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平衡
作者:無語中      更新:2021-08-15 04:48      字數:5980
  李富貴離開北京之前遠遠的把圓明園眺望了一番,他這次不打算去長城,因為李富貴覺得自己還沒有資格去麵對它,不過圓明園畢竟是他保護下來的,所以總可以算作是一件功勞,起碼在圓明園上他把曆史上那屈辱的一頁揭了過去。這座經他之手保存下來的萬園之園是那麽的美麗,在晨曦之中望著它那朦朧的輪廓讓人浮想聯翩。

  ??其實大人想進去看一看的話也不是不行,這北京城裏還有什麽地方咱們不能去的。勤務兵小周看到李富貴呆呆的樣子趕忙向他獻計。

  ??李富貴搖了搖頭,過了好一會才回答道:算了,還是不去了,這是一座我夢中的花園,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讓這個夢繼續做下去吧。

  ??從圓明園回來李富貴就把肅順他們全部放了出來,關於如何處置肅順他們因為幾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一直沒有一個結果,所以肅順雖然被軟禁但是職務卻被保留著,這次富貴軍突然一聲不吭的撤走雖然並不能讓他們重新奪回政權,但還是顯示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李富貴並不是完全站在奕欣他們一邊的,這樣朝堂之上保守勢力的膽氣立刻又為之一壯,也有那麽兩個自認是錚臣的開始為肅順他們鳴冤,並且指責這次和議喪權辱國,裏麵句句都扣住恭親王,反而對實際主持和談的李富貴並無太多牽扯。

  ??實際上自從李富貴大張旗鼓的準備南歸之後,朝中的大臣都有些奇怪,按說走到他這一步之後似乎不應該再遠離政治中心,從這次處理肅順的事情來看李富貴完全有實力與恭親王分庭抗禮,一個總督和半個朝廷相比起來還是小了一些。大家對此的解釋是李富貴嗜財如命,留在北京雖然權柄較大但是收入恐怕不如兩江總督,這種說法倒是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慈禧對李富貴擅自釋放肅順感到怒不可遏,這個時候她才意識到這個人當年連鹹豐都不放在眼裏,現在又怎麽會對自己言聽計從呢?這個李富貴,遲早有一天我要讓你好看。

  ??過了兩天慈禧的心緒平靜一些之後,還是暫時壓下了種種不快,李富貴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能把鹹豐氣死,還有什麽不能做的,這個人一貫如此倒不是特別針對自己,這樣一想胸口的惡氣還真的消下去一些。

  ??李富貴與慈禧的再次相見兩人都感覺生分了一些,談話基本上都是一些官麵上的客氣話。說到最後慈禧長歎一聲,如果可能,我實在希望李大人能夠留在北京的,其實朝中這些大臣我隻信任李大人。

  ??太後言重了,富貴愧不敢當,南方仍是多事之秋,我實在離不開,而且恭親王與肅順大人實際上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若是能夠合起來善加使用,實在是朝廷之福。

  ??肅順恨不得要我們娘倆的命,這樣的人你還讓我繼續用他?慈禧顯得非常震怒。

  ??其實肅順並不是針對太後您的,他隻是在遵照先帝的遺命行事而已,雖然這是一道亂命,但這還是應當被看作一種忠誠,您現在是萬民之主,應該能夠得到他的忠誠,那樣的話就是太後的福氣了。如果微臣看錯了肅順這個人的話也不要緊,隻要有臣在一天就決不容他對聖母皇太後有絲毫的不利。李富貴勸說道。

  ??這段話對慈禧有些觸動,曆朝曆代的皇帝都不喜歡使用二臣,這當然是有道理的,肅順忠於鹹豐也的確不能說不對,現在既然朝廷已經定下了太後垂簾的規矩,那他如果還忠於朝廷就必須忠於自己,用他來牽製奕欣倒也不錯。現在隻要李富貴一走朝廷的事務就完全掌握在自己和奕欣手中,肅順若是很識相的投靠自己就拿他當一顆棋子來用用,要是不識相的話,宰了他應該也不是什麽難事。

  ??想到這裏慈禧決定先照著李富貴的說法試一試,李大人說得也有道理,國家連遭大難,實在不宜再多加殺戮,就先放他一馬,以觀後效吧。

  ??太後澤被牛馬,肅順知道之後自當誓死報效。

  ??慈禧輕笑了一聲,心裏想道:走著瞧吧,但願如此。李大人此次南下又要劈荊斬棘,為我大清東征西討,一定要多多保重。

  ??多謝太後關心,富貴定當保此無用之身來報效朝廷與太後的大恩。

  ??等李富貴裏去之後慈禧微微皺著眉頭自言自語道:雖說講話時看不出有學問,不過也沒有他們說得那麽不堪啊,看來這幾年他還是在很努力的學習啊。

  ??李富貴認為肅順的所作所為是因為忠誠,這話隻說對了一半,因為肅順對鹹豐的這種忠誠可以為他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政治上的好處。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挾天子以令諸侯,肅順這個人並非沒有野心,不過和他的三個對手不同他的野心隻是掌握朝政。所以除了李富貴沒有被肅順視為勁敵之外,慈禧與奕欣一直都被肅順敵視,奕欣自不必說,他的才能連鹹豐都感到擔心,而慈禧同樣也顯示出了過人的手段和勃勃的野心,鹹豐生前就對他倆人不是很放心,而肅順則完全認同這種觀點,這次他的失敗也正是這幾個政敵聯合的結果。相對來說李富貴更專注於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鹹豐來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不能允許有什麽土皇帝存在,但是肅順對他的這種愛好倒是可以容忍。

  ??這次肅順敗是敗在李富貴手上,可是能活下來也要托李富貴的福,這讓他有些糊塗,被解除了軟禁之後肅順直接備轎到趙府去找李富貴,這陣子肅順也是破罐子破摔什麽避諱都不管了,而且對李富貴也的確用不著。看著趙府上下忙忙碌碌的樣子肅順對迎出來的李富貴問道:“李大人真的要回南方去了嗎?”

  ??“是啊,這裏所有的事情都已經了了,我還不回去幹什麽?上次我進京可是差點讓長毛抄了我的老窩,這次我可不希望曆史重演。”

  ??“所有的事情都已經了了?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所有的事情才剛剛開始。”

  ??“大人是說朝堂之爭嗎?李某對那個不感興趣,若不是大人堅持不與洋人和談,或許我根本就不會進北京。”

  ??“這些就是你想要的?割地賠款?我真的很想知道大人究竟長了一副什麽心肝。”肅順這段時間脾氣大得不得了,不管對誰稍有不如意就嚴詞嗬斥,這話出口之後他心裏也是打了個顫,畢竟李富貴殺人不眨眼,現在他就是拔出刀來把自己砍了也不會有任何人站出來為自己講話。

  ??李富貴略帶笑意的看了肅順一眼,“不知肅中堂對這次議和的條款以為如何,我覺得還算不錯。”

  ??肅順為之氣結,“這樣的條款你還覺得不錯?”

  ??李富貴點了點頭,“要是再打下去大清就要亡了,我是帶兵打仗的人,這我比你清楚,說起割地畢竟都隻是租借,咱們曆史上的戰爭好像還沒有哪一次打完了勝利者會把占領的土地再還給戰敗者的吧?”

  ??李富貴對戰場悲觀的預言讓肅順有些感觸,實際上他的確對當時的戰局感到絕望,那個時候也隻是想著盡量多撐一段日子,希望能有轉機,“大清朝,大清朝究竟怎麽了?”

  ??“有賭未為輸,但是賭賬不能賴,就好像你,大人這一圈落了下風,下一圈想辦法找回來就是了,說不定就和個十八羅漢什麽的,幹嗎非要見生死。”李富貴淡淡地說道。

  ??“我正想問你,為什麽不肯殺我?我知道那個女人心腸毒辣不會對我網開一麵,鬼子六也是早就恨不得我死,我實在沒有想到你會為了我和他們交惡。”這才是肅順此行的目的,實際上這次三個勁敵的聯手讓肅順看出自己的力量究竟是多麽的虛弱,現在的他終於知道了前幾年自己囂張的是那麽可笑,所以也打起分化敵人的主意來了。

  ??“其實我與中堂大人並無什麽個人恩怨,前些年中堂對富貴的照顧我也時刻記在心上,這次與中堂為難隻是因為政見不同,用不著弄個你死我活,實際上,中堂大人的人品李某還是非常佩服的。中國現在正值多事之秋,不管持何種政見都應精誠合作才對,就算做不到這一點也不應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你想想若是真的借你之手弄的先帝與恭親王骨肉相殘,你又於心何忍,將來到了地下見到康熙、乾隆這些列祖列宗們你又該如何交待,”李富貴頓了頓伸手入懷把他從肅順那裏搶來的遺詔掏了出來,“這個東西我相信是亂命,你要真是先皇的忠臣就不應該把他拿出來,你看那天恭親王哭的多傷心,按說呢我應該把它銷毀,不過這畢竟是先皇的東西,現在物歸原主,千萬不要再拿出來了。”

  ??李富貴的天真讓肅順感到吃驚,朝堂上的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這次他竟然能夠托這個傻小子的福逃得一條性命也算是異數。不過現在肅順手中的力量已經少得可憐,而這個李富貴能夠首先釋出那麽一絲善意也算是難能可貴,“李大人說得太有道理了,我當初的所作所為的確有很多不對的地方,現在想起來實在是汗顏,難得李大人能如此高風亮節,肅順自當與大人協起手來幫助大清渡過難關。”

  ??“肅中堂能夠這麽想實在是太好了。”兩個人的手激動地握到一起,同時心裏都罵了一句:“這個傻鳥。”

  ??接下來肅順又向慈禧表示了臣服,這樣他的對手就隻剩下奕欣了,其他的顧命大臣中穆蔭算是身敗名裂,不過看在李富貴的麵子上大家暫時也還不會把他怎麽樣,文祥不知道走了什麽門路和恭親王打得火熱,載垣心灰意懶關起門來作他的親王去了,其他幾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隻好夾起尾巴做人,不過總的來說他們還算是肅順一夥。

  ??奕欣一直想把禁軍徹底抓到手裏,可是在這個問題上慈禧並沒有完全站在他一邊,禁軍的各個統領大部分還是委任了滿蒙貴胄,這些人在這次政變中大部分是站在奕欣這一邊的,但是那隻是因為他們看不慣肅順,要說他們就此忠於奕欣倒也不至於。所以在李富貴的身後留下了一個充滿變數的北京。

  ??奕欣答應李富貴的那一筆錢這次出京隻拿到了個零頭,北京的現銀基本上都交給英法聯軍了,李富貴這會從他們那裏實在是敲不到什麽東西,要不是最後李富貴威脅說他的這些弟兄已經沒有生活費,如果不帶一點現銀回去恐怕他也無法阻止這些人洗城這二十萬兩他們都不想給。倒是英法聯軍相當的爽快,這次從北京得到的大部分白銀直接就留在了上海。

  ??出京的路上李富貴還在回味他與郭嵩燾的見麵,李富貴本來是想在出京前見上一見這位奇怪的編修,不過後來事情一忙就給忘了,沒想到就要出京了這個郭嵩燾急急忙忙的趕來給李富貴送行,兩人趁著第一軍團在外麵整隊的時間聊了那麽一會。

  ??這個郭嵩燾給李富貴的印象十分深刻,雖然兩人談話的時間不長但是李富貴很明確的感覺到這個人言之有物,他對吏治有著很獨到的見解,建議李富貴回到南方要以嚴刑峻法改變當時吏治的狀況,聽他列舉的種種建議最後都能歸納到一個嚴字,在這個講求一團和氣的官場十分罕見。讓李富貴感到好笑的是郭嵩燾對出使的事情卻沒有多少想法,反而一個勁的向李富貴推銷它的政治理念,同時把他的那些湖南老鄉們一個個的都誇獎一番。或許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外國究竟是什麽樣子,所以也就講不出個所以然。

  ??“郭先生就要出使英倫,不知道有什麽打算沒有?”

  ??“郭某這次出使,說句實話,就是兩眼一抹黑,別的我也做不了,隻有多看、多想,把值得注意的都記下來也就算是沒有白出去一趟。”

  ??李富貴兩手一拍,“郭先生說得太好了,現在我們大清朝也是兩眼一抹黑,等你們出去了,我們也就有自己的眼睛了,將來不管是打仗還是交涉就可以不做亮眼瞎子了。你隻要把這件事情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到時候我在太後麵前為你請功。”

  ??郭嵩燾長歎一聲,“功勞郭某是不想了,隻求將來不要有人刨我祖墳就好。”

  ??看到他有些泄氣李富貴急忙替他打氣,“怎麽著,受委屈啦?以後誰敢欺負你就報我的名字,告訴他們你是我罩著的。”

  ??郭嵩燾看了李富貴一眼,一臉的苦笑。

  ??“說起他們罵你是漢奸這件事我真是不明白為什麽,要說我是漢奸吧我還真不敢推辭,可是你算哪門子的漢奸?再者說我頂了這麽多年漢奸的帽子,也沒見他們把我怎麽樣,為什麽你不過是要出使西洋就激起這樣的滔天巨浪?”

  ??郭嵩燾在心裏說:“我當然沒法和你比,我是個士人,你是個流氓,虎兕出於柙,你做漢奸是理所應當,可是如果我越雷池半步那就是罪大惡極了。”可是這番話卻不能向李富貴明言,他這次破釜沉舟原想幹一番大事業,不過輿論的反擊之猛烈也的確出乎他的意料,雖然他並不希望靠李富貴罩著,不過終究還是需要借用李富貴的力量,所以隻好更委婉的說出了他的想法,“大人不是讀書人,讀書人的規矩自然套不到大人頭上,可是嵩燾…”長歎了一聲,郭嵩燾講不下去了。

  ??李富貴拍了拍他的肩膀,“出洋之前先到兩江來,我讓你好好看看外麵的世界。”

  ??郭嵩燾無言的點了點頭。

  ??“對了,你在北京也有好幾年了,你倒說說看這個北京城裏除了你還有誰能勝任這個大使的工作?英、法、美、奧、普、俄,需要六位大使呢。”李富貴掰著手指頭算了起來。

  ??郭嵩燾想了一下,這對外國感興趣的人倒不是沒有,但是說道有勇氣站出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實能夠出洋的還是有幾個的,但是郭某隻怕他們不肯出去,恭親王先前不也一直在請賢,可是誰能真的願意身敗名裂呢?”

  ??李富貴笑了笑,“恭親王請不動他們,可是我未必就做不到,人總是有弱點,我就不信他們都是鐵打的。”

  ??李富貴的語氣讓郭嵩燾不寒而栗,這次李富貴入京以後一個人都沒殺,這讓大家都把心提了起來,因為誰都知道李富貴做事最是出人意表,你覺得他要殺人的時候他反而看起來慈祥可愛,可是如果你稍有鬆懈,很可能他就在這個時候大開殺戒。郭嵩燾決定咬緊牙關,畢竟他在北京的朋友並不算多,要是這樣就把他們給出賣了實在是於心不忍,“這出使一事最好還是自願,否則他們不情不願的到了外國反而容易壞事。”

  ??李富貴對這話不以為然,他對這次派出的第一批大使並不抱多大的希望,隻要他們老老實實的在國外生活上一段時間,再把各種見聞整理出來就算完成任務了,其他的就隨他們自己了。不過他也沒有去逼郭嵩燾,畢竟他是第一個自願走出國門的官員。“郭先生說得也對,那就先這樣吧,先生隨便收拾收拾就快點南下吧,北京的氣氛實在能把人給憋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