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一回 內監
作者:半埂草      更新:2021-08-15 03:56      字數:3649
  今內閣掌握朝政實權,內閣九人也給戲稱為“九巨頭孫承宗是輔,李彥隻是四名次輔之一,並且是排名最末的那一位,不過李彥卻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所謂“寧負老,不欺少”,要是按照眼下的趨勢,李彥遲早會成為內閣輔。

  ??何況李彥執掌兵部,麾下擁有大明最為強大的複遼軍,怎麽看都像一個權臣的樣子。

  ??而在近期朝廷實行的一係列新政,基本都是由李彥主導,其權勢可見一斑。

  ??更重要的是李彥試圖推動的新政,對於工商階層來說,都有很多好處,之前籌辦的皇家博覽會,以及商號評選,雖然說中標的畢竟是少數,但這卻透露出一個信號,那就是朝廷對於工商業的重視,讓他們這些商人麵上有光。

  ??當然,要說朝廷有這個意思,還不如說是李彥有這個意思,私下裏大家也在流傳,李彥確實想要扶持工商業的展,不過受到的掣肘太多,隻能用這種方式,曲線進行。

  ??這種說法其實以從遼南的展中得到驗證,在李彥當政的遼南,就是以工商業為主,並且成立了民選的議政院,遼南可以說是商人們當政的地方。

  ??有人甚至從國士院中看南議政院的影子,不過同遼南相比,內地的傳統勢力太過強大,要想複製遼南的模式,幾無可能。

  ??這是李彥在變之後,第一次和商人們麵對麵接觸,諸商人也都趁機表達友善,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李彥能夠成為輔,並且順利推行他在遼南的那套政策將是每個人都夢想的,如果要為此做出一些貢獻和,他們也都不會吝嗇。

  ??革新之路,艱難險阻,對於學過馬思政治學的李彥來說,當然知道這些人都是自己的天然,但是政治鬥爭也不會是非黑即白那麽簡單,李彥能夠代表一個群體的利益,卻不能代表這個群體中每個個體的利益雖然公平的商業環境,可以讓大部分商人家致富,但有人卻可以做紅頂商人,在競爭不那麽激烈的情況下,利用特殊的資源,大賺特賺。

  ??李彥的到來話題迅速稅收擴展到更廣闊的範圍,大家關心即將到來的博覽會,關心京津路的建設會不會擴展到全國包括運河的疏浚,以及礦山的開等等話題。

  ??“大家心。朝廷會盡力創造一個良好地貿易環境。也希望大家合法經營要惹出事情來。不然大好地局麵。就會毀於一旦。”雖然以華夏係和遼南為核心。已經有多個行業協會存在。李彥還是希望這些商人能夠組成一個鬆散地、全國性地聯盟當然這種協會無法像遼南那樣嚴密並擁有很大地權力。但是能夠約束行業行為強自律。那就達到李彥想看到地效果。

  ??能夠得到商人地津海貿司先組建。稅率和規程與遼南大體相似於做慣海貿地商人來說。早就已經習慣。

  ??海貿司也實行一稅製。凡是天津出海地貨物皆由天津海貿司榷稅。如果是在遼南中轉。則不會再行榷稅;如果是遼南和天津之間生地貿易。通常按照商稅稅率征收。也實行一稅製。

  ??此外也清理了從臨清到京師這一段運河地鈔關。將之前複雜地征稅、抽分方式。改為統一地榷稅製。並實行一稅製。

  ??通過運河漕運地貨物。除了繳納商稅。還需要繳納一定地運河治理費。總體上來說。商人需要繳納地稅費大為減少。不過節慎庫所能獲得地稅款卻有所增加。這主要是因為過去榷稅混亂造成地。

  ??麵對這樣地情況。李彥和夏熙重整商稅係統地信心更足。問題是臨清到京城隻是局麵。如何在全國範圍內推開。始終需要麵臨很多問題。

  ??在李彥的下,天啟皇帝朱由校得以順利創辦他的“皇家精作坊”,剛剛成立的精作坊規模很小,因為朱由校隻有本月的月錢可以支配,這在從前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天下都是皇帝的,不僅是內庫,即便是國庫的銀子,皇帝也可以隨意取用。

  ??李彥給宮廷用度做出限製,皇帝可以逐月獲得定額的月例錢,宮廷的仆役的工錢、宮廷的維修保養,也有限額,並且有預算。

  ??朱由校對此並沒有什麽不滿,隻是關心他的“皇家精作坊”何時能夠成立。

  ??皇帝每個月的例錢數量並不少,皇家精作坊也並不複雜,隻是一間木匠作坊罷了,必須的工具宮裏都有,朱由校之前就經

  ??些幹活。

  ??朱由校在宮裏找了套院子作為作坊的所在地,每個月需要為此支付租金,作坊所雇用的工人,也是一些會做木工活的小太監,他們的工錢也要朱由校支付,並且不再屬於內監的編製。

  ??在很多人看來,李彥此舉非常刻薄,李彥在內閣表示,他這麽做,就是要讓皇帝陛下知道謀生不易、經營不易,也限製他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眾大臣對於皇帝的特殊嗜好,也都是非常頭疼,李彥想出來的這個辦法,雖然不太靠譜,勉強也能夠試一試。

  ??政變時李彥就殺了不少太監,後來又將大部分太監驅散,並對宮廷實行嚴格的管理,銀錢和吃穿用度都做了苛刻的限定。

  ??不過這些太監是選剩下來的,一方麵比較老實,另外也給李彥的雷霆手段給嚇怕了,古往今來,權臣無數,這麽對付宦官的,似乎還很少見。

  ??李彥敢於這麽做,也有先可以援引,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經以《周禮》為據,認為那時候太監不過百人,到了後世才有千人之多,因而容易釀成災禍。朱元璋還刻了鐵牌,嚴明“內臣不得幹預政事”,並且在禮部設置內正司,專門監察太監,然而人治之下,再完備的製度,終究還是不能揮預期的作用,有明一代,太監為禍,可謂空前絕後。

  ??李彥重新搬:太祖的章程,自然有理有據,關鍵是有權,宮內十二監四司八局雖然大多還保留著,卻隻剩下尚衣監、尚膳監、內宮監、惜薪司之類的雜役,至於司禮監、尚寶監之類的實權監局,以及兵仗局之類的製造局,全都被裁撤,而剩下來的一些監、司,職權也被大大縮減,之前權力很大的禦馬監,如今僅僅是養馬的。

  ??而在內宮還有一個新近設置的慎監,雖然屬於內監,而且成員也是太監,不過卻是由工部節慎庫指派,主要職權就是掌管內宮的銀錢支出。

  ??此外,禮部內正司也被要履行職責,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形同虛設。

  ??當然,彥也知道太監親近皇帝,有著天然的優勢,僅僅是限製太監肯定還是不夠的,其實關鍵還是在於限製皇帝濫用權力。

  ??如今宮內的太監、宮女李彥的感覺都比較複雜,先是畏懼,想當初魏忠賢掌權的時候,宮內的太監多達數萬,如今就隻剩下一百多,其他有的被殺了,有的給遷出皇宮,在不同的作坊做事,還有的直接給賣給富貴人家當仆役去了。

  ??而他們能夠留下來,似乎應該感謝李彥給了他們這個機會,使得他們仍然能夠留在宮中。

  ??不過此時的皇宮,已經不是往日的皇宮,吃穿用度都有限製,雖然曾經也是底層吃苦的小太監、宮女,難免會想起當日大太監們的風光逍遙,已經全都一去不複返。

  ??難免有那麽一個兩個心生怨望,或起了野心,想要擁有昔日的榮光。

  ??至少目前為止,即便有人會這樣想,也尋找不到機會,或說不敢輕易嚐試。

  ??朱由校創辦“皇家精作坊”,很多事情也是李彥一手操辦,挑了幾個懂木匠活的小太監,就能夠正式開工。

  ??李彥雖然要求苛刻,開工當日,也代表華夏精作坊,送了一套最新式的木工車床,一套圖紙,以及一艘軍艦的模型。

  ??朱由校對模型一直比較感興趣,曾經做過惟妙惟肖的宮殿模型,看到這艘軍艦模型,也不禁興奮非常。

  ??這艘船同朱由校往日所知道的船的樣子都不同,沒有風帆,沒有槳櫓,甚至也沒有明輪,朱由校不禁好奇地問道:“這樣的船,如何才能夠開動?”

  ??李彥伸手指了指船尾的部位:“這裏有槳。”

  ??李彥所說的“槳”,與朱由校知道的槳並不一樣,那是類似於電風扇葉片的螺旋槳。

  ??李彥在遼南試驗成功蒸汽動力的輪船,不過那是用明輪帶動的,螺旋槳式的蒸汽動力船,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不過做出一隻輪船模型,自然不是問題。

  ??李彥擰緊條,在宮殿前麵的水池中放下輪船模型,螺旋槳快速轉動,攪起一長串的水花,駛向水池中心。

  ??“居然真的能動!”朱由校在旁邊看得又興奮又好奇,連忙回頭向李彥問道:“這船為何能動,外麵可真有這樣的大船?”(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