非但不能來硬的,連軟的恐怕都不能來了。”文祥又拋出一句喪氣話。

  ??“為什麽?”奕欣有些疑惑。

  ??“我感覺肅順最近挺活躍的,以前是他在台上剛愎自用得罪人,王爺您才能聯合大家在背後暗算他一把,可是現在是王爺您在台上,新政現在已經得罪了不少人,要是哪天他們暗中勾結那又該怎麽辦?”

  ??奕欣痛苦的抱住腦袋,“那該怎麽辦,李富貴那邊抱成一團往前衝,我們這邊卻還是一盤散沙,要是那個混蛋同意的話我去幹兩江總督,讓他來做這個攝政王。”

  ??“王爺說笑了,您有沒有想過放縱一下肅順呢?”

  ??“嗯?”奕欣奇怪的看著文祥,“肅順恨我恨得要死,要是不把他壓住那還得了?”

  ??“肅順這個人我很了解,他隻要一得勢尾巴就會翹起來,這次栽了這個跟頭好像這個毛病也還沒有改掉,而我覺得他和西太後之間戒備的心理肯定還是很重,雖然西太後現在還想留著他來牽製我們,但是如果肅順又一次招搖起來,未嚐不能借機除掉他,到時候利用這一股聲勢推行新政或許有成功的希望。”

  ??奕欣承認文祥分析得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這個計劃怎麽看都太過冒險,這位恭親王和他的哥哥一樣膽子都不算大,縱容李鴻章等漢族力量畢竟遠在南方,可是縱容肅順簡直就是在自己背後擺上一把刀,總覺得脖子後麵涼颼颼的,“此事要容我想想,我們還是先暗中培植自己的力量,一定要有絕對忠於我們的勢力我們才能真正的推動維新。”

  ??文祥無奈的搖了搖頭,這話說的十分正確,可是真要做起來又談何容易,奕欣的這些人可不像李富貴的手下背景那麽單純,絕大多數隻有一幫鄉下親戚,他們的人背後都有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想要保證絕對忠誠太難了。

  ??相對於北京雷聲大、雨點小的革新,湖廣這裏倒是另有一番景象。由於北京條約的簽訂湖南民間反洋教、洋貨的情緒更加高漲,所以雖然北京已經表示了對各地舉辦洋務的,但是曾國藩還是對這個洋務運動心存疑慮,在左宗棠的多番勸說之下才下定了這個決心,與湖北巡撫胡林翼一起在宜昌興辦了一些小型的兵工廠,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品種卻相對比較齊全,形成了那麽一條條小小的產業鏈。

  ??湘係的人物雖然一直與李富貴若即若離,不過現在他們不管南北的交通都不太安全,隻有長江航道一直保持暢通,所以辦洋務這件事也就沒有辦法繞過李富貴。李富貴在這件事情上倒沒有坑他們,反而很用心的幫他們挑選了一批簡單實用的手工機械,這樣組建出來的兵工廠主要用來修複受損的武器,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零件的加工,如果不在乎質量也能生產槍炮,算得上是投入小、見效快。

  ??不過這樣的做法倒是引起了左宗棠的不滿,“這個李富貴生怕我們把他那一套學了去,我就知道從他這裏買不到什麽好貨,我聽那些從外國回來的學生們說,這些機器不要說西洋已經不再使用,就是連兩江也已經開始淘汰了,他這分明是把自己不用的舊機器賣給我們。”左宗棠氣呼呼的對胡林翼說。

  ??胡林翼歎了口氣,“人窮誌短啊,我也問過那些回來的學生,一個兵工局建下來,機器廠、木工廠、鑄鐵廠、熟鐵廠、鍋爐廠、槍廠、炮廠、槍子廠、炮彈廠、火藥廠,少則幾十萬,要是往多處去算幾百萬兩也是小意思,咱們哪來得那麽多錢啊?”湘軍的日子一直過的緊緊巴巴,這次也是想盡辦法從各處搜羅出這麽十萬兩銀子,並且因為一切都是從頭開始,各處都得用錢,所以購買機器的款項就更少了。

  ??“我就不明白,李富貴怎麽會那麽有錢?難道他真的能關起門來生錢不成?”

  ??“這就不是我們能管得了的事情了,那些機器我都看過了,雖然不能說是新的但是看起來保養的都很好,拿來以後還是可以把我們目前的生產提高不少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吃透,李富貴給了我一封信,說他一開始也是用這些機械發的家,最重要的是先培養熟練的工人,有了人之後機器隻要有錢總能買得來,我覺得他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在這裏設立兵工局,背托四川、鞏固宜昌,決不能再讓石賊入川。”

  ??“這個我曉得,雖然機器是老舊了一些,可是這個兵工局可是我的心窩子,我就是死也不能讓石逆看到宜昌城的城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