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回 鏖兵大蟲河
作者:半埂草      更新:2021-08-15 03:56      字數:3789
  經過初期的試探,努爾哈赤下令代善與皇太極在金州城前詐敗,見城內沒有回應,便調集重兵將鐵工城團團圍住,準備強行攻城,並試圖引誘金州內的守軍應援鐵工城。

  ??本來,攻打金州城,以引誘鐵工城的守軍,似乎效果要更好一些,隻不過金州城頭的大量火炮,讓建奴感到膽寒,努爾哈赤現在極度懷疑遼南明軍的數量到底有多少人,看樣子鐵工城與金州城的兵力並不少,那出現在鎮江堡附近的又是什麽人?

  ??努爾哈赤很快接到岫岩城那邊送來的戰報,在莽古爾泰、烏爾古岱領軍到來之時,阿敏在鎮江堡附近大敗,損兵折將。

  ??也就是在努爾哈赤在廣寧收到阿敏消息的同時,阿敏指揮旗下數千大軍,對臨江大營發起了猛烈攻擊,漢軍不行就上女真兵,用了三天時間,接連填平了臨江大營前的數道壕溝,清除了營寨前的障礙,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

  ??攻到寨牆跟前的建奴很快發現,想要繼續推進,依然是那樣的困難,明軍已經依托寨牆,將整個營寨內部都修成了防禦工事,到處都是矮牆,到處都是壕溝。

  ??對於明軍的步兵來說,這些矮牆與壕溝可以作為掩體,但對建奴的騎兵來說,卻是障礙,優勢無從發起,隻能依靠步兵強衝。

  ??已經達到寨牆前,而且前麵還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阿敏也不肯放棄,指揮大軍繼續猛烈進攻。

  ??兩天之後,西路軍進抵湯站堡,用火藥炸開低矮的湯站堡堡牆。攻破此堡,強勢切入鳳凰城與鎮江堡之間。

  ??而此時,阿敏也攻破了臨江大寨三道寨牆,眼看勝利在即,阿敏一麵令偵騎看住明軍主力,一麵繼續猛攻,直到明軍與次日攻取了險山堡。奪走了建奴在險山堡囤積的糧草,阿敏這才意識到他所處的處境有多麽的糟糕。

  ??湯站堡、險山堡被明軍占領,無論他打算撤向寬甸還是鳳凰城,後路都被明軍掐得死死地,雖然阿敏不認為明軍能堵得住自己,但終究是個麻煩。

  ??阿敏想不通的是明軍大部分都是騎兵,怎麽會行動這樣迅速,而且攻城迅疾,兩日之間,連取兩城。雖然隻不過是兩個小堡壘,但都有幾百的披甲兵,怎麽著也該扛個半天吧?

  ??他沒想到地是建奴本來就不擅長守城。而選鋒營中已經有戰鬥工兵地編製。他們最擅長爆破城牆。湯站堡、險山堡這樣地小型堡壘。幾乎不費什麽事。

  ??湯站堡、險山堡一丟。阿敏就不能在鎮江堡呆著了。建奴地優勢是機動。要是被人圍起來。那麽優勢就沒了。防守也不是他們所擅長地。

  ??不過阿敏也沒有選擇逃走。他始終覺得明軍隻有龜縮防守地能力。而在野戰地時候。根本不是建奴地對手。

  ??阿敏地選擇是聚集大軍。回攻險山堡。他不僅要奪回險山堡。還要給那支明軍京營精銳一次慘痛地教訓。

  ??鎮江堡距離險山堡並不遠。讓阿敏意外地是。明軍並沒有選擇龜縮在城裏。而是在大蟲江北岸布下陣勢。好像等著他們過去一樣。

  ??明軍並沒有時間構築複雜地防禦工事。沒有亂七八糟地深壕。這讓阿敏放心不少。

  ??至於大蟲江,雖然已經開凍,大軍直接開過去有風險,但這是苦水季節。江水本來就不深。填過去就是。

  ??堂堂正正的野戰,對建奴來說。也是比較喜歡地作戰方式,看到對麵的明軍連車陣都沒有。阿敏是徹底放心了。

  ??但是壞消息還是有,江邊那座營寨的明軍居然拔營而出,阿敏思量著是不是回頭滅了這股明軍再說,畢竟調動明軍之後,利用機動優勢攻擊殲滅,這才是建奴最喜歡的作戰方式。

  ??但是讓阿敏擔心的是臨江大營的明軍,還有從對岸的義州渡河的明軍,數量並不少,大概有七千人左右,而且軍容整齊,大軍是排成了陣勢,在遼東地野地裏緩緩前進,速度不快,但想要偷襲卻也不能。

  ??而且,阿敏能看到對岸的明軍中有很多騎兵,他現在處在了被前後夾擊的不利局麵之中。

  ??阿敏想了想,還是決定以不變應萬變,一方麵,他讓人帶著兩個千人隊,不停的騷擾臨江大營北上的明軍,一方麵驅使鎮江堡附近抓來的遼民,抓緊時間填河。

  ??在大蟲河對岸的一共是明軍滅虜營與選鋒營八個哨,以及金州營兩個哨,其中有三個哨騎兵,真正的步兵戰陣也就是四個哨三千人。

  ??火銃手排布在前,依然是五列排布正麵排開二百五十多人,近一百丈,兩翼是騎兵,身後是緊密排列的長槍兵戰陣,各陣之間地空隙處也擺放了幾門火炮,但是數量非常少,為了行軍的速度,這些都沒有攜帶太多。

  ??陣前也確實沒有時間布設工事,隻有兩排簡單的齊胸高木柵,相距不遠,隻能延緩騎兵的衝擊,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兩方的騎兵沿著河岸不時奔馳來往,要是有對方的騎兵想要渡河,另外一邊就會有一隊騎兵過去堵截。

  ??建奴騎兵的數量要比明軍多很多,但分出兩千人去延緩南麵的明軍,中間的隊列也不能亂動,分出來地騎兵就不會太多。

  ??再說這些騎兵地目的隻是偵察對岸地情況,並不是要突襲渡河,雙方也隻是相互試探而已。

  ??阿敏估算了一些對岸的明軍,總數一萬多,主力戰兵不到一萬,雙方應該是差不多。

  ??阿敏心頭有個疑問,這裏地明軍還有這麽多人,難道說明軍已經放棄了剛剛打下的湯站堡?

  ??王國興確實放棄了湯站堡,那本來就不是他們的目標,而且兵留少了守不住,留多了又會導致分兵,所以在攻占湯站堡以後,隻留下一隊輕騎兵,就全軍進攻險山堡,然後在大蟲河北岸布下陣勢,等待建奴過來。

  ??劉文炳猜到建奴必然北進,南下的話複遼軍在孤山,以及劉家坳建有兩處營寨,建奴弄不清楚狀況,不會貿然前往。

  ??建奴北進有兩個選擇,一是直接繞道進入寬甸,整理大軍以後再回身作戰,一是奪回險山堡,依然牢牢地盯著鎮江左近。

  ??要是建奴鐵了心退回寬甸,那麽明軍就毫無辦法,索性就在距離險山堡不遠的大蟲河北岸列陣,要是建奴真的過來,就打上一仗,要是建奴走了,那也沒有辦法,隻能順勢占了鎮江堡,重建東江防線就是。

  ??建奴果然是不甘心一推了之,事實上建奴預定的作戰計劃,要是明軍進攻蓋州、岫岩,都會示弱誘敵,但是在東線,卻是狠狠地打回去,他們都沒想到遼南軍將主戰場預設在了東江

  ??大蟲河不寬,水也不深,但是建奴能征集到的遼民並不多,很多奴隸與漢軍都在進攻江邊大營的時候死掉,一時之間也無法補充,填河的速度自然也不快。

  ??明軍的陣型壓得很前,火銃能夠覆蓋到江邊,不過他們並沒有射擊,隻有幾門輕型的火炮不時轟擊兩下製造點麻煩,其餘時間,似乎也不管不顧。

  ??同樣的,建奴也沒有派弓箭手到前麵去,大家都在養精蓄銳,等著決戰時刻的到來。

  ??建奴在河中鋪設了三處寬達十幾丈的通道,在河的兩岸終於連接起來的時候,建奴直接派出了女真鐵騎,準備衝擊,而沒有打算浪費時間進行試探。

  ??一則建奴大軍的身後還有一支七千餘人的明軍,從臨江大營的戰鬥來看,這支明軍也異常的頑強,戰鬥力不容小窺。

  ??此外就是能用的炮灰在臨江大營的戰鬥中,已經消耗得七七八八,沒有可以拿來用的了。

  ??就連一向用來衝陣的利器車,也都消耗在那裏,現在也隻有用騎兵衝陣,好在對方的陣列前麵,並沒有太過複雜的工事。

  ??兩軍隔岸對峙,對岸的動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建奴開始調動騎兵的時候,複遼軍的戰士們也結束了休息,開始披掛上陣。

  ??這幾天連續奔襲,將士們也確實是累了,才要抓緊時間休息。

  ??不過滅虜營、選鋒營都是複遼軍中的精銳,就算金州營的兩個哨,在經曆了這段日子的行動以後,也有了彪悍的氣質。

  ??號角聲響起,全軍將士都是精神一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各自的位置。

  ??火銃手開始仔細檢查彈丸、火藥,還有火石,裝好彈藥以後,將火銃架設在前麵的木柵上。

  ??他們隻有兩次射擊的機會,對於後排的火銃手來說,甚至可能隻有一次,射擊結束以後,他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退到長槍兵方陣之間的空隙中,繼續用火銃,或者是短刀戰鬥。

  ??建奴的第一次衝擊就沒有保留餘力,十幾騎一排,分作三隊,後麵的騎兵保持著幾丈遠的距離,開始緩緩加速,一排接著一排衝向道口。

  ??在建奴的騎兵衝上道口的第一時間,明軍的火銃手也扣下了扳機,頓時火銃聲大作,衝在前麵的騎兵頓時倒下不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