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 辦報可行性
作者:半埂草      更新:2021-08-15 03:55      字數:3888
  溫讓臉上熱情的笑容,很容易讓李彥想起聞香樓的老板王好賢,心下暗自警惕。爬_書_網

  ??“這台水車不錯,不用人力,不過一日時間,這幾十畝地的溝渠中,便已都是水了,”溫讓與李彥並肩站在一起,抬頭看著遠處醒目的風車,微笑讚道。

  ??李彥看了溫讓一眼,也不介意趁這個機會宣示一下風車的作用,並表明自己的態度:“一台風力水車,足可灌溉十幾頃水田,即便是沒有雨水,隻要在白河沿岸多立水車,天津左近的荒地,便可盡皆化作良田。”

  ??“三娃是想做那愚公,讓滄海變桑田?”溫讓笑眯眯地看了李彥一眼。

  ??聽出話裏似乎有威脅警告的意味,李彥若無其事地笑了笑,自嘲地說道:“見笑了,李某就這幾畝薄地,不過是想著種點口糧罷了。”

  ??溫讓笑著搖了搖頭:“謙虛了……聽說,三娃府上有個木作坊,收攏了天津左近許多手藝熟練的木匠,這水車也是他們做的吧?不知道溫某能不能訂製一台?”

  ??“訂製水車?”李彥一開始就認為溫讓是要阻撓他墾殖水田,當然也會反對水車,沒想到溫讓突然提出這樣的要求,有些不太明白,沉吟著說道:“嗬嗬,一個小作坊,也做不出什麽東西。”

  ??溫讓隨和地點了點頭:“溫某知道這水車製作不容易,你放心,隻要能做出來,溫某一定出錢,還可以先付定金,價格也好說。”

  ??李彥見溫讓真的想要買水車,心念急轉,臉上卻微笑著說道:“員外的意思。木作坊做出的水車,你都要?”

  ??他不是想將自家的水車都買了囤起來,然後銷毀吧?李彥覺得有些奇怪。不過隻要對方肯給銀子,當然沒什麽問題。

  ??“隻要三娃你做得出,也願意賣,溫某都要,而且越快越好,”溫讓笑了笑,風車這種大家夥。製作不易,並不是想快就能快的。

  ??雖然弄不清楚溫讓地意圖。李彥還是答應下來。木作坊是華夏工場人數最多地作坊。除了承接內部地活計。一直沒有什麽業務。這還是他們地第一單生意。

  ??與溫讓所認為地不同。木作坊生產風力水車地效率相當高。水車本身地構造並非很精密。木作坊按照標準化要求製造出地部件。基本上能夠一次性達到裝配要求。

  ??技術科擁有“風神一號”地全部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木作坊可以很快加工出標準規格地部件。其中數量最多。也是最複雜地木鏈。原本很麻煩。如今使用鋸床。反而是最簡單地工序。

  ??隻用了三天時間。木作坊就組裝出一套風力水車。李彥通知溫讓來取貨。沒想到對方真地是二話不說。給了銀子取貨。並且還要訂購兩台。

  ??李彥開出地價格也很高。溫讓毫不猶豫。一口應下。倒是讓李彥賺了一筆。

  ??每天傍晚。李彥與手下地幾個管事都會坐到一起。討論一下當日地各項事務。安排第二天地計劃。包有才也會將當天打聽到地消息告訴大家:“最近。[]外麵有不少傳聞。說是溫家也打算開發水田了。”

  ??“有些不太對勁。”石柱子抬頭看了李彥一眼:“依駱大人、夏員外的說法,溫家這些地主應該反對屯墾,而且上次他們也確實砸了咱們的水車,做出反對的姿態,為何會突然轉變態度,還要向咱們采購水車呢?”

  ??“從邸報上的信息來看,關於屯墾地爭論還是非常激烈,並不明朗,溫家為何要這麽做呢?”石柱子拿起一份邸報,不解地問道。

  ??自從上次事件以後,李彥意識到朝廷的政策也會對自己造成影響,便每天要看邸報,也讓石柱子他們都要看。

  ??“或許,他們有把握,認為朝廷不會進行屯墾,”鄭書扳著手指,緩緩說道。

  ??“溫讓這個人,最得溫家太爺的喜愛,因為他幾次出手,兼並了不少土地,溫家這些年來新得地田地,十之**是此人用的手段,這一次,怕也是一種手段,”鄭書冷冷笑道。

  ??“不錯,應該就是如此了!”石柱子放下邸報,大聲說道:“一旦朝廷決定屯墾,勢必要清理畿輔一帶的荒地,那這些荒地原本的主人,所能得到的補償怕是有限,特別是那些中小地主,屯墾水田投入太大,又無法得到足夠的補償,必然急於將手上地田地出手,溫家正好趁機買進。”

  ??李彥略略一想,還真的就像鄭書和包有才所說的那樣,不然溫家的態度不會突然發生變化,溫讓要買那些水車,怕也是要造勢。

  ??“嗯,不管他們要做什麽,對咱們來說,倒也是個機會,”李彥突然笑了笑,這個溫讓,算盤打得很精,不過有句話他們可能沒不知道,那就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包有才,這些日子,你要密切關注周圍的田地價格,看看有哪些人想賣地的,有合適的,咱也買!”李彥笑著說道,溫家不是想要低價買田麽,他可以買,自己也可以。[]

  ??至於買田的銀子,還要溫家送過來,李彥又對石柱子說道:“木作坊那邊你交待一下,抽出足夠的力量來生產風力水車,溫家既然要買,那咱們就多賣他一點,多賺他一點。”

  ??包有才與石柱子聽得明白,相視一笑,齊齊點了點頭。

  ??“還有,關於溫家買水車這件事,咱也要對外麵大肆宣揚,”李彥微微笑道,溫家想要造勢?那他就要推波助瀾,不過,溫家估計早已經在宣揚了。

  ??李彥可還記得,溫家當初還砸了他地水車,就算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麵,能給溫家造成點障礙,他也很樂意。

  ??李彥拿起桌上地邸報,這是駱養性讓人抄寫後送來的,同樣地邸報在天津兵備道衙門裏也有,而且還能抄出來。

  ??明代的邸報,大體由六科收集和發布有關的詔令和題奏,再由提塘抄出,經過篩選和複製,傳發到省,再傳到府縣,通過輾轉抄錄,在官紳中傳閱。

  ??邸報每天一期,每期三五千字不等,內容包括皇上的旨意、起居信息,官員的任免,臣僚的奏疏,軍事信息,甚至一些可能是地方官奏疏中出現的社會軼聞。

  ??邸報本是發給各級官吏閱讀,以了解朝政的,民間想要抄讀,並不容易,要麽是像李彥這樣,“裏麵有人”,或者通過賄賂,直接從衙門裏炒出來;還有些地方有專門的抄報行,可以花錢去買,甚至“訂閱”,這已經有些類似後來的報紙了。

  ??“這個邸報是個好東西啊,你們說這樣一份東西,如果印出來賣的話,會不會有很多人要看?”李彥拿著那疊邸報,笑著問道。

  ??“東家是想辦一個抄報房?”石柱子眼前一亮,出聲問道。

  ??李彥笑著搖頭,用手上的邸報點了點包有才:“不是抄報房,是咱們自己辦報,內容的一部分可以是邸報上,還可以使包有才打聽來的,隻要是會買報的人喜歡看的,咱們都可以有。”

  ??包有才興奮地笑道:“少爺,你放心吧,街上的閑人可多了,就對那些亂七八糟的消息感興趣。”

  ??“可有多少人會花錢去買?”鄭書冷靜地開口說道:“這份邸報,可以從兵備道衙門抄出,通常來說,每一期也不過抄出去十份左右,少爺辦報,又能不能達到這個數量?”

  ??“不一樣的,”李彥解釋道:“邸報太貴,抄一份得二三兩銀子,就算是常年訂閱,每月也要十幾兩,如果是咱們辦報的話,印刷成本沒有這麽高,以書籍來說,一厘銀子可以印兩到三頁,如果一份報做成八個頁麵的大小,印刷成本也就是兩三厘,再算上其它的費用,每份賣一分銀子,應該可以保本了。”

  ??“一分銀子,價格不算高,我所擔心的是,想看報的人、能看報的人,這個基數有多少,簡單來說,認識字的人,會不會太少?”李彥看了看包有才:“這份報,想著能有五百個訂閱,就可以了!”

  ??包有才認真地想了想,沉吟著說道:“天津這個地方,總有十數萬人,能認識字的,估摸也有好幾千,一成不到,一百人中四五人識字還是有的,再有一成人買報的話,便能有五百訂閱,再算上周邊及來往客商,應該沒有問題。”

  ??李彥一直重視用數字來分析問題,現在大家討論事情時,說話都有了鄭書的風格,總是將數字掛在嘴邊,不過包有才的話裏,還是臆測的成分多了些。

  ??十多萬人口,識字率又不足一成,在這樣的情況下辦報,是不是劃算呢?李彥不禁思量起來。

  ??PS:以下是多出的字數

  ??這一章參考的東西多了點,所以發晚了,希望大家喜歡。

  ??1、關於印刷的價格,參考了當時圖書的價格,萬曆版20卷本的封神演義75萬字,每卷四千字左右,“半葉十五行,行三十二字”,取單頁四百字,即100頁每卷,價銀二兩,每頁一厘。又有1611年《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大全》2800頁,價銀一兩,故取印刷成本價為一厘兩到三頁。

  ??2、抄邸報的價格,《金瓶梅》裏麵的西門慶花了五兩銀子。

  ??3、關於辦報的問題,歡迎大家討論。

  ??——

  書屋小說首發